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016
Friday, 13 May 2016
來臺了解環保 回泰推廣回收
- Article Details
「我是從電視上聽到慈濟,以及台灣環保回收的程序,教授與我很希望我們的碩士班的學生也可以看到這樣真實的回收程序。」Assoc.Prof.Dr.Charin MangKhang說。4月29日,泰國清邁大學人類與環境管理碩士班師生們前來大愛感恩科技參訪,了解回收物再生的程序。
2015年由於政府沒有頒布法律明確限制塑膠袋的使用,所以泰國的商場、超市仍然給顧客免費提供塑膠袋,顧客即使購買口香糖等小商品,也可以得到塑膠袋。根據泰國自然資源和環境部統計,泰國每天產生的廢棄塑料袋為1800噸,每天人均消耗塑料袋約3個,僅在首都曼谷。泰國環境品質推進局官員表示,泰國的一些大型超市現在也開始紛紛提倡開展“無塑料袋”活動,拒絕“白色污染”。
此行隨團教授之一(Assoc.Prof.)Dr. Jhong Chai Phuwanatwicht說:「恰逢慈濟五十周年前夕,今天早上從電視上看到慈濟的歷史,我認為慈濟在關懷眾生與環境的領域是第一,而「大愛」是個非常好的命名。」
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分享、經由導遊翻譯成泰文說明:大愛感恩使用回收寶特瓶瓶身經過再製成環保織品,而寶特瓶瓶蓋再製成環保再生文具;利用人類所製造出來的寶特瓶回收物,不再另外挖掘地球的資源,而是回收再利用,就是為了愛護我們的地球。現在除了做成毛毯、衣物、袋包等生活用品,即使瓶蓋也可以製成文具資料夾以及筆記本封面。
學生Pucksamita Singkwam說:「在這裡(大愛感恩科技),我們學到了許多新的回收程序與歷史相關資訊,也覺得您們是這方面的典範。在泰國,我們有很多的垃圾,也有很多寶特瓶。我們可以學習這裡的回收程序,也期待在未來能持續回來,並發展出可以一起合作的專案。」
學生Theerawoot Homnan說:「這是我第一次出國,很興奮,也很開心能造訪大愛感恩科技。我們會將所學帶回國內,讓泰國的環保進步。」
大愛感恩科技 姜郁雯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來臺了解環保 回泰推廣回收
- Article Details
「我是從電視上聽到慈濟,以及台灣環保回收的程序,教授與我很希望我們的碩士班的學生也可以看到這樣真實的回收程序。」Assoc.Prof.Dr.Charin MangKhang說。4月29日,泰國清邁大學人類與環境管理碩士班師生們前來大愛感恩科技參訪,了解回收物再生的程序。
2015年由於政府沒有頒布法律明確限制塑膠袋的使用,所以泰國的商場、超市仍然給顧客免費提供塑膠袋,顧客即使購買口香糖等小商品,也可以得到塑膠袋。根據泰國自然資源和環境部統計,泰國每天產生的廢棄塑料袋為1800噸,每天人均消耗塑料袋約3個,僅在首都曼谷。泰國環境品質推進局官員表示,泰國的一些大型超市現在也開始紛紛提倡開展“無塑料袋”活動,拒絕“白色污染”。
此行隨團教授之一(Assoc.Prof.)Dr. Jhong Chai Phuwanatwicht說:「恰逢慈濟五十周年前夕,今天早上從電視上看到慈濟的歷史,我認為慈濟在關懷眾生與環境的領域是第一,而「大愛」是個非常好的命名。」
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分享、經由導遊翻譯成泰文說明:大愛感恩使用回收寶特瓶瓶身經過再製成環保織品,而寶特瓶瓶蓋再製成環保再生文具;利用人類所製造出來的寶特瓶回收物,不再另外挖掘地球的資源,而是回收再利用,就是為了愛護我們的地球。現在除了做成毛毯、衣物、袋包等生活用品,即使瓶蓋也可以製成文具資料夾以及筆記本封面。
學生Pucksamita Singkwam說:「在這裡(大愛感恩科技),我們學到了許多新的回收程序與歷史相關資訊,也覺得您們是這方面的典範。在泰國,我們有很多的垃圾,也有很多寶特瓶。我們可以學習這裡的回收程序,也期待在未來能持續回來,並發展出可以一起合作的專案。」
學生Theerawoot Homnan說:「這是我第一次出國,很興奮,也很開心能造訪大愛感恩科技。我們會將所學帶回國內,讓泰國的環保進步。」
大愛感恩科技 姜郁雯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2016,05/13 汐止大愛媽媽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6年5月13日(五)09:00-11: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2016,05/13 日本訪客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6年5月13日(五)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點線匯聚成大愛 自立環保推動者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如一個愛心平台,期許讓更多的人投入,將科技兼具環保,使每一件不起眼衣服,附加功能、沒有塑膠,最後再幫助需要幫助的人。」5月10日大安區大愛媽媽一日環保之旅,上午到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親身體驗環保實做,下午參訪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見證臺灣環保科技奇蹟與軟實力。
慈濟志工 舒訓英認同大愛感恩環保產品,並力行護持及推廣,時時提醒自己從生活中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大愛感恩科技讓我非常感動,在整個製造過程之中,結合眾人的愛心推動,製成環保再生產品,讓資源再一次的被善用,讓它賦有新的生命力,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因為這樣,所以我在思考,要如何帶動更多人?藉由參訪大愛感恩科技,見證環保精質化!」
「不要只看到產品的價格,希望也能看到產品背後的價值。」舒訓英說到:「有幸可以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看到技團隊們的用心與專業,並聽了分享後感覺不是只專注幾支寶特瓶製成,最重要的是如何讓這件法喜衣發揮它的良能。在校園推動分享時,不是告訴孩子喝完就丟的寶特瓶可以回收做衣服,為了做衣服而一直去買、使用寶特瓶,造成反效果,環保要清淨在源頭。」大愛媽媽使命感,是在校園內推廣環保、慈濟人文理念,不管是靜思語、或生活行儀,樣樣都希望培育外來社會的希望。大愛感恩結緣一台抽紗模擬機(由棉花糖機改裝而成),讓大愛媽媽們可以走進教室裡,向孩子們介紹寶特瓶瓶片/酯粒紡成環保紗的模擬過程。
至於我們個人可以為地球做些什麼?舒訓英分享:「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粒小小的種子-團保推動者,從自己本身開始做起,點、線、面延伸;個人就是一個點,自己到家庭、到影響會員、親朋好友,不要小看每個人,都有可能又是一個點,再聚集成線、面,透過這樣的影響力,認同環保、認識大愛感恩科技,珍惜資源、延續物命,重要的是要清淨在源頭。我們每一個人對地球有責任,地球的發燒與我們很有關係!如何讓地球降溫?就是要自己本身都要做起,一同為這個地球,共同來守護而努力。」
「哪裡有需要就要在哪裡付出。」除了寶特瓶回收再製環保產品,大愛感恩科技更將這分愛的力量、善的專業,更投注研發壓力布、做成改良式壓力衣。從去(2015)年八仙塵爆意外,造成社會數百位青年學子嚴重燒傷,大愛感恩科技與陽光基金會合作,共同研發具有冰涼感、舒適感、透氣性、活動性等功能性的壓力衣,希望建立一套標準系統,不管是壓力值檢測、或是培育專業測量人員,回饋社會,撒播愛與善,實踐社會企業責任感,庇護天下眾生。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點線匯聚成大愛 自立環保推動者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如一個愛心平台,期許讓更多的人投入,將科技兼具環保,使每一件不起眼衣服,附加功能、沒有塑膠,最後再幫助需要幫助的人。」5月10日大安區大愛媽媽一日環保之旅,上午到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親身體驗環保實做,下午參訪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見證臺灣環保科技奇蹟與軟實力。
慈濟志工 舒訓英認同大愛感恩環保產品,並力行護持及推廣,時時提醒自己從生活中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大愛感恩科技讓我非常感動,在整個製造過程之中,結合眾人的愛心推動,製成環保再生產品,讓資源再一次的被善用,讓它賦有新的生命力,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因為這樣,所以我在思考,要如何帶動更多人?藉由參訪大愛感恩科技,見證環保精質化!」
「不要只看到產品的價格,希望也能看到產品背後的價值。」舒訓英說到:「有幸可以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看到技團隊們的用心與專業,並聽了分享後感覺不是只專注幾支寶特瓶製成,最重要的是如何讓這件法喜衣發揮它的良能。在校園推動分享時,不是告訴孩子喝完就丟的寶特瓶可以回收做衣服,為了做衣服而一直去買、使用寶特瓶,造成反效果,環保要清淨在源頭。」大愛媽媽使命感,是在校園內推廣環保、慈濟人文理念,不管是靜思語、或生活行儀,樣樣都希望培育外來社會的希望。大愛感恩結緣一台抽紗模擬機(由棉花糖機改裝而成),讓大愛媽媽們可以走進教室裡,向孩子們介紹寶特瓶瓶片/酯粒紡成環保紗的模擬過程。
至於我們個人可以為地球做些什麼?舒訓英分享:「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粒小小的種子-團保推動者,從自己本身開始做起,點、線、面延伸;個人就是一個點,自己到家庭、到影響會員、親朋好友,不要小看每個人,都有可能又是一個點,再聚集成線、面,透過這樣的影響力,認同環保、認識大愛感恩科技,珍惜資源、延續物命,重要的是要清淨在源頭。我們每一個人對地球有責任,地球的發燒與我們很有關係!如何讓地球降溫?就是要自己本身都要做起,一同為這個地球,共同來守護而努力。」
「哪裡有需要就要在哪裡付出。」除了寶特瓶回收再製環保產品,大愛感恩科技更將這分愛的力量、善的專業,更投注研發壓力布、做成改良式壓力衣。從去(2015)年八仙塵爆意外,造成社會數百位青年學子嚴重燒傷,大愛感恩科技與陽光基金會合作,共同研發具有冰涼感、舒適感、透氣性、活動性等功能性的壓力衣,希望建立一套標準系統,不管是壓力值檢測、或是培育專業測量人員,回饋社會,撒播愛與善,實踐社會企業責任感,庇護天下眾生。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Thursday, 12 May 2016
大愛感恩認證
- Article Details
To help do their share and make this world a better place, corpor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med B Corp which promotes a company’s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ies. To date, the movement has spread across the world as hundreds of businesses apply for B Corp certification. We now take you to the 2016 B Corp ASIA Forum held in Taipei.
為了盡一分力讓世界變得更好,美國的幾間公司創立了B型企業,要推廣企業承擔、社會與環保責任,至今這項運動已經推廣至全球,有上千間公司完成了,B型企業認證審核機制,現在帶您前往在台北舉行的,2016B型企業亞太論壇。 Read more
校園推廣至家庭 清淨源頭身力行
- Article Details
廣邀更多人勤耕福田,馬六甲慈濟志工黃愛媋,從家長變成愛心媽媽,帶動幼兒園的小朋友做資源回收,已經五年了。黃愛媋的努力,不但影響到老師、家長在家裡落實環保,就連園長的兒子以及畢業生也主動要求到環保站付出。
慈濟志工,黃愛媋:「看到等下有玻璃瓶,我們放這裡好不好。」
從家長變成愛心媽媽,慈濟志工黃愛媋在幼兒園推動環保,已有五年。
慈濟志工,黃愛媋:「我希望他們這個環保的精神,再去影響爸爸媽媽,或者家人 然後左鄰右舍。」
幼兒園園長,謝玉心:「所以很多小朋友都懂,至少知道(能)環保的,都丟進紙袋裡面 變成一個習慣。」
民眾:「我的兄弟也有留環保資源給他,他有問就拿到那麼多了。」
黃愛媋的呼籲不但獲得老師的支持。小朋友、家長都響應。
家長,李來慧:「他講愛心媽媽有來講,要做環保愛地球 她跟我們講,這個可以環保的你們要收。」
慈濟志工,黃愛媋:「要載小朋友去環保站做環保了,來 我們一起上車。」
知道環保的重要,園長兒子也主動邀約幼兒園的畢業生到環保站付出。
謝玉心的兒子,許朝翔:「在環保站可以為地球盡一分力,反正這裡也是,很多東西要進行分類 我們就來做。」
慈濟志工,廖金英:「假如放假,多了這些小菩薩 就很好。」
慈濟志工,劉英:「多了他們 手腳比較多,就做得比較快,她活動比較多認識人比較多,多數是她招來的。」
推動環保身體力行,在黃愛媋的號召下,大家凝聚力量。
呂嘉嘉 鍾健明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