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015
Thursday, 26 March 2015
宣示愛樹宣言 種下樹苗培植希望
- Article Details
三月是植樹月,慈濟教育志業,陸續展開植樹教育,在師長的帶領下,孩子們種下樹木,為地球、為自己,許下希望。
大聲唸出「愛樹宣言」,慈大附中國小部,在老師的帶領下,種下希望之樹。
六年級的同學,也在畢業之前,寫下一封信,給20歲的自己,埋入草原,也種下對未來的期許。
慈大附中國小部學生 蘇緯霖:「因為去年我的阿公不幸去世, 我不想讓我的家人也變成那樣子, 所以我想要立志當一個醫生, 想要讓全天下的人都平平安安的。」
三月是「植樹月」,慈濟技術學院,帶領學子種植「咖啡樹」,和校園「實習咖啡館」,形成產學合作。
慈濟技術學院校長 羅文瑞:「我們希望說從咖啡的栽種, 一直到咖啡的製作, 就是脫殼 烘焙 全部一系列, 學生都可以體驗, 就是讓大家去了解, 整個咖啡的一個過程。」
這一批咖啡樹是阿拉比卡品種,預計3到5年可以收成,學生親手種植,也特別有成就感。
慈濟技術學院學生 周婉玲:「像我們就只知道買咖啡豆, 然後磨一磨做咖啡, 可是你從來不知道咖啡要怎麼種, 甚至說你不知道, 它在什麼樣的氣候, 或什麼樣的地形, 比較適合種咖啡樹, 所以我覺得在做這些(過程),應該會知道。」
植樹不只是環境教育,更是愛護地球母親的最佳行動。
葉朝慶 真善美志工-花蓮報導
Read moreWednesday, 25 March 2015
興采愛接力 大愛善凝聚
- Article Details
祖父彈棉花、父輩經營寢具用品,從小在紡織世家長大。父親一句:「要做讓人溫暖的事業」,他傳承家業,27歲的陳國欽與同為紡織專業的妻子賴美惠創立興采實業。草創初期的興采從「給人溫暖」的棉被店開始,一人在店頭招呼客人、打理店務,另一人則在店後專注開發布料貿易的事業。從傳統紡織產業,興采更轉型成為全球功能性布料之研發及生產的領導廠商,產品主要以機能性布料為主。
一次在排隊買咖啡時,見到有位老婆婆向店員要咖啡渣,準備帶回家除臭用,太太隨口問了一句「咖啡渣可以放進衣服裡嗎?」成為他的靈感來源,於是常喝咖啡的他開始研究與比較各種咖啡豆,最後成功研發出世界首創利用咖啡渣再製成環保科技咖啡紗。大約在同一段時間,在大愛感恩黃華德董事長因緣引領之下,二人參加實業家靜思生活營,深受感動,更加認同慈濟 證嚴上人的慈善理念。秉持著「地球能永續生存,帶給人類更美好的生活!」的理念,不忘取之於地球,用之於地球的感恩之心,與紡織業志同道合之夥伴,投入大愛感恩愛心平台。興采將咖啡紗技術、結合大愛感恩科技環保酯粒製成環保機能紗,發展出對環境友善的原料及產品。減少汙染及能源消耗,為再生資源多盡一份心力。與眾多愛護地球、珍惜資源的公司,成為愛心接力、付出無所求的愛心合作夥伴。
陳國欽 總經理響應 證嚴上人「續物命‧造福慧」號召,從公司產品的研發做起,更帶動公司同仁每個星期二中午素食愛地球。今天『身體環保』素食餐會,更邀請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與興采同仁『心靈環保』面對面,分享「慈濟路上我和你」。
李鼎銘 師兄以自身參與慈濟經驗與大家分享,外界總是說『慈濟好像吸取社會大部分的資源』,真是如此嗎?鼎銘師兄分享到,每個人將錢捐到任何慈善組織都是好事,因為都是幫助人,但慈濟最重要是 " " 募心 " 將大家每一點的付出,匯聚成大愛把社會福利的餅拓大,人人身體力行來落實/膚慰需要被幫助的人們。如同靜思語:「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興采所有的同仁,在這個愛的平台投入自己的專業,也是一種愛的接力/善的循環。 希望大家能知道,如果可以自身投入,付出一點點的力量,「Simple action, Big difference. 」的確,一個小小的行動就是改變世界的力量,而且善的能量將會延續下去。
陳國欽 總經理表示:職位是有時間性的,但志業卻是可以做一輩子的,而我們多與有善、有愛的人接觸,心中自然就會種下這一顆善的種子,而這顆善的種子也要靠我們用心灌溉。陳總經理鼓勵同仁加入慈善的行列付出,同時也承諾未來與大愛感恩科技合作設計產品,邀請設計團隊一起將產品生命力帶入,把回收的資源再運用,延續物命,讓更多人感受到這產品背後是有許多人一同付出與努力,讓善的力量無限蔓延。
大愛感恩科技 李艾錚 新北市新莊區報導
Read more興采愛接力 大愛善凝聚
- Article Details
祖父彈棉花、父輩經營寢具用品,從小在紡織世家長大。父親一句:「要做讓人溫暖的事業」,他傳承家業,27歲的陳國欽與同為紡織專業的妻子賴美惠創立興采實業。草創初期的興采從「給人溫暖」的棉被店開始,一人在店頭招呼客人、打理店務,另一人則在店後專注開發布料貿易的事業。從傳統紡織產業,興采更轉型成為全球功能性布料之研發及生產的領導廠商,產品主要以機能性布料為主。
一次在排隊買咖啡時,見到有位老婆婆向店員要咖啡渣,準備帶回家除臭用,太太隨口問了一句「咖啡渣可以放進衣服裡嗎?」成為他的靈感來源,於是常喝咖啡的他開始研究與比較各種咖啡豆,最後成功研發出世界首創利用咖啡渣再製成環保科技咖啡紗。大約在同一段時間,在大愛感恩黃華德董事長因緣引領之下,二人參加實業家靜思生活營,深受感動,更加認同慈濟 證嚴上人的慈善理念。秉持著「地球能永續生存,帶給人類更美好的生活!」的理念,不忘取之於地球,用之於地球的感恩之心,與紡織業志同道合之夥伴,投入大愛感恩愛心平台。興采將咖啡紗技術、結合大愛感恩科技環保酯粒製成環保機能紗,發展出對環境友善的原料及產品。減少汙染及能源消耗,為再生資源多盡一份心力。與眾多愛護地球、珍惜資源的公司,成為愛心接力、付出無所求的愛心合作夥伴。
陳國欽 總經理響應 證嚴上人「續物命‧造福慧」號召,從公司產品的研發做起,更帶動公司同仁每個星期二中午素食愛地球。今天『身體環保』素食餐會,更邀請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與興采同仁『心靈環保』面對面,分享「慈濟路上我和你」。
李鼎銘 師兄以自身參與慈濟經驗與大家分享,外界總是說『慈濟好像吸取社會大部分的資源』,真是如此嗎?鼎銘師兄分享到,每個人將錢捐到任何慈善組織都是好事,因為都是幫助人,但慈濟最重要是 " " 募心 " 將大家每一點的付出,匯聚成大愛把社會福利的餅拓大,人人身體力行來落實/膚慰需要被幫助的人們。如同靜思語:「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興采所有的同仁,在這個愛的平台投入自己的專業,也是一種愛的接力/善的循環。 希望大家能知道,如果可以自身投入,付出一點點的力量,「Simple action, Big difference. 」的確,一個小小的行動就是改變世界的力量,而且善的能量將會延續下去。
陳國欽 總經理表示:職位是有時間性的,但志業卻是可以做一輩子的,而我們多與有善、有愛的人接觸,心中自然就會種下這一顆善的種子,而這顆善的種子也要靠我們用心灌溉。陳總經理鼓勵同仁加入慈善的行列付出,同時也承諾未來與大愛感恩科技合作設計產品,邀請設計團隊一起將產品生命力帶入,把回收的資源再運用,延續物命,讓更多人感受到這產品背後是有許多人一同付出與努力,讓善的力量無限蔓延。
大愛感恩科技 李艾錚 新北市新莊區報導
Read more興采愛接力 大愛善凝聚
- Article Details
祖父彈棉花、父輩經營寢具用品,從小在紡織世家長大。父親一句:「要做讓人溫暖的事業」,他傳承家業,27歲的陳國欽與同為紡織專業的妻子賴美惠創立興采實業。草創初期的興采從「給人溫暖」的棉被店開始,一人在店頭招呼客人、打理店務,另一人則在店後專注開發布料貿易的事業。從傳統紡織產業,興采更轉型成為全球功能性布料之研發及生產的領導廠商,產品主要以機能性布料為主。
一次在排隊買咖啡時,見到有位老婆婆向店員要咖啡渣,準備帶回家除臭用,太太隨口問了一句「咖啡渣可以放進衣服裡嗎?」成為他的靈感來源,於是常喝咖啡的他開始研究與比較各種咖啡豆,最後成功研發出世界首創利用咖啡渣再製成環保科技咖啡紗。大約在同一段時間,在大愛感恩黃華德董事長因緣引領之下,二人參加實業家靜思生活營,深受感動,更加認同慈濟 證嚴上人的慈善理念。秉持著「地球能永續生存,帶給人類更美好的生活!」的理念,不忘取之於地球,用之於地球的感恩之心,與紡織業志同道合之夥伴,投入大愛感恩愛心平台。興采將咖啡紗技術、結合大愛感恩科技環保酯粒製成環保機能紗,發展出對環境友善的原料及產品。減少汙染及能源消耗,為再生資源多盡一份心力。與眾多愛護地球、珍惜資源的公司,成為愛心接力、付出無所求的愛心合作夥伴。
陳國欽 總經理響應 證嚴上人「續物命‧造福慧」號召,從公司產品的研發做起,更帶動公司同仁每個星期二中午素食愛地球。今天『身體環保』素食餐會,更邀請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與興采同仁『心靈環保』面對面,分享「慈濟路上我和你」。
李鼎銘 師兄以自身參與慈濟經驗與大家分享,外界總是說『慈濟好像吸取社會大部分的資源』,真是如此嗎?鼎銘師兄分享到,每個人將錢捐到任何慈善組織都是好事,因為都是幫助人,但慈濟最重要是 " " 募心 " 將大家每一點的付出,匯聚成大愛把社會福利的餅拓大,人人身體力行來落實/膚慰需要被幫助的人們。如同靜思語:「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興采所有的同仁,在這個愛的平台投入自己的專業,也是一種愛的接力/善的循環。 希望大家能知道,如果可以自身投入,付出一點點的力量,「Simple action, Big difference. 」的確,一個小小的行動就是改變世界的力量,而且善的能量將會延續下去。
陳國欽 總經理表示:職位是有時間性的,但志業卻是可以做一輩子的,而我們多與有善、有愛的人接觸,心中自然就會種下這一顆善的種子,而這顆善的種子也要靠我們用心灌溉。陳總經理鼓勵同仁加入慈善的行列付出,同時也承諾未來與大愛感恩科技合作設計產品,邀請設計團隊一起將產品生命力帶入,把回收的資源再運用,延續物命,讓更多人感受到這產品背後是有許多人一同付出與努力,讓善的力量無限蔓延。
大愛感恩科技 李艾錚 新北市新莊區報導
Read more2015,03/25,菲律賓人文真善美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3月25日(三) 14:00–15: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菲國真善美志工 願散播愛與關懷

菲火災發放+印尼火災發放Sudden fire destroyed everything
- Article Details
In Indonesia’s North Jakarta, a massive fire destroyed around 80 homes in a residential area in Pejagalan Village, thankfully, no one was hurt. Upon receiving the news, Tzu Chi volunteers came to the rescue with aid for the fire victims. But first, we go to Manila of the Philippines, where Tzu Chi volunteers lend a helping hand to those affected by two sepearate fires.
在印尼的北雅加達,日前發生了一場大火,燒掉了北嘉卡藍村的八十間民宅,幸好無人傷亡,慈濟志工接獲消息,立即準備了生活物資,前往火災現場慰問關懷。首先,來到菲律賓馬尼拉,慈濟來到兩起火警,物資發放,解燃眉之急。 Read more
綠色生活力行環保 分享智慧法寶
- Article Details
加拿大列治文慈濟志工,常把握機會與社區民眾互動。介紹慈濟之外,往往也有更重要的生活理念,希望帶動民眾一起落實生活。例如,適合小朋友參加的闖關遊戲,慈濟志工會設計生活技能,期盼孩子們可以從中學習如何做家事。適合老人家的則有土風舞、老歌欣賞。對於家庭主婦,節省能源、製作環保酵素的方法,引起不少人的興趣。
「環保五善之歌」曲調簡單熟悉,中僑列治文婦女會成員,積極學習。這也是她們首次邀請慈濟志工,來分享環保理念。
在座大部分是家庭主婦,對於運用廚餘製作的酵素清潔劑,有高度興趣,討論熱烈。
列治文慈濟志工舉辦活動,總是細心關照對象。有知性、有感性、也有活潑喜氣。
對於長者,投其所好,老歌登場。
對於學齡兒童,闖關遊戲,關關都有驚喜與學習。
有苦難時,慈濟人伸出援手,及時幫助。平安之時,則是關懷社區,推動人文教育。在多元文化的加拿大,慈濟志工希望來自台灣的善與美,持續深耕在地。
真善美志工 加拿大報導
Read more連棟鐵皮屋焚毀 志工慰問送溫暖
- Article Details
上星期日22號早上十點左右,新北市貢寮區一處山區民宅發生火警,因為起火點是鐵皮屋,火勢一燒不可收拾,加上旁邊住戶緊密相連,最後總共有四戶二樓鐵皮建築嚴重燒燬。事發當時,當地慈濟人動員勘災並發送慰問金。而從昨天開始,東北季風報到,溫度降低、雨下不停,今天早上,趁著受災戶回到家園整理住家,志工再度貼心送上禦寒棉被,還有募集來的衣物。
一床床棉被,加上生活物資包,暫時緩解了火災後的困境。
來到二樓臥室,木製裝潢全部付之一炬,燒成焦黑,連石棉瓦屋頂和木樑也嚴重坍毀,雨,擋也擋不住。
受災戶 鄭小姐:「我也很感謝師姊他們, 在第一時間 他們是很關心我們, 所以我是覺得我們台灣, 社會還是很有溫暖的 對不對。」
慈濟志工 賴玉梅:「接到居民的反應, 說這裡有一個火災, 那我們就趕快通知, 我們的師兄師姊, 那我們就很快過來, 我們也把慰問金 還有毛毯, 就一起帶過來。」
22號早上一場電線走火,連四棟建築二樓,因為幾乎是鐵皮屋,全都遭受嚴重波及。台北和基隆訪視志工,合力關懷。
火災當下,許多衣服來不及搶救,加上天氣突然變濕冷,志工趕緊募集衣服。
慈濟志工 游枝桃:「孩子跟大人都沒外套穿, 所以他們跟我們訴苦的時候, 我就趕快募集 我們在當地的會員, 還有我們慈濟人 家裏有多少衣服, 我們就拿多少衣服過來。」
受災戶 蔡小姐:「現在也很亂,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晚上借住親戚家,白天冒雨清掃家園,受災居民期盼區公所能趕緊協助。
蕭志傑 李建寬 台北報導
Read more2015,03/25,印尼實業家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3月25日(三) 09:00–11: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大愛邀善士 菩薩傳美善


Read more
Tuesday, 24 March 2015
心靈環保善循環 菁華響應愛接力
- Article Details
2008年全球金融大海嘯,有一家神秘公司跑到桃園大園工業區投資17億元蓋了占地3萬坪的工廠;為了做最好的刷毛布,從上游的化學纖維開始做起到下游的加工絲都自己做,確保品質能達到要求;當刷毛布、衣生產重鎮從台灣轉移到中國甚至往東南亞國家,它卻繼續留在台灣,他就是全球頂尖刷毛布供應商「菁華工業」。
刷毛衣跟寶特瓶一樣,原料都是由聚酯纖維 (PET) 做的,價格相對有競爭力且質輕、有著與皮草衣裘相同保暖的效果,因此有人稱刷毛衣是「窮人的皮草」。與一般針織布料相同,但經過三道特殊的製程:『刷』- 先用金屬鉤子鉤破紗線,讓裡頭的纖維散開拉起,卻不能整條弄斷。『梳』- 跟梳頭髮一樣,梳出一絲絲的毛絨,使布料更加柔軟。『剪』- 最後將毛絨剪平,就像用除草機割草一樣,絨毛成為服服貼貼、緊緊交織的草皮。『刷、梳、剪』三道製程讓一塊布料摸起來像高級皮裘、舒適柔軟又具保暖功能。擁有全世界最新、最自動化工廠的菁華工業,在黃彥一 董事長帶領下,做到降低耗能、耗水,扭轉紡織業帶來汙染的形象。這樣充滿愛心的公司,在大愛感恩科技愛的平台上,付出無所求,是大愛感恩最佳合作夥伴之一。
黃董事長認同慈濟環保理念,除了改變紡織業是汙染工業的形象,也帶動公司同仁每個星期五中午素食愛地球。今天不僅素食『身體環保』,針對外界紛紛擾擾、新聞媒體似是而非的批評,特別邀請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與同仁面對面,來場『心靈環保』,分享「環保人文」。
李鼎銘 師兄分享 證嚴上人在1990年8月23日一場演講中,提出「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號召慈濟人隨手做環保開始,帶動每一個環保菩薩將垃圾分類、整理,化為有用的資源。大愛感恩科技則匯聚諸如菁華工業等紡織業的專才,將回收資源化為實用的產品、延續物命,啟發更多人的慈悲心。藉由分享讓菁華同仁更了解,大愛感恩以『社會企業』的型態、化無用為有用;制度面則是將內部作業流程標準化,且達到ISO 9001品質與ISO 14001環境認證標準。而慈濟志業體,因屬來自各方的志工菩薩,秉持「付出無求,同時感恩」的精神,「以戒為制度,愛為管理」,以真誠的愛,視膚慰天下蒼生為己任。
黃彥一 董事長十分感動於 證嚴上人的無私付出,也希望盡己之力,帶動同仁落實清淨在源頭,更希望能夠啟發同仁善念,因此請購大愛感恩慈悲科技系列「神奇白鞋」與全體同仁結緣,希望穿上這雙鞋,能夠一起「口說好話、心想好意、手做好事、腳走好路」,將善的循環從自身傳給更多的人。
「台灣無以為寶,唯有以愛與善為寶」,大愛感恩科技藉由「善」的平台接引許多相關企業一同投入「愛」的行列,達到大愛感恩與眾不同的ROI - Return Of Influence ,深植影響力,匯聚每一股清流力量,我們都會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大愛感恩科技 李艾錚 桃園市大園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