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15
Tuesday, 16 June 2015
大愛無價品人文 深根校園行環保
- Article Details
一般衣物的聚酯纖維使用來自石油的原生材料,大愛紗的聚酯纖維來自於廢棄飲料瓶的回收,是再生紡織原料,為了更認識大愛感恩科技「再生」、與石油「原生」差異,臺南安南區環保菩薩一行37人安排兩天一夜北區志業體巡禮,第二天 (6/14) 下午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參訪。環保菩薩陳碧華師姊說道:「有許多師兄師姊對大愛感恩科技感到興趣,所以今天邀請臺南區環保菩薩來到這裡參訪,藉著這一趟參訪,除了讓大家更了解環保重要外,也讓大家多了解大愛感恩科技所做的一切,是在守護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秉持著 證嚴上人「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結合慈濟環保菩薩和上中下游廠商開發以寶特瓶回收再紡織產品,往往民眾都只看到「價格」,卻沒看到後面的「價值」。世間的物質,是貴、是便宜,都是名稱、數字而已。當您有需要,價錢再高都不嫌貴;當您沒有需要,價錢再低都不值得。最重要的是『實用』與否,大愛感恩科技許多產品,在災難現場揮它的良能-「慈悲善行展大愛,科技光能利遠行。」以環保慈善,展現悲智關懷,才是大愛感恩重要的使命。
郭中興師兄分享自己對大愛感恩科技的轉變:「以往認為大愛的產品 (價格) 好像比較貴,剛剛聽了李鼎銘師兄的分享,了解我們必須要看到它背後代表的價值,而非只是它的價格,穿著這件大愛衫就如剛剛影片上林家和師兄所分享的 "法喜服"不僅能行善還能行孝且能感受到滿滿的愛心 』。
環保不只是口號而已,必須要讓更多人了解,戴麗華師姊分享自身推動環保經歷,藉著環保教育、環保DIY,讓更多人認識環保:「以前是龍岡國小附設幼稚園教師退休,聽了證嚴上人說『環保很重要』,及陳哲霖師兄的環保教學分享,認同環保的重要性,發願自己要投入校園環保推廣環保,自己也動手做了一串環保十指口訣教具,告訴孩子們『東西不用丟掉就是垃圾,回收回來可以延續它的物命及價值。』利用廢棄的鋁箔包製作成帽子、手提袋、面紙盒、鉛筆盒,透過遊樂中教育,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既然使用就要好好回收;今天先商借一台改良的棉花糖機模擬瓶片抽紗成絲,將棉花糖機帶回去在各學校分享時推廣/說明,讓孩子們看到實際的模擬製作過程,相信是一個很好的環保教育,也是此行最意想不到最大的收穫。」
「回收好,不用更好。」大愛感恩不鼓勵消費,藉著有形的環保織品傳遞環保理念,接引更多人共同守護大地,最重要的是要讓大家看到背後的價值,非「價格」衡量,大愛感恩將環保產品發揮量能,將愛心注入到每個人內心,將環保落實在生活當中。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大愛無價品人文 深根校園行環保
- Article Details
一般衣物的聚酯纖維使用來自石油的原生材料,大愛紗的聚酯纖維來自於廢棄飲料瓶的回收,是再生紡織原料,為了更認識大愛感恩科技「再生」、與石油「原生」差異,臺南安南區環保菩薩一行37人安排兩天一夜北區志業體巡禮,第二天 (6/14) 下午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參訪。環保菩薩陳碧華師姊說道:「有許多師兄師姊對大愛感恩科技感到興趣,所以今天邀請臺南區環保菩薩來到這裡參訪,藉著這一趟參訪,除了讓大家更了解環保重要外,也讓大家多了解大愛感恩科技所做的一切,是在守護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秉持著 證嚴上人「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結合慈濟環保菩薩和上中下游廠商開發以寶特瓶回收再紡織產品,往往民眾都只看到「價格」,卻沒看到後面的「價值」。世間的物質,是貴、是便宜,都是名稱、數字而已。當您有需要,價錢再高都不嫌貴;當您沒有需要,價錢再低都不值得。最重要的是『實用』與否,大愛感恩科技許多產品,在災難現場揮它的良能-「慈悲善行展大愛,科技光能利遠行。」以環保慈善,展現悲智關懷,才是大愛感恩重要的使命。
郭中興師兄分享自己對大愛感恩科技的轉變:「以往認為大愛的產品 (價格) 好像比較貴,剛剛聽了李鼎銘師兄的分享,了解我們必須要看到它背後代表的價值,而非只是它的價格,穿著這件大愛衫就如剛剛影片上林家和師兄所分享的 "法喜服"不僅能行善還能行孝且能感受到滿滿的愛心 』。
環保不只是口號而已,必須要讓更多人了解,戴麗華師姊分享自身推動環保經歷,藉著環保教育、環保DIY,讓更多人認識環保:「以前是龍岡國小附設幼稚園教師退休,聽了證嚴上人說『環保很重要』,及陳哲霖師兄的環保教學分享,認同環保的重要性,發願自己要投入校園環保推廣環保,自己也動手做了一串環保十指口訣教具,告訴孩子們『東西不用丟掉就是垃圾,回收回來可以延續它的物命及價值。』利用廢棄的鋁箔包製作成帽子、手提袋、面紙盒、鉛筆盒,透過遊樂中教育,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既然使用就要好好回收;今天先商借一台改良的棉花糖機模擬瓶片抽紗成絲,將棉花糖機帶回去在各學校分享時推廣/說明,讓孩子們看到實際的模擬製作過程,相信是一個很好的環保教育,也是此行最意想不到最大的收穫。」
「回收好,不用更好。」大愛感恩不鼓勵消費,藉著有形的環保織品傳遞環保理念,接引更多人共同守護大地,最重要的是要讓大家看到背後的價值,非「價格」衡量,大愛感恩將環保產品發揮量能,將愛心注入到每個人內心,將環保落實在生活當中。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Monday, 15 June 2015
2015,06/15,經濟部駐外代表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6月15日(一)15:50-16:5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環保清流繞全球 駐外展現心實力

Read more
2015,06/20,尼泊爾實業家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6月20日(六)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愛心馳援不間斷 感動尼國實業家

Read more
世界生態臨界點 匯聚大愛啟環保
- Article Details
6月5日是「世界環保日」,聯合國提出警告,生態系統正走向「關鍵臨界點」,呼籲環保落實,邀請全球民眾從一個人一個小改變,從消費開始,以一個小改變、或是一件更負責任的消費行為,真正的要落實在生活當中,騎腳踏車或者是用走路的,對身體健康,又可以減少汙染,電子機票取代紙張。
今天 (11日) 早上,平常專注愛謢地球落實環保的宜蘭嵐峰環保菩薩們一行從宜蘭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從環保科技/人文看見未來,短短的上午時段,經由大愛感恩科技志工總經理李鼎銘師兄,以環保Q&A活潑互動方式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大愛感恩科技的LOGO是什麼葉子呢?」菩提葉代表 " 覺悟 " (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覺悟),大愛感恩科技以菩提葉做為公司LOGO,就是希望將未度的人度化到彼岸,左邊深綠色葉代表將環保落實在日常生活的一群 (已度),上端葉子扭轉代表 " 度化 " , 來共同 " 接引 " 右邊淺綠色葉未度者 (代表了解環保但還在猶豫未落實在生活中的一群),讓環保理念落實在給個人的心中,一同守護大地。
地球正走向「關鍵臨界點」。證嚴上人慈示「多惜福一點,那就是少消費。聯合國的警告,地球生態系統正走向了『關鍵臨界點』,是讓它生存、或是消滅掉?就如一個人到懸崖邊,是要『回頭是岸』、還是前進,端看人人生活的方向。」現在這樣的氣候變遷,災難偏多,都是因為環境在變了,因為工業汙染,汙染來自於人類需求多,賺的錢越多,消費也越多,汙染也越多,換來的就是災難偏多。呼籲人人一起會合起來,每一個人發揮一分力量。同樣的道理,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發揮一點簡樸的生活,節儉一點,力量就大。
經由分享及低碳概念館/研發中心的導覽後,宜蘭嵐峰環保志工陳金玉師姊分享自身從民國81年開始做環保及參訪的心得:「當初聽 證嚴上人『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至今已經有20幾年了。藉著今天活動邀請宜蘭的環保菩薩認識與了解『每天所做的資源回收,對這個世界有什麼幫助!』很感恩李師兄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利用寶特瓶製成毛毯及環保織品,讓大家更了解與認同每天所做的環保回收的重要及人文的意涵。」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環保老菩薩每天都在環保站做資源回收,不管拆解電器、寶特瓶、塑膠袋分類,不是為了「錢」來回收,是為了這個地球而努力;騎著腳踏車來到環保站,從早上五點薰法香完,接續著做到中午回家,日復一日,不畏夏日烈空、不懼冬天寒風,一切都是為了保護大地。李游阿美師姊做了三十年,然後有人邀他做環保,體悟「多做一點,代代出好家孫,做多一點,代代出人頭地。」也分享人人要做環保,也要學佛,更重要的是要布施,「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老了才能無憂、無慮、沒煩惱。
大愛感恩科技不斷創新研發,就是希望讓人人了解,環保不是口號而已,實實在在將環保落實在生活中,重要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做起,並教化人心、傳遞環保,接引更多的人響應綠色「心」生活。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世界生態臨界點 匯聚大愛啟環保
- Article Details
6月5日是「世界環保日」,聯合國提出警告,生態系統正走向「關鍵臨界點」,呼籲環保落實,邀請全球民眾從一個人一個小改變,從消費開始,以一個小改變、或是一件更負責任的消費行為,真正的要落實在生活當中,騎腳踏車或者是用走路的,對身體健康,又可以減少汙染,電子機票取代紙張。
今天 (11日) 早上,平常專注愛謢地球落實環保的宜蘭嵐峰環保菩薩們一行從宜蘭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從環保科技/人文看見未來,短短的上午時段,經由大愛感恩科技志工總經理李鼎銘師兄,以環保Q&A活潑互動方式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大愛感恩科技的LOGO是什麼葉子呢?」菩提葉代表 " 覺悟 " (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覺悟),大愛感恩科技以菩提葉做為公司LOGO,就是希望將未度的人度化到彼岸,左邊深綠色葉代表將環保落實在日常生活的一群 (已度),上端葉子扭轉代表 " 度化 " , 來共同 " 接引 " 右邊淺綠色葉未度者 (代表了解環保但還在猶豫未落實在生活中的一群),讓環保理念落實在給個人的心中,一同守護大地。
地球正走向「關鍵臨界點」。證嚴上人慈示「多惜福一點,那就是少消費。聯合國的警告,地球生態系統正走向了『關鍵臨界點』,是讓它生存、或是消滅掉?就如一個人到懸崖邊,是要『回頭是岸』、還是前進,端看人人生活的方向。」現在這樣的氣候變遷,災難偏多,都是因為環境在變了,因為工業汙染,汙染來自於人類需求多,賺的錢越多,消費也越多,汙染也越多,換來的就是災難偏多。呼籲人人一起會合起來,每一個人發揮一分力量。同樣的道理,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發揮一點簡樸的生活,節儉一點,力量就大。
經由分享及低碳概念館/研發中心的導覽後,宜蘭嵐峰環保志工陳金玉師姊分享自身從民國81年開始做環保及參訪的心得:「當初聽 證嚴上人『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至今已經有20幾年了。藉著今天活動邀請宜蘭的環保菩薩認識與了解『每天所做的資源回收,對這個世界有什麼幫助!』很感恩李師兄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利用寶特瓶製成毛毯及環保織品,讓大家更了解與認同每天所做的環保回收的重要及人文的意涵。」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環保老菩薩每天都在環保站做資源回收,不管拆解電器、寶特瓶、塑膠袋分類,不是為了「錢」來回收,是為了這個地球而努力;騎著腳踏車來到環保站,從早上五點薰法香完,接續著做到中午回家,日復一日,不畏夏日烈空、不懼冬天寒風,一切都是為了保護大地。李游阿美師姊做了三十年,然後有人邀他做環保,體悟「多做一點,代代出好家孫,做多一點,代代出人頭地。」也分享人人要做環保,也要學佛,更重要的是要布施,「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老了才能無憂、無慮、沒煩惱。
大愛感恩科技不斷創新研發,就是希望讓人人了解,環保不是口號而已,實實在在將環保落實在生活中,重要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做起,並教化人心、傳遞環保,接引更多的人響應綠色「心」生活。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母邀子齊做環保 回收身影遍社區
- Article Details
]印尼慈濟志工,在雅加達各個社區推動資源回收,從環保工作中,帶動很多民眾投入志工服務,像在珊瑚薩迪住宅區,有一對高齡的母子(母84歲,子66歲),就很積極做回收,母親雲娥因為腳不方便,兒子和平代勞撿回收物,他們說做環保是好事,這條路會一直走下去。
跟著慈濟志工,向住戶收取回收物,他是珊瑚薩迪住宅區的住戶【和平】,在母親的鼓勵下,從去年八月開始在社區做環保
和平的母親 雲娥:「我從小就很喜歡幫助人, 現在老了也一樣, 兒子跟著一起做更好。」
84歲的母親雲娥,因為腳不方便外出收集回收物,66歲的兒子和平代勞完成母親心願
珊瑚薩迪住宅區住戶 和平:「我看到垃圾桶裡有紙箱, 我會把它撿起來。」
和平的母親 雲娥:「慈濟很好 不只幫助一個人, 而是幫助全印尼的民眾, 不管是遭受水患或困苦的民眾, 全球都有慈濟人行善的足跡。」
因為認同,雲娥母子現在是社區裡最高齡的環保志工,他們說好事需要更多人一起成就,這條路他們會一直走下去。
曾愛玲 洪偉棻 印尼報導
Read moreSunday, 14 June 2015
2015,06/14,台南環保志工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6月14日(日)13:00-15: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大愛無價品人文 深根校園行環保


及時拉她一把 幽暗人生嶄露光明
- Article Details
高雄人醫會為靜思堂環保站志工義診,其中有一位環保志工,她過去遇到困難,差點成為街友,但獲得慈濟志工的協助,人生重新有了希望,現在她投入環保作回饋,也利用義診機會,檢視自己健康。
慈濟人醫會成員為環保志工健檢,其中這一位紅衣服的環保志工,李淑蓉感觸特別不一樣。
環保志工 李淑蓉:「(過去)差點變成街友 後來跟慈濟,慈濟照顧我 到現在我覺得很好,還幫我租了房子 很感謝慈濟。」
過去人生曾經遭遇過困頓,但是李淑蓉在慈濟志工的關懷下,生活有了改變,來作檢查,也聽取醫師專業的建議。
環保志工 李淑蓉:「只有簡單的儀器,但是我覺得 這是很好的關心。」
外在的儀器檢查外,讓人感動的是噓寒問暖的關心,人醫會成員的付出,獲得肯定,而對醫師來說,他們也發現這樣的義診,能帶給志工不一樣的協助!
慈濟人醫會醫師 郭志國:「十多年來沒有解決的問題,今天一講,她恍然大悟 原來是這樣,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可是她一直以來,都沒辦法得到解決,那我們今天跟她一講,一點她就通了。」
原來,不同在大醫院的看診腳步,在義診中,醫師更有充裕的時間和志工對話,平時對醫療不懂的環節,談話中獲得答案,也更有幫助!
真善美志工-高雄報導
陳詠芯 黃銘恭
徹底消毒不遺漏 美化整潔環保站
- Article Details
環保站分類回收,難免傳出臭味,環境也需要定期消毒,台中市美德環保站,以往使用漂白水消毒,能噴灑的地方有限,很多死角消毒不到,慈濟志工蔡政松研發超音波雲霧機,提供美德環保站使用,因為體積大,近日改良輕巧機型,一人提得動,使用上更方便。
加入適量的二氧化氯或是次氯酸水,跟機器裡的水混合,打開開關就會產生消毒噴霧,可以除臭殺菌。
慈濟志工 蔡政松:「經過霧化後,能瞬間把臭味馬上消除掉。」
噴霧滲透率強,飄得到的地方,都能消毒除臭,能夠深入環保站的每個角落。
慈濟志工 蔡政松:「通過超音波震盪,每分鐘產生170萬次的震頻,然後把水打上來變成霧霧化,它的霧非常的細膩。」
慈濟志工蔡政松研發改良,手提式的超音波雲霧機,體積縮小三分之一,更輕巧,只有八公斤重,跟舊型推車式的相比,使用上更便利。
以往美德環保站,消毒使用漂白水噴灑,噴不到的死角很多。
慈濟志工 林永彰:「漂白水噴得到的地方才有作用,噴不到的地方沒作用,可是我們自從用這台,我們每個地方它可以滲透進去,所以對環保站消毒更好。」
使用超音波雲霧機,環保站周圍環境,清潔消毒更徹底。
黃子玲 歐陽光輝 台中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