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015

Friday, 10 April 2015

超級阿嬤智慧 疼惜大地心寬念純


慈濟內湖園區以環保教育著名,經常有國內外團體前往參訪,看台灣人如何透過行動落實愛護地球的理念。在這群一步一腳印的環保志工當中,有不少人是天天到環保站報到,其中有一位八十一歲的志工高阿葉投入環保已經超過二十年,她雖然不識字,做起塑膠袋分類,手腳卻很靈活。樂觀開朗的阿葉阿嬤說,因為愛上人、愛慈濟,她可以天天這樣做下去。

慈濟志工 高阿葉:「這PVC 這玻璃紙 這是垃圾,這是像我們裝衣服的PP的,這條花的,現在就是花的放一袋,這袋放PE白,這袋放PP白。」

最複雜的塑膠袋分類,一次要用八個大袋子才能分得清楚,卻一點也難不倒超級阿嬤高阿葉。

慈濟志工 許梅子:「她以前還在做會員時,我就一直帶她去做那個,二十幾年前了,就帶她去營隊,她就是很能幹,很重的東西也扛得過年輕人,看她做 大家都很喜歡找她,如果有什麼營隊或活動,都很喜歡找她一起。」

慈濟志工 簡秋景:「任何人找她做什麼 她都說好,她從來不會說不好的,像那個 跟(環保)車子出去啊,有師兄來找她 你要跟車嗎,她說好啊,她從來沒有講過不好的。」

有事就撿來做,志工們都喜歡叫她「阿母」,因為高阿葉就是把慈濟內湖園區當成自己的家,除非真的有事,否則一定天天來報到。

慈濟志工 黃美珠:「我要做油飯時,都叫她們去切薑 切香菇,她做的油飯很好吃呢,(好好吃喔 那做環保呢),環保也很棒 她都一刻沒得閒,(妳知道她幾歲嗎),八十一歲啊。」

八十一歲依然耳聰目明,做慈濟就是她的養生之道。

家裡的勸募本累積了十幾本之多,高阿葉從九二一那一年開始募款募心。但是,如果她不說,不會有人知道,其實她並不識字。

聲音:慈濟志工 高阿葉:「我中間這字不會講,這個字跟我女兒一樣,什麼玲 這個姓林有沒有,人家拿地址人名來,都是我女兒幫我寫,(女兒幫忙寫) 寫人名,算錢就我自己算。」

頭腦比電腦還靈光,六十幾戶的會員資料,全都輸進了阿葉阿嬤的腦袋裡,透過地址上的門牌號碼,或是捐款金額,再加上零星認得的幾個字,她發展出自己獨特的辨識系統。

聲音:慈濟志工 高阿葉:「像這個剛開始時我孫子,他一家五個,這都是我隔壁的,這都是他的女兒跟女婿,(這麼多人你記得清楚嗎),可以 我以前收據是一整把,你是我鄰居 他是我爬山朋友,我若拿去 喂 你也很厲害,你又沒讀書不識字,還不會拿錯。」

一落落的功德款收據,高阿葉從來沒有搞錯過,憑藉著對證嚴法師的強烈信心,二十幾年來,腳步沒停過。即使最近,面臨外界的風風雨雨,她還是以一分虔誠心,面對信心動搖的會員。

慈濟志工 高阿葉:「唉 這次新聞報成這樣,我跟你說 你要相信師父,自己有信心,我們專款專用,你看你的收據就知道了,我說停(繳)是沒關係啦,你自己想清楚 心自己要安靜。」

不願做個無奈的終老者,超級阿嬤高阿葉用行動證明,即使年過八十,也可以發揮生命良能,快快樂樂地貢獻社會。

許斐莉 余國維 台北報導

Read more

災後重生愛陪伴 走過傷痛不孤單


日本311複合式災難,至今四年多了。東京慈濟志工持續關懷東北的鄉親,這四年來,每年固定前往東北三次,關心鄉親們災後的生活情形。有位85歲的伊藤阿嬤,311那年失去了家園,後來又遭遇喪子之痛,獨居的她,至今還保存著當年慈濟賑災時發送的毛毯,這分溫暖,讓她能夠堅強活下去。

收下志工送來的吊飾和禮物,不擅表達感情的伊藤泰子,臉上終於有了笑容。

東北鄉親 伊藤泰子:「你們來看我,讓我知道,我並不孤單,你們的身影深深烙印在我腦海裡。」

85歲的伊藤阿嬤,在311災難中失去了家園,後來又遭遇喪子之痛,四年來,是慈濟志工的陪伴,才讓她有了活下去的力量。

東北鄉親 伊藤泰子:「我常用這毛毯將自己包起來,然後把慈濟的標誌貼在臉上,因為我是被這團體幫助的。」

這條毛毯,四年來,愛的溫度一直在。

當年,當全世界在擔憂福島輻射外洩,紛紛撤僑之際,日本慈濟志工還是前往收容中心,關懷鄉親。四年來,志工對東北鄉親的關懷,從沒間斷,每年固定前往東北三次,為鄉親們舉辦茶會,有些人甚至把福慧紅包像護身符一樣收藏著。

東北鄉親:「(這是護身符嗎?) 對,這是護身符。」

東北鄉親 和清子:「從東京回來後,覺得自己一定要改變,要走出悲傷,志工跟我說,前腳走後腳放,要往前看,所以我要把過世女兒東西丟了,只留成人式的和服。」

一千四百多個日子的陪伴,幫助許多東北鄉親逐漸忘卻災難發生時的恐懼,也讓他們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真善美志工 日本報導

Read more

滲眉埤汙染嚴重 福壽螺大量死亡


因大旱而起的休耕停灌政策,讓不少農民感慨無水可用、生計堪憂。在桃園地區獨特的埤塘地景,過往可作為農民灌溉的來源,但這種珍貴的水資源,卻不時傳出遭受汙染情事,導致石門水庫在蓄水量不足時,根本難以作為灌溉水源。位於桃園縣大園區、蘆竹區交界處,面積約二十公頃的滲眉埤,過往可灌溉附近120公頃的農地,但現在池水與底泥,疑似被廢溶液,以及含有戴奧辛的灰渣汙染,尤其在缺水時乾涸的泥塘,滿地都是因為重金屬汙染,而死亡的綠色福壽螺,令人怵目驚心。

缺水,讓我們更接近水資源匱乏的問題核心。

真理大學生態觀光系講師 莊孟憲:「中下游以下的河川水,大部分都已受到汙染。」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產業不斷改變製程與配方,卻帶來難以控管的有毒廢棄物,和日夜不停排放的廢水。

彰化環保聯盟 理事長蔡嘉陽:「汙染源沒有控制好,所以才會造成這個汙染的嚴重。」

沒有水,讓累積的汙染更加無以遁形。

台南社大研究員 晁瑞光:「你來看,那個詭異的綠,有沒有。你會想說這個國家,到底是怎麼了。」

乾涸的泥塘裡,只剩淺淺的水窪,呈現出詭異的綠色。長期監測環境汙染的環保團體,隨機選定一塊表土,進行檢測。結果是,沿路隨機檢測採樣,幾乎百分之一百測出超標的重金屬,銅。

台南社大研究員晁瑞光:「1800、1900,現在2000多、2059ppm,從剛剛入口進來一路測,沒有一個標準的呀,剛剛隨便測,大概也在1800到2000左右,全部都超過土壤管制標準。」

昔日的埤塘,成了有毒廢棄物的出口,珍貴的水源,變成有毒廢水。這部由環保團體拍攝的影片,詳細記錄了滲眉埤受到汙染,重金屬慢慢在土壤中累積,毒害生態,卻始終無法排除汙染源的過程。我們在現場,也看到生命力超強的福壽螺,因為受到重金屬汙染死亡,只剩下綠色的空殼。

台南社大研究員 晁瑞光:「綠色的福壽螺,這邊就越來越多,而且顏色就越來越濃,有沒有,這個顏色都越來越綠、越來越濃。」

死亡的福壽螺,外殼越綠,就表示重金屬的汙染越嚴重。

台南社大研究員 晁瑞光:「鋅4萬4千PPM、銅2萬1千PPM、鎳2千3百PPM,其實滿嚇人的噢!」

埤塘四周的特定農業區,因為重金屬汙染,造成生態浩劫;諷刺的是,汙染源疑似就來自緊鄰埤塘,合格的事業廢棄物處理廠。工業、高科技業產生的廢酸、廢鹼、混合廢液,都送到這裡的焚化爐焚燒。2013年,台灣的科技產業,產生近40萬噸的廢棄物,下游處理的處理廠商,亂倒廢水、汙泥事件層出不窮,至少遍及十三條大小河川。被重金屬汙染的廢土,回過頭來汙染灌溉水源,形成惡性循環。

綠色陣線常務理事 林長茂:「水泥岸那個全部都被腐蝕掉了,然後就……硫酸銅呀,還有一些重金屬呀,全部都滲出來。」

台南社大研究員 晁瑞光:「這個位子,溶出的銅兩萬多、鋅三千多,下雨之後,從這個雨水慢慢又流出去了。」

綠色陣線常務理事 林長茂:「它所灌溉的面積,就是說下面的農田也差不多了。」

台大土木系教授 李鴻源:「桃園以北,一塊「好的」農地都沒剩下來了,水還是在灌溉渠道裡面。」

我們的產業,正面臨廢水與汙泥的環保危機。或許就像是環保團體所說的,我們的國家,到底是怎麼了?如此放任有毒的廢棄物,汙染我們的水源跟土地,也讓重金屬,不斷的在福壽螺,還有我們的身體中累積。

文字撰稿:熊其娟

Read more

2015,04/10,日本富山縣礪波市市議會運營委員會委員長等參訪

【對象】となみ野セントラルツアー株式会社取締役営業部長 田知花 孝志先生、陳麗靜師姊
【時間】2015年4月10日(五) 15:30-17: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50415_7.jpg20150415_8.jpg 
Read more

2015,04/10,板橋大愛媽媽分享

【對象】板橋大愛媽媽
【時間】2015年4月10日(五)10:00-12:00 
【地點】板橋園區104教室

20150424_2.jpg 
Read more

Thursday, 09 April 2015

輕鬆優雅展人文 步步踏實勤精進

圖說:淑女神奇白布鞋。鬆緊帶鞋面好穿脫,舒適好穿久站較不累;位於鞋口位置的鞋口墊能更舒適的包覆腳、可以防止腳後跟脫落,另附按摩鞋墊吸收衝擊材質,因此不管是在站立或是步行時對足部來說感覺較輕鬆且能優雅地行走,展現人文氣息。《說文》云:「履,足所依也。」在追求美感與造型的風氣下,腳部的舒適與功能往往因此而被犧牲,長期如此,就會造成行動不便、關節疼痛的問題,以致於現代人的腳部問題主要就是來自於其所穿的鞋子,因此選擇一雙好鞋就很重要。

大愛感恩科技繼推出防穿刺神奇白布鞋後,又推出淑女神奇白布鞋。鬆緊帶鞋面好穿脫,舒適好穿久站較不累;位於鞋口位置的鞋口墊能更舒適的包覆腳,可以防止腳後跟脫落,另附按摩鞋墊吸收衝擊材質,因此不管是在站立或是步行時對足部來說感覺較輕鬆。表布使用神奇白布,耐髒、防潑水且易清潔,有彈性能弓起的超輕大底,鞋底只有170G,比一般橡膠底輕50%。可以輕鬆並優雅地行走,展現人文氣息。相信對於參加活動的志工們,以及在醫院工作的護士們都是相當實用的環保鞋。

靜思語:「前腳走,後腳放」證嚴上人有感於生命非常短暫,人生不可蹉跎,因此期勉大家做任何事都要專一心思、貫注精神,要加緊腳步,快速前進,不可拖泥帶水,前腳已經落地了,後腳還不肯放開。鼓勵會眾利用休閒時間,分秒不空過;見賢思齊,把握機會共同精進與學習。期許大家能貢獻心力、發揮良能,投入志業/志工生活。穿著這雙鞋子時,提醒自己踏實的做事,把握時間學習、付出,不讓時間白白溜走。懂得付出,才會幸福,即可創造最有價值的人生。

證嚴上人一再深感「來不及」,呼籲我們「警世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一步一腳印的步步踏實,秉持 證嚴上人之慈示,「大愛就是造福,感恩就是智慧」的精神,也以掘井人應「往下挖掘,源頭活水」,來期願成為拋磚引玉的先鋒,也願人人都來盡善社會責任,發揮良能。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報導 

20150410_1.jpg 

Read more

輕鬆優雅展人文 步步踏實勤精進

圖說:淑女神奇白布鞋。鬆緊帶鞋面好穿脫,舒適好穿久站較不累;位於鞋口位置的鞋口墊能更舒適的包覆腳、可以防止腳後跟脫落,另附按摩鞋墊吸收衝擊材質,因此不管是在站立或是步行時對足部來說感覺較輕鬆且能優雅地行走,展現人文氣息。《說文》云:「履,足所依也。」在追求美感與造型的風氣下,腳部的舒適與功能往往因此而被犧牲,長期如此,就會造成行動不便、關節疼痛的問題,以致於現代人的腳部問題主要就是來自於其所穿的鞋子,因此選擇一雙好鞋就很重要。

大愛感恩科技繼推出防穿刺神奇白布鞋後,又推出淑女神奇白布鞋。鬆緊帶鞋面好穿脫,舒適好穿久站較不累;位於鞋口位置的鞋口墊能更舒適的包覆腳,可以防止腳後跟脫落,另附按摩鞋墊吸收衝擊材質,因此不管是在站立或是步行時對足部來說感覺較輕鬆。表布使用神奇白布,耐髒、防潑水且易清潔,有彈性能弓起的超輕大底,鞋底只有170G,比一般橡膠底輕50%。可以輕鬆並優雅地行走,展現人文氣息。相信對於參加活動的志工們,以及在醫院工作的護士們都是相當實用的環保鞋。

靜思語:「前腳走,後腳放」證嚴上人有感於生命非常短暫,人生不可蹉跎,因此期勉大家做任何事都要專一心思、貫注精神,要加緊腳步,快速前進,不可拖泥帶水,前腳已經落地了,後腳還不肯放開。鼓勵會眾利用休閒時間,分秒不空過;見賢思齊,把握機會共同精進與學習。期許大家能貢獻心力、發揮良能,投入志業/志工生活。穿著這雙鞋子時,提醒自己踏實的做事,把握時間學習、付出,不讓時間白白溜走。懂得付出,才會幸福,即可創造最有價值的人生。

證嚴上人一再深感「來不及」,呼籲我們「警世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一步一腳印的步步踏實,秉持 證嚴上人之慈示,「大愛就是造福,感恩就是智慧」的精神,也以掘井人應「往下挖掘,源頭活水」,來期願成為拋磚引玉的先鋒,也願人人都來盡善社會責任,發揮良能。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報導 

20150410_1.jpg 

Read more

環保資源細分類 親身體驗收穫豐


澎湖水產職業學校,快樂服務社,特地安排與慈濟志工,一起進行校內的資源回收,原本以為很簡單的工作,彎腰動手做後,才發現,學問大,清淨在源頭,更是重要(4/8)。

拿起從各班級回收的資源,要一一做好分類,看似簡單的工作,一開始,就出錯

慈濟志工:「這個的話它是另外一種類別,因為我們要讓回收廠商好用這個我們這樣分,這個(吸管)最好是抽起來,因為材質不一樣。」

把鋁箔包,當紙類回收,寶特瓶和塑膠類,也分不清,志工一旁協助,讓學生分類的觀念更清楚,也更細心。

慈濟志工:「同學 吸管要拿起來。」

澎湖水產職業學校,快樂服務社,以資源回收為主題,服務校園,也在彎腰,動手做的同時,有了意外的體驗。

澎湖水產職校學生:「裡面還有蛆耶!」

澎湖水產職校學生 劉以勤:「丟的那個人沒有做好,就變成後面回收會很可憐,就是裡面有生蛆。」

澎湖水產職校學生 呂世揚:「味道很不好聞,因為都沒有好好處理乾淨,就會都是那些味道。」

清淨要在源頭,為大地盡一己之力,也讓服務,真的很快樂。


真善美志工 鄧寶珠 澎湖報導

Read more

Tzu Chi Canada and DA.AI Connects through Technology and Dharma

CAPTION: The online sharing started on 9:30AM Eastern time (9:30PM Taiwan time), and over an hour of interaction, DA.AI wishes for all Tzu Chi volunteers in Canada to see the company’s effort in eco-friendly and charity, and for such spirit to be carried over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Pacific. (Photo by: Tzu Chi Canada Documentary Team)As the sound of the Tzu Chi Anthem raised in Toronto, the Tzu Chi Eastern Canada started their 6th commissioner training class of 2014/15 on March 22nd. The March class theme i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us, thanks to video conference technology, the Eastern Canada Tzu Chi was able to setup an online sharing with DA.AI’s General Manager, James Lee, and staff, Tom Yang, in Taipei to hear about the mission and vision of this eco-friendly and Great Love brand.

The sharing started on 9:30AM Eastern time (9:30PM Taiwan time), and over an hour of interaction, not only that the Tzu Chi volunteers learned about DA.AI’s effort in “not to promote consumption, but rath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deology, but also its mission to become the backing of compassion for Tzu Chi Foundation. Combining the work of Tzu Chi environmental promoters and cooperative partners, DA.AI’s looks to gather more strength of goodness for charity, and eventually purifies the world starting from everyone’s heart.

CAPTION: Through presentation and Q&A format, volunteers understand that DA.AI is not promoting consumption, but rathe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wishes to become the backing for Tzu Chi’s international relief mission. (Photo by: Tzu Chi Canada Documentary Volunteer)After DA.AI’s online course, Canadian Tzu Chi volunteer Zhu Jia Han shared that recycling work in Canada is often run by business or government, and seeing the hard and selfless work of Tzu Chi environmental promoters in Taiwan really inspired him with the highest respect. Another volunteer Zen Ye Shui also shared her experience of being an environmental volunteer when she visitedTaiwan, and that “the thorough sorting of recyclables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o the public about recycling is the upmost important. Tzu Chi’s recycling station is more than just a recycling station, but also a temple of heart.”

CAPTION: DA.AI aims to bring touching and inspiring true stories through each and every sharing, and gives the blessing for Toronto’s coming 2015 Green Living Expo to be a great success, and invite more Canadians to join Tzu Chi. (Photo by: Tzu Chi Canada Documentary Team)One of the Tzu Chi Canada documentary volunteers Hung Shi Kai admired that Tzu Chi and DA.AI, although may operate a little differently, are all trying the best to bring goodness to the society. Another documentary volunteer Chen Ming Li also believed that DA.AI Technology, carrying Dharma Master Cheng Yen’s teachings, acts out a strong attitude to promise humankind a new and a better world. 

Like how Canadian Tzu Chi volunteer Guo Hui Lan felt touched by Master Cheng Yen’s “do recycling with clapping hands” sentence that initiated Tzu Chi’s environmental mission in 1990, and followed the “cleaning the ground and also cleansing our heart” teaching, DA.AI aims to bring touching and inspiring true stories of the same spirit through each and every sharing. While giving the blessing forToronto’s coming 2015 Green Living Expo to be a great success, DA.AI also invites the global Tzu Chi family to give us a chance to share with you our brand story and mission through video conference, and pull our distance closer. 

DA.AI Reporter, Tom Yang,Taipei

Read more

Wednesday, 08 April 2015

感恩環保膚大地 共勉薰法勤精進

圖說:4/7在內湖環保站,為了感恩環保菩薩的辛勞與付出,大愛感恩在內湖環保站舉辦感恩茶會,現場共有一百多位的環保志工齊聚ㄧ堂。(攝影者:黃勁惟)可用的物資,都是值得珍惜的寶,能事事為地球著想,就能在地球『築』家園、共生息;環保菩薩守護家園,為了留予孩子一個乾淨的未來,在在落實『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的精神。每一支的寶特瓶都是環保菩薩的一念善心,透過大愛感恩科技這個愛心平台,回收再製成環保織品,以有型的產品接引更多企業/實業家投入行列;最後再將大家努力的成果藉由慈濟來回饋社會,這一切都要全省感恩環保菩薩的愛心。大愛感恩科技更要感恩環保菩薩,每一件環保織品都是環保菩薩的祝福與愛心,不僅人人穿的歡喜、也穿著平安。為了感恩環保菩薩的辛勞與付出,4月7日早上,大愛感恩繼上周在台南歸仁環保站本周在內湖環保站舉辦感恩茶會。

環保菩薩就如人間菩薩,不只是為了呵護大地、愛護大地,也愛護人群、守護人間。 證嚴上人讚歎環保菩薩日復一日的付出,「不怕冬天寒風的冷,不怕夏天烈日當空,總是用內心無私、清淨的愛,整理回收回來的物資,不怕臭,揮著汗還是說不累,冬天緊縮著他的脖子,還是坐在那裡用心分類。」

圖說:「資源回收是撿寶,寶特瓶ㄟ毛毯品質好,腳採鋁罐身體好,分類確實都是寶,…,做環保、健康沒煩惱。」大愛感恩科技吉祥物『環保大愛狗』、『素食感恩貓』帶動環保菩薩們一同跳『環保健康操』,手動動、腳動動,為今日的活動揭開序幕。(攝影者:呂怡德)李彭秋露師姊分享每天來到環保站做環保:「我本來是住桃園,做環保已經四、五年了,因為兒子車禍來台北幫忙顧孫子,剛開始做環保感覺很不錯。有聽上人的話不燒香、不燒金紙。天天來到這裡做環保,依照上人所說『對的事做就對了』,自己做環保很好,身體愈做愈健康,雖然年紀愈來愈大,還是天天跑來做環保,不會說到其他的地方上香、拜拜,上午來做,中午回去睡午覺,兩點又來,做到四點回家,天天都這樣。」

圖說:每一件環保織品都是環保菩薩的祝福與愛心,不僅人人穿的歡喜也穿著平安,伴隨著《一個乾淨的地球》音樂,各位素人環保菩薩們與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帶來人文動態走秀。(攝影者:黃勁惟)潘金釵師姊也分享:「自己參加慈濟環保已經有十年了,很感動、也很感恩 證嚴上人創造這個環保道場,讓我們環保菩薩做的身體又好、又健康,家庭也很和樂。」做環保身體好、做環保沒煩腦、做環保子孫好,因為我們都有好子孫,才沒有煩惱坐在這裡做慈濟。李藝師姊也分享做環保很喜悅:「我做環保是因為鄰居,算算已經有十幾年了,做到現在也很快樂,每天就跟上班一樣,早上來,晚下回去,做環保就是頭腦也清楚,不會胡思亂想、不會無聊。在家裡一個人無聊,孫子也長大了沒有人陪,來到這裡感覺有很多朋友,自己做的健康。也很快樂。」就如『做環保七寶』:身體好、沒煩惱、人『額樂』(讚歎)、遇病也會好、繁榮富貴長樂樂、家庭會和好、讓地球變成一個美麗的寶島。

圖說: 大愛感恩科技環保菩薩 頒贈《給未來禮物》的得獎照片給七位老菩薩,感恩他們以真誠的愛大地的心,在垃圾中行六度波羅蜜,將環保站成道場勤耕耘。(攝影者:黃勁惟)以誠以情互感恩 勤耕環保造福慧。你帶著一分感恩的心,我也帶著這一分感恩的心,彼此互相感恩,社會就祥和,天下就無災難。做環保不僅一世,而要生生世世,洪謝芳子師姊分享自己做環保的心願:「做環保只是為了大地、為了下一代,以回饋的心來做,沒有什麼所求。」每一位菩薩在環保站,以真誠的愛大地的心,在『垃圾』中,行六度波羅蜜,將環保站當成道場勤耕耘。

慈濟環保已經25年,一路走過來,真的實在是很幸福 (辛苦),從『鼓掌雙手做環保』,到『環保教育/忍痛教育』 教育民眾做好資源分類、告訴民眾什麼可以回收,什麼不能回收,進而做到『清淨在源頭、垃圾不進站』」最重要的是「沒有人要去做的,慈濟人就要去收。」將有價值的回收物留給需要的人去收,而非跟『甘苦人』搶資源。陳淑穗師姊也呼籲:環保菩薩更要以身作則立典範「薰法香」,接引更多人來到環保站認識環保、認識慈濟。因為「有讀書」才能「有法度」,期待大家能抱持著感恩心,落實環保資源回收工作,接引更多人做環保,讓人類所居住的地球變得更亮麗。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