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5 August 2016

他是我兒子 一輩子的甜蜜負荷


賴永正患有心臟病,兒子賴瑞雄,一出生就腦性麻痺,今年三十四歲了,生活依然全仰賴父親照顧。兒子平時喜歡看大愛台,2010年時 慈濟人推行好話一條街時,在路上巧遇慈濟人,志工不捨常來關心,陪伴多年來,參加慈濟活動為父子倆生活增添色彩,他們有空也會一起去做環保。 


耐心等候 ,適時協助,這樣的陪伴三十多年了 。 

爸爸賴永正:「出世醫生就說了,意思說(情況)不好 ,全身都變黑了 ,我就說盡量幫忙救,真的救起來了 ,救起來住加護病房, 接下來是全身癱軟 ,他去針灸真的痛得我自己的心 。他如果呼天喊地 ,我也聽得心都痛了。」 

一路護著,心全繫在兒子身上,看著他辛苦踏出每一步,賴永正知道這是他一輩子的甜蜜負擔 。 

爸爸賴永正:「他(兒子)四五歲的時候,我們(夫妻)才離婚的,他今年三十四歲了,困難是每一個人都碰到的,那是難免的啦!人生的旅途就是坎坎坷坷 ,何況這自己親生的兒子,沒辦法啊!(慈濟)師姊他們也時常來照護,我也很感心。」 

賴永正把苦說得雲淡風輕,感恩卻是銘記在心。 

爸爸賴永正:「慈濟真的都是大愛,非常有愛心的一個團體付出我們的愛,我付出我就會得到我圓滿的心快樂的心,坦白講也是祈求說,自己的心臟病不要隨時發作。」 

慈濟志工王麗娟:「救心的藥都要帶在身邊,我說你不要忘了我們是一家人,所以他也把我們當成了一家人。」 

在慈濟父子倆感受到愛,也把握因緣付出良能,未來還有許多考驗,但是爸爸不怕,因為他明白,自己並不孤單。 

潘俞臻 鄭瑞萍 採訪報導 Read more

The Heart Purifying Mobile APP Reinvented DA.AI’s Eco Concepts

CAPTION: Following the modern communication trend, DA.AI developed a mobile app on both iOS and Android to better broadcast the true meaning behind this brand. (Photo by: DA.AI Technology Co., Ltd.)

 

Since 2008, DA.AI Technology has dedicated in turning recycled PET bottles into eco-friendly textile products to promote Cultur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ycle of Love, and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core values, with 100% net proceeds goes to charitable work and global disaster relief missions.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pass on the inspiring stories and spirits behind these green product rather than the articles themselves, thus, following the modern communication trend, DA.AI developed a mobile app on both iOS and Android to better broadcast the true meaning behind this brand.

DA.AI designed this “heart purifying” mobile app not only connects to its various social and media platforms, but also works with the new Eco Product Tag, letting customers see production history, energy saved, bottles used,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volunteer's story via their devices. With the concept of humanitarianism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the user can scan the QR code on each eco-product tag, also made with recycled PET bottles, and see the production history, reduced energy consumption compare to virgin PET, the inspiring video of Tzu Chi recycling volunteers, and number of bottles that made this particular product. Also in the future, accumulate bottle numbers for you to see your planet protection result via DA.AI Membership will be possible.

Also, the app reinvented our Eco Concept Store. Now in DA.AI’s stores, learn the story behind DA.AI’s product and series by scanning the in-store QR codes, posters, or even, the innovative VLC light sources, and feel the humanitarianism behind the green brand. "Coexist with the Earth" has been DA.AI's slogan, indeed, it is our ultimate goal to invite the majority to join this path of protecting the planet and all sentient being together.

DA.AI Technology, Tom Yang, Taipei

CAPTION: Now in DA.AI’s stores, learn the story behind DA.AI’s product and series by scanning the in-store QR codes, posters, or even, the innovative VLC light sources, and feel the humanitarianism behind the green brand. (Photo by: DA.AI Technology Co., Ltd.) 

Read more

Sunday, 14 August 2016

賑災科技 變身快樂病毒

圖說:「來不及了、真的來不及了!到底是什麼來不及了?是天災越來越多來不及了,是人類不覺醒來不及了,還是我們不投入、不積極做點什麼不然這個世界就來不及了?來不及的是指什麼?其實就是無常。」8月8日,大愛感恩科技暨德式馬企業聯合週會人文講座,邀請慈濟志工林宜琳(Pinky)分享參與「斯里蘭卡」賑災發放的感人故事-「賑災科技變身快樂病毒」。(攝影者:曹書豪)「來不及了、真的來不及了!到底是什麼來不及了?是天災越來越多來不及了,是人類不覺醒來不及了,還是我們不投入、不積極做點什麼不然這個世界就來不及了?來不及的是指什麼?其實就是無常。」8月8日,大愛感恩科技暨德式馬企業聯合週會人文講座,邀請慈濟志工林宜琳(Pinky)分享「斯里蘭卡」賑災發放的感人故事-「賑災科技變身快樂病毒」。

在今年5月,位於印度半島東南邊的斯里蘭卡發生嚴重的水災,共有25個行政區受災,這一場大雨造成該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土石流,路斷、水隔,大水來了什麼都沒有了,有25萬人民被迫逃離家園,慈濟基金會國際賑災援助苦等災區交通恢復,立即啟程前往重災區及第一大城可倫坡兩所學校進行發放、家訪關懷,親自將大愛環保毛毯、福慧床等物資給災民。

「去賑災真的跟出國玩很不一樣,因為出國玩是放鬆心情,而賑災是前往最苦難的地方,伸出援手幫助受災鄉親。當我接觸國際賑災時才了解,去賑災要這麼拼命,睡覺休息時間可能只有4、5個小時,因為災區的情況,當我們還沒到災區時只能知道大概,到了當地,要應付的狀況必須當場才知道,所已很多的訊息不停的在變化。」

每天晚上各組工作人員要聚集開會,討論明天發放事項。在卡德勒發放的前一天晚上,有一位默默座在旁邊的人,後來才知道他是災難應變中心副總裁馬亨德拉先生,因為慈濟曾經在南洋大海嘯時有援助斯里蘭卡這段因緣,災難應變中心總裁特別打電話告訴他『你一定要全力配合慈濟,因為慈濟來這裡不是為了什麼,只是為了要來幫助這些災民而已。』當天晚上他陪著我們開會到晚上12點多,每一次在開會的時候,他可能聽不太懂,因為大部分的報告志工都是以中文方式報告,雖然聽不懂,但他就是一直與我們心同在,希望明日的發放順利,鄉親們都可以獲得所需的物資。

圖說:林宜琳分享:「曾經有朋友問過我說『Pinky為什麼有假期而不去度假?或是做別的事情?』答案就在付出與得到的感動是一樣的,甚至是得到的感動大過好幾十倍。」雖然參與國際賑災非常疲累,但我上癮了,因為這種快樂,跟其他快樂的程度與持久度是無法相比的。」(攝影者:曹書豪)「所有的慈濟志工參與國際賑災,都是自費、自假!」一般的人都會認為慈濟很有錢,大概都是拿信眾繳的錢去參與賑災,實際上每一位報名賑災的慈濟志工,都是自己跟公司請假,然後用自己的積蓄支付交通旅費,參與國際賑災,這是為什麼?為什麼這一群人這麼笨?好不容易有假期了,為什麼不去出去渡假、在家放鬆心情呢?「曾經有朋友問過我說『Pinky為什麼有假期而不去度假?或是做別的事情?』答案就在『付出與得到的感動是一樣的』,甚至是『得到的感動大過好幾十倍』。」雖然參與國際賑災非常疲累,但林宜琳會說:「我上癮了,因為這種快樂,跟其他快樂的程度與持久度是無法相比的。」

慈濟國際賑災原則-直接、重點、尊重、務實、感恩、及時;其實有很多的國際NGO組織幫助他們,可能是人來了、東西放了,然後就走了,不會跟災民有太多的互動、不會試著去了解他們的心情、去體驗他們的痛苦。但慈濟人發放,不管今天來的是大人、小孩、老人,一定要當他收到這份物資時,讓他感受到他是被尊重,他並不是淒慘難民,而是一位被分享愛的接受者。「每一次的發放,使我很感動的就是看到鄉親們的臉,當慈濟人愛灑互動、當他們拿到大愛環保毛毯的那一剎那,你會看到很多幸福快樂的臉、展現出開心的微笑,所以我會說『付出所得到的感動會更多』,因為你只付出一點點心力,可以帶給別人幸福、可以創造歡樂。看到一位不認識的人臉上所散發出來的笑容、還有打從心裡滿足與感動,回饋到我們身上的時候的快樂,是無法以言語表達,我鼓勵大家可以走入人群付出,不用很困難,簡單的事情,去幫助別人,你就可以感受到這份快樂與喜悅。」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所做得是一個『Circle of Love 愛與善的循環』,林宜琳師姊讚歎大愛感恩科技所研發的賑災裝備,例如灰色大愛環保冰涼衫、神奇防撥水白褲、防穿刺白鞋、以及護脊後背包等產品,可以幫助站在最前線的志工圓滿每次的任務。(攝影者:曹書豪)如何賑災科技變身快樂病毒?林宜琳舉例說明大愛環保賑災毛毯,就像是大愛感恩科技所做的是一個『Circle of Love 愛與善的循環』,源頭是大家所亂丟、不要的垃圾,有一群環保菩薩為了守護大地的一念心、到各地環保回收站回收;用大愛感恩科技專業與愛心、加上愛心實業家與協力廠商投入,回收製成大愛環保毛毯;在各地志工整頓物資運送到世界各地,最後到達災區進行發放,在每個環節參與所得到的體會與感動又是不一樣的感動。

在這個循環裡的每一個人,可能都只是做單一一件事,可是將這些人串連起來,所累積出來的能量,這正能量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在這循環裡的一部分,當我們每天所做的事情,或許久了會彈性疲乏,感覺這只是一份工作吧,「今天我來這邊分享,就是希望以站在最前線的身分,分享我實際在災區所看到的故事與感動給大家,因為你們在做的事情,價值是超乎你的想像與感動。」林宜琳師姊廣邀在座的同仁,尤其是年輕人,如果有機會參加一次國際賑災,「只要去了一次,我相信你們能量會不太一樣!」

「ADD VALUE!」我們每一人都要扮演相當多的角色,能不能創造自己更多的價值,讓你的家人不能缺少你一個、讓你的老闆感覺有你真棒、或是在團體中讓人人都感恩有你的付出。賑災科技變身快樂病毒,賑災的科技因為有這條大愛毛毯、科技研發,讓我能帶到災區,創造很多的歡樂、創造了很多的笑臉,這是一件很棒的一件事情,期許在座的每一個人用心投入在大愛感恩科技的工作,為更多的人創造更多幸福快樂。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賑災科技 變身快樂病毒

圖說:「來不及了、真的來不及了!到底是什麼來不及了?是天災越來越多來不及了,是人類不覺醒來不及了,還是我們不投入、不積極做點什麼不然這個世界就來不及了?來不及的是指什麼?其實就是無常。」8月8日,大愛感恩科技暨德式馬企業聯合週會人文講座,邀請慈濟志工林宜琳(Pinky)分享參與「斯里蘭卡」賑災發放的感人故事-「賑災科技變身快樂病毒」。(攝影者:曹書豪)「來不及了、真的來不及了!到底是什麼來不及了?是天災越來越多來不及了,是人類不覺醒來不及了,還是我們不投入、不積極做點什麼不然這個世界就來不及了?來不及的是指什麼?其實就是無常。」8月8日,大愛感恩科技暨德式馬企業聯合週會人文講座,邀請慈濟志工林宜琳(Pinky)分享「斯里蘭卡」賑災發放的感人故事-「賑災科技變身快樂病毒」。

在今年5月,位於印度半島東南邊的斯里蘭卡發生嚴重的水災,共有25個行政區受災,這一場大雨造成該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土石流,路斷、水隔,大水來了什麼都沒有了,有25萬人民被迫逃離家園,慈濟基金會國際賑災援助苦等災區交通恢復,立即啟程前往重災區及第一大城可倫坡兩所學校進行發放、家訪關懷,親自將大愛環保毛毯、福慧床等物資給災民。

「去賑災真的跟出國玩很不一樣,因為出國玩是放鬆心情,而賑災是前往最苦難的地方,伸出援手幫助受災鄉親。當我接觸國際賑災時才了解,去賑災要這麼拼命,睡覺休息時間可能只有4、5個小時,因為災區的情況,當我們還沒到災區時只能知道大概,到了當地,要應付的狀況必須當場才知道,所已很多的訊息不停的在變化。」

每天晚上各組工作人員要聚集開會,討論明天發放事項。在卡德勒發放的前一天晚上,有一位默默座在旁邊的人,後來才知道他是災難應變中心副總裁馬亨德拉先生,因為慈濟曾經在南洋大海嘯時有援助斯里蘭卡這段因緣,災難應變中心總裁特別打電話告訴他『你一定要全力配合慈濟,因為慈濟來這裡不是為了什麼,只是為了要來幫助這些災民而已。』當天晚上他陪著我們開會到晚上12點多,每一次在開會的時候,他可能聽不太懂,因為大部分的報告志工都是以中文方式報告,雖然聽不懂,但他就是一直與我們心同在,希望明日的發放順利,鄉親們都可以獲得所需的物資。

圖說:林宜琳分享:「曾經有朋友問過我說『Pinky為什麼有假期而不去度假?或是做別的事情?』答案就在付出與得到的感動是一樣的,甚至是得到的感動大過好幾十倍。」雖然參與國際賑災非常疲累,但我上癮了,因為這種快樂,跟其他快樂的程度與持久度是無法相比的。」(攝影者:曹書豪)「所有的慈濟志工參與國際賑災,都是自費、自假!」一般的人都會認為慈濟很有錢,大概都是拿信眾繳的錢去參與賑災,實際上每一位報名賑災的慈濟志工,都是自己跟公司請假,然後用自己的積蓄支付交通旅費,參與國際賑災,這是為什麼?為什麼這一群人這麼笨?好不容易有假期了,為什麼不去出去渡假、在家放鬆心情呢?「曾經有朋友問過我說『Pinky為什麼有假期而不去度假?或是做別的事情?』答案就在『付出與得到的感動是一樣的』,甚至是『得到的感動大過好幾十倍』。」雖然參與國際賑災非常疲累,但林宜琳會說:「我上癮了,因為這種快樂,跟其他快樂的程度與持久度是無法相比的。」

慈濟國際賑災原則-直接、重點、尊重、務實、感恩、及時;其實有很多的國際NGO組織幫助他們,可能是人來了、東西放了,然後就走了,不會跟災民有太多的互動、不會試著去了解他們的心情、去體驗他們的痛苦。但慈濟人發放,不管今天來的是大人、小孩、老人,一定要當他收到這份物資時,讓他感受到他是被尊重,他並不是淒慘難民,而是一位被分享愛的接受者。「每一次的發放,使我很感動的就是看到鄉親們的臉,當慈濟人愛灑互動、當他們拿到大愛環保毛毯的那一剎那,你會看到很多幸福快樂的臉、展現出開心的微笑,所以我會說『付出所得到的感動會更多』,因為你只付出一點點心力,可以帶給別人幸福、可以創造歡樂。看到一位不認識的人臉上所散發出來的笑容、還有打從心裡滿足與感動,回饋到我們身上的時候的快樂,是無法以言語表達,我鼓勵大家可以走入人群付出,不用很困難,簡單的事情,去幫助別人,你就可以感受到這份快樂與喜悅。」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所做得是一個『Circle of Love 愛與善的循環』,林宜琳師姊讚歎大愛感恩科技所研發的賑災裝備,例如灰色大愛環保冰涼衫、神奇防撥水白褲、防穿刺白鞋、以及護脊後背包等產品,可以幫助站在最前線的志工圓滿每次的任務。(攝影者:曹書豪)如何賑災科技變身快樂病毒?林宜琳舉例說明大愛環保賑災毛毯,就像是大愛感恩科技所做的是一個『Circle of Love 愛與善的循環』,源頭是大家所亂丟、不要的垃圾,有一群環保菩薩為了守護大地的一念心、到各地環保回收站回收;用大愛感恩科技專業與愛心、加上愛心實業家與協力廠商投入,回收製成大愛環保毛毯;在各地志工整頓物資運送到世界各地,最後到達災區進行發放,在每個環節參與所得到的體會與感動又是不一樣的感動。

在這個循環裡的每一個人,可能都只是做單一一件事,可是將這些人串連起來,所累積出來的能量,這正能量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在這循環裡的一部分,當我們每天所做的事情,或許久了會彈性疲乏,感覺這只是一份工作吧,「今天我來這邊分享,就是希望以站在最前線的身分,分享我實際在災區所看到的故事與感動給大家,因為你們在做的事情,價值是超乎你的想像與感動。」林宜琳師姊廣邀在座的同仁,尤其是年輕人,如果有機會參加一次國際賑災,「只要去了一次,我相信你們能量會不太一樣!」

「ADD VALUE!」我們每一人都要扮演相當多的角色,能不能創造自己更多的價值,讓你的家人不能缺少你一個、讓你的老闆感覺有你真棒、或是在團體中讓人人都感恩有你的付出。賑災科技變身快樂病毒,賑災的科技因為有這條大愛毛毯、科技研發,讓我能帶到災區,創造很多的歡樂、創造了很多的笑臉,這是一件很棒的一件事情,期許在座的每一個人用心投入在大愛感恩科技的工作,為更多的人創造更多幸福快樂。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生活物資馳援災區 各地志工接力


慈濟加拿大分會,在「愛明頓急難救助協會」設置的發放中心,也設有「慈濟站」,16日開始就提供撤離民眾領取毛巾、浴巾、枕頭、以及慈濟的環保賑災毛毯。(5/28)由於發放行動是加國東西兩岸慈濟人,接力執行,溫哥華慈濟志工圓滿任務這一天,還致贈靜思語,和會場工作人員結好緣,彼此祝福。 


亞伯達省林火,超過十萬人撤離,愛明頓市政府委託「愛明頓急難救助協會」設立發放中心,16號開始,也有「慈濟站」在其中。 
加拿大東、西兩岸慈濟人,接力提供服務,毛巾、浴巾、枕頭,都是住在避難中心需要的物資;厚毛毯更在早晚攝氏四度時,溫暖了居民身心。 

受災居民:「我無法想像回收寶特瓶,製作出這麼棒的毛毯,(從沒想過) 對 沒想過。」 

溫哥華志工完成階段性發放這一天,繼續把物資拆箱、排放整齊,讓接手志工可以節省時間、好好協助民眾領取。 

離開前,一本本靜思語,也從慈濟人的手 傳送給會場工作人員,彼此感恩與祝福。 

尤德坤 真善美志工-加拿大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