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15
Monday, 22 June 2015
環保站汲新知識 資源分類動動腦
- Article Details
在全球推行環保頗具成效的慈濟基金會,於江蘇省這個地方再添一個環保據點。繼2013年6月18號成立的「昆山慈濟環保教育基地」後,這個月又在無錫市政府與「無錫環保基金會」的支持下,成立了「無錫慈濟環保教育基地」,未來有更多的民眾能接收到正確的環保觀念,江蘇省也可望成為一個綠色重鎮。(6/5)
慈濟志工:「拒用什麼,(塑膠袋)塑膠袋,哇,小朋友好棒喔。」
了解完什麼是資源分類,直接來驗收成果。
慈濟志工:「喂,錯了、錯了,(錯了錯了哪裡錯了),(你趕緊糾正啊)。」
慌亂生疏沒有關係,因為這是小朋友的第一次,也是江蘇省無錫市的第一次。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慈濟與「無錫環保基金會」合作,成立「無錫慈濟環保教育基地」,積極向民眾推廣環保觀念。
無錫環保基金會理事長 王錫林:「我們將把大家組織起來,開展形式多樣的環保公益活動。」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林碧玉:「把這個理念推展出去,做環保不是只有慈濟在做,而是呢,人人都做環保。」
占地2900平方公尺的基地,有觀念教學區、也有分類實作區,參觀的民眾逛了一天,大小朋友都有收穫。
孩童:「方便麵那個做的,這種是用彩紙做的。」
家長:「剛才垃圾分類之類的吧,我們家長從來都沒有想到這麼細,其實對我們家長來說也是一個教育。」
家長:「玻璃瓶是屬於其他垃圾,像塑料瓶是屬於可回收的,我自己也並不是很清楚,透過這個活動,我覺得對我們大人和孩子來說都是挺好的。」
孩子是地球未來的主人,用環保預約淨土、為下一代種下希望,現在就能開始。
真善美志工 江蘇報導
Read more匹茲堡發明展 福慧床獲金牌獎
- Article Details
世界三大發明展之一的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展」(Invention & New Product Exposition, INPEX)剛剛落幕。今年共有全世界23個國家,7百多件發明品參展。台灣也有85件作品參加展出,獲得33面金牌,32面銀牌,以及7個特別獎。在全球所有參展國家中,獲獎率最高,得牌數也最多。
匹茲堡國際發明展,剛剛落幕,留下無數驚歎號。大多數的創新發明,都是基於改變和改善人類生活為出發點。
匹茲堡國際發明展主席 妮可:「我會說 發明者就是消費者,這些發明者正在改變世界,讓世界更好,希望能讓這些產品有機會問世,被廣泛使用。」
不只發明,還要善用,好用。慈濟淨斯多功能福慧床,吸引眾人目光。
慈濟志工 曾慈慧:「大家對福慧床是非常肯定,尤其是了解福慧床,是從緊急災難當下即時性。」
匹茲堡國際發明展評審團主席 哈沃:「評斷的標準是實用性 創意,以及產品的外觀,看起來是否是精緻的完成品,產品的創意是否獨特,是否解決問題,並且很多人可以使用。」
淨斯福慧床,獲得慈善公益特別獎,以及家具類,花園戶外用品類,國際金牌獎。這是因應慈濟賑災,延伸的慈悲與智慧。
慈濟志工 曾慈慧:「尤其在做賑災床(福慧床)的時候,有考慮到賦予力量,他們(災民)能夠把自己,私人的物品放在床下,讓他們更有安全感,
在醫療專業上來說,這是一種災後創傷症候群的預防,就是賦予力量給他們,是一種非常不可思議的一個想法。」
福慧足,省水省電,環保節能的科技噴霧器,也獲得環保類銀牌獎。
慈濟技術學院,則拿下兩金兩銀,一特殊獎。
為護理人員考量設計的安瓿折斷器(Ampule opener),榮獲伊朗特別獎,及金牌獎。
慈濟技術學院副教授 林祝君:「我想應該有八九成以上的護理人員,都曾經被安瓿瓶割傷的經驗,包括我自己是老師 我都被割過,我們一般在醫院打開的時候,手是放這個地方 會將這個剝掉,這個是 你看看 會有一個鋸齒狀,一樣是非常簡單套入,然後呢 做一個折斷,它的瓶口就會比較平整,所以這是我們產品開發的優點。」
另外藜麥生物活性物質萃取器,也獲得金牌獎。藥錠處理器,及紅血球培養裝置,獲得銀牌獎。 當發明,結合了人道精神,多了一分人性的溫暖與關懷。
美國報導
范婷 湯艾倫
驟雨水淹帳棚區 袋包毛毯防浸溼
- Article Details
慈濟賑災義診團,在曼索里帳棚區發放,一場大雨,打壞原本的計畫,為了不弄濕毛毯,地點一換再換,最後在由慈濟援建的中央廚房,圓滿發放活動,而中央廚房當初蓋得堅固,是為了災民,如今卻也幫到了志工 。
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眾人抬起帳棚,要找尋還沒積水的空地 。大雨實在來得太強,太急,最後終於在災民共用的廚房前落腳,三十多箱的毛毯,也不用擔心會被弄濕,志工站在廚房屋簷下,鄉親們站在帳棚裡,恭敬奉上,用塑膠袋包起來的毛毯,二全其美,想當初,這個廚房,還是慈濟人來幫忙整修的。
慈濟賑災義診團員 蕭芳芬:「可以叫附近的居民去撿廢棄的磚塊, 我們就把這個廚房墊高, 我們自己都沒有使用到這麼好, 我們自己的志工是在旁邊, 使用非常簡陋帳棚而已 。」
堅持要給別人最好的,想不到,自己也能受惠 。
慈濟賑災義診團員 蕭芳芬:「當時我們很無私, 去替鄉親們搭建廚房, 沒有想到我們今天, 也可以自己來使用到它 。」
雨後路滑,老人家的安全,志工擔心,僅管家只在上坡,二分鐘的路程。
慈濟賑災義診團員 林欣旋:「我看這個斜坡滿陡的, 而且會滑 我一直牽著他手, 我牽著他手變成, 我有一點依靠他感覺 。」
想扶人一把,也扶了自己一把,感動一直在流動。
慈濟賑災義診團員 林欣旋:「好像牽著一位我爸爸, 那種感覺是很親密, 他也配合腳步很小步, 那種默契我覺得他很貼心。」
揮手告別,這一段路,彼此都難忘。
朱英彥 林秋玉 周幸弘
真善美志工-尼泊爾報導
收集布袋蓮再製 環保兼保護生態
- Article Details
菲律賓國會副議長辛西亞,在今年一月參與「零垃圾環保展」而認識慈濟,本身也致力推動環境保護的她,想要多了解慈濟的環保理念,因此特地帶著團隊研發的作品,到台灣拜會證嚴上人。
菲律賓國會副議長 辛西亞:「我們利用一種水生蓮花,布袋蓮 生長在河道,它影響我們的生態,我們展開河川清理計畫,清除阻塞物 讓河川變乾淨,這項計畫在2011年,獲得聯合國,最佳水資源管理的肯定。」
由「布袋蓮」(water hyacinth)製作而成的環保製品,這是菲律賓國會副議長,因為看到「布袋蓮」繁殖過度,使得河流與水道阻塞,大雨一來,無法排水,造成淹水情形,嚴重影響民眾生活,因此她請居民採集布袋蓮,再向他們購買,這不但解決生態問題,也增加居民收入。長年關心「農業」與「環保」議題的菲律賓國會副議長(MS. CYNTHIA A. VILLAR),因為看到慈濟研發的「寶特瓶環保救生船」,進而想要了解慈濟,特地來到台灣拜會證嚴上人,針對環保、救災等議題交換經驗,雙方也期待透過交流,一起為國際援助找到更環保又有效率的方法。
花蓮報導
陳信羽 翁國嘉
Sunday, 21 June 2015
2015,06/21,台中人文推廣分享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6月21日(日)13:40-14:30
【地點】台中分會舊分所(台中市西區民權路314巷2號) Read more
陸上划龍舟!環保創意歡度佳節
- Article Details
今天(6/20)是端午節,有些病患無法回家和家人團聚,花蓮慈濟醫院的醫療志工,就別出心裁的設計「環保龍舟」,與民眾一起同歡。
志工賣力的划著龍舟,這艘以回收紙箱,再加上藥品的空盒子等製作而成的龍舟,既環保又富有創意。今天(6/20)下午,花蓮慈濟醫院的醫療志工,和無法回家過節的病患同歡,大小朋友一起划著龍舟,整個醫院大廳,充滿歡笑。端午佳節,志工還準備了粽子和水果與民眾分享,同時也以手語,傳遞溫暖的關懷情意。
陳信羽 鄧明怡 花蓮報導
Read more企業運動會!邀慈濟設攤推環保
- Article Details
台中一名實業家,十年前參加慈濟的實業家生活營,之後對慈濟有更深的認識,他在公司推動環保,節能減碳,公司舉辦的運動會,他特地邀請慈濟志工前往設攤,跟公司員工介紹靜思文物,跟大家分享靜思語,而在南投執業的慈濟志工洪啟芬醫師,也剛從尼泊爾震災回國,跟志工分享,他在尼泊爾的所見所聞,邀請大家一起送愛到尼泊爾。
公司舉辦運動會,尊重生命,愛護環境是活動的主軸,實業家林殿庸邀請慈濟志工到場分享靜思文物,也讓員工了解靜思語的意義,十年前他參加實業家生活營,之後就在公司落實環保。
實業家 林殿庸:「把整個環保 跟再生這個理念, 分成更細膩, 最後帶入員工的生活態度,最後變成一種生活習慣。」
而在南投執業的慈濟志工洪啟芬醫師,剛從尼泊爾震災回國,他來到草屯聯絡處,跟志工分享,他所見到的苦難 。慈濟志工 洪啟芬:「 風沙之大 我看完診之後,要把藥物收起來,藍布上面擺的藥物, 拿起來一看 都是風沙 。」
當地義診環境非常克難,但他想起證嚴上人說的,大忍力,大耐心,照顧自己的心,更照顧受災民眾的心,當天有志工捐贈遮陽帽義賣,現場志工共襄盛舉,把愛送到尼泊爾,儘管相隔千里,卻因這一分愛,緊緊相繫。
真善美志工 綜合報導
Read more人生價值自開創 地球永續共生息
- Article Details
56歲的高雄慈濟志工許勝源,26年前白手起家,經營瓷磚材料行,過去他一個月營業額400多萬,但是16年前他加入慈濟,開始反省金錢的意義,近年積極投入做環保,逐漸縮小公司規模,他把重心放在作慈善,天天帶動環保志工作早課、共修,而平時工作,他也不忘做環保,送貨到工地就會順路去載回收物資,身為老闆的他,在工地還以身作則撿回收,感動工人也跟著做環保,問他一邊工作一邊忙還保,這樣不累嗎,他反而說,做環保可以調和身心,是自己工作的潤滑劑,他樂此不疲。
「八點的時候,就帶環保志工薰法香,到九點左右,就開始我自己一天,自己的行程,再見,(好)。」
「剛好有這樣的空檔,有經過,(順路喔),我大概會衡量,我今天會跑到哪裡,這條路有環保要做的,就利用時間,就會去把這些事情完成。」
「(那個,下面那邊也有),下面在哪,喔,那邊也是喔,這袋也是嗎,感恩喔。」.
「一開始有壓力啦,偷偷的撿,看不到的時候我撿,看到時我就裝作不知道,心理障礙,就怕人家說,這你也在撿,畢竟還是個老闆,老闆哪有自己去撿那個東西的,有的比較熟的,他會虧你。」
「(怎樣虧),現在是怎樣,換工作了嗎?做回收比較好賺的樣子,不賣瓷磚了,像我在收塑膠袋,(他說)啊,這個也回收喔,瓶子你也要唷,我都不知道,我就跟他講,你看,慈濟就是做這些,沒人要的東西,他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當然看到你就會很歡喜,就會幫忙做事。」
以前生意作好大,
「我一個人一個月,作四百多萬,就缺錢,就要想辦法跟老闆拜託,錢先給我,(或)賣便宜一點,有時候在數錢的時候,就數一大堆錢,這些錢它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真的有時候會懷疑,人都一直拚命賺這些錢,一天就是這麼簡單,隨便後面地瓜葉弄一弄,就一餐了。」
「事業上大家就是將本求利,當沒有讓你緩衝的時候,身體跟心會更糟糕,我做環保我可以緩和一下,可以看到人心正向的一面,所以我師姊一直在勸我,專心作工作就好,我就跟她講,其實,我是在調和心境,一直在利用,做環保的時間來配合。」
「像我媽媽就因為我在做,跟著我做環保,像這一塊,我就很感動,因為也許你沒辦法孝敬媽媽,可是能夠,帶媽媽去做慈濟的環保,我在做慈濟,她都引以為傲,這個孩子在做慈濟,哈哈。」
Read more曼索里物資發放 大雨澆不息熱情
- Article Details
自從尼泊爾強震後,慈濟賑災醫療團隊,多次前往位在巴塔普的曼索里帳棚區,關懷受災民眾。今天(6/20)下午,慈濟在曼索里進行發放,雖然午後下起大雨,仍澆不息他們的熱忱,看到受災鄉親有看診需求,便安排大醫王在發放過後,幫忙義診。
突然下起的滂沱大雨,就像用倒的一樣,原定的廣場,根本沒辦法進行發放,志工們把物資搬上車,轉移陣地,來到曼索里帳棚區的廚房,才能正式開始。
恭讀證嚴上人慰問信, 在這場大地震之後, 我心繫於你們, 也感受到你們的痛苦, (希望)把無數的祝福, 帶給尼泊爾 釋證嚴。
在曼索里帳棚區,總共發放197戶,555條毛毯,並且發給受災鄉親袋子,防止好不容易拿到的毛毯,就這樣被雨淋濕了,貼心之舉,還不只這個。
慈濟賑災醫療團員 張益城:「就讓大醫王發放兼義診。」
92歲的羅特娜馬雅,因為視力出了狀況,慈濟志工攙扶她,走過泥濘,回到她所住的帳篷裡,也安排大醫王,發放完替她義診。
慈濟賑災醫療團員 張益城:「醫生4點會到 妳們兩個過去。」
民眾 羅特娜馬雅:「我感到很開心。」
大雨中,受災民眾拿到毛毯,展露出笑容,期盼他們的心情,就像天空一樣,終究能雨過天晴。
周思妤 張竣瑋 尼泊爾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