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6 June 2015

2015,06/26,工研院2015科技新創資本加速計畫座談會

【對象】工研院夏季場交流會學員
【時間】2015年6月26日(五)08:30-16:00
【地點】DOZO餐廳(台北市光復南路102號1樓)

大愛心聞: 
大愛感恩ROI 社會企業立典範

20150629_1.jpg20150629_2.jpg 
Read more

撕書做環保?紙張分類學問大


一群國中生與一群銀髮族,最近同時造訪「慈濟雙和靜思堂」,向當地環保站的志工學習資源分類,並且效法他們守護大地的精神,志工也為不同年齡層的民眾、安排了不同的教學課程。

慈濟志工 王秀美:「這是我們丟棄的垃圾袋,一天丟了這麼多,如果它埋到土裡去,我們的土壤,還會健康嗎?」

中和「南山國中」的學生參訪「慈濟雙和靜思堂」,認識大地、學環保。

當著老師的面把書本一一撕碎,大家卻感受不到任何快感,反而因為紙類回收有許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同學們可是撕得滿頭大汗。

相對於年輕人總是在行動中找尋訣竅,來自苗栗的這群老志工,早有準備。

透過不同地區、不同年齡層的交流,大家守護環境的意識,更加成熟。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Read more

經濟兼顧保育 森林資源永續利用


「牛樟樹」是台灣特有的常綠闊葉大喬木,寄生在上面的腐生真菌「牛樟芝」也是台灣特有種。這二十年來,在牛樟芝的抗癌熱潮席捲下,牛樟被大量盜伐,面臨滅絕危機。還好一年多前,林務局和民間企業、山林培育牛樟樹,延續牛樟物種。台灣早期的造林政策錯誤更令人憂心,導致森林其他資源,無法利用。1970年代,幾乎可以砍伐的檜木,都已經被日本人和國民政府砍完,但還想從山林擷取資源,因此變更林相,大量改種當時認為有價值的柳杉,後來才發現,柳杉材質不佳。於是、台灣目前42萬公頃的人工林,沒有砍伐,任其荒廢腐爛。不過,台灣每年的木材進口率,卻超過99%,以鄰為壑。今天的「山林的聲音」專題,帶您探討台灣森林資源利用的議題。

靜宜大學生態系副教授,楊國禎:「可以治療癌症的牛樟芝,
現在價格已經炒到,幾乎是天價這樣的地步,所以就促使了,這個牛樟被盜伐。」

牛樟樹、被塊塊支解,最後淪為「牛樟芝」的營養源。,

靜宜大學生態系副教授,楊國禎:「10年內,我們的牛樟,就有可能滅絕。」

醫學界發現:寄生在腐朽牛樟木的牛樟芝,能夠提升人類免疫力,於是、台灣森林的牛樟、遭到浩劫,但近年來,有了轉機。

「生物科技公司」和「林務試驗所」合作,培育出自然界不易生長的「牛樟苗」,再移植到苗栗泰安鄉3.9公頃的山區。

台灣牛樟芝產業協會理事長,林進忠:「這個(牛樟)去年剛種滿一年,未來我們要種的,它不會是單一的牛樟林,中間有保護林帶,讓它是混合林,這樣有助於整個,森林的永續經營。」

國內企業自己造林,減少天然牛樟樹、被砍伐的機會。

台灣牛樟芝產業協會理事長,林進忠:「(人工培育)牛樟木頭裁切好,把牛樟菌植上去,讓它長出牛樟芝。」

中興大學森林系教授,王升陽:「把牛樟樹當做是,一個農作物來經營的話,我們10年後,從現在開始往後算10年,我們就有足夠的木材,
來去種我們(抗癌)藥用的真菌。」

利用森林資源,過與不及,都是災難。

大愛台記者,張澤人:「日據時代,日本人把阿里山的紅檜和扁柏,砍伐之後,種下這些柳杉,如今70多年過去了,這些柳杉長得非常巨大,但是沒有經濟價值,仍然留在原地。」

1970年代、能砍伐的檜木、都被砍完,但那時候,人類還想繼續從山林擷取資源,因此變更林相,大量改種柳杉。

靜宜大學生態系副教授,楊國禎:「柳杉以前(認為)是最好的,現在目前你砍出來的木材(柳杉),你花的人工,跟你賣的錢,根本不成比例。」

大愛台記者,張澤人:「砍一棵柳杉的成本,比變賣的錢還要高,因此台灣柳杉森林,任其荒廢,很多柳杉樹自然死亡,倒在地上,浪費森林資源。」

於是、台灣42萬公頃的人工林,幾乎沒有砍伐,那麼、國內市場就不需要木材嗎?結果恰恰相反。根據統計:台灣人每年用掉600萬立方公尺的木材,加上500萬立方公尺的紙漿,換句話說:用掉的木材體積,可以把兩條雪山隧道填滿。但這麼驚人的用量,台灣的木材自給率,卻不到0.05%,也就是99.95%以上的木材,從國外進口。

中興大學森林系副教授,曾彥學:「過去我們可能就是「封山保林」,就是整山都保存起來,(林木)都不去動它,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森林的資源應該去用。」

以鄰為壑,學者說:難道砍其他國家的森林,就不會破壞生態嗎?,

東勢林管處處長,李炎壽:「(台灣)只要提供一株木材出來,就減少去砍別的國家,尤其是熱帶雨林這些木材。」

提煉石油的石化工業,會製造大量的二氧化碳,成為溫室效應主因,因此避免地底的碳、釋放到地表,就得利用森林資源。,

中興大學森林系教授,王升陽:「利用木材,砍樹,這是環保的嗎,答案是環保的,為什麼,因為我常常這樣說,我們如果不用這些器材,不用自然可再生的資源的話,我們必須再從地底下,釋放更多的碳到地表上來。」

森林,看似遙遠,實際上、息息相關。從衛生紙、紙鈔、家具、到建材,都是木材,連我們穿的衣服,也來自木材纖維。,

「資源利用」和「森林保育」,兩者乍看對立,其實不然。對自然資源適度利用,謀求人類福祉同時,讓生物多樣性、延續下去,這才是保育的真正意義。

採訪撰稿:張澤人
攝影剪輯:廖學信

Read more

掃公園這件事 阿公做了六十年!


一件事情,可以持續做六十年,實在很不簡單!彰化員林鎮84歲阿公張芳禎,從年輕十幾歲時,就喜歡協助打掃附近的環境,六十年前,他到附近公園運動,看到滿地垃圾,落葉很不舒服,從此以後他天天清晨五點多就去掃地,這些年退休後,下午會再去掃一次,有時天氣熱,太太要他休息,他也不聽,阿公說,他掃地掃了一輩子,習慣了,一天不掃反而怪怪的。

掃地掃了六十多年了,對張阿公來說,就像每天吃飯一樣,是必須做的事

阿公 張芳禎:「那是我清晨 下午的習慣,會來掃地,平常路邊有垃圾會幫忙撿。」

六十年前,他來到公園運動,發現滿地垃圾,落葉,開始拿起竹掃把,打掃公園,這一掃就是一甲子

阿公 張芳禎:「很多人說 你做不煩,不會 是公德心。」

他說看到地上乾乾淨淨的,心裡就很舒服,不只公園,家裡附近的環境,他也主動清理打掃,天氣太熱,太太偶爾勸他休息,他也不聽

張芳禎的太太:「我說那麼熱 下午再掃,他不聽 全身溼透 硬要做。」

鄰居:「很好啊 跟大家結緣很好。」

前一陣子,員林鎮長知道阿公的義舉,頒給他感謝狀,阿公說,實在不敢當,他只是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彰化報導
江麗君 郭繼宗

Read more

Thursday, 25 June 2015

人生學海無涯 學習承擔奉獻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發起人之一林家和師兄分享到:「教育對於社會的重要性已無庸置疑,其最重要就是『知識、技術、態度』。同時也勉勵即將步入成年的學生們職場和生活上所需的《四個要求》,職場上的《四個要求》要懂得『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勇於承擔、樂於奉獻』,生活上的《四個要求》不要作一個『生活白癡、科學弱智、藝術文盲、生態無感』的人。」(攝影者:林立騏)「除了資訊專業上的學習,我們還能夠再做些什麼?透過賑災毛毯裝箱和海內外環保參訪之接待活動,體會到助人為快樂之本,不單單只是為自己,更是學習為他人付出、奉獻。」在6月18日,慈濟技術學院這一場「產業學程實習成果發表會」,大愛感恩科技實習生黃勁惟、陳巍少同學表示:「在大愛感恩科技產業實習這段時間,帶給我們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的感觸與學習。」

慈濟技術學院「產業學程」於兩年前(這一批實習生升上三年級時)啟動,今天的成果發表會,學程內學員們以簡報方式,總結這兩年來向各企業主管、同仁學習,以及生動描述四個月全學期實習生活點點滴滴。

開場由大愛感恩科技發起人之一林家和師兄分享到:「教育對於社會的重要性已無庸置疑,其最重要就是『知識、技術、態度』。知識和技術是可以訓練的,但態度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養出來的,也是現今學校對於學生們的教育不可輕忽的要素之一。同時也勉勵即將步入成年的學生們職場和生活上所需的《四個要求》,職場上的《四個要求》要懂得『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勇於承擔、樂於奉獻』,生活上的《四個要求》不要作一個『生活白癡、科學弱智、藝術文盲、生態無感』的人。」

圖說:「除了資訊專業上的學習,我們還能夠再做些什麼?透過賑災毛毯裝箱和海內外環保參訪之接待活動,體會到助人為快樂之本,不單單只是為自己,更是學習為他人付出、奉獻。」大愛感恩科技實習生黃勁惟、陳巍少同學表示。(攝影者:林立騏)這四個月同學們各自在不同企業實習,也一同規劃專案及參與活動。在慈濟基金會資訊處實習的李名翔同學分享:「專業技術上要秉持主動學習的態度,不要因為遇到挫折就半途而廢,唯有持續吸收多元的專業技術,才可以促使自己更上一層樓。」到佛教慈濟綜合醫院資訊處實習的江柏宏、潘俊銘同學也說:「除了專業技術上,主動學習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唯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慢慢的成長進步。」學習專業以外,更是學習人文面的提升。最後,在正航資訊客服部門實習的羅予甯、廖昱誠同學分享:「用心處理每一項事務,根據客戶的需求給予最好的服務,時時為客戶著想是對客戶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綜合所有實習生的分享,慈濟技術學院科管系產業學程主辦人賴志明老師總結:不管同學們未來職場上的去向如何,「態度」才是決定你的一切,一個人的態度會影響他所說的話,看待事情的價值觀,在工作上也是一樣,態度決定你的成就與否,做一件事的態度就相對於你做每一件事的態度。靜思語有云:「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每位學員在學程中,除了用心將『學』與『用』相結合,更重要的是懂得用謙卑的態度,在無涯的人生學海,成長與學習。當步入職場,每一位也已成為足堪大任的企業新鮮人。

大愛感恩科技 黃勁惟 花蓮市報導

Read more

人生學海無涯 學習承擔奉獻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發起人之一林家和師兄分享到:「教育對於社會的重要性已無庸置疑,其最重要就是『知識、技術、態度』。同時也勉勵即將步入成年的學生們職場和生活上所需的《四個要求》,職場上的《四個要求》要懂得『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勇於承擔、樂於奉獻』,生活上的《四個要求》不要作一個『生活白癡、科學弱智、藝術文盲、生態無感』的人。」(攝影者:林立騏)「除了資訊專業上的學習,我們還能夠再做些什麼?透過賑災毛毯裝箱和海內外環保參訪之接待活動,體會到助人為快樂之本,不單單只是為自己,更是學習為他人付出、奉獻。」在6月18日,慈濟技術學院這一場「產業學程實習成果發表會」,大愛感恩科技實習生黃勁惟、陳巍少同學表示:「在大愛感恩科技產業實習這段時間,帶給我們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的感觸與學習。」

慈濟技術學院「產業學程」於兩年前(這一批實習生升上三年級時)啟動,今天的成果發表會,學程內學員們以簡報方式,總結這兩年來向各企業主管、同仁學習,以及生動描述四個月全學期實習生活點點滴滴。

開場由大愛感恩科技發起人之一林家和師兄分享到:「教育對於社會的重要性已無庸置疑,其最重要就是『知識、技術、態度』。知識和技術是可以訓練的,但態度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養出來的,也是現今學校對於學生們的教育不可輕忽的要素之一。同時也勉勵即將步入成年的學生們職場和生活上所需的《四個要求》,職場上的《四個要求》要懂得『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勇於承擔、樂於奉獻』,生活上的《四個要求》不要作一個『生活白癡、科學弱智、藝術文盲、生態無感』的人。」

圖說:「除了資訊專業上的學習,我們還能夠再做些什麼?透過賑災毛毯裝箱和海內外環保參訪之接待活動,體會到助人為快樂之本,不單單只是為自己,更是學習為他人付出、奉獻。」大愛感恩科技實習生黃勁惟、陳巍少同學表示。(攝影者:林立騏)這四個月同學們各自在不同企業實習,也一同規劃專案及參與活動。在慈濟基金會資訊處實習的李名翔同學分享:「專業技術上要秉持主動學習的態度,不要因為遇到挫折就半途而廢,唯有持續吸收多元的專業技術,才可以促使自己更上一層樓。」到佛教慈濟綜合醫院資訊處實習的江柏宏、潘俊銘同學也說:「除了專業技術上,主動學習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唯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慢慢的成長進步。」學習專業以外,更是學習人文面的提升。最後,在正航資訊客服部門實習的羅予甯、廖昱誠同學分享:「用心處理每一項事務,根據客戶的需求給予最好的服務,時時為客戶著想是對客戶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綜合所有實習生的分享,慈濟技術學院科管系產業學程主辦人賴志明老師總結:不管同學們未來職場上的去向如何,「態度」才是決定你的一切,一個人的態度會影響他所說的話,看待事情的價值觀,在工作上也是一樣,態度決定你的成就與否,做一件事的態度就相對於你做每一件事的態度。靜思語有云:「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每位學員在學程中,除了用心將『學』與『用』相結合,更重要的是懂得用謙卑的態度,在無涯的人生學海,成長與學習。當步入職場,每一位也已成為足堪大任的企業新鮮人。

大愛感恩科技 黃勁惟 花蓮市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