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04 August 2016

Wednesday, 03 August 2016

舊建材搭環保站 歡喜迎開張日


位在南投國姓鄉的北山環保站,去年十月底,開始整地,搭建環保站,為了延續物命,環保站所使用的東西,都是從舊的環保站拆卸下來的,經過志工的努力,半年多的時間,北山環保站全新啟用。 


國姓鄉的北山環保站,從去年十月底山開始整地,使用的材料,全是資源回收。 

慈濟志工 柯春枝:「這是舊的回收站的屋頂拆下來的,這大門梁柱。」 

鋼架,烤漆板,全都是從舊的環保站拆下來的,回收的彈簧床支架,用來當成圍籬,經過半年的時間,位在中潭公路國道六號高架橋下的空地,北山環保站全新啟用。 

國姓鄉長 丘埔生:「能夠讓國姓鄉的垃圾減量,讓很多垃圾變成有用的資源,讓那些資源能夠重覆再使用,這個真的大大體現了愛地球。」 

過程中,國姓鄉長大力協助,感謝慈濟環保志工,將環保概念落實在社區。 

慈濟志工 柯春枝:「左右鄰居可以,有跟我們同心理念相同的,都一起來做環保。」 

慈濟志工 張玉妹:「環保志工不怕臭不怕髒,不怕辛苦。」 

慈濟志工柯春枝和張玉妹兩夫妻,在南投國姓鄉推動環保二十多年,如今十三個村落,都有志工和回收點,一起為地球盡心力。 

真善美志工 張秋菊 施金魚 吳吉代 南投報導 Read more

自備購物袋!傳統市場宣導拒塑


慈濟志工積極宣導減用塑膠袋,在淡水和三芝的傳統市場,設置攤位推廣,同時鼓勵大家隨身攜帶環保筷,避免使用免洗筷。 


慈濟志工:「愛護地球,請用購物袋喔!」 

推廣少用塑膠袋的觀念,淡水慈濟志工走入傳統市場,透過沿街廣播,呼籲更多民眾響應。 

慈濟志工:「鄉親大家好,我們是慈濟功德會的志工,我們盡量不要用塑膠袋,因為塑膠袋燒掉會汙染我們的空氣。」 

慈濟志工 程瑺怡:「因為現在的塑膠袋就是對地球的汙染相當的嚴重,而且對海洋也是相當嚴重的汙染,所以我們在這塊,我們就是主軸宣導,不要用塑膠袋為主。」 

除了減塑宣導,志工也設置攤位,講解資源如何回收分類,許多民眾身體力行。 

民眾 張天鳳:「我出門都會帶環保袋,我都會隨身帶著環保袋,就小小的,其實它摺起來之後小小的一個,很好用很方便,我出門都會帶。」 

這麼難聞的味道,原來是泡了漂白水的免洗筷,女學生這才知道,過去吃了多少毒素下肚。 

慈濟志工 與 民眾:「因為它是從國外進來的時候,為了要讓筷子感覺很漂亮很光亮,所以它泡了漂白水,(免洗筷)進來我們台灣,那我們不知道,又把它,吃火鍋或喝熱湯的時候,拿這個筷子去吃,那我們是不是無形中吃到它(毒素)。」 

關心大家的健康,志工也提供量血壓服務,在愛護地球環境之餘,更希望與民眾結一分好緣。 

真善美志工 黃毓珍 邱議嫺 劉順風 黃淑惠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手感的溫度 加厚毛毯暖災民身心


加拿大慈濟志工,持續在愛明頓發放物資,志工遞上的不只是毛毯,透過手心,對災民傳達的溫暖,更是讓現場志工團體,視為典範。 


一箱箱的毛毯,送到會場,慈濟志工送來的,不只是保暖的物資,還有能溫暖人心的關懷。 

發放場地負責人 達莉雅:「這不只是毛毯,它能溫暖人心,除了保暖,還能感受到愛的溫度。」 

達莉雅的兒子 墨尼爾:「發物資很有趣,當你給他們毛毯時,可以看到他們的笑容,你就知道這是很有意義。」 

堅持每一項物資,都是雙手遞上,在現場,是唯一志工團體,如此發放物資。 

慈濟志工 苗萬輝:「他們都說我們永遠是,最和善,最有笑容的團體,所以才會說,如果有人,他心情不好,請他先來這一站。」 

加拿大東岸慈濟志工,也抵達愛明頓,立刻加入賑災團隊,接力關懷,膚慰災民。 

尤德坤 真善美志工-加拿大報導 Read more

水足跡落實節水 再創永續新契機

什麼是水足跡?簡單來說,就是,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水的使用量、和汙染量。水足跡當然要越小越好,看看一個例子,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在製造服飾的過程,因為不用染料,省下許多水資源,獲得全球紡織業、第一張「水足跡」的認證。 

記者 林國新:「您知道嗎 這杯咖啡,從種植開始、一直到我手中,一共消耗了140公升的水。」 

這個數據,相當於一個小家庭、一天的用水量,而這種衡量產品用水量的指標,就叫做水足跡。 

根據水足跡網絡組織的統計,從畜養開始算起,一公斤的牛肉,會消耗1萬5千多公升的水、生產一件250克的純棉T恤,用水量接近2千5百公升、沖洗馬桶一次,至少要31.5公升的水、自己用水管洗車,平均也要270公升。 

面對龐大的耗水量,或許我們得開始思考,這樣的模式可不可以改變呢?眼前這款式新穎、質量輕、又保暖的刷毛背心,水足跡只有一般棉質襯衫的4分之1。 

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顧問 洪碩廷:「大概需要2千7百公升 那是有機棉的襯衫 要用到那麼多的水 我們這種刷毛系列的話 它大概用的水 一公斤的話 才663公升。」 

和傳統的棉質服飾最大的差異,就是這件產品,是由慈濟各環保站回收來的寶特瓶,所製成的。 

亞創新發展公司副理 傅芳欽:「是用洗液去洗 把它洗乾淨 加熱到85℃左右 去洗。」 

整個洗滌程序,是製作過程中,最耗水的一環,佔總耗水量的8成5。乾燥之後,如雪花般的塑料碎片,塑化成再生聚脂粒,開始抽紗。 

後續的產製步驟,不需使用染料,完全保留寶特瓶原來的顏色。 

用新思維製成的環保背心,還擁有生產履歷,把愛護環境的績效,全部標註在上頭。 

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顧問 洪碩廷:「它可以省下1.5公升的水 而且因為我們這一個產品 它是不後染的 一般來講後染的衣服的話 通常染一公斤的布 需要90公斤 到一百二十公斤的水 來做為染色的消耗 那我們因為不後染 所以我們那一段的水 我們就完全省下來。」 

同樣方式生產的環保毛毯,和傳統毛毯相比,可以節省7成6的用水。因為從環保理念出發,使得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取得全球紡織業第一張「水足跡」認證。 

說到水足跡,其實有它的計算基礎,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有代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藍色水足跡」、以及使用雨水,類似植物毛細現象的「綠色水足跡」、還有強調回收再利用的「灰色水足跡」。 

水利署長 楊偉甫:「我們的一些工廠廢水 工廠廢水你要排放 達到這個排放標準 你必須要稀釋它的濃度 這樣的一個過程 加上去的水 它就是灰色水足跡。」 

或許對很多人來說,水足跡是一個新名詞、新觀念,但全球重量級的投資機構:環境責任經濟聯盟,曾經發表報告指出,水資源萎縮,對企業的風險,會比石油危機來得大!相信大家都不希望,有一天,水會變得,跟鑽石一樣珍貴。 

採訪撰稿:林國新 
攝影剪輯:余國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