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15
Thursday, 04 June 2015
2015,06/04,三星大愛環保志工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6月4日(四)13:30-15: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環保菩薩精進行 宜蘭三星菩薩現


2015,06/04,文山區大愛媽媽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6月4日(四)09:00-11: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文山大愛媽媽參訪 心靈環保之旅


化大用變廢為寶 南京展匯聚清流
- Article Details
為了成就第三屆南京國際佛事展這一大事因緣,來自臺灣、安徽(合肥、馬鞍山)、江蘇(蘇州、揚州、淮安)等四面八方的志工們,會同南京當地的慈濟人,以合和互協的精神及成就法會道場的善念,彼此用虔誠恭敬、互信互愛的心,來承擔這一次佛事展靜思人文與大愛感恩的推廣任務;從佈置、參展到撤展的回顧鏡頭中,都傾注了志工們大愛的用心,一幕幕都是溫暖感動人心的畫面。
72歲的易耀南師兄從05/27佈展一直到05/31撤展,全程參加大愛感恩科技展位的推廣協助,雖說他剛參加慈濟不到一年,但是從佛門入善門的他,已將慈濟人「走到最前、做到最後」的精進精神,表露無遺!易師兄是從參加南京慈濟會所每週三上午的讀書會與下午的環保回收分類工作中,得知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可以「變廢為寶」,化無用為大用,又能行善獻愛心,真的相當有意義。今年的佛事展,易師兄有一個善願,他希望能圓滿參加佛事展,護持慈濟大愛的推廣,讓這一份「善的循環與愛的接力」,能傳揚給更多人響應。盧旭昇師兄是一家經營消防安裝工程公司的老闆,生意很忙、雜事很多。他開始與慈濟結緣的活動,是起始於去年 (2014) 江蘇泗陽縣的冬令發放和之後的訪視活動,這讓他開始思考『佛學』與『學佛』的差異,也越來越認同慈濟所提倡的菩薩人間化的理念。走進慈濟以後,他心中常感歡喜,開始學會「提高對自己的水平、降低對別人的標準」,暫先放下紅塵中的俗事,撥出整整四天全程護持,希望透過協助推廣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與理念,能和每一位會眾傳遞一份環保與慈善的觀念。
還有一位「走到最前、做到最後」來自南京市高淳區的精進菩薩馬九英師姊,之前有學佛基礎,在一次前往福利院做志工服務的因緣下認識了慈濟,感動於只要有心,就算五毛錢也可以開始做慈善。九英師姊去(2014)年加入慈濟新志工培訓,並經常把 上人的《靜思語》當作是做人處事的準則。從事服裝銷售工作的她,作業效率很高,非常熟悉地向會眾介紹環保服飾與款式設計。她發心要圓滿此次佛事展的志工任務,期待滙聚清流,讓大家的用心都能進入慈濟功德海,幫助全世界需要被幫助的人。參訪的會眾何芳女士與十歲的乾女兒陸靜怡小朋友,利用週末前來逛佛事展。何芳女士為乾女兒選購了大愛的環保兒童帽,希望為小孩灌注清淨無染的智慧。而隔壁展位「南京金箔集團寶玉工藝公司」的徐亮亮經理,被我們展位清淨無染的風格所吸引,所以特別邀他太太一起來選購大愛的產品,選了一雙防穿刺白鞋,很開心的表示東西實用,還能環保行善,眞的很歡喜。
這一次的佛事展,多虧南京慈濟志工團隊的幫忙協助,讓大愛感恩的參展推廣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上人開示說「用心就是專業」,這一次的參展,在南京慈濟志工團隊的身上表露無遺,由五位發心的師姊承擔總召、分別帶領五個不同功能團隊的事務安排,直向專職負責、橫向分工協調,雖說人數有限,但各功能組都很負責、工作執行到位,讓人深刻感受到慈濟人「合和互協」的團隊精神,也見證了慈濟人「走到最前、做到最後」精進不懈的菩薩身影,真的非常感恩。
說不盡無限的感恩,唯有化感動為行動,將這一份「愛的效應與善的循環」接力投入於慈濟志業的護持中,也透過大愛感恩科技公司這一個公益的平台,匯聚清流、結合更多人的慈悲與智慧,用這一份愛心來落實環保志業守護大地。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南京市報導
化大用變廢為寶 南京展匯聚清流
- Article Details
為了成就第三屆南京國際佛事展這一大事因緣,來自臺灣、安徽(合肥、馬鞍山)、江蘇(蘇州、揚州、淮安)等四面八方的志工們,會同南京當地的慈濟人,以合和互協的精神及成就法會道場的善念,彼此用虔誠恭敬、互信互愛的心,來承擔這一次佛事展靜思人文與大愛感恩的推廣任務;從佈置、參展到撤展的回顧鏡頭中,都傾注了志工們大愛的用心,一幕幕都是溫暖感動人心的畫面。
72歲的易耀南師兄從05/27佈展一直到05/31撤展,全程參加大愛感恩科技展位的推廣協助,雖說他剛參加慈濟不到一年,但是從佛門入善門的他,已將慈濟人「走到最前、做到最後」的精進精神,表露無遺!易師兄是從參加南京慈濟會所每週三上午的讀書會與下午的環保回收分類工作中,得知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可以「變廢為寶」,化無用為大用,又能行善獻愛心,真的相當有意義。今年的佛事展,易師兄有一個善願,他希望能圓滿參加佛事展,護持慈濟大愛的推廣,讓這一份「善的循環與愛的接力」,能傳揚給更多人響應。盧旭昇師兄是一家經營消防安裝工程公司的老闆,生意很忙、雜事很多。他開始與慈濟結緣的活動,是起始於去年 (2014) 江蘇泗陽縣的冬令發放和之後的訪視活動,這讓他開始思考『佛學』與『學佛』的差異,也越來越認同慈濟所提倡的菩薩人間化的理念。走進慈濟以後,他心中常感歡喜,開始學會「提高對自己的水平、降低對別人的標準」,暫先放下紅塵中的俗事,撥出整整四天全程護持,希望透過協助推廣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與理念,能和每一位會眾傳遞一份環保與慈善的觀念。
還有一位「走到最前、做到最後」來自南京市高淳區的精進菩薩馬九英師姊,之前有學佛基礎,在一次前往福利院做志工服務的因緣下認識了慈濟,感動於只要有心,就算五毛錢也可以開始做慈善。九英師姊去(2014)年加入慈濟新志工培訓,並經常把 上人的《靜思語》當作是做人處事的準則。從事服裝銷售工作的她,作業效率很高,非常熟悉地向會眾介紹環保服飾與款式設計。她發心要圓滿此次佛事展的志工任務,期待滙聚清流,讓大家的用心都能進入慈濟功德海,幫助全世界需要被幫助的人。參訪的會眾何芳女士與十歲的乾女兒陸靜怡小朋友,利用週末前來逛佛事展。何芳女士為乾女兒選購了大愛的環保兒童帽,希望為小孩灌注清淨無染的智慧。而隔壁展位「南京金箔集團寶玉工藝公司」的徐亮亮經理,被我們展位清淨無染的風格所吸引,所以特別邀他太太一起來選購大愛的產品,選了一雙防穿刺白鞋,很開心的表示東西實用,還能環保行善,眞的很歡喜。
這一次的佛事展,多虧南京慈濟志工團隊的幫忙協助,讓大愛感恩的參展推廣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上人開示說「用心就是專業」,這一次的參展,在南京慈濟志工團隊的身上表露無遺,由五位發心的師姊承擔總召、分別帶領五個不同功能團隊的事務安排,直向專職負責、橫向分工協調,雖說人數有限,但各功能組都很負責、工作執行到位,讓人深刻感受到慈濟人「合和互協」的團隊精神,也見證了慈濟人「走到最前、做到最後」精進不懈的菩薩身影,真的非常感恩。
說不盡無限的感恩,唯有化感動為行動,將這一份「愛的效應與善的循環」接力投入於慈濟志業的護持中,也透過大愛感恩科技公司這一個公益的平台,匯聚清流、結合更多人的慈悲與智慧,用這一份愛心來落實環保志業守護大地。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南京市報導
Wednesday, 03 June 2015
2015,06/03-05,急難救災計畫記者會暨成果展
- Article Details
【活動時間】2015/6/3-5
【活動地點】台北科技大學行政大樓6樓會議室
大愛心聞: 急難救災展大愛 慈悲科技啟良能
北科大急難救助展 慈悲科技含大愛
Tuesday, 02 June 2015
假日親子互成長 慈濟人文淨人心
- Article Details
從一九九七年開始,全省教聯會老師,結合各區師兄師姐,走入社區,在各個學校或各區聯絡處、分會、支會,開辦「親子成長班」,邀請社區的孩子與家長共同參加,以靜思語教學為活動主軸,課程內容以營造溫馨家庭、感恩與孝親、愛心關懷、肯定自己為主,配合環保、資源回收及社區關懷等相關課題,用活潑開放的教學方式,引導孩子學習,並讓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以期達到 證嚴上人落實社區、淨化人心的理想。
為了解慈濟環保理念,土城親子成長班家長一行35位蒞臨大愛感恩科技,認識慈濟與大愛感恩在環保、慈善的努力及具體成果。在大愛感恩科技同仁的導覽下,大家參觀低碳人文概念館和實驗室。本著「環保」、「科技」、「愛心」、「回饋」的核心價值,大愛感恩科技集結產、官、學、研眾人智慧與愛心,研發『慈悲科技』賑災產品,從禦寒且溫暖人心的毛毯、環保神奇白藍褲、太陽能LED帽到防穿刺神奇白布鞋等,保護志工安全,發揮慈悲力量。林映良師兄看完表示之前不知道神奇白褲有這些功用,今天才了解大愛為志工這麼用心設計這防潑水白褲,不論是救災或是生活上使用都有很大幫助,並說明大愛感恩科技對於社會貢獻良多,並給予支持。
來自大陸的慈巍師姊之前在大陸就已經接觸過慈濟,當時是慈濟有去大陸援建希望工程,學校建的都很漂亮,讓孩童們能夠放心在裡面讀書。這次來到台灣,第一次接觸環保,很驚訝寶特瓶能夠做成這麼漂亮的衣服,將原本被當作廢棄垃圾保特瓶加工再製成原料、賦予他們全新的生命,師姊更表示回去後會去教育小孩子做環保。
親子想成長班從教育著手,讓家長與孩子一同成長,以期達到落實社區、淨化人心的理。同樣的,大愛感恩科技所傳遞的”回收好,不用更好”的觀念,重點不是”鼓勵消費”而是”環保置換並淨化人心”,最終希望全球人人投入來成就祥和社會。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假日親子互成長 慈濟人文淨人心
- Article Details
從一九九七年開始,全省教聯會老師,結合各區師兄師姐,走入社區,在各個學校或各區聯絡處、分會、支會,開辦「親子成長班」,邀請社區的孩子與家長共同參加,以靜思語教學為活動主軸,課程內容以營造溫馨家庭、感恩與孝親、愛心關懷、肯定自己為主,配合環保、資源回收及社區關懷等相關課題,用活潑開放的教學方式,引導孩子學習,並讓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以期達到 證嚴上人落實社區、淨化人心的理想。
為了解慈濟環保理念,土城親子成長班家長一行35位蒞臨大愛感恩科技,認識慈濟與大愛感恩在環保、慈善的努力及具體成果。在大愛感恩科技同仁的導覽下,大家參觀低碳人文概念館和實驗室。本著「環保」、「科技」、「愛心」、「回饋」的核心價值,大愛感恩科技集結產、官、學、研眾人智慧與愛心,研發『慈悲科技』賑災產品,從禦寒且溫暖人心的毛毯、環保神奇白藍褲、太陽能LED帽到防穿刺神奇白布鞋等,保護志工安全,發揮慈悲力量。林映良師兄看完表示之前不知道神奇白褲有這些功用,今天才了解大愛為志工這麼用心設計這防潑水白褲,不論是救災或是生活上使用都有很大幫助,並說明大愛感恩科技對於社會貢獻良多,並給予支持。
來自大陸的慈巍師姊之前在大陸就已經接觸過慈濟,當時是慈濟有去大陸援建希望工程,學校建的都很漂亮,讓孩童們能夠放心在裡面讀書。這次來到台灣,第一次接觸環保,很驚訝寶特瓶能夠做成這麼漂亮的衣服,將原本被當作廢棄垃圾保特瓶加工再製成原料、賦予他們全新的生命,師姊更表示回去後會去教育小孩子做環保。
親子想成長班從教育著手,讓家長與孩子一同成長,以期達到落實社區、淨化人心的理。同樣的,大愛感恩科技所傳遞的”回收好,不用更好”的觀念,重點不是”鼓勵消費”而是”環保置換並淨化人心”,最終希望全球人人投入來成就祥和社會。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2015,06/02,新泰區慈誠委員分享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6月2日(二)19:30
【地點】新泰聯絡處(新北市新莊區新泰路413巷18號B1) Read more
2015,06/03,工研院材化所資深研究員陳建宏師兄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6月3日(三)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大愛心聞: 急難救災展大愛 慈悲科技啟良能

尊重自然護大地 樂在環保健身心
- Article Details
宜蘭慈濟志工劉清炭,幾乎每天都會到環保站報到,他說做環保讓身心都感到,相當舒暢快活。與萬物共生息的觀念,也實踐在他的果園裡頭,從來不噴農藥,讓作物自然生長。
慈濟志工 劉清炭:「整理果園,像這個三趴,三枝,要剪掉一枝,這個芯要把它弄掉,比較會長得好,我就是這樣隨便整理,我都盡量是不要噴除草劑,殺草的不要裝(噴),自己來拔自己來拔自己運動,拔草拔一拔我都是這樣,隨便走而已,快樂而已。
這個文旦柚,剛生長出來就是這樣,這些都是,我都沒有灑農藥,你看這就是被蟲咬的,這些就是有毛病的,我的東西就是沒農藥,就是這樣,我拿去給師姊吃,師姊說,喔,好甜。
除草就是這樣除,這些都是金針花,像這種明天就會謝掉了,要吃就要拿這種,這種比較好吃,之前那段時間都我妻子去做,我比較沒去做,我妻子去世後,我就來隨便做,高興就來,每一天是有時間就來整理整理,來看一看下午去環保站,有一個師兄說來來幫忙幫忙,我說好啊好啊,你要幫忙我就來,又問那個師姊梁巧師姊,有缺人嗎,要幫忙嗎,好啊,歡迎你來,然後全部就都每一天都來,來幫忙一下,好,謝謝。
來這邊做感覺身體很好,很健康,很舒服就好,這樣隨便做老人家就是這樣,做健康的好玩的這樣而已,我每樣都做,這樣做做,換那樣,那樣做做,換這樣,上人就是這樣說,做環保為了這顆地球,身體如果好就一直想說,像車輪一直往前走,不要洩氣走不了,每日每日都想到要來這邊,做一些對我們的地球,看會不會好一點,多少有一些幫助。」
採訪撰稿:周思妤
攝影剪輯:梁家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