Wednesday, 24 August 2016
2016,08/24 屏東環保合心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6年8月24日(三) 09:00-11: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The 2016 Green Product Award Selection R2R Series in Shanghai
- Article Details
The Green Product Award (GPA), originated in Berlin, Germany,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sustainable design recognitions in the world. Invited by the Shanghai Design Week Organizing Committee, Green Product Award has taken all the 2016 selections and award winners to the Shanghai Urban Ecological museum to join the Shanghai Design Week Sustainable Innovative Design Forum and Expo from August 26th to 29th, including DA.AI Technology’s Recycle to Recycle (R2R) Series.
This year, DA.AI’s R2R research project is one of the selections of the 2016 Green Product Award, and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related well-known international events. This GPA evaluates new products and services with innovative pilot schemes, including new procedures, methods, materials, groundbreaking energy or recycling approaches in Research category. DA.AI Technology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every year not only in product design, but also in reviving recycled materials; the R2R project is one of the best examples.
Now, our latest R2R blanket, R2R scarf, and R2R injection 3D mask are in Shanghai, participating the Shanghai Design Week event with GPA, and hoping to stand out from rest of the sustainable designs around the world such as no electric food cooler, leaves-made tiles, self-decompose transplant pots, shoes made of mushrooms, Portuguese cork-made wall, etc. There are also large virtual display VR and 3D printing technology for designers, consumers and corporate to experience. Please feel free to join the Shanghai Design Week from August 26th to 29th, and make sure to visit DA.AI Technology’s R2R Series in the Green Product Award section.
DA.AI Technology, Jasmine Li, Taipei
Tuesday, 23 August 2016
讀書聚會共交流 善念增長聚福緣
- Article Details
「天下本是一家,提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為天下眾生付出,就能與天下人結天下緣。」這一段話道出了 證嚴上人衷心期盼各界人士能彼此合作,帶動人人互助行善觀念,自然社會祥和、天地平安;8月17日晚上下班時間,大愛感恩科技的同仁們,自發性的接續進行596期慈濟月刊「衲履足跡」的閱讀,藉由讀書聚會、學習善法、共修交流、增長福慧。
於讀書會的一開始,同仁 怡德師兄播放了一段來自各界社會賢達對慈濟、對上人行願半世紀以來的肯定與祝福,這一群社會清流人士包括宏碁電腦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董事長、遠見天下雜誌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先生......等人。
他們平日都是在各自團體領域中具備正知正見的領導人,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都異口同聲的高度肯定慈濟在 上人的帶領下,在過去半世紀以來,為台灣、為同胞、為全球、為人類,長年累月發揮了許多正向能量的社會影響力,從影片的分享當中,同仁們聽到不同層面高層人士對慈濟的肯定與讚許,這也默默激發了許多同仁心中對職志合一承擔的責任心與使命感。
去年大學畢業後,隨即加入大愛感恩科技工作行列的慈青同學 郭于禎,於工作半年後,感念 上人創建慈濟志業的艱辛,遂於今年年初發心報名參加慈濟委員的培訓,發心學習職志合一的責任與使命;於今年七月中旬因為參加慈青台東營隊活動的因緣,得以跟隨慈濟賑災團體,參與強颱尼伯特颱風侵襲台東災後的勘災行動,挨家挨戶的訪視、為受災苦難的鄉親膚慰,提出援救關懷與規劃。
看到慈濟人「付出無所求、大愛無染著」的精神,以直接、重點的原則不只親身佈施、救助急難;更帶動受災居民提振身心力量自助助他,協助災區早日復甦,這也讓年輕生命歲月,就能有緣接觸慈濟團體的于禎很感動,開始發心早起薰法香,用心聽聞 師父上人說法,期許自己要跟緊生命導師的腳步,法入心、法入行。
透過讀書會的交流分享,再次激發與會每位同仁大家重新思考,平日我們從工作與做慈濟當中,累積經驗、培養處事的智慧,但我們是否從人我是非當中跳脫迷失;是否有因此更清淨自己的智慧?同仁們有幸在充滿慈濟人文的大愛感恩科技工作,大家更應心誠願大、方向正確,從體悟證嚴上人的諄諄教誨當中,共知、共識、共行,為護持慈濟環保志業而承擔付出,發揮生命良能。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報導
Read more讀書聚會共交流 善念增長聚福緣
- Article Details
「天下本是一家,提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為天下眾生付出,就能與天下人結天下緣。」這一段話道出了 證嚴上人衷心期盼各界人士能彼此合作,帶動人人互助行善觀念,自然社會祥和、天地平安;8月17日晚上下班時間,大愛感恩科技的同仁們,自發性的接續進行596期慈濟月刊「衲履足跡」的閱讀,藉由讀書聚會、學習善法、共修交流、增長福慧。
於讀書會的一開始,同仁 怡德師兄播放了一段來自各界社會賢達對慈濟、對上人行願半世紀以來的肯定與祝福,這一群社會清流人士包括宏碁電腦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董事長、遠見天下雜誌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先生......等人。
他們平日都是在各自團體領域中具備正知正見的領導人,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都異口同聲的高度肯定慈濟在 上人的帶領下,在過去半世紀以來,為台灣、為同胞、為全球、為人類,長年累月發揮了許多正向能量的社會影響力,從影片的分享當中,同仁們聽到不同層面高層人士對慈濟的肯定與讚許,這也默默激發了許多同仁心中對職志合一承擔的責任心與使命感。
去年大學畢業後,隨即加入大愛感恩科技工作行列的慈青同學 郭于禎,於工作半年後,感念 上人創建慈濟志業的艱辛,遂於今年年初發心報名參加慈濟委員的培訓,發心學習職志合一的責任與使命;於今年七月中旬因為參加慈青台東營隊活動的因緣,得以跟隨慈濟賑災團體,參與強颱尼伯特颱風侵襲台東災後的勘災行動,挨家挨戶的訪視、為受災苦難的鄉親膚慰,提出援救關懷與規劃。
看到慈濟人「付出無所求、大愛無染著」的精神,以直接、重點的原則不只親身佈施、救助急難;更帶動受災居民提振身心力量自助助他,協助災區早日復甦,這也讓年輕生命歲月,就能有緣接觸慈濟團體的于禎很感動,開始發心早起薰法香,用心聽聞 師父上人說法,期許自己要跟緊生命導師的腳步,法入心、法入行。
透過讀書會的交流分享,再次激發與會每位同仁大家重新思考,平日我們從工作與做慈濟當中,累積經驗、培養處事的智慧,但我們是否從人我是非當中跳脫迷失;是否有因此更清淨自己的智慧?同仁們有幸在充滿慈濟人文的大愛感恩科技工作,大家更應心誠願大、方向正確,從體悟證嚴上人的諄諄教誨當中,共知、共識、共行,為護持慈濟環保志業而承擔付出,發揮生命良能。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報導
Read more孩童參訪環保站 埋首瓶罐學分類
- Article Details
慈濟環保志工的魅力、可是老少通吃。帶您來看安親班小朋友,與慈濟海外精進營隊學員,為什麼喜歡泡在環保站裡頭。
桃園一家安親班,安排小朋友在暑假期間,造訪慈濟環保站。
安親班主任 施淑萍:「我們小朋友好像有一些新來的,然後不太懂回收的部分到底怎麼做,剛剛有很多小朋友包含我自己也一樣,比如說電線還是玻璃瓶,或者是有些混合在一起的東西,這到底是屬於垃圾還是資源,他們可能在這一次有真的有學習到了這樣子。」
暑期課後輔導、補足環保學分,另一群人則是選擇在環保站進修。
環保志工:「你地球資源就是這麼多,資源就這麼多,你不回收就是垃圾,你回收就是資源。」
慈濟海外精進營隊學員,想了解草根菩薩、如何力行環保。
慈濟海外精進營隊學員 楊小峰:「他們都是做過來的,所以說特別講得生動,就是說對我的啟發很大。」
環保志工的硬底子真功夫,讓每個人都折服。
綜合報導 Read more
志工展設計魂 回收物巧變藝術品
- Article Details
環保回收物,以創意加工,變成生動的環保教材,喚起更多人對環保的關注。馬來西亞馬六甲的慈濟志工,賦予了它們、另一個生命。
在回收資源面前,他們搖身一變,都成了藝術家。
慈濟志工 陳念清:「我是會做它站在那邊,拿慈濟的那個大愛的那個、那個圍巾啊!它就這樣拿著給人家看,這個是介紹這個是環保物做成的。」
馬來西亞馬六甲的慈濟人,善用巧思,製作環保教材。
慈濟志工 陳建清:「比較生動!如果你只是海報這樣,好像沒有什麼新鮮感,尤其是小朋友,給他有一些玩意兒!」
巧思加巧手、因「材」施教,志工也賦予了這些回收物,另一個生命。 Read more
有形物資彌困頓 無形關懷慰心靈
- Article Details
澳洲黃金海岸慈濟志工,在伊普市布拉索區的冬令發放,這次還有六位來自雪梨的慈濟人一起來參與。由於定期食物發放已經四年,許多受幫助的家庭都心懷感恩也很期待,他們甚至習慣帶著竹筒來奉獻。其中一位女士,感受到慈濟發放的食物都很豐富、很重,因此自願為環保袋縫製內裡,加強耐用度。
清晨六點半,攝氏兩度。但不論是志工、或者陸續報到的民眾,臉上都泛著笑意,等待冬令發放,先唱唱熟悉的慈濟歌「普天三無」。
竹筒回娘家、換個新的,「累積小愛、行大善」已經成為習慣。
艾汐里:「慈濟幫助我很多,所以我很榮幸,我可以透過慈濟捐款幫助別人。」
發揮環保、互愛精神的,還有「可琳」(Corrinne Marsh),她發願為慈濟結緣的大袋子縫製內裡、增強載重力。
這一回,五十個家庭和慈濟人聚會,還有一個盼望,就是證嚴上人又分享什麼故事。
艾妮莎亞:「如果你們下一次回來,我要和你們分享,這本書裡,我讀的美麗故事。」
透過食物發放,黃金海岸慈濟志工,照顧了許多家庭、短暫困頓的生活,但是四年來也豐富了他們的心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