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015
Saturday, 11 July 2015
寶特瓶妙用多 環保時尚引目光
- Article Details
紐西蘭奧克蘭市政府,舉辦社區成果展,慈濟以環保為主題受邀參展,現場也展示了環保科技產品,讓社區居民訝異又讚歎。(6/12)
廢棄的光碟機,在慈濟志工手中,能脫胎換骨,成為繪圖機
慈濟志工:「一般來講都沒辦法使用,光碟機把它拆開分解,把它做成XYZ軸的繪圖機。」
還有用寶特瓶做出來的衣服和包包,都讓來參加活動的社區民眾,覺得不可思議,尤其是毛毯。
志工 瑪格麗特:「毛毯很神奇,又柔軟又溫暖。」
奧克蘭市政府舉辦社區成果展,慈濟以環保為主題,除了上台分享也展示科技產品。
社區發展召集人 李永杰:「社區教育環保方面,做了很大努力起了很大成績,今天也看到你們帶來這麼多展品,非常、非常豐富了我們今天活動的內容。」
奧克蘭從2014年,開始推動零垃圾計畫,希望能在2040年達成,各社區志工經驗交流,也期待能早日落實。
真善美志工 張麗禎 張文德 紐西蘭報導
Read more寶特瓶妙用多 環保時尚引目光
- Article Details
紐西蘭奧克蘭市政府,舉辦社區成果展,慈濟以環保為主題受邀參展,現場也展示了環保科技產品,讓社區居民訝異又讚歎。(6/12)
廢棄的光碟機,在慈濟志工手中,能脫胎換骨,成為繪圖機
慈濟志工:「一般來講都沒辦法使用,光碟機把它拆開分解,把它做成XYZ軸的繪圖機。」
還有用寶特瓶做出來的衣服和包包,都讓來參加活動的社區民眾,覺得不可思議,尤其是毛毯。
志工 瑪格麗特:「毛毯很神奇,又柔軟又溫暖。」
奧克蘭市政府舉辦社區成果展,慈濟以環保為主題,除了上台分享也展示科技產品。
社區發展召集人 李永杰:「社區教育環保方面,做了很大努力起了很大成績,今天也看到你們帶來這麼多展品,非常、非常豐富了我們今天活動的內容。」
奧克蘭從2014年,開始推動零垃圾計畫,希望能在2040年達成,各社區志工經驗交流,也期待能早日落實。
真善美志工 張麗禎 張文德 紐西蘭報導
Read moreFriday, 10 July 2015
2015,7/10-13,第六屆中國(杭州)國際佛事文化用品博覽會
- Article Details
【活動名稱】2015第六屆中國(杭州)國際佛事文化用品博覽會
【活動時間】2015/7/10-13
【活動地點】杭州和平國際會中心 (杭州市紹興路158號)
大愛心聞: 杭州國際佛事會 慈濟菩薩人間行
慈濟杭州啟家園 佛心師志結心蓮
Read more
入經藏戒業茹素 殺生之手轉巧手
- Article Details
福建漳州由葷轉素的現身說法。慈濟志工魏玉珠過去為了養顏美容嗜吃兔肉,五年吃了上千隻兔子。之後得了怪病,全身起水泡,癢到她拿刀子自殘,痛不欲生,直到進入慈濟,了解佛法懺悔茹素,病情好轉,也將殺生的手轉為付出的巧手,製作環保工藝品與大眾結善緣。
福建漳州傳統市場,常可看見賣兔肉的攤販。而且竟然有人,愛吃兔肉到,自己養自己殺,五年吃了上千隻。
慈濟志工 魏玉珠:「用兔子的性命來換我的美容,殺了很多的兔子,結果得到報應的時候,就是晚上的時候,就一直睡不著一直做惡夢,經常惡夢到半夜尖叫起來,睡不著同時那個手臂起了泡,起了泡非常難受,就很想用刀子來割,割到一雙手臂都出了血。」
這是慈濟志工魏玉珠血淋淋的過去,直到認識慈濟,深入佛法因果,魏玉珠戒殺戒葷,昔日殺生的手,轉為工藝品巧手。
慈濟志工 魏玉珠:「有的經過修理一下,可以再利用,延長物命,有的可以拆掉,另外做一個手工品的原料,也是保護地球,減少垃圾。」
每個回收材料,親手編織做成的環保娃娃,都附上靜思語。人生改變的魏玉珠,透過她的手,傳遞感受到的法。
真善美志工 謝藝君 陳建華 福建報導
Read more大愛環保心生活 慈悲善行展循環
- Article Details
「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就好比共同座在一艘船上,哪天不小心撞上冰山翻船,沉入大海,如何延緩沈船時間?『環保』是唯一的答案。」宜蘭環保菩薩共有八梯次志業體巡禮,接續礁溪、嵐峰、蘇澳、礁溪,第五梯次輪到東港環保菩薩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進行參訪,藉以了解慈濟及環保志業的內涵與使命。
「什麼叫做垃圾? 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城市的礦產)。」李鼎銘師兄說道。每一支回收而來的寶特瓶都是環保菩薩一念善心,經由回收再製成環保生活用品,一切而來的努力都要感恩全省環保菩薩,他們為這個社會、這個地球無私的付出,日復一日,不怕冬天寒風,不怕夏天烈日,不怕臭揮著汗說不累,用心分類。因為有環保菩薩的努力,才有大愛感恩科技。
余忠勳師兄分享宜蘭東港從環保回收站,變成環保教育站,身為環保教育站站長的他平時就教導民眾了解環保重要性、如何資源分類:「垃圾減量就是要『做環保』。做環保是地球上每個人的責任,我們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座在一艘船上,要好好做環保,延緩沈船(世界末日)到來;若我們不好好地球珍惜,將來有一天地球資源耗竭,大自然反撲,所以『做環保』必須大家一起共勉努力。」
證嚴上人說:「心地、天地相繫相連,唯有大地平安,人的心地才能安和無慮;大地要平安,唯有人心調和,天下才能平安。」為了讓大地調合,需要人人啟發善念,力行三好(口說好話、心想好意、手做好事)、三心(感恩心、尊重心、大愛心),以達三願『人心淨化、祥和社會、天下無災,調和氣候、調和人心』
藉著這次大愛感恩科技的參訪,從低碳人文概念館到研發實驗室,大愛感恩科技承擔起社會的使命,在這個愛心平台上,將環保結合科技,以有形的環保產品接引更多企業/實業家投入行列,在這個平台每個人努力的成果回饋於社會,在這善的循環裡延續愛的效應。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大愛環保心生活 慈悲善行展循環
- Article Details
「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就好比共同座在一艘船上,哪天不小心撞上冰山翻船,沉入大海,如何延緩沈船時間?『環保』是唯一的答案。」宜蘭環保菩薩共有八梯次志業體巡禮,接續礁溪、嵐峰、蘇澳、礁溪,第五梯次輪到東港環保菩薩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進行參訪,藉以了解慈濟及環保志業的內涵與使命。
「什麼叫做垃圾? 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城市的礦產)。」李鼎銘師兄說道。每一支回收而來的寶特瓶都是環保菩薩一念善心,經由回收再製成環保生活用品,一切而來的努力都要感恩全省環保菩薩,他們為這個社會、這個地球無私的付出,日復一日,不怕冬天寒風,不怕夏天烈日,不怕臭揮著汗說不累,用心分類。因為有環保菩薩的努力,才有大愛感恩科技。
余忠勳師兄分享宜蘭東港從環保回收站,變成環保教育站,身為環保教育站站長的他平時就教導民眾了解環保重要性、如何資源分類:「垃圾減量就是要『做環保』。做環保是地球上每個人的責任,我們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座在一艘船上,要好好做環保,延緩沈船(世界末日)到來;若我們不好好地球珍惜,將來有一天地球資源耗竭,大自然反撲,所以『做環保』必須大家一起共勉努力。」
證嚴上人說:「心地、天地相繫相連,唯有大地平安,人的心地才能安和無慮;大地要平安,唯有人心調和,天下才能平安。」為了讓大地調合,需要人人啟發善念,力行三好(口說好話、心想好意、手做好事)、三心(感恩心、尊重心、大愛心),以達三願『人心淨化、祥和社會、天下無災,調和氣候、調和人心』
藉著這次大愛感恩科技的參訪,從低碳人文概念館到研發實驗室,大愛感恩科技承擔起社會的使命,在這個愛心平台上,將環保結合科技,以有形的環保產品接引更多企業/實業家投入行列,在這個平台每個人努力的成果回饋於社會,在這善的循環裡延續愛的效應。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Thursday, 09 July 2015
廈門四川環保Tzu Chi volunteers in China host recycling events in both Xiamen and Sichuan
- Article Details
At the end of the show, we join Tzu Chi volunteers in China as they host recycling events in both Xiamen and Sichuan. In Xiamen, volunteers educated families about sorting recyclables in depth, while in Sichuan, volunteers worked with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promote daily environmental practice. Until next time,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a Ai Headlines. Goodbye.
節目最後,跟著中國的慈濟志工來看廈門和四川舉辦的環保活動,在廈門,志工教導爸媽做回收,而在四川 志工則跟當地政府一起舉辦環保周宣導活動,一起來看看。感恩收看,再會。 Read more
2015,07/09,慈大學生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7月9日(四)13:00-15: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把握難得機會 國慶典禮宣導環保
- Article Details
加拿大慶祝國慶日(7/01),在大溫哥華地區,列治文市,每年都會舉辦鮭魚節慶典,人潮聚集,當然也製造出大量垃圾,當地慈濟志工,連續六年(從2010年起),受當地政府之邀,協助垃圾回收分類,在高度文明的加拿大,資源回收的觀念,民眾普遍樂意配合。
悠揚的風笛聲中,加拿大列治文市,在史帝夫斯頓社區,舉行國慶日慶典。慈濟志工從2010年起,受列治文政府之邀,每年在慶典中,宣導環保。
慈濟志工 與 民眾:「(這兩個有什麼區別呀?)這個是你看一眼就知道了,這個是可以拿回去退錢,瓶子罐子,那這個就是咖啡杯裡面有蠟的。」
午間用餐時刻,美食攤位前,湧進人潮,志工輪班,從遊行開始前,一直做到活動結束,在回收桶旁,指導民眾正確分類。
慈濟志工 趙秀美:「那個居民他們都很讚歎,走過來跟我們這樣子,那我們就非常地覺得很開心,也是我們應該要做的本分事。」
不僅等著民眾來丟,志工也主動出擊,在現場撿拾垃圾。包括列治文市長和當地警官,都來給大家加油打氣,志工身體疲累,心,卻很暢快。
真善美志工 趙秀美 林祖權 加拿大報導
Read more記錄「咱ㄟ社區」 人親土親影像映
- Article Details
經典攝影展「咱ㄟ社區」7/7至8/30在花蓮市民生社區將軍府展出。民生社區居民熱心社區事務,凝聚力強大。這次選在縣級古蹟「將軍府」舉辦攝影展,要讓更多民眾看見社區的生命力。
各位鄉親我們掌聲鼓勵,歡迎開展咱ㄟ社區。
經典雜誌攝影展主題「咱ㄟ社區」來到花蓮市唯一的縣級古蹟「將軍府」。
花蓮市民生里長 吳明崇:「來到將軍府可以看古蹟,又可以看到我們攝影展,可以說就像回到自己家鄉一樣。」
由花蓮縣文化局主辦,慈濟基金會及花蓮市公所等單位承辦,選在環境綠美化優良、社區志工及各項發展皆具代表性的民生社區做展覽地點,也貼近這次攝影展的意義。
經典攝影師 劉子正:「因為就是說大家,對自己居住的環境開始關心了,你才會去關心很多連帶而來,相關的各項關於環保,或者是教育的這些議題。」
透過攝影展將讓民眾看見,我們所居住的社區,每一項發展都和大家息息相關。
經典攝影師 劉子正:「這個渠道其實到現在,都還維持非常重要灌溉的功能。」
平日午後及假日時間,歡迎民眾前往參觀,在日式古老建築中,換一種角度,欣賞我們的生活環境。
趙又瑩 鄧明怡 花蓮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