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015

Saturday, 28 March 2015

高三車禍摔傷腦 慈濟陪伴助復健


而慈濟人愛的足跡,也來到了新竹縣北埔鄉山區。慈濟關懷戶小智,今年24歲,就讀高三那年,騎機車發生車禍重傷。因為鄰居是慈濟環保志工,就趕緊向訪視志工提報,陪伴六年下來,原本車禍造成的大腦損傷、說話能力喪失,透過慈濟人關懷和陪伴做環保,獲得了驚人的改善。今年二月,爸爸往生,只剩下他和媽媽相依為命,志工便帶動小智收取回收物,變賣後多少補貼生活,也讓他找回生命的自信。

志工的到來,讓這位大男孩超開心。難以想像,六年前就讀高三時,一場嚴重車禍,差點奪去性命。

小智的養母 陳媽媽:「嚴重的時候 去到醫院不知道人,我就想說 會好也是自己的命,不會好也是自己的命
。」

慈濟志工 鄭碧珍:「車禍後來開刀,(小智)就到安養院住一陣子,後來回家以後,我們師兄師姊就來陪伴關懷。」

慈濟關懷戶 小智:「然後我竟然會慢慢恢復,恢復 恢復到現在的我,可以幫忙到家庭,我就覺得好感動 對
。」

踩扁還不夠,再拿起鐵鎚,用力敲,幾年來,志工陪伴小智做環保當復健,讓大腦逐漸恢復功能,重建說話和記憶,而回收物販賣後 也多少貼補家用。

慈濟關懷戶 小智:「可以幫助媽媽,可以幫助生活 我就好開心,我就多了一分力量幫忙 對。」

慈濟志工 張春桃:「因為他跟我小孩是一樣大,然後就覺得說我的孩子,是很快樂的在上大學,然後他 看了滿心疼的,然後我就想說,因為他在這邊也沒有很多鄰居,如何讓他去接觸更多的人,那我們就想到我們的環保站。」

志工的存在,是最大依靠,尤其最近養母雙腿車禍受傷,二月底養父更因病往生。

慈濟志工 鄭碧珍:「結果葬儀社的人去,他(小智)不讓他載走,他說慈濟師兄師姊們沒有來,我們不能動(爸爸) 就是要等我們。」

北埔鄉大湖村長 劉金庭:「小智時常跟我講說,慈濟曾經把他那個房子,因為房子很會漏水,所以說曾經把他的房子修補過。」

慈濟關懷戶 小智:「就是你把這個(鳳梨)頭割下來,你就把它塞到土裡面,它就是會長。」

偌大的菜園,迫不及待和大夥分享。在養父離開後,這裡,成了母子倆最快樂的心靈園地。

蕭志傑 梁家銘 新竹報導

Read more

防災勝於救災 演練確實居安思危


台北市消防局在大湖公園舉辦防災宣導活動,教導民眾正確防災觀念,同時也邀約慈濟,介紹在救災時,所使用的科技用品。

地震體驗車,感受天搖地晃,也有煙霧體驗室,摸擬火災發時,該如何在濃煙中逃生,消防局舉辦防災宣導活動,除了真實體驗,觀念的宣導,也很重要,油鍋起火,不是用水噴,而是用鍋子蓋,家家戶戶,要自備救生包,也最好都能裝上住宅火災警報器,才能及時逃生。

消防隊員:「你在睡覺的時候耳朵最敏感,聽到嗶嗶聲時,濃煙到一個程度它會叫。」

慈濟也受邀,展示在救災時,所應用的科技智慧,一天能製造五噸飲用水的淨水艇以及行動廚房,讓許多民眾很好奇。

慈濟志工 劉明秀:「香積飯也是在賑災的時候,是一個很好用的食物,又方便又簡單,可以用冷水熱水都可以泡。」

台北市消防局第三大隊長 游家懿:「研發出來類似乾燥飯,加水就可以變成粥,河水可以淨化成乾淨飲用水,這都是在災害發生時很有幫助。」

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傷害,也能降低災害造成的衝擊。


真善美志工 黃鳳框 徐錫東 黃英雄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校園節水有妙招 回收利用不浪費


誰是省水冠軍,今天要看兩座校園台南成功大學以及高雄大愛幼兒園,不論大學生或者小小孩都將省水,變成生活中的一種好習慣!

邊洗手,邊用小桶子接下水,然後依序倒進大桶子中,這樣的,水,能做什麼呢?
洗手水能做的還有像這樣,上完廁所後沖小便斗,八歲不到的孩子,從細節中把水資源好好利用,再把鏡頭轉到大學校園中,
成大事務組 曾華民:「這個 現在你看到的水,是從平常的洗手台 下雨的雨槽水,我們總稱為回收水。」
把平時洗手的水,透過管線集中起來,利用水槽車運載,一天大約可以有六噸左右的量。
是校區中灌溉用水的來源之一。而看過去綠油油的大草皮,要維護,使用的也不是自來水!成功大學總務長 詹錢登:「筏式基礎裡面,地下水滲流出來的回收水,這回收水其實相當豐富。」
在成功大學中,建築物底層,設置有筏基夾層,這裡儲存了地下滲水,光是一個區塊,就有十噸左右的儲量。

目前這些筏基水,作為校園景觀維護用水,一天六十公噸。善用水資源,加上泳池僅供教學,其餘不開放,校園中,面對缺水危機,大家共同努力!

朱怡蓉 蕭宏澍 綜合報導

Read more

Friday, 27 March 2015

善巧妙喻傳真理 法海常作渡人舟

圖說:智慧師姑(左二)讚歎的表示,公司研發實驗室,無時無刻不都在研究創新再生資源應用,並創造舒適、實用的原料來創新日常生活用品;同時,也兼顧維護我們身、心、靈的健康。期盼大愛感恩科技的這一份人文理念與愛心付出,能匯聚清流,成為典範、永續經營 。(攝影者:呂怡德)靜思語:「做該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該做的事是愚痴。」年輕時候的林智慧,因為擔心先生會犯桃花,會有婚外情,所以幾近全天候緊迫釘人的查勤,疑神疑鬼經常弄得自己神經兮兮;尤其是伶牙俐齒、得理不饒人的個性,也因經常咄咄逼人搞得與丈夫的關係很不融洽,所以也犯了許多的口業。

後來,因為生命當中的貴人–林勝勝師姊的出現,帶領她認識慈濟,從 證嚴法師的開示中,才逐漸領悟、智慧花開。尤其是 證嚴上人一段段對於說話修養的開示:「上唇代表天、下唇代表地,說出來的話會驚天動地,傷害別人的話不能說」、「好言好語如同口吐蓮花,惡言惡語如同口吐毒蛇」、「說話不要四聲道,說話是要說到對方的瞳孔內心裡,但卻不會刺到對方的心」,更是深深觸動、警醒了 智慧師姊,讓她開始懂得縮小自己,用「善解」與「包容」的態度來與先生相處, 證嚴上人的法讓 智慧師姊心開意解、去除煩惱,渡化了自己,也改善了與家人的關係。

圖說:將近三十年的慈濟志工生涯,智慧師姊經常以身示教、佈施妙法,間接的,也影響了許多人的人生觀,正所謂是「善巧妙喻傳真理、法海常作渡人舟」的人品典範。(攝影者:呂怡德)將近三十年的慈濟志工生涯,智慧師姊也樂於分享她自己的人生故事,並承擔慈濟技術學院的慈誠懿德會的總幹事,經常以身示教、佈施妙法,間接的也影響了許多人的人生觀,正所謂是「善巧妙喻傳真理、法海常作渡人舟」的人品典範,對照年輕時期的「零」智慧,現在的她是心靈充滿智慧也可說是智慧成 " 林 "。

智慧師姊參觀了大愛感恩低碳人文概念館,非常讚歎的表示,大概也只有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有將 證嚴上人環保資源回收分類與愛護環境大地的理念,發心具體落實呈現,讓大眾能真正的感受到,我們要善用周遭的資源與維護我們環境的乾淨;尤其,是研發實驗室無時無刻不都在研究創新再生資源應用,並創造舒適、實用的原料來創新日常生活用品,同時,也兼顧維護我們身、心、靈的健康。期盼大愛感恩科技的這一份人文理念與愛心付出,能匯聚清流,身為典範、永續經營。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善巧妙喻傳真理 法海常作渡人舟

圖說:智慧師姑(左二)讚歎的表示,公司研發實驗室,無時無刻不都在研究創新再生資源應用,並創造舒適、實用的原料來創新日常生活用品;同時,也兼顧維護我們身、心、靈的健康。期盼大愛感恩科技的這一份人文理念與愛心付出,能匯聚清流,成為典範、永續經營 。(攝影者:呂怡德)靜思語:「做該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該做的事是愚痴。」年輕時候的林智慧,因為擔心先生會犯桃花,會有婚外情,所以幾近全天候緊迫釘人的查勤,疑神疑鬼經常弄得自己神經兮兮;尤其是伶牙俐齒、得理不饒人的個性,也因經常咄咄逼人搞得與丈夫的關係很不融洽,所以也犯了許多的口業。

後來,因為生命當中的貴人–林勝勝師姊的出現,帶領她認識慈濟,從 證嚴法師的開示中,才逐漸領悟、智慧花開。尤其是 證嚴上人一段段對於說話修養的開示:「上唇代表天、下唇代表地,說出來的話會驚天動地,傷害別人的話不能說」、「好言好語如同口吐蓮花,惡言惡語如同口吐毒蛇」、「說話不要四聲道,說話是要說到對方的瞳孔內心裡,但卻不會刺到對方的心」,更是深深觸動、警醒了 智慧師姊,讓她開始懂得縮小自己,用「善解」與「包容」的態度來與先生相處, 證嚴上人的法讓 智慧師姊心開意解、去除煩惱,渡化了自己,也改善了與家人的關係。

圖說:將近三十年的慈濟志工生涯,智慧師姊經常以身示教、佈施妙法,間接的,也影響了許多人的人生觀,正所謂是「善巧妙喻傳真理、法海常作渡人舟」的人品典範。(攝影者:呂怡德)將近三十年的慈濟志工生涯,智慧師姊也樂於分享她自己的人生故事,並承擔慈濟技術學院的慈誠懿德會的總幹事,經常以身示教、佈施妙法,間接的也影響了許多人的人生觀,正所謂是「善巧妙喻傳真理、法海常作渡人舟」的人品典範,對照年輕時期的「零」智慧,現在的她是心靈充滿智慧也可說是智慧成 " 林 "。

智慧師姊參觀了大愛感恩低碳人文概念館,非常讚歎的表示,大概也只有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有將 證嚴上人環保資源回收分類與愛護環境大地的理念,發心具體落實呈現,讓大眾能真正的感受到,我們要善用周遭的資源與維護我們環境的乾淨;尤其,是研發實驗室無時無刻不都在研究創新再生資源應用,並創造舒適、實用的原料來創新日常生活用品,同時,也兼顧維護我們身、心、靈的健康。期盼大愛感恩科技的這一份人文理念與愛心付出,能匯聚清流,身為典範、永續經營。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2015,03/27-29,全球實業家生活營

【對象】全球實業家生活營學員
【時間】2015年3月27日(五)至3月29日(日)
【地點】花蓮靜思堂

大愛心聞:
四大八法淨人心 六度共勉結善緣
20150402_5.jpg

  Read more

菲國真善美志工 願散播愛與關懷

圖說:證嚴上人慈示,不只是「文圖影三合一」,更應該「人事理三合一」,臻而求真、求善、求美,達到「真善美三合一」,因此把參與記錄慈濟文史的志工團隊,正式命名為「人文真善美志工」。中旨是為時代樹立「人品典範」,讓真善美「文史流芳」。期待發揮「報『真』導『正』」的精神,讓清流成為主流。(攝影者:曹書豪)菲律賓真善美志工特地遠從菲律賓來台精進。 證嚴上人對真善美志工及人文志業的期許:「為時代做見證,為人類寫歷史。」以及「為心靈淨化作活水、為祥和社會作砥柱、為聞聲救苦作耳目、為顛狂荒亂作正念。」剛好碰到最近台灣社會的紛紛擾擾,有許多的不實謠言都是透過媒體來散播、渲染。這讓我們更加了解到『報真導正』的重要性,希望這次可以成為最好的借鏡。

人文真善美志工詳實記載推動慈濟志業的過程,透過文章闡發,讓慈濟精神傳播十方,發揮文化工作的影響力,落實淨化社會功能,並肩負起慈濟歷史編撰的重責大任。慈濟人文志工調和「筆耕」或「映像」人力,進行文字、圖像、影音的訓練與整合,最初草擬名為「文化三合一」;證嚴上人慈示,不只是「文圖影三合一」,更應該「人事理三合一」,臻而求真、求善、求美,達到「真善美三合一」,因此把參與記錄慈濟文史的志工團隊,正式命名為「人文真善美志工」。中旨是為時代樹立「人品典範」,讓真善美「文史流芳」。期待發揮「報『真』導『正』」的精神,讓清流成為主流。

圖說:昨天的參訪從一進來的低碳概念館大家就目不轉睛的看的我們的產品,我們也特別介紹慈悲科技系列。由於慈悲科技是用於救災,2013年的菲律賓海燕風災,造成嚴重的災害,慈濟人在第一時間動員,身上的配件就是慈悲科技系列,這更加深菲律賓真善美團隊的印象。(攝影者:曹書豪)參訪從一進來的低碳概念館大家就目不轉睛的看大愛感恩的成果,從源於救災的慈悲科技講起,2013年的菲律賓海燕風災,造成嚴重的災害,慈濟人在第一時間動員,配件就是慈悲科技系列。更加深菲律賓真善美團隊的印象。呂培芬師姊分享到:「我們從來沒有想過環保的東西可以再製成這麼有質感,那麼美的東西也是可以用環保做出來。」另外一位黃莉莉師姊也說到:「從介紹中我可以看到每項產品的成分、品質以及環保實際的處理方式,也發現產品不斷的進步,產品背後的理念以及目標不論是大愛感恩科技或是慈濟都很令人感動。」

證嚴上人期許人文真善美志工「留影、留像、留文章」,將人間菩薩的足跡,剎那攝入成永恆;並用影像記錄人世疾苦與所現前之佛法,並將感人的法入鏡,使其張張蘊含淨化社會深意,弘揚「為人間留美善、傳善法」的使命。希望這次菲律賓真善美團隊來台,可以更親近慈濟理念,向大眾傳法、把善的力量傳出去,讓社會中充滿更多善與愛。

大愛感恩科技 樊家妤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菲國真善美志工 願散播愛與關懷

圖說:證嚴上人慈示,不只是「文圖影三合一」,更應該「人事理三合一」,臻而求真、求善、求美,達到「真善美三合一」,因此把參與記錄慈濟文史的志工團隊,正式命名為「人文真善美志工」。中旨是為時代樹立「人品典範」,讓真善美「文史流芳」。期待發揮「報『真』導『正』」的精神,讓清流成為主流。(攝影者:曹書豪)菲律賓真善美志工特地遠從菲律賓來台精進。 證嚴上人對真善美志工及人文志業的期許:「為時代做見證,為人類寫歷史。」以及「為心靈淨化作活水、為祥和社會作砥柱、為聞聲救苦作耳目、為顛狂荒亂作正念。」剛好碰到最近台灣社會的紛紛擾擾,有許多的不實謠言都是透過媒體來散播、渲染。這讓我們更加了解到『報真導正』的重要性,希望這次可以成為最好的借鏡。

人文真善美志工詳實記載推動慈濟志業的過程,透過文章闡發,讓慈濟精神傳播十方,發揮文化工作的影響力,落實淨化社會功能,並肩負起慈濟歷史編撰的重責大任。慈濟人文志工調和「筆耕」或「映像」人力,進行文字、圖像、影音的訓練與整合,最初草擬名為「文化三合一」;證嚴上人慈示,不只是「文圖影三合一」,更應該「人事理三合一」,臻而求真、求善、求美,達到「真善美三合一」,因此把參與記錄慈濟文史的志工團隊,正式命名為「人文真善美志工」。中旨是為時代樹立「人品典範」,讓真善美「文史流芳」。期待發揮「報『真』導『正』」的精神,讓清流成為主流。

圖說:昨天的參訪從一進來的低碳概念館大家就目不轉睛的看的我們的產品,我們也特別介紹慈悲科技系列。由於慈悲科技是用於救災,2013年的菲律賓海燕風災,造成嚴重的災害,慈濟人在第一時間動員,身上的配件就是慈悲科技系列,這更加深菲律賓真善美團隊的印象。(攝影者:曹書豪)參訪從一進來的低碳概念館大家就目不轉睛的看大愛感恩的成果,從源於救災的慈悲科技講起,2013年的菲律賓海燕風災,造成嚴重的災害,慈濟人在第一時間動員,配件就是慈悲科技系列。更加深菲律賓真善美團隊的印象。呂培芬師姊分享到:「我們從來沒有想過環保的東西可以再製成這麼有質感,那麼美的東西也是可以用環保做出來。」另外一位黃莉莉師姊也說到:「從介紹中我可以看到每項產品的成分、品質以及環保實際的處理方式,也發現產品不斷的進步,產品背後的理念以及目標不論是大愛感恩科技或是慈濟都很令人感動。」

證嚴上人期許人文真善美志工「留影、留像、留文章」,將人間菩薩的足跡,剎那攝入成永恆;並用影像記錄人世疾苦與所現前之佛法,並將感人的法入鏡,使其張張蘊含淨化社會深意,弘揚「為人間留美善、傳善法」的使命。希望這次菲律賓真善美團隊來台,可以更親近慈濟理念,向大眾傳法、把善的力量傳出去,讓社會中充滿更多善與愛。

大愛感恩科技 樊家妤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Thursday, 26 March 2015

2015,03/26,臺北市地方型SBIR計畫成果發表會

【對象】臺北市地方型SBIR計畫參選廠商
【時間】2015年3月26日(四) 
【地點】台北市政府

大愛心聞:
環保能源紡織品 救災安全有保障

20150331_3.jpg

  Read more

生命幽谷逢貴人 誠摯感恩跨宗教


這是一個在馬來西亞發生的真實故事,說著一名虔誠基督徒,與慈濟的相遇。年邁的歐陽金煥老太太,耄耋之年忍受病痛,還要照顧2名身心障礙的女兒,生活愁雲慘霧,曾想帶著女兒輕生。三年前,慈濟人走進她的生活,用實質和心靈,改變她的生活。如今,歐陽金煥老太太,每天早晚的禱告中,都包含對慈濟的滿滿祝福。

慈濟照顧戶 歐陽金煥:「台灣師父(上人) 佛祖, 現在和我和阿珍, 母女倆要吃飯了, 謝謝台灣師父, 照顧我們(母女)三人, 我每一晚都是這樣說的。」

 

身為虔誠基督徒的歐陽金煥老太太,每天禱告詞中,都有證嚴上人。在她最絕望的時候,慈濟志工,走進她的生活。

慈濟照顧戶 歐陽金煥:「現在每個月, (志工)都拿東西給我們, 是不是 是不是要牢牢記得。」

老太太和兩名身心障礙女兒相依為命,三年前,這位老母親身心俱疲,曾想帶著女兒尋短。當時,慈濟志工及時伸援,如今,84歲的歐陽金煥,老有所終。

慈濟志工 沈艷玲:「今天看到她, 整個樣子是不一樣, 因為可能是家人 又跟朋友, 同時我們又過來, 所以她今天真的是很開心。」

歐陽金煥老太太,患有精神障礙的女兒,現在,在療養院生活,得到明顯改善,志工也會帶著她去探望女兒。

慈濟照顧戶 歐陽金煥:「我拿紅包錢買衣服給她, 她全部衣服, 都不適合穿了 可憐, 又很胖很漂亮了, 自己懂得吃飯, 以前我們去到她還不會。」

即使擁有的不多,但跨越辛酸日子後,歐陽金煥老太太,少了對生命的埋怨,多了助人的笑容。

慈濟志工 沈艷玲:「我每次發放過後, 我會順便拾一些資源, 過後第二個月來的時候, 阿嬤就問我為什麼, 我每天都在停車場拾東西, 然後我就和她分享, 我們慈濟有做一些環保, 得到的錢是, 來回饋給那些貧苦的人, 她聽了也沒有說什麼, 接著我再過來發放的時候, 她就很開心的跟我講, 她也做環保。」

做環保,成為歐陽金煥,生活的一部分。每一回,目送志工離開,彼此情誼,一直都在。

黃薇瑜 高耀文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