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7 July 2015
一日數趟撿回收 堅持能動就要做
- Article Details
心富大幸福,介紹這一位將近90歲的謝長金爺爺,從公務員退休後,全心投入環保,20多年始終如一,每天推推車,穿梭在熱鬧的五分埔商圈,向店家收回收物,早上一輪、下午一輪,一旦東西多,爺爺堅持多跑幾趟,絕不堆積,一定要做到完。
謝長金:「不是說我退休就要享受,人只要能動,就一定要動,不能有這樣的觀念說,我現在(退休)下來,我就要好好的享受了,早上睡到晚一點,晚上晚一點睡,錯了,這種生活絕對不健康。」
謝長金:「隔壁他們拿來就丟,丟在我們門口,知道我們會拿走,主要是慈濟,知道我們是慈濟人,所以才會丟在這裡,整理好了,時間到八九點,我們吃個飯以後,就拖到我們環保站去。」
謝長金:「太陽那麼大,最怕站著沒有動,這樣很危險,假如我們有動沒有關係,收去給慈濟啊,又是收去給慈濟,對啊,慈濟這麼有錢你還收,這不是有錢,沒錢,不然我們吃飽也沒有事做,坐在那邊要做什麼,對,也是,我們這樣做,做什麼,為了我自己嗎,對不起,沒有,我一毛錢都沒有拿,假如輪胎壞掉什麼的,都我自己花錢,有拿這麼錢去換嗎,沒有,對啊,本來就這樣子,這才真正在做事啊。」
謝長金:「這是一個廟啊,這個廟前面就是,我們要求他借我們放,但是我們有時間性的,有時候一天會來收兩次,有時後一次,說慈濟人家就很了解,說慈濟的人不會亂來,所以他們也贊成。」
志工,呂中正:「他一天跑好幾趟,都是從五分埔那裏的紙箱,缺席只是過年,農曆過年有休息六天,其他都沒有休息過,這個小小的環保站,都沒有休息過。」
謝長金:「我們只要有東西,什麼熱,什麼下雨,我們照走,不要說我現在做幾十年,我怎麼要怎麼樣,我沒有,什麼想法都沒有,只要我要動,會動我就做。」
採訪撰稿,呂思萱
攝影剪接,簡元吉 Read more
2015,07/27 台灣大陸兩岸學生交流團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7月27日(一)14:00-16: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幸福之門由心啟 兩岸學生相學習


Sunday, 26 July 2015
2015,07/27,【人文講座】-林育帆師兄/莊秀裡師姊分享
- Article Details
【講師】林育帆師兄/莊秀裡師姊
【時間】2015年7月27日(一) 08:30~10:00
【地點】德式馬交誼廳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5號3樓)


全球一家國相鄰 共體同源做環保
- Article Details
雲南昆明,地處雲貴高原中部,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市中心海拔1,891米,全年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溫15℃,四季如春,氣侯宜人,是極富盛名的『春城』。今(7/22)日雲南昆明志工菩薩們趁著因緣,千里遠來大愛感恩科技,來了解環保,來尋法回家。
大愛感恩科技楊竣翔同仁即與雲南昆明志工分享:「我們的垃圾會因為海洋而飄到對岸去,而你們的垃圾也會因為水流而飄到台灣這邊來。環境有如共業,全球人人應一起來了解才能推動做好環保。」分享一則則 證嚴法師的開示,並帶領雲南志工們一起「用心聽」 上人所說的每一句話,來感受意思與深意。
李卓凌師姊分享參與慈濟的因緣:「第一次,是先感動我女兒,再感動我,然後帶著女兒參加大大小小的活動,預計今年培訓授證,做慈濟志工是我畢生追求的志業。」
傳薪是中國傳統服飾、薪火相傳之意,而慈濟說人文,是「 『人』品典範,『文』史留芳」每樣產品都擁有生產履歷和二維條碼,裡頭便是「環保人文」,點出中國傳統服飾本有的美德,也點出大愛環保服儀人文之美。李文妤師姊說道:「到慈濟裡面,學會放下,不會在乎別人怎麼說我、怎麼看我。然後我最感動的是,找回以前我心裡面最想的東西,特別是 (孝順) 父母這一塊。」
楊旭峰:「技術把它織成絲線,織成衣服、毛毯,感到非常的震撼。原來環保,可以把這些廢棄的、破壞環境的廢塑料,再利用出來、做成東西。」
最後楊竣翔師兄也預告明年大愛感恩科技將於雲南參展,邀請昆明慈濟家人一起來推廣環保。每次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到國內外推廣環保,都希望由心帶起環保。心念俱備「信、願、行」,來到當地後互相學習,因為在慈濟,人人都是人品典範、愛心付出的菩薩。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全球一家國相鄰 共體同源做環保
- Article Details
雲南昆明,地處雲貴高原中部,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市中心海拔1,891米,全年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溫15℃,四季如春,氣侯宜人,是極富盛名的『春城』。今(7/22)日雲南昆明志工菩薩們趁著因緣,千里遠來大愛感恩科技,來了解環保,來尋法回家。
大愛感恩科技楊竣翔同仁即與雲南昆明志工分享:「我們的垃圾會因為海洋而飄到對岸去,而你們的垃圾也會因為水流而飄到台灣這邊來。環境有如共業,全球人人應一起來了解才能推動做好環保。」分享一則則 證嚴法師的開示,並帶領雲南志工們一起「用心聽」 上人所說的每一句話,來感受意思與深意。
李卓凌師姊分享參與慈濟的因緣:「第一次,是先感動我女兒,再感動我,然後帶著女兒參加大大小小的活動,預計今年培訓授證,做慈濟志工是我畢生追求的志業。」
傳薪是中國傳統服飾、薪火相傳之意,而慈濟說人文,是「 『人』品典範,『文』史留芳」每樣產品都擁有生產履歷和二維條碼,裡頭便是「環保人文」,點出中國傳統服飾本有的美德,也點出大愛環保服儀人文之美。李文妤師姊說道:「到慈濟裡面,學會放下,不會在乎別人怎麼說我、怎麼看我。然後我最感動的是,找回以前我心裡面最想的東西,特別是 (孝順) 父母這一塊。」
楊旭峰:「技術把它織成絲線,織成衣服、毛毯,感到非常的震撼。原來環保,可以把這些廢棄的、破壞環境的廢塑料,再利用出來、做成東西。」
最後楊竣翔師兄也預告明年大愛感恩科技將於雲南參展,邀請昆明慈濟家人一起來推廣環保。每次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到國內外推廣環保,都希望由心帶起環保。心念俱備「信、願、行」,來到當地後互相學習,因為在慈濟,人人都是人品典範、愛心付出的菩薩。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