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01 December 2015

展現大愛結合慈悲 傳揚大愛環保科技

圖說:2015年11月30日「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1)」將於法國巴黎開幕,將來自世界各地領袖、不分種族與宗教的數百個公民、非政府組NGO的團體,齊聚一堂研議氣候問題,希望能夠在2050年前,控制全球暖化上升溫度在2℃以下,許一個非化石燃料而以再生能源構築的未來。(圖片來源:網路)慈濟德國法蘭克福志工 林美鳳與母親11月26日早上,一同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購置具代表慈悲科技的太陽能LED帽、防潑水神奇白褲、淑女神奇白鞋等環保產品,希望藉著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帶去11月30日在巴黎舉行之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1)上展示慈濟環保成果,準備COP21,讓世界各國看到慈濟環保志業,與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精質化、臺灣環保科技之光。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1)」開幕,來自世界各地領袖、不分種族與宗教的數百個公民、非政府組NGO的團體,齊聚一堂研議氣候問題,希望能夠在2050年前,控制全球暖化上升溫度在2℃以下,許一個『非化石燃料』而以『再生能源』構築的未來。為了減緩全球氣候變遷,環保是不可否認的答案,在臺灣有5,637個慈濟環保回收站,與將近 200,000定期/不定期環保菩薩,大家只因一念心,不忍大地受汙染,投入資源回收。

圖說:德國法蘭克福慈濟志工林美鳳與母親,於11月26日早上一同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希望藉著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在巴黎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上展示慈濟環保成果,讓世界各國看到臺灣環保科技之光。(圖片來源:網路)在20世紀,化石燃料的產量影響全球經濟起伏,也影響著全球暖化的問題。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1)每個決定都為保存乾淨的空氣與水資源,減緩環境變遷帶來的衝擊。為了減緩地球毀壞,大愛感恩科技將丟棄的寶特瓶回收再製,減少石油的消耗,藉著環保菩薩『清淨在源頭』、協力廠商『愛心接力』、最後將每年所有盈餘全數『回饋慈善』,做社會公益之用,踐履企業社會責任。

大愛感恩科技「慈悲科技系列」,為考量災區沒水沒電,以及可以保護救災人員的安全而設計,曾經為慈濟基金會、靜思人文代表參與德國發明獎的林美鳳師姊,期許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可以參與「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獎」,展現大愛結合慈悲與科技光彩,藉以傳揚大愛理念,讓世界看到臺灣環保之光。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問題不是只有關於溫室氣體減排量,也攸關經濟發展、國民健康、節約能源、糧食安全、減緩貧窮、保護生態和生物多樣性、提升水源品質、減少都市熱島效應和降低區域衝突等等,大愛感恩科技志矢「掘井人」,在這無私的平台上集中眾人的力量及良能,掘井出水,作為回饋社會的活水源泉,讓善的循環延續下去,也讓地球資源生生不息。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備註:全球三大發明獎分別為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獎、紐倫堡國際發明獎、瑞士日內瓦發明獎。 

  

Read more

展現大愛結合慈悲 傳揚大愛環保科技

圖說:2015年11月30日「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1)」將於法國巴黎開幕,將來自世界各地領袖、不分種族與宗教的數百個公民、非政府組NGO的團體,齊聚一堂研議氣候問題,希望能夠在2050年前,控制全球暖化上升溫度在2℃以下,許一個非化石燃料而以再生能源構築的未來。(圖片來源:網路)慈濟德國法蘭克福志工 林美鳳與母親11月26日早上,一同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購置具代表慈悲科技的太陽能LED帽、防潑水神奇白褲、淑女神奇白鞋等環保產品,希望藉著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帶去11月30日在巴黎舉行之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1)上展示慈濟環保成果,準備COP21,讓世界各國看到慈濟環保志業,與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精質化、臺灣環保科技之光。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1)」開幕,來自世界各地領袖、不分種族與宗教的數百個公民、非政府組NGO的團體,齊聚一堂研議氣候問題,希望能夠在2050年前,控制全球暖化上升溫度在2℃以下,許一個『非化石燃料』而以『再生能源』構築的未來。為了減緩全球氣候變遷,環保是不可否認的答案,在臺灣有5,637個慈濟環保回收站,與將近 200,000定期/不定期環保菩薩,大家只因一念心,不忍大地受汙染,投入資源回收。

圖說:德國法蘭克福慈濟志工林美鳳與母親,於11月26日早上一同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希望藉著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在巴黎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上展示慈濟環保成果,讓世界各國看到臺灣環保科技之光。(圖片來源:網路)在20世紀,化石燃料的產量影響全球經濟起伏,也影響著全球暖化的問題。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1)每個決定都為保存乾淨的空氣與水資源,減緩環境變遷帶來的衝擊。為了減緩地球毀壞,大愛感恩科技將丟棄的寶特瓶回收再製,減少石油的消耗,藉著環保菩薩『清淨在源頭』、協力廠商『愛心接力』、最後將每年所有盈餘全數『回饋慈善』,做社會公益之用,踐履企業社會責任。

大愛感恩科技「慈悲科技系列」,為考量災區沒水沒電,以及可以保護救災人員的安全而設計,曾經為慈濟基金會、靜思人文代表參與德國發明獎的林美鳳師姊,期許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可以參與「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獎」,展現大愛結合慈悲與科技光彩,藉以傳揚大愛理念,讓世界看到臺灣環保之光。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問題不是只有關於溫室氣體減排量,也攸關經濟發展、國民健康、節約能源、糧食安全、減緩貧窮、保護生態和生物多樣性、提升水源品質、減少都市熱島效應和降低區域衝突等等,大愛感恩科技志矢「掘井人」,在這無私的平台上集中眾人的力量及良能,掘井出水,作為回饋社會的活水源泉,讓善的循環延續下去,也讓地球資源生生不息。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備註:全球三大發明獎分別為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獎、紐倫堡國際發明獎、瑞士日內瓦發明獎。 

 

Read more

天母社區環保日 愛護地球心風潮


說到士林的天母地區,很多人會有「高級住宅區」、「百貨商場高額消費」的刻板印象,但是您或許不知道,天母的民眾,正齊心協力、以另一種風貌營造社區。帶您來看、不一樣的天母。 


里長抱來瓶瓶罐罐,聽志工傳授資源分類的技巧。 

慈濟志工 余宗健:「沖一下水,不要用太多。沖一下,不然的話有螞蟻啦。它為什麼放在這裡?因為這個是釦子,所以暫時先放在這裡。」 

由於士林天母社區,長期以來有三個夜間環保點,當地民眾早已匯聚了高度的環保共識,因此這一天特別擴大舉辦「環保日」活動。 

天玉里長 潘錦雄:「我們天玉里是第一次辦(環保日),接著下來會在每個月的第二個禮拜天,早上七點半到十點,為了愛地球、愛環境,希望我們里上的里民都能夠大家來參加。」 

環保日地點位於天母廣場,鄰近中山北路七段、天母東西路,志工與當地里長都希望,這個活動能成為台北的環保櫥窗、天母的新亮點。 


真善美志工 黃莉美 李慶堂 簡玉蓉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慈悲科技不容緩 時代進步不停歇

圖說:慈悲科技應用與時俱進,研發的腳步亦需加速向前,自上(10)月份起,國際人道援助會將之前『雙月共修會』,改為『每月月會』。(攝影者:許育仁)慈悲科技應用與時俱進,研發的腳步亦需加速向前,自上(10)月份起,國際人道援助會將之前『雙月共修會』,改為『每月月會』 並依需求邀請更多專業人士參與/分享,11月29日來自食、衣、住、行輸、資通、綠能等各組召集人、副召集人及人援會行政團隊等計有二十人參與,並推選前交通部長蔡堆師兄為當天共識會主席。

◎環保衣料 全球囑目

衣著組成員、力鵬/力麗企業 林文仲師兄分享衣著組的研發成果心得,他對前景始終樂觀的說,用寶特瓶回收所製成的PET環保紗布料成本、損耗較高,且有嚴格的歐美環保認證,它擁有許多天然纖維的特性,例如柔軟與舒適,但也同時具有合成纖維的耐久性及多重機能性,包括極佳的吸濕排汗作用、抗菌防霉、抗紫外線等。

全球知名品牌廠商重視社會責任與推動愛護地球的措施,雖然原生紗與再生紗有價格差異,使得PET環保布最近接單轉強,在美國已成為熱門商品,並以『免進口關稅』來鼓勵生產。環保紗在技術上要做到如何省水?他表示,業界已開發不再染色的布,就在抽絲製程中加入顏色,如此則可減少染色所產生的大量廢水,平均而言,一公噸的黑布料需要耗用100噸的水染色,林文仲師兄表示,1769年工業革命,在紡織業上力求做到物美價廉,現隨著世界的人口倍增至七十多億,能源需求高漲,在做到物美價廉、統一生產的製造過程中,也連帶造成資源的浪費、碳排放量增加,相較現今因環保意識抬頭,有機栽種的棉花生產過程耗用水資源,在消費市場上是不到1%的量。而環保布料是無法物美價廉,但卻是有需要一再提倡環保意識。

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就是要注意到環保,環保是持續要努力的目標。透過菩薩大招生,找尋更多有環保意識的合作夥伴,來為地球環境共同努力。李鼎銘師兄並報告人援會新版網站(www.tzuchi.org.tw/tihaa) 業經大愛感恩資訊部開發建置完成,大愛感恩團隊亦將承擔後續更新維護工作,今後慈濟全球資訊網及大愛感恩科技官網都可聯結 " 人援會官網 " 來了解人援會各項慈悲科技的研發等。

圖說:李鼎銘師兄報告人援會新版網站(www.tzuchi.org.tw/tihaa) 業經大愛感恩團對協助開發建置完成,大愛感恩亦將承擔後續更新維護工作。(圖片新版人援會網站)◎急難照明 就地取材

「未來不需要電池了,光是生理食鹽水就可以讓手電筒發光了!」陳中和師兄向大家分享參訪光鈺科技的經過,該公司生產環保的手電筒:生理鹽水手電筒、超能源(鎂燃棒)應急手燈,具急難使用、長保存期的優點。「在急難時,尿液含有鹽,手電筒就可以照明使用。」宗教處柳宗言師兄提出建議,每年慈濟歲末祝福所使用的福慧心燈,需要幾十萬顆電池,倘能開發成上述的水電池便可應用,並可針對電流低不够亮的方向再研發改進。

因應國際賑災,辛巴威旱災鑽井案,有關交付 張敏忠師兄與工研院研發團隊探水儀器改良版已到驗收階段,擬由嚴聖炎師兄、北區急難救助隊團隊等執行/學習。而有關研發後設備維運,擬由北區緊急救助隊團隊負責,並應彙集整理操作手冊、維護手冊,做系統化電子檔案造冊。

徐文龍師兄分享,目前賑災時應用的火箭爐所使用的燃料己開發-生質燃料棒,製造燃料棒的貨櫃屋近日將移至三重園區實地操作。此外,可做綠色植裁植物工廠的網室也將依 上人慈示試種植中藥草等高經濟作物,並委由慈濟科技大學、中興大學等相關科系老師指導。

圖說:蔡堆師兄(右上)表示「人間菩薩招生」,不論是在實地賑災現場,或是透過在改善賑災產品裝備研發過程中。 (攝影:許育仁)◎教育訓練 開發接引

行政組蔡建弘師兄報告慈悲科技產品內部教育 (種子)訓練規劃進度。藉教育訓練製作賑災研發產品導覽手冊,擬於明年元月16-17日舉行,招生人數提昇為四十位。本訓練課程採全程錄影,未來各區的急難救助隊可以觀摩,也可於本會五十週年慶在各區「慈悲科技展區」教育訓練用。廖偉銘師兄也報告有關慈悲科技提案競賽及徵選簡章草案。有關訓練課程規劃及講師事宜或者慈悲科技競賽相關細節應再經各組召集人、副召集人提供改進建議。嚴聖炎分享參與烏來風災清掃經驗,對運載「淨水系統」設備至災區及實際操作提出寶貴的建議!

主席 蔡堆師兄表示「人間菩薩招生」,不論是在實地賑災現場,或是透過在改善賑災產品裝備研發過程中。而慈悲科技研發如何改進?配合慈悲科技賑災產品全省巡迴展,人援會團隊將提出二大方案。慈濟人傳誦:「時間真無情,菩薩真無閒,為著度眾生,腳步毋通停。(台語)」共勉。慈濟月刊458期,上人曾就慈濟「教富濟貧」的肇始過程剖析——:「就因時間、人間與空間的緊密結合,遂成就慈悲濟世之一大事因緣。慈濟以花蓮為起點,到如今及於全球,這都是從一念初發心開始,(五十年來)無停滯,所以成就了今日的慈濟。大家應把握機會,走入人群付出,貼近苦難人的身邊,去膚慰、擁抱他們,在自己的人生日記中,寫下滿滿的感受。切莫膨脹自己、指使他人去做而自己不做,如此人生將徒留空虛和失落感啊!」

人文真善美志工 潘瑜華 照相:大愛感恩、張惠珍

 
Read more

慈悲科技不容緩 時代進步不停歇

圖說:慈悲科技應用與時俱進,研發的腳步亦需加速向前,自上(10)月份起,國際人道援助會將之前『雙月共修會』,改為『每月月會』。(攝影者:許育仁)慈悲科技應用與時俱進,研發的腳步亦需加速向前,自上(10)月份起,國際人道援助會將之前『雙月共修會』,改為『每月月會』 並依需求邀請更多專業人士參與/分享,11月29日來自食、衣、住、行輸、資通、綠能等各組召集人、副召集人及人援會行政團隊等計有二十人參與,並推選前交通部長蔡堆師兄為當天共識會主席。

◎環保衣料 全球囑目

衣著組成員、力鵬/力麗企業 林文仲師兄分享衣著組的研發成果心得,他對前景始終樂觀的說,用寶特瓶回收所製成的PET環保紗布料成本、損耗較高,且有嚴格的歐美環保認證,它擁有許多天然纖維的特性,例如柔軟與舒適,但也同時具有合成纖維的耐久性及多重機能性,包括極佳的吸濕排汗作用、抗菌防霉、抗紫外線等。

全球知名品牌廠商重視社會責任與推動愛護地球的措施,雖然原生紗與再生紗有價格差異,使得PET環保布最近接單轉強,在美國已成為熱門商品,並以『免進口關稅』來鼓勵生產。環保紗在技術上要做到如何省水?他表示,業界已開發不再染色的布,就在抽絲製程中加入顏色,如此則可減少染色所產生的大量廢水,平均而言,一公噸的黑布料需要耗用100噸的水染色,林文仲師兄表示,1769年工業革命,在紡織業上力求做到物美價廉,現隨著世界的人口倍增至七十多億,能源需求高漲,在做到物美價廉、統一生產的製造過程中,也連帶造成資源的浪費、碳排放量增加,相較現今因環保意識抬頭,有機栽種的棉花生產過程耗用水資源,在消費市場上是不到1%的量。而環保布料是無法物美價廉,但卻是有需要一再提倡環保意識。

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就是要注意到環保,環保是持續要努力的目標。透過菩薩大招生,找尋更多有環保意識的合作夥伴,來為地球環境共同努力。李鼎銘師兄並報告人援會新版網站(www.tzuchi.org.tw/tihaa) 業經大愛感恩資訊部開發建置完成,大愛感恩團隊亦將承擔後續更新維護工作,今後慈濟全球資訊網及大愛感恩科技官網都可聯結 " 人援會官網 " 來了解人援會各項慈悲科技的研發等。

圖說:李鼎銘師兄報告人援會新版網站(www.tzuchi.org.tw/tihaa) 業經大愛感恩團對協助開發建置完成,大愛感恩亦將承擔後續更新維護工作。(圖片新版人援會網站)◎急難照明 就地取材

「未來不需要電池了,光是生理食鹽水就可以讓手電筒發光了!」陳中和師兄向大家分享參訪光鈺科技的經過,該公司生產環保的手電筒:生理鹽水手電筒、超能源(鎂燃棒)應急手燈,具急難使用、長保存期的優點。「在急難時,尿液含有鹽,手電筒就可以照明使用。」宗教處柳宗言師兄提出建議,每年慈濟歲末祝福所使用的福慧心燈,需要幾十萬顆電池,倘能開發成上述的水電池便可應用,並可針對電流低不够亮的方向再研發改進。

因應國際賑災,辛巴威旱災鑽井案,有關交付 張敏忠師兄與工研院研發團隊探水儀器改良版已到驗收階段,擬由嚴聖炎師兄、北區急難救助隊團隊等執行/學習。而有關研發後設備維運,擬由北區緊急救助隊團隊負責,並應彙集整理操作手冊、維護手冊,做系統化電子檔案造冊。

徐文龍師兄分享,目前賑災時應用的火箭爐所使用的燃料己開發-生質燃料棒,製造燃料棒的貨櫃屋近日將移至三重園區實地操作。此外,可做綠色植裁植物工廠的網室也將依 上人慈示試種植中藥草等高經濟作物,並委由慈濟科技大學、中興大學等相關科系老師指導。

圖說:蔡堆師兄(右上)表示「人間菩薩招生」,不論是在實地賑災現場,或是透過在改善賑災產品裝備研發過程中。 (攝影:許育仁)◎教育訓練 開發接引

行政組蔡建弘師兄報告慈悲科技產品內部教育 (種子)訓練規劃進度。藉教育訓練製作賑災研發產品導覽手冊,擬於明年元月16-17日舉行,招生人數提昇為四十位。本訓練課程採全程錄影,未來各區的急難救助隊可以觀摩,也可於本會五十週年慶在各區「慈悲科技展區」教育訓練用。廖偉銘師兄也報告有關慈悲科技提案競賽及徵選簡章草案。有關訓練課程規劃及講師事宜或者慈悲科技競賽相關細節應再經各組召集人、副召集人提供改進建議。嚴聖炎分享參與烏來風災清掃經驗,對運載「淨水系統」設備至災區及實際操作提出寶貴的建議!

主席 蔡堆師兄表示「人間菩薩招生」,不論是在實地賑災現場,或是透過在改善賑災產品裝備研發過程中。而慈悲科技研發如何改進?配合慈悲科技賑災產品全省巡迴展,人援會團隊將提出二大方案。慈濟人傳誦:「時間真無情,菩薩真無閒,為著度眾生,腳步毋通停。(台語)」共勉。慈濟月刊458期,上人曾就慈濟「教富濟貧」的肇始過程剖析——:「就因時間、人間與空間的緊密結合,遂成就慈悲濟世之一大事因緣。慈濟以花蓮為起點,到如今及於全球,這都是從一念初發心開始,(五十年來)無停滯,所以成就了今日的慈濟。大家應把握機會,走入人群付出,貼近苦難人的身邊,去膚慰、擁抱他們,在自己的人生日記中,寫下滿滿的感受。切莫膨脹自己、指使他人去做而自己不做,如此人生將徒留空虛和失落感啊!」

人文真善美志工 潘瑜華 照相:大愛感恩、張惠珍

 
Read more

一家同行慈濟 返台受證女兒缺席


來自馬來西亞的陳一鳴夫婦,加入慈濟,起源在女兒對環保大地的一份心,三年前,他們三人就一同在家中社區附近的運動場,天天做環保,他們三人還一起說定,培訓完要一起回台受證,沒想到今年七月,女兒突然間往生,留下這對已經愛上慈濟的年邁父母。 


顏雪明拿出女兒的照片,原本說好2015年和先生,三個人一起回台灣受證,沒想到這一趟卻只有,他們夫婦同行。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 顏雪明:「我們報名是三個人一起報名,要來這個受證的,突然間我女兒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就很想棄權,我很想說我不要來,我真的沒有這種心情,我來了是說了了心願。」 

共同受證,繼續在馬來西亞當地深耕環保,是三人說好的心願。如今,女兒突然間往生,年過七十的年邁父母,為了圓女兒的慈濟夢,儘管帶著不捨之情,依然付諸行動,從馬來西亞來到台灣。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 顏雪明:「跟我的女兒講,我說現在媽咪帶你來,你要保護媽咪,保護著你的爸爸 你的媽咪,這樣講啦 她是很疼我們的,這個女兒是很疼我們的。」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 陳一鳴:「祝福她 希望她早日乘願回來,再繼續走在慈濟大道上,再續慈濟緣。」 

圓夢後,陳一鳴夫妻倆將帶著女兒的這分心願,繼續在慈濟志業上耕耘付出,化小愛為大愛。 

彭淑珮 徐英豪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昔日連體嬰姊妹 分割手術已半年


菲律賓這一對腹部相連、共用胃肝等臟器長達一年三個月的連體嬰雙胞胎「珍妮」「潔妮」,在台灣順利完成分割手術,半年的光陰過去,如今的她們是否一切無恙呢?慈濟志工與大愛新聞採訪團隊,帶您去瞧瞧。 

菲律賓慈濟人風塵僕僕,驅車來到「班詩蘭省」的一個小村莊,只為了見她們一眼。 

這是珍妮嗎 還是潔妮 

雙胞胎女孩「珍妮」與「潔妮」,她們和志工的緣分,得從年初講起。「珍妮」「潔妮」這對連體嬰雙胞胎,今年一月曾前往台灣,接受慈濟醫院分割手術,並於四月返回國內,當時還引起媒體高度關注。如今半年過去,志工來關心孩子的近況。 

雙胞胎的母親 露蒂:「她們現在能跑能走 還能爬樹,跟其他孩子玩在一起。」 

慈濟人為女孩們帶來一隻加菲貓,為這個家送來牛奶、白米、福慧床、和毛毯。志工也刻意帶著「珍妮」「潔妮」跑步爬坡,暗中觀察她們的身體狀況。 

雙胞胎的母親 露蒂:「馬尼拉離班詩蘭省很遠,即使得花時間長途跋涉,但志工還是來看看我們。」 

慈濟志工還帶這對雙胞胎,來到購物商場買玩具,希望讓她們在眾人的呵護中,快樂長大。 

博麗妮 朱琉斯 菲律賓報導 Read more

夜深人靜踽踽行 步步踏實環保路


馬來西亞新山慈濟照顧戶陳素月,在人生低落時接受慈濟幫助,為了回饋,他開始成為手心向下的人,投入環保工作,不遺餘力,也因此與許多人結下好因緣,接引人間菩薩 


寂靜的夜裡,街頭空蕩蕩,只有陳素月一個人,推著精心改裝的嬰兒手推車,沿路找尋可以回收的資源 

民眾:「 這個 每次留給她的啊 。」 

慈濟志工 沈秀華:「 起先她是凌晨早上就出去做環保, 沿著她的家裡, 這樣一路的去找資源, 之後她身體有點不適, 她又講她早上起不來, 她就換成晚上, 就半夜才出去做環保 。」

環保志工 陳素月「 (這樣你收了回去你還會處理嗎), 還有要處理 要做工的 。」 

年輕時的陳素月,曾經在商場上很風光,不過後來生意失敗,先生和兒子也相繼去世,一連串的打擊,讓她得了憂鬱症 

環保志工 陳素月:「 那個時候的那種無助, 沒有人幫我的 只是哭 。」 

所幸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慈濟,除了得到經濟上的幫助,更得到心靈上的膚慰,於是她也想盡一分自己的力量 

環保志工 陳素月:「 (你拿不完怎麼辦), 還沒有試過拿不完, 想盡辦法來拿囉, 就搬上搬下這樣, (就想辦法把它拿完就對了), 就是要給它回去就對了 。」 

環保志工 陳素月:「 我的心就是說 我能夠做多少, 拿一點回來 回報回慈濟這樣 。」 

就這樣日復一日,沒有間斷,左鄰右舍都被她的行為所感動 

附近商家 張國華:「 知道她是為慈濟在做慈善, 所以我們都很自動的, 把一些紙皮和罐子留給她 。」 

附近居民 周緯乾:「因為罐子沒有給她 也是拿來丟的, 倒不如給她 給她拿來做慈善 。」 

從手心向上變成手心向下,陳素月在資源回收的過程中,找到了生命的價值,也和許多人結下了良善的緣 

唐潔儀 鄧慧敏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