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015

Sunday, 26 April 2015

加工區宣導環保 資源回收做中學


高雄加工出口區有許多外籍勞工朋友,因為不了解垃圾分類的重要,造成宿舍環境不佳,出口區於是邀請慈濟志工前往宿舍,帶動外藉朋友做環保,志工也趁著機會關懷這些到異鄉工作的朋友,讓他們了解慈濟的人文。

慈濟志工:「你很棒,你很棒。」

熱情的手語歌,帶動氣氛,也拉進因語言不通而生疏的關係,慈濟志工前往高雄加工出口區宿舍,進行環保宣導,雖然志工只能用簡單英文,跟來自印尼、越南的外籍勞工朋友分享,但活潑的課程、友善的態度,讓溝通無障礙。

慈濟志工 蔡福來:「這是鋁的鋁的,比較貴。」

這些外籍朋友因為不了解回收的重要,讓加工區宿舍,經常垃圾成堆,加工區管理單位於是邀請慈濟基金會來宣導環保,並透過影片,讓他們了解垃圾分類的重要。

慈濟志工 蔡福來:「有個鏡頭,他們看起來覺得不可思議,就是印尼中爪哇,好幾個家庭都靠垃圾山,回收垃圾過活。」

外籍勞工 雪莉娜:「我學到要做回收,幫助其他人。」

雖然遠離家鄉,但隨時做環保,利人又利己,外籍朋友歡喜歡習,更開心能跟慈濟志工結好緣。

真善美志工 鄭慶良 郭瑞錦 高雄報導

Read more

早起晨運做環保 結伴同行愛大地


馬來西亞,兩位六十多歲的慈濟志工,曹大妹、葉美清,在環保的路上互相扶持,每天太陽出來,她們也出門了,一個用手推車,一個騎腳踏車,都是零碳足跡,也因做環保做出感情,成為好姊妹,老來相伴。

她們溫柔的雙手,呵護著翠綠的大地。早安!晨之美。住在雪蘭莪州萬撓菁鄉嶺的曹大妹和葉美清,用她們最喜歡方式迎接新一天的晨曦。

一步一腳印的晨運後,她們又輕快的揮灑著汗水,騎自行車結伴到美食中心享用早餐。這兩位老環保菩薩的交情,是通過做環保而建立的。

慈濟志工 曹大妹:「對啊,做環保才這樣子,以前跟她做工的時候,她也是做著工,我也是不敢叫她,現在她沒有做工,有時候她叫我,有時候我叫她。」

慈濟志工 葉美清:「很開心的,喝了茶之後撿瓶罐,騎馬賽地(腳踏車)撿罐子。」

曹大妹做環保長達十年之久,葉美清則做了三年。

慈濟志工 曹大妹:「不給我(資源)就笑笑,沒關係啦,改天可以吧,她給我,跟她講,感恩,謝謝你,叫我是OK師姊,他們講我什麼都能配合,那我還不知道是叫OK師姊,他們講妳叫OK師姊,我就(笑笑)。」

慈濟志工 陳敬德:「我出入這邊的時候看到她們,她們做到下午三四點,她們還在做,環保站她們也是在那邊付出,所以我到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她(們),除了那個環保之外,慈善啊、那些福田志工,她們都參與。」

助人,比被人幫助快樂,節儉和單純就是這兩位老菩薩的共同點,衣服寧可縫縫補補,卻又大方布施。
兩位菩薩一天所收集的資源就多達半卡車,傍晚時分,大家就聚集在慈濟菁鄉嶺環保站勤耕福田。

慈濟志工 黃舒麗:「她(們)是我們環保站的寶,也是我們環保站的開心果,有她們在就有歡笑。」

兩位安享晚年的老菩薩,因為做環保不再孤單。

黃薇瑜 林志勇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Saturday, 25 April 2015

慈濟路上我和你 生命見證啟人心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總經理 李鼎銘師伯,於週會時間與同仁們分享「慈濟路上我和你」,以親身的見證,來澄清一般社會大眾對於慈濟團體的誤解 。(攝影者:曹書豪)面對前一陣子社會輿論對慈濟團體的批評指教,有一些人是選擇聽取言論性電視節目名嘴的批評,受其左右、也陷入了口水戰;有一些人面對不實的謠言或未經求證的事情,開始心生動搖、人云亦云,影響了自己的信念;也有一些人信念堅定「安忍不動如大地」,繼續做著應該做的份內事。身為資深慈濟人,也是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總經理的 李鼎銘師兄,除了安忍踏實、堅定崗位,也適時的以百分之一萬的信念挺身見證,於週會時間與同仁們分享「慈濟路上我和你」,以親身的見證,來描述慈濟志業的發展的歷程。

慈濟佛佛教功德會,是 證嚴法師於1966年時帶領30位家庭主婦從日存五毛錢開始,一路以佛教慈悲濟世的精神,來落實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推動,來做人間的行善志業。慈濟的SOP是甚麼呢? 上人一路帶領著弟子們「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一歨一腳印、邉走邉整隊」的為佛教、為眾生的付出發展,總是在社會最黑暗無助的角落裡,為貧苦、病弱與災難的眾生們,生起一把火,不僅僅溫暖了人心、也照亮了自己。慈濟從日存五毛錢的『竹筒歲月』,發展成受到聯合國認同的『國際NGO組織』。

上人經常開示三求三不求的觀念,「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銳」、「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增加力量」,其實,要求「身體健康、事事如意、減輕責任」是永遠不可能的事情;唯有不妄想、不空談,一歩一腳印踏實的去做,才能夠實現真正的理想,這就是 上人教導、也正是公司同仁們在推動環保志業時,所傳遞的工作默契與共識。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傳承著慈濟的這一份精神理念,透過教育、宣導的方式,藉著有形的物品,來傳遞環保的觀念,進而改變大家『綠化生活』的習慣,期盼能匯聚清流、改變人心;大愛感恩科技將企業界的ROI指標-- Return of Investment,昇華成大愛感恩的ROI指標-- Return of Influence,因為大愛感恩最有別於其它公司的特色、也是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為「綠化生活、愛護環境」善盡一份地球公民的責任。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慈濟路上我和你 生命見證啟人心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總經理 李鼎銘師伯,於週會時間與同仁們分享「慈濟路上我和你」,以親身的見證,來澄清一般社會大眾對於慈濟團體的誤解 。(攝影者:曹書豪)面對前一陣子社會輿論對慈濟團體的批評指教,有一些人是選擇聽取言論性電視節目名嘴的批評,受其左右、也陷入了口水戰;有一些人面對不實的謠言或未經求證的事情,開始心生動搖、人云亦云,影響了自己的信念;也有一些人信念堅定「安忍不動如大地」,繼續做著應該做的份內事。身為資深慈濟人,也是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總經理的 李鼎銘師兄,除了安忍踏實、堅定崗位,也適時的以百分之一萬的信念挺身見證,於週會時間與同仁們分享「慈濟路上我和你」,以親身的見證,來描述慈濟志業的發展的歷程。

慈濟佛佛教功德會,是 證嚴法師於1966年時帶領30位家庭主婦從日存五毛錢開始,一路以佛教慈悲濟世的精神,來落實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推動,來做人間的行善志業。慈濟的SOP是甚麼呢? 上人一路帶領著弟子們「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一歨一腳印、邉走邉整隊」的為佛教、為眾生的付出發展,總是在社會最黑暗無助的角落裡,為貧苦、病弱與災難的眾生們,生起一把火,不僅僅溫暖了人心、也照亮了自己。慈濟從日存五毛錢的『竹筒歲月』,發展成受到聯合國認同的『國際NGO組織』。

上人經常開示三求三不求的觀念,「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銳」、「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增加力量」,其實,要求「身體健康、事事如意、減輕責任」是永遠不可能的事情;唯有不妄想、不空談,一歩一腳印踏實的去做,才能夠實現真正的理想,這就是 上人教導、也正是公司同仁們在推動環保志業時,所傳遞的工作默契與共識。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傳承著慈濟的這一份精神理念,透過教育、宣導的方式,藉著有形的物品,來傳遞環保的觀念,進而改變大家『綠化生活』的習慣,期盼能匯聚清流、改變人心;大愛感恩科技將企業界的ROI指標-- Return of Investment,昇華成大愛感恩的ROI指標-- Return of Influence,因為大愛感恩最有別於其它公司的特色、也是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為「綠化生活、愛護環境」善盡一份地球公民的責任。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2015,04/24,三重慈誠委員聯誼分享

【對象】三重慈誠委員
【時間】2015年4月24日(五)19:30-20:35
【地點】三重靜思堂國議聽(新北市三重市中正北路450號)

20150508_6.jpg20150508_7.jpg 
Read more

2015,04/25,人文推廣分享

【對象】人文推廣志工
【時間】2015年4月25日(六)13:30-15:00  
【地點】新竹靜思堂(新竹市中華路5段208巷20號) Read more

課程學習寓教於樂 搶答環保知識


新北市的慈濟汐止聯絡處,四月份親子成長班的主題是「環保」,在地生活四十多年的慈濟志工,分享了汐止地區從過去遇颱風淹水到如今改善環境的成果,藉此想要帶動大家,落實環保於生活中。慈濟志工用心設計的課程,果然吸引親子們歡喜參與。

慈濟志工裝扮太吸睛,小朋友手舞足蹈,歡喜唱和。

慈濟汐止聯絡處親子成長班,四月主題是環保,有獎徵答,孩子們知道的,不比大人少。2000年象神、2001年納莉,兩個颱風都曾讓汐止淹水,不過,環保行動越來越社區化之後,環境已經有明顯的改善。

慈濟志工 陳光陽:「你們就約爸爸媽媽,找個時間去體驗汐止的美,看看汐止的美在哪裡。」

慈濟志工分享生態之美,也安排摺紙遊戲,引導親子暫且放下電子產品。

家長 張佩詩:「園區裡面的氣氛是很祥和的,所以每次我來這邊之後,我自己心靈也能夠很沉澱,然後再去上班就能夠心平氣和面對所有的事情,所以來這邊上課,對我跟小朋友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讓生活美化綠化,不能淪為口號,植栽體驗,讓大家與土地更為親近。

真善美志工 歐惠菁 張偉定 台北報導

Read more

環保站進行清掃 分工合作力量大


馬來西亞雪蘭莪,八打靈高原慈濟環保站,隨著3月份啟用後,慈濟志工便進行大掃除。為了打造乾淨的環境,帶動當地居民,志工身體力行。(4/12)

低頭一族,不一定是使用3C產品,埋頭實幹的慈濟志工,靈活妙用,菜刀也可以清除野草。大家分工合作,把剛啟用一個月的八打靈高原慈濟環保站,打造成乾淨的家。

慈濟志工 林明源:「我希望這個社區環保站,帶動這裡的居民做環保。」

慈濟志工 劉砡君:「剛才我們在路旁收拾的當兒,經過的那些車輛,他都會按車笛(比)很好這樣子,我們覺得很感動。」

年輕的印度和馬來孩子,曾經獲得慈濟新芽助學金的幫助。今日參與大掃除,專注的眼神,透露著孩子的真誠。

慈濟助學生 古佳尼斯瓦麗:「我喜歡做環保。」

慈濟助學生 尼莎:「瓶子都可以再回收,可以節省瓶子,紙張鐵桶都可以再回收。」

臭氣熏天的水溝裡看不見流水,志工使勁地從裡頭挖出厚厚的淤泥,甚至連人帶鏟,鑽進大溝渠。

慈濟志工 林亞章:「這裡的水溝嚴重阻塞,我們當時就給我們一個靈機一動,我們何不借用這個,水溝阻塞的因緣,來邀約這邊居民來做一次大掃除,讓大家看到我們的地方,的確有必要成立,有必要有這個環保站來運作。」

志工走遍附近的公園、街道,撿拾資源。彎腰低頭,留給過往行人一個深刻的身影。

真善美志工 陳應渠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不起眼的水果套袋 志工尋覓之寶


新北市永平高中,國中部學生,走出校園,前往雙和靜思堂,學習做環保,在做中學習,感受最深刻。

在菜市場,被丟在地上,包芭樂的垃圾袋,在環保站裡,是珍貴的資源。

志工:「清潔隊員沒有回收,只有我們慈濟在回收而已。」

一隻沒有水的原子筆,裡頭的鐵絲彈簧,可以回收再利用。

實地走一趟環保回收站,一邊做一邊學,身旁旳環保志工,就是最好的老師,永平高中特地安排學生,走出校園,要學的,就是書本上教的環保精神。

永平高中學務主任 羅左財:「資源回收在學裡面,有時候覺得像一種課程, 來到這邊 我覺得那種感動的程度, 跟學校來比的話是有很大差別。」

不只是做,也讓同學們分享,而且還要說出來,在互動中,印象更深。

學生 與 慈濟志工 黃鵬學:「(需要的話再買) 要的話再買,需要才買 不需要不要亂買。」

慈濟志工 黃鵬學:「透過環保的體驗,孩子來講的話,他回去跟家裡的父母親互動,讓家裡也能跟著起善心 行三好。」

圍繞著環保議題,鼓勵大家,把想法化為行動,愛護地球的觀念,也在同學們的心中深根。

真善美志工 塗曜南 吳松山 李淑慧 黃曾幼馨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大甲媽遶境回鑾 把握機緣倡環保


大甲媽祖遶境回鑾,行經彰化花壇鄉,彰化地區慈濟志工動員宣導環保,也在現場洗碗、垃圾分類,大甲的志工也來支援,一起為環境盡心力,而為了降低垃圾量,志工提供三四千組環保碗筷給大家使用。

大甲媽祖回鑾,花壇鄉擠滿人潮。人多,垃圾量也多,彰化慈濟人在各個定點張貼分類告示。

慈濟志工 王玉梅:「可以回收的,就直接放到這裡好不好,不能回收的就放到這邊。」

大甲志工也來支援。

慈濟志工 柯國壽:「沒有標示,都混雜在一起,我們真的是要引導。」

希望垃圾量再降低,提供了三、四千組環保碗筷。

慈濟志工 洪利當:「洗一個碗,就減少一個一次性免洗碗筷。」

提供碗筷,出借人力,有人負責回收用過的碗。來來回回好幾趟,患有乳癌的柯麗美,把握因緣,積極付出。

慈濟志工 柯麗美:「就覺得很歡喜啊,如果累的話就喝口水,休息一下再出發。」

志工用人力接龍的方式洗碗,從沖洗到消毒,每個環節都不馬虎。

慈濟志工 張秀玉:「比較衛生啦,不然人家要吃,看了也吃的比較安心啦。」

多用環保餐具,少用免洗碗筷,民眾接受度越來越高。

民眾:「用這個碗比較環保啊,所以可以維護環境的清潔。」

建立民眾環保好習慣,乾淨的地球,需要更多人一起維護。

黃子玲 李岳為 彰化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