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15
Wednesday, 25 November 2015
精緻餐點營養美味 打破素食迷思
- Article Details
慈濟大學中午舉辦「香積食堂」健康素食創意料理品嚐會。由花蓮區慈濟志工善巧運用靜思精舍師父所研發的「淨斯資糧」食材,呈現出一道道簡單又節能的蔬食料理,每道菜背後都蘊含著香積志工希望推動環保蔬食、照顧每個人健康的心意。
綠豆糕、和風蕎麥麵、堅果蔬菜沙拉,用「靜思資糧」做成的創意蔬食料理,看起來營養又可口。
慈濟大學人文處主任 林曉君:「大家看到桌上那麼精緻那麼美妙的餐點,它是來自於講台上桌面上這些所有淨斯系列的產品,他們做創意料理做出來的。」
慈濟大學與慈濟志工合作舉辦「香積食堂」健康素食創意料理品嚐會,志工們使用由靜思精舍師父以天然農耕方式生產的各種食材,製作美味蔬食,節能減碳不造成地球負擔。
慈濟大學生科系學生 王昱婷:「很好吃就是沒有用到肉,就不會殺生,比較不會排放二氧化碳。」
慈濟志工 朱正琇:「這些菜色我們在去年就已經有做過了,然後現在就是推廣到學校,推廣到社區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都可以吃到我們精舍的產品,健康的料理。」
志工們的巧思,學校的用心,一道道簡單又健康的蔬食,呈現眼前,也讓大家親自體驗。
趙又瑩 鄧志銘 劉泓志 花蓮報導 Read more
阿爾卑斯第二高峰 冰層日益融化
- Article Details
全球暖化影響層面非常廣,就連終年白雪的阿爾卑斯山頂峰,都能明顯看出,白雪覆蓋率大幅減少。第二高峰羅莎峰,一直以來是著名的滑雪勝地,現在冰川消融快速,專家警告,如果暖化現象沒有改善,再過幾十年,羅莎峰的冰川將完全消失。
資料來源: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967088
Read more
志工號召 鄰里攜手打造乾淨家園
- Article Details
台南慈濟志工王永發,擔任鄰長多年,一直以來透過和里長的緊密合作,參與社區服務,三十多年來,每個月都會帶動同一里的慈濟志工一起投入青年公園的打掃,也帶動起里民主動投入,將環境打掃的乾乾淨淨,讓民眾可以安心的在公園活動。
帶著環保杯,關上門,穿上背心,他是王永發,是慈濟志工也是圍下里社區志工隊的成員之一,每到社區清潔日,總是號召住在附近的慈濟志工一起來參與。
慈濟志工 王永發:「把我們慈濟環保的理念,和他們帶動。」
台南圍下里長 石桂霖:「希望可以藉此來呼籲,由點成線由線成面,讓整個社會能夠更健康。」
圍下里的青年公園,歷史悠久,占地寬廣,是民眾經常活動的地方,王永發三十多年來和里長緊密合作,每個月一次,帶動志工投入,讓民眾有個舒適的休閒空間。
民眾 葉朝祿:「非常感謝一些志工朋友,每日把這個公園打掃得這麼乾淨。」
以社區為家,里仁為美,王永發希望以身作則,把社區的人情味找回來。
真善美志工 王淑樺 洪淑貞 台南報導 Read more
檳城腎友上街頭 鼓勇氣為愛發聲
- Article Details
走入人群,發揮善的力量,這是慈濟精神,深深影響一位原本內向害羞的人,來自馬來西亞的慈濟志工盧嬡德,曾經因為腎病洗腎多年,感念慈濟在檳城的洗腎中心,她開始投入慈濟的活動,帶領著妹妹一起,不僅做環保,也前進水患災區,發飯、打掃,這次來台灣授證,更加堅定她持續行善的路。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 盧嬡德:「希望能為社區多招菩薩, 啟發更多人的善心。」
講起話來就臉紅,嬡德為了行善一改內向的個性,走入人群發聲,加入慈濟是為了感念,慈濟在海外的第一間醫療機構檳城洗腎中心曾經是她第二個家。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 盧嬡德:「我本身是洗過腎, 就想要出來, 之前是有人家幫我, 現在我是要回饋幫人家, 做環保是用來扶持洗腎中心的。」
仔細將垃圾分類,做環保不遺餘力,嬡德帶著妹妹參與許多慈濟的活動,看著姊姊的轉變,也堅定妹妹繼續在慈濟的道路邁進。
盧嬡德的妹妹 盧愛萍:「因為她身體的狀況, 所以她就很積極地做慈濟, 就是一直付出付出都不會講累的, 就是我們那邊的典範。」
洪水滾滾,2014年馬來西亞雨季連下5小時的豪雨,金馬崙暴雨成災,嬡德與慈濟志工前進災區,為居民清理家園,卻差點經歷生死交關。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 盧嬡德:「去到一個發放的住宅區, 那時剛好又在下大雨, 那邊的災民叫我們快點出來, 快點跑 真的 我們出來一下, 那水已經淹到那個路上來了。」
一念之轉,嬡德感恩自己擁有的,她抱持正面力量,積極的參與慈濟活動,承擔協力組長,這次來台授證,嬡德說擔子越重,她越要往前走,讓善的力量感染更多人。
黃靜婷 李建寬 台北報導 Read more
Tuesday, 24 November 2015
地球母親別『碳』氣 環保科技行大善
- Article Details
北區教聯會環境教育教材編撰研討第一次發表會11月25日在東區會所舉辦。這段期間教聯會總幹事陳乃裕師兄帶領一群慈濟教聯會老師,透過這些種子老師分組協作,根據聆聽學員的分齡、身分,編寫環境教育教案,期待經由有系統及深度化的整理編撰,深入推廣到校園及社會每一個角落。陳乃裕師兄首先感恩這段期間種子老師們的努力。分秒不空過,緊接著便由廖進德老師「城市礦産」的第一棒揭開序幕。
清淨在源頭丶回收在後端丶環保精質化。看似簡單、不複雜,卻往往被人們忽略。正如這些城市中的礦產被我們所忽視。第二棒楊意梅老師以環保產品生產履歷,揭示愛的循環生生不息,生態循環丶工業循環,讓減廢、到零廢。再接棒,是王慧鈴老師以一首藏頭詩開場的簡報,瞬間製造了懸疑氣氛的最高點,負責中學7到9年級課程的王慧鈴老師設計了搖籃到搖籃教材。特別點出「懂環保卻不做環保」,比起「不懂環保卻努力做環保」的老菩薩,就在「做與不做」之間,兩相對比,點出現代人的迷失,如同「聰明」不等同於「智慧」,其實,老菩薩不是不懂環保,實際上,她們是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理念的力行實踐者。上人説「不識字、要識道理」,正因為老菩薩『識道理』,才會這麼努力做環保,因為來不及,所以要更積極。
「大家會熱嗎?」「地球別碳氣」單元林紓伃老師問問穿上厚厚外套跳繩學員,地球正面臨同樣的現象「生活排放的CO2加厚了大氣層,阻礙太陽光紅外線幅射反射至外太空」,也就是說溫室氣體造成地球暖化。算算看,每個人每天產生了多少碳足跡?陳乃裕師兄不斷提醒講師:除了說理,感性點要更加強,大家是否想過:環保老菩薩在生活中比起年輕人所產生碳足跡少得多,但為什麼還是努力不懈?一段段老菩薩的智慧語,深深的打動我們的心。
李鼎銘補充說明所謂的『碳足跡』精確的說,是『同樣的製程,不斷的進步丶不斷減少碳排放,就是減少碳足跡。』王慧鈴老師馬上回應:原本搭車上學,改為走路上學,我就做到減少碳足跡囉!「對」就是這麼簡單。
小學組「科技行善環保生活」陳曉真老師運用了吉祥物環保大愛狗及素食感恩為大家訴說生命的故事,從中東戰火下的難民、兒童,令人不忍與不捨,慈悲科技將環保菩薩的愛心,運用科技方法做成環保毛毯丶賑災救災用品,散播到需要愛心的地方。從台南春子老菩薩的故事,告訴我們善與愛的循環。
耳目『衣』新單元,陳芳蘭與張芬凝老師提出一句深省醒人心的靜思語「如果用口號倡導環保,我們將一步步走向災難;如能用行動落實環保,如能用行動落實環保,我們將一步步走向平安。」負責社會人士組的曾錫敏老師分享「愛而無礙」,從日本311氣仙沼市、土耳其地震、世紀惡水侵襲澳洲…地水火風四大不調,當災難發生是誰不離不棄?我們的地球正遭遇大災難。唯有慈悲心加上科技的力量,用智慧做為慈善永遠的後盾。全球慈濟人用愛守護地球、用愛膚慰苦難,愛心不間斷,期盼人心更淨化、天下無災難。
陳乃裕師兄再次提醒:「知時、知處、行正法。不可一味自我感覺良好,要考慮廣大會眾的接受度,『大愛感恩科技』有意義之處正是大愛與感恩,結合科技的力量,正是這個重點,接引廣大會眾。是誰來不及?頼瓊杏老師用漫畫動畫為高中學子準備了生動的教材。地球發燒了,等你準備好了,一切就來不及了!巧拼一塊塊撕去,北極熊與台灣面臨同樣的生態危機。地球的醫生在那裡?答案就在每一個人手裡,鼓掌的雙手,掌握了人類自己的未來。從搖籃到搖籃 (C2C)、從回收到回收 (R2R)減廢到零廢,是大愛感恩科技心的願景,也期待大家都是永續思維綠推手。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松山區報導
Read more地球母親別『碳』氣 環保科技行大善
- Article Details
北區教聯會環境教育教材編撰研討第一次發表會11月25日在東區會所舉辦。這段期間教聯會總幹事陳乃裕師兄帶領一群慈濟教聯會老師,透過這些種子老師分組協作,根據聆聽學員的分齡、身分,編寫環境教育教案,期待經由有系統及深度化的整理編撰,深入推廣到校園及社會每一個角落。陳乃裕師兄首先感恩這段期間種子老師們的努力。分秒不空過,緊接著便由廖進德老師「城市礦産」的第一棒揭開序幕。
清淨在源頭丶回收在後端丶環保精質化。看似簡單、不複雜,卻往往被人們忽略。正如這些城市中的礦產被我們所忽視。第二棒楊意梅老師以環保產品生產履歷,揭示愛的循環生生不息,生態循環丶工業循環,讓減廢、到零廢。再接棒,是王慧鈴老師以一首藏頭詩開場的簡報,瞬間製造了懸疑氣氛的最高點,負責中學7到9年級課程的王慧鈴老師設計了搖籃到搖籃教材。特別點出「懂環保卻不做環保」,比起「不懂環保卻努力做環保」的老菩薩,就在「做與不做」之間,兩相對比,點出現代人的迷失,如同「聰明」不等同於「智慧」,其實,老菩薩不是不懂環保,實際上,她們是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理念的力行實踐者。上人説「不識字、要識道理」,正因為老菩薩『識道理』,才會這麼努力做環保,因為來不及,所以要更積極。
「大家會熱嗎?」「地球別碳氣」單元林紓伃老師問問穿上厚厚外套跳繩學員,地球正面臨同樣的現象「生活排放的CO2加厚了大氣層,阻礙太陽光紅外線幅射反射至外太空」,也就是說溫室氣體造成地球暖化。算算看,每個人每天產生了多少碳足跡?陳乃裕師兄不斷提醒講師:除了說理,感性點要更加強,大家是否想過:環保老菩薩在生活中比起年輕人所產生碳足跡少得多,但為什麼還是努力不懈?一段段老菩薩的智慧語,深深的打動我們的心。
李鼎銘補充說明所謂的『碳足跡』精確的說,是『同樣的製程,不斷的進步丶不斷減少碳排放,就是減少碳足跡。』王慧鈴老師馬上回應:原本搭車上學,改為走路上學,我就做到減少碳足跡囉!「對」就是這麼簡單。
小學組「科技行善環保生活」陳曉真老師運用了吉祥物環保大愛狗及素食感恩為大家訴說生命的故事,從中東戰火下的難民、兒童,令人不忍與不捨,慈悲科技將環保菩薩的愛心,運用科技方法做成環保毛毯丶賑災救災用品,散播到需要愛心的地方。從台南春子老菩薩的故事,告訴我們善與愛的循環。
耳目『衣』新單元,陳芳蘭與張芬凝老師提出一句深省醒人心的靜思語「如果用口號倡導環保,我們將一步步走向災難;如能用行動落實環保,如能用行動落實環保,我們將一步步走向平安。」負責社會人士組的曾錫敏老師分享「愛而無礙」,從日本311氣仙沼市、土耳其地震、世紀惡水侵襲澳洲…地水火風四大不調,當災難發生是誰不離不棄?我們的地球正遭遇大災難。唯有慈悲心加上科技的力量,用智慧做為慈善永遠的後盾。全球慈濟人用愛守護地球、用愛膚慰苦難,愛心不間斷,期盼人心更淨化、天下無災難。
陳乃裕師兄再次提醒:「知時、知處、行正法。不可一味自我感覺良好,要考慮廣大會眾的接受度,『大愛感恩科技』有意義之處正是大愛與感恩,結合科技的力量,正是這個重點,接引廣大會眾。是誰來不及?頼瓊杏老師用漫畫動畫為高中學子準備了生動的教材。地球發燒了,等你準備好了,一切就來不及了!巧拼一塊塊撕去,北極熊與台灣面臨同樣的生態危機。地球的醫生在那裡?答案就在每一個人手裡,鼓掌的雙手,掌握了人類自己的未來。從搖籃到搖籃 (C2C)、從回收到回收 (R2R)減廢到零廢,是大愛感恩科技心的願景,也期待大家都是永續思維綠推手。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松山區報導
Read more昆山環保車&吉打幼兒環保 Kunshan recycling car and Kedah Tzu Chi Kindergarten
- Article Details
Next we turn to Malaysia, where the teachers from Kedah Tzu Chi Kindergarten took their students on a field trip to their local recycling station to learn more about how to sort recyclables and adopt these lessons into their daily life. Meanwhile in Jiangsu, China, Tzu Chi volunteers in Kunshan are also safeguarding the planet through recycling. Here`s more.
接下來鏡頭轉到馬來西亞,吉打慈濟幼兒園的老師帶著幼兒們到環保站做環保,讓孩子把隨手做環保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另外江蘇昆山的慈濟志工,也在做回收守護地球。 Read more
人文教育扎根 奉茶感恩尊師重道
- Article Details
慈濟新加坡分會大愛媽媽自2008年走入菩提小學,七年來每星期1個小時的帶動,大愛媽媽與校方有了很好的互動。除了大愛媽媽的時刻,老師們在學生晨會裡,也會與學生分享靜思語小故事,讓這一句句的好話深入孩子心中。大愛媽媽在校園裡的人文帶動,讓學生們學習到了課本以外的新體驗。
「學生們向師長們敬茶,不僅是感恩老師們以無私的付出,更要感恩師長們以言行身教,為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奉茶。」
孩子奉上的這杯茶,讓老師和學生的心靠得更近了。
老師 石慧:「非常莊嚴,我覺得很感動,我都忍不住淚水了。」
學生 陳維志:「在我奉茶給老師的時候,老師跟我說了好話,在那時被老師的好話感動了,眼淚差點掉下來。」
學生 吳琦琦:「我很開心,看到老師這麼開心。」
自2008年,慈濟新加坡分會大愛媽媽走入菩提小學,除了帶動人文教育,也成了師生間的潤滑劑。每星期入校一次,大愛媽媽從起初的獨立作業,到如今與校方相相輔相成,引用靜思語來強化學校的品格教育。
大愛媽媽 莫澤燕:「我們就照著學校的主題選出來的靜思語,我們來編教案,像剛才我們做的環保分類,讓孩子更清楚的、扎實的了解靜思語。」
朗朗上口的靜思語,在長期薰陶之下,只要老師輕輕提醒,學生就會有所反思,生活中更容易實踐。
校長 林惠 Read more
接觸慈濟潛移默化 改變過往習性
- Article Details
馬來西亞雪隆分會,有一位61歲的志工曹金蘭,她過去的人生,有一半的時間都在賭博,不愛打理家務。後來一次因緣際會,在朋友的介紹下,開始走入社區的慈濟環保站。原本帶著敷衍應酬的心態做環保的她,後來透過身邊志工的鼓勵,她加入培訓,最近更回台受證,現在慈濟十戒對她帶來很大的改變。
每天早起做家務,是曹金蘭結婚40年後才有的改變,也是接受志工培訓四年來的自我成長。
慈濟志工 曹金蘭:「 好像一個規律這樣現在, 規定要做這樣, (沒有人規定你啊), 我自己要規定自己, (不做會怎樣), 好像很不習慣 看到(髒亂) 。」
過去的曹金蘭不愛做家務。周日有時間,不是唱歌就是賭博,最高紀錄曾經24小時沒有離開後過賭桌。
曹金蘭的小姑 陳玉娣:「 傍晚賭 賭到隔天早上, 早上到了喝茶的時間, 也還是沒離開桌子, 她說還沒餓 叫人打包, 臉都沒有洗 再賭到下午, 到下午也還不過癮, 到了差不多晚上, 賭了多少個小時 我都不會計算 。」
後來因為朋友邀約做環保,曹金蘭的生活開始出現轉變。
慈濟志工 曹金蘭:「(朋友邀)這個星期這邊有做環保, 我說好啦 改天先啦, 她叫多兩三次這樣, 我就不好意思 我說好啦, 我就跟你去做一次環保 。」
沒想到曹金蘭做環保,做出了興趣,上賭桌的時間少了,現在的她口裡講的都是怎麼做善事
曹金蘭的朋友 陳玉珍:「 改變最大的是, 叫我們現在要做一點善事 。」
曹金蘭的小姑 陳玉娣:「 她感動到我 整天說, 你好了啦 別賭那麼多, 有能力幫助別人更好 我就幫囉 。」
不只要自度,還要度人,受證後曹金蘭提醒自己,這輩子再也不走回頭路了。
丘婉靜 羅虢驄 馬來西亞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