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3 April 2015
2014, April 23-26, Xiamen International Buddhist Items & Craft Fair
- Article Details
【DATE & TIME】April 23-26, 2015
【LOCATION】Xiamen Conference & Exhibition Center, China


關渡慈少淨灘Tzu Chi volunteers led Tzu Shaos` from Guandu, Taipei to do a beach clean up in Tamsui
- Article Details
To teach student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Earth Day, which is April 22, Tzu Chi volunteers led Tzu Shaos` from Guandu, Taipei to do a beach clean up in Tamsui. At the end, the students vowed to do their part to keep the planet clean. We will leave you with these images at the end of the show. Thank you for watching. Goodbye.
為了讓學生知道4月22日,世界環保日的重要性,慈濟志工帶領關渡慈少班學生,來到淡水淨灘,最後,學生都發願要為地球,盡一份心力,一起來看看,感恩收看,再會。 Read more
屏淨家園(一)Pingtung's successful recycling program
- Article Details
In Taiwan, people typically bring their recyclables to the recycling trucks that follow after the garbage trucks during trash collection time. Often, the recyclables are not properly sorted or cleaned before they are handed over to the waste management crew.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in Pingtung City, the city government has enlisted the help of Tzu Chi volunteers. Instead of dispatching recycling trucks, the city now has 98 recycling points across the city, where residents bring their sorted and cleaned recyclables. Tzu Chi volunteers are stationed at 80 of them to help make sure everything is done properly. In the 13 months since starting the program, the city has successfully increased its recycling ratio and cut down on its trash.
在台灣,居民通常是在倒垃圾時,順便把回收物,交給跟在垃圾車後面的資源回收車,但通常,這些回收物並不會分類得很好,也通常沒有清洗過,而屏東市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決定找慈濟人幫忙,市政府設立了98資源回收點,其中80個有慈濟志工在現場,教導市民如何分類,清洗回收物,13個月下來,屏東市提升了資源回收率,也減少了垃圾量。 Read more
大甲媽志工掃街As the Dajia Mazu makes her annual pilgrimage around Taiwan, local Tzu Chi volunteers also mobilized to keep each leg of the tour clean
- Article Details
As the Dajia Mazu makes her annual pilgrimage around Taiwan, local Tzu Chi volunteers also mobilized to keep each leg of the tour clean. Among the stops was Yunlin`s Xiluo, which volunteers quickly headed out to clean up the streets, some even before they headed into work for the day. We will leave you with these images. Thank you for watching. Goodbye.
大甲媽遶境之際,慈濟志工動員宣導,垃圾不落地,其中在雲林西螺,許多志工趕在上班之前,又投入掃街,一起來看看,感恩收看,再會。 Read more
離島變色錄(五)離島的哀愁Kinmen overwhelmed by marine debris
- Article Details
Taiwan`s offshore islands of Kinmen and Matsu have long been troubled by marine debris from China, and dealing with the trash is costing both counties a fortune. Instead of sending the waste on a long boat ride to Taiwan to be incinerated, both counties are now thinking about shipping the waste to China, which means 80 percent in savings and drastically cuts down on shipping time. Here`s more.
台灣的離島,金門與馬祖,長期受到來自中國大陸的海漂垃圾所困擾,所增加的處理費用,對當地政府是財務上的負擔,與其把垃圾送來台灣本島焚化,金門與馬祖目前都打算,將垃圾運往中國處理,這將省下八成的費用,也大幅縮減運送的時間,一起來了解。 Read more
海外中慈香積+海外香積幕後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also put in effort to cook meals for the gathering in Hualien
- Article Details
Volunteers from Tainan are joined by staff members of Taichung Tzu Chi Hospital who also put in effort to cook meals for the gathering in Hualien. And the hosptial staff hope the experience can help them better meet their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work place.
台南與台中的志工,也到花蓮協助香積工作,醫護人員希望這次的經驗,能夠幫助他們,未來在醫院的工作。 Read more
海外會務美國(一)+泰國+香港The 2015 Tzu Chi International Meeting that took place in Taiwan this year saw the participation of over 21 different countries
- Article Details
Welcome to Da Ai Headlines. I`m Mary Lee. Thank you for joining us. The 2015 Tzu Chi International Meeting that took place in Taiwan this year saw the participation of over 21 different countries. Volunteers reported on how they have carried out Master Cheng Yen`s teachings in their respective regions, whether it is on the recycling front, free clinics for refugees, or even crossing borders to help in Ebola-affected areas. Next, we hear from Tzu Chi volunteers from Hong Kong, Thai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歡迎收看大愛英語新聞,我是李佩芳,感恩您的加入。2015年海外慈濟會務報告,今年在臺灣花蓮舉辦,有來自21國的志工來參加,慈濟人分享,如何將上人的理念深耕當地,不管是環保、為難民的義診,或是跨國援助伊波拉疫情,接著帶大家看看,從香港、泰國到美國的行善點滴。 Read more
2015,04/23,澳洲照峯師姑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4月23日(四)09: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2015,04/23,湖北襄陽襄州經貿考察團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4月23日(四)09:30-10: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5,4/23-26, 第十屆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春季)展覽會
- Article Details
【活動名稱】第十屆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春季)展覽會
【活動時間】2015/4/23-26
【活動地點】廈門國際會展中心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會展路198號)
大愛心聞:綠色環保衫 新裝放心穿
Read more
南非爆排外衝突 上千人離家避難
- Article Details
海外會務報告,二十一個國家地區的慈濟志工回到花蓮。其中慈濟人在非洲,用行動撫平天災人禍帶來的傷痛。而南非的排外浪潮,持續延燒,慈濟志工也前往收容所,送來毛毯與關懷。證嚴上人感恩,人人弘法,救拔眾生的苦。
慈濟志工來到收容所,送上毛毯給民眾禦寒。南非因為失業率高掛,所引發的排外浪潮,已經持續兩個多星期,造成最大城約堡,超過千人被迫離家避難。證嚴上人感慨,如果人心不調,天下也沒有平安的日子。
證嚴上人開示:「生活艱鉅中,還起心動念,彼此之間互相排擠,這是他要的嗎不是啊,心靈不調好這散播的煩惱網,實在是很可怕。」
以佛法入心,創造心靈的富有,紐西蘭慈濟人,每天有一兩百位志工,走進社區關懷長者,也將靜思語帶入監獄,讓這個宛如天堂國度的,超級福利國家,更添人的溫暖。
證嚴上人開示:「他們就是這樣的富中之富,投入了貧中之貧,要去轉變他們的貧的心靈,讓他聞法讓他自我心靈開放。」
即便身在不同國度,慈悲的力量,無遠弗屆,人類從匱乏中,學到互助互愛的可貴,也學習用法,行走人間菩薩道。
綜合報導
Read more回收物注入創意 藝術性令人驚豔
- Article Details
配合世界地球日,馬來西亞吉隆坡的慈濟志工與當地的一家商場聯合舉辦環保教育展。環保志工利用回收物,製作展示物品,讓現場的民眾一度誤以為這次的活動是一項藝術展覽。
如同藝術家作品,在百貨商場做展示,一仔細看,當發現是用回收來的玻璃瓶,漁網和寶特瓶做成,許多人很訝異。
慈濟志工 黃時常:「很多會眾沒有聽過解說之前,他們都以為這是一個,藝術作品的比賽,我們通常會通過解說讓大家知道,這個四大乾坤樹代表地,魚代表水颱風代表風,還有那個所謂的大煙筒代表火。」
在志工的解說下,眼前的藝術品,更有意義。
民眾 莫哈默利端:「這是一個很好的努力,喚醒社會要愛護地球,對於我們而言,可能認為我們不會經歷,但在百年後會影響我們的下一代。」
也有人已經身體力行,在這裡找到共鳴。
民眾 林健億:「因為我女朋友也是,很喜歡環保的東西,我一認識我女朋友之後,我去買東西還是什麼,她都會拿一個環保袋給我。」
這項配合世界地球日舉辦的環保展,希望在23天的時間,可以讓更多人了解人類對地球帶來的傷害,願意為下一代留下一個美麗的地球。
黃照峰 高耀文 何永康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社區民眾聚一堂 環保道場好修行
- Article Details
慈濟環保站,是守護大地的堡壘,也是社區裡頭,民眾連繫感情的場所。印尼的「杜利‧苟杉比」環保站,就是這麼一個具有複合式功能的地方,當地民眾還說,他們因為做資源分類,也鍛鍊了自己的心性。
天一亮,社區民眾都往這聚集,這裡是印尼西雅加達的「杜利‧苟杉比」慈濟環保站。
環保志工 濏迪阿萬:「做環保有益於慈善,也有益於自己,這就像是修行的道場一樣,我感受到自己的改變,縮小自己 減少私心,以前的我 只為自己著想,現在比較能替別人想。」
環保志工 柳萍:「在這裡感到很幸福,空虛的時候 一踏進這裡,就好像充電了一樣。」
這的氣氛,就像是社區的活動中心一樣熱絡。歌詞、手語和音符,串起了大家的感情。
環保志工 思麗:「手的動作 變得柔軟又優雅,不會僵硬,這可以鍛鍊耐心,又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慈濟在印尼推行環保有成,也凝聚了社區的向心力。
印尼報導
環保站當教室 資源回收物命延續
- Article Details
學會從海洋資源中謀利之前,可能得了解人類已經對海洋造成了什麼樣的傷害。「澎湖海事水產職業學校」的老師,就安排了學生到慈濟環保站,認識垃圾、學習資源分類。
慈濟志工:「孩子們 你們有沒有看到,這種 他就這樣子(丟),好髒對不對。」
環境教育,從垃圾堆裡開始。
「澎湖海事水產職業學校」的七位學生,來到慈濟北辰環保站學分類,幕後推手、就是他,職校老師「顏一誠」。
澎湖海事水產職校老師 顏一誠:「(濕的要放哪),濕的那個先不要,先放旁邊 把它曬乾。」
澎湖海事水產職校老師 顏一誠:「我們也很想讓他們知道說,有一些看似沒有用的東西,我們怎麼樣努力 經過我們的努力,讓它變成是有價值的。」
學生們不只動手實作,腦中也開始思考,如何對環境更友善。
澎湖海事水產職校學生 高海容:「(你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可以減少這些垃圾),減少這些垃圾喔,就是多喝開水啊,然後 少喝飲料。」
澎湖海事水產職校學生 歐家聲:「以後先把它整理乾淨再丟,不然會造成別人的困擾。」
澎湖海事水產職校學生 林姿晴:「在丟垃圾之前 先想一想,要做好回收,然後先清洗。」
多幫地球想一想,這些學生體會到了,自己就是減少大地與海洋汙染的關鍵。
真善美志工 鄧寶珠 蔡貞惠 澎湖報導
做回收改變一家人 屏單親母堅強
- Article Details
屏東市定時定點的資源回收,不只讓民眾以行動愛地球,也是手心向下、回饋社會的場所,單親媽媽賴佩宜,獨自扶養兩名子女,但因為脊椎兩度開刀,讓她無法工作,家境陷入困境,慈濟基金會介入協助,滿懷感恩的賴佩宜,於是帶著孩子去做回收,不但可以為環保盡分心力,孩子們更因此交到了好朋友,親子間的互動也越來越和諧。
接孩子下課了,對媽媽賴佩宜來講,孩子的笑,是她的心靈食糧。
爬五樓氣喘吁吁的回到家,沒有華麗沙發,但充滿家的溫暖,回想起去年媽媽住院,就讀小四的妹妹婕妤就忍不住流淚。
賴佩宜的女兒 婕妤:「媽媽開完刀之後, 我去看她就想哭, 我怕媽媽開第三次刀。」
講到病痛,獨自扶養孩子的賴佩宜,也忍不住流淚,為了孩子她總是很堅強,但長期擔任搬貨工,椎間盤突出讓她兩度開刀無法工作,去年十月,慈濟基金會給予補助,賴佩宜很感恩總想著要回饋,負責訪視的慈濟志工蔡碧鳳,於是建議來作定點回收,
慈濟志工 蔡碧鳳 :「她一直講說, 可是我不知道怎樣回饋, 我說沒關係, 那就先做環保開始, 她就很高興, 就馬上答應 就禮拜三我就去。」
媽媽 賴佩宜:「我想說時間短短的, 就想說邀小孩一起去。」
媽媽想要全家來付出,於是只要做環保就發零用錢,做沒幾次,孩子不但不拿錢了,還主動提醒
媽媽 賴佩宜:「剛才她還講 媽媽你不是要去做環保, 我就說 對對 走走。」
媽媽 賴佩宜:「我那個男生, 很會回嘴, 現在還會學著 說感恩。」
賴佩宜的兒子 家豪:「(感恩), 好 感恩。」
媽媽很意外,因為孩子不但把感恩掛嘴邊,還交了好朋友
定點回收的現場,總是充滿笑聲。
作完回收,互道感恩,回到家,隨手做分類已成習慣
賴佩宜的女兒 婕妤:「媽媽一開始講的話, 我就覺得不想去做, 我試著下去做, 結果成功了, 謝謝師姑跟我們講說, (住家)後面可以做資源回收。」
女兒乖巧貼心,兒子心思細膩卻不擅表達,母子的互動是全家和諧的關鍵。
慈濟志工 蔡碧鳳:「我發現她跟小孩的互動, 都會用比較嚴厲的方式跟小孩互動, 上人跟我們提到一句靜思語就是說, 當你要去 要求別人的當下, 要先改變自己, 那你要先從你自己去改變。」
媽媽 賴佩宜 跟家豪對話 :「家豪 以前的媽媽, 是不是都會打你, 把你吊起來打, 現在會嗎, (不會), (比較不會打了)。」
媽媽的態度變柔軟了,母子關係,也悄悄的改變了。
媽媽 賴佩宜:「我生病後, 沒他們倆 我就放棄了。」
媽媽 賴佩宜 跟家豪對話:「洗澡啦 不要多話, (喜歡講又不出來講) I LOVE YOU 媽咪, 有沒有收到 媽媽有沒有收到,有。」
陳怡臻 陳立偉 屏東報導
Read more彎腰回收草根情 觀光區最美風景
- Article Details
馬來西亞的「武來岸」華人新村,有一位60歲的慈濟環保志工「李月英」,因為退休後無意間收看大愛電視,得知守護環境的重要性,決定就此加入環保的行列,希望為子孫們留下一片淨土。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53公里外的「武來岸」華人新村,是個著名的觀光景點,也是60歲志工「李月英」的環保管區。
攤商老闆:「有紙箱啊,或者是那個塑膠袋啊,要不然就雞蛋的紙盤,那些我們是拿來大概要丟的東西,留起來 就是給(她)來拿囉。」
以村子為中心,方圓兩公里內的回收資源,她都願意收取。
環保志工,李月英:「這邊的(回收)資源,拿越多越好嘛,是不是越多,越幫到人家,跟他們講,我們是這個做慈濟的,是做好事,還有幫那些孩子,學校的孩子,窮苦人的 。」
已經退休的「李月英」,因為大愛電視,得知其他的草根足跡,從中找到自己新的人生動力。
環保志工,余光嬌:「她的精神是很棒,而且她很投入,她做起環保就好像法入心,什麼都願意去做。」
環保志工,李月英:「做到腳不能夠跑啦,腳不能夠動,那時候就做不到了。」
誓做山林的守護者,「李月英」用盡力氣,要為後世子孫留下一片淨土。
姚雅美 何永康 真善美志工-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世界地球日!動員掃街宣導節約
- Article Details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花蓮區慈濟志工身體力行,清掃街道、公園,帶動社區鄰里一起付出,小朋友和行動不便的居民,也熱情響應,維護乾淨的環境。
「愛護鄉里從我做起,省水省電 人人有責,為下一代創造一個乾淨的地球。」
廣播車沿街放送,這樣還不夠,花蓮區慈濟人和當地里長,挨家挨戶拜訪,除了宣傳世界地球日活動,也帶來省水省電小秘訣。
居民:「比如說出門的時候,把電拔掉 水龍頭隨時關。」
國裕里長 杜曉炬:「如果這個觀念,我們真的可以把它擴散開來,每一個人都可以省水省電,這個地球會因為我們而更永續。」
有了前一天的宣傳作暖身,清晨五點天未亮,居民跟著志工的腳步,到公園一起清掃。
慈濟志工 沈思彤:「透過實作,拉近我們跟社區里民之間的互動,希望未來在推動一些,更好的事情的時候,也能夠接引更多更多的人。」
同個時間、不同地點,人人一起彎腰付出。清除了堆積許久的落葉,環境整潔,也減少蚊蟲。短短三小時,清出一百多袋垃圾。行動不便的長者,不落人後,也要出一份力。
居民 彭何月妹:「幫忙這樣載,腳不方便,做志工。」
積極活力不輸大人,小朋友提起塑膠袋、拿起掃具,要讓地球媽媽恢復亮麗容貌,快樂投入,過程也是生活教育。大家有了同樣目標,從活動中心到社區街道,每個角落,仔細不放過。
居民 漢明遠:「一半是運動,一半是跟著團體,去做這種事情,感覺很棒。」
用行動響應,志工與鄉親紛紛站出來,儘管天氣悶熱,卻因為一分認同,忘卻了疲憊,忘卻疲憊,看見珍愛地球的心。
真善美志工 花蓮綜合報導
Read moreWednesday, 22 April 2015
擁抱蒼生獻大愛 科技掘井為後盾
- Article Details
為了體恤慈濟志工在寒冷的冬天裡,必須穿著厚重的禦寒外套,將賑災物資親自遞給鄉親,大愛感恩科技不斷研發禦寒外套的精進改良。 繼上周六在人援會受邀分享後再邀請弘碩紡織科技陳總來到內湖讓大愛感恩科技各相關部門同仁可學習/了解最新紡織科技。
弘碩紡織科技是專業環保保暖衣物知名生產廠商,擁有豐富的戶外雪衣、登山及時尚休閒服飾製造經驗,其中以「AIRDOWN的空氣羽絨充氣衣」最為著名,此項創新技術更取得中國、日本、歐洲多國專利,產品並熱銷全球。「空氣羽絨充氣衣」是將空氣存放於外套中的氣囊,造成空氣保暖,並可經由調整儲存的氣體而改變溫度,且攜帶輕巧方便,不像外面市場的禦寒外套龐大厚重。更重要的是,與一般市場的羽絨外套不同,採用可分解的材質製成,講究環保、不殺生理念,不使用皮草、羽絨等材質。
常見的可分解塑膠,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 PLA) 最常被使用到。在台灣的資源回收標誌,聚乳酸等生分解性材質被歸類為7號(其他類) 塑膠。生物可分解(Biodegradation)性塑膠主要的材料是澱粉、聚乳酸及纖維蛋白質,其內容物不含傳統塑膠成分,在一般用途方面仍和傳統塑膠相差無異。聚乳酸是由澱粉發酵成的乳酸為原料,取自於植物,所以減少石化資源消耗。惟雖然能生物分解,但在常溫中需要約25個月才能水解,生物分解開始需要約一年的特性。
弘碩紡織科技陳淵琮總經理表示:「大愛感恩科技是做環保回收部分,AIRDOWN產品也是以環保取向而發展,研發可以經由泥土掩埋兩至三年後會環保分解,採用天然材質結合玉米纖維。在空氣與環保結合方面,不耗費石化資源、降低石油消耗,不傷害生物個體,若每個人都能使用資源再生產品,我們的地球一定會更好。」
大愛感恩科技的慈悲科技系列產品,就是考量救災的困難情境,研發以保護人員安全,因應災區沒水、沒電之情況而開發。如同太陽能拉桿後背包,兼具太陽能板,將太陽能轉存電能緊急用電;防穿刺神奇白鞋,為保護第一線慈濟賑災志工險峻環境的安全考量,設計出體重在112 公斤以下穿著遇有金屬異物不穿透鞋底。期待雙方發揮良能,為慈悲科技做出具體貢獻。結合「愛心」、「環保」及「科技」,肩負起「掘井人」的精神,向下挖掘湧出活水,成為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的後盾。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報導
Read more擁抱蒼生獻大愛 科技掘井為後盾
- Article Details
為了體恤慈濟志工在寒冷的冬天裡,必須穿著厚重的禦寒外套,將賑災物資親自遞給鄉親,大愛感恩科技不斷研發禦寒外套的精進改良。 繼上周六在人援會受邀分享後再邀請弘碩紡織科技陳總來到內湖讓大愛感恩科技各相關部門同仁可學習/了解最新紡織科技。
弘碩紡織科技是專業環保保暖衣物知名生產廠商,擁有豐富的戶外雪衣、登山及時尚休閒服飾製造經驗,其中以「AIRDOWN的空氣羽絨充氣衣」最為著名,此項創新技術更取得中國、日本、歐洲多國專利,產品並熱銷全球。「空氣羽絨充氣衣」是將空氣存放於外套中的氣囊,造成空氣保暖,並可經由調整儲存的氣體而改變溫度,且攜帶輕巧方便,不像外面市場的禦寒外套龐大厚重。更重要的是,與一般市場的羽絨外套不同,採用可分解的材質製成,講究環保、不殺生理念,不使用皮草、羽絨等材質。
常見的可分解塑膠,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 PLA) 最常被使用到。在台灣的資源回收標誌,聚乳酸等生分解性材質被歸類為7號(其他類) 塑膠。生物可分解(Biodegradation)性塑膠主要的材料是澱粉、聚乳酸及纖維蛋白質,其內容物不含傳統塑膠成分,在一般用途方面仍和傳統塑膠相差無異。聚乳酸是由澱粉發酵成的乳酸為原料,取自於植物,所以減少石化資源消耗。惟雖然能生物分解,但在常溫中需要約25個月才能水解,生物分解開始需要約一年的特性。
弘碩紡織科技陳淵琮總經理表示:「大愛感恩科技是做環保回收部分,AIRDOWN產品也是以環保取向而發展,研發可以經由泥土掩埋兩至三年後會環保分解,採用天然材質結合玉米纖維。在空氣與環保結合方面,不耗費石化資源、降低石油消耗,不傷害生物個體,若每個人都能使用資源再生產品,我們的地球一定會更好。」
大愛感恩科技的慈悲科技系列產品,就是考量救災的困難情境,研發以保護人員安全,因應災區沒水、沒電之情況而開發。如同太陽能拉桿後背包,兼具太陽能板,將太陽能轉存電能緊急用電;防穿刺神奇白鞋,為保護第一線慈濟賑災志工險峻環境的安全考量,設計出體重在112 公斤以下穿著遇有金屬異物不穿透鞋底。期待雙方發揮良能,為慈悲科技做出具體貢獻。結合「愛心」、「環保」及「科技」,肩負起「掘井人」的精神,向下挖掘湧出活水,成為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的後盾。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