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015
Tuesday, 17 March 2015
國道馬拉松比賽 志工受邀倡環保
- Article Details
2015年國道馬拉松比賽,昨天(3/15)在高速公路五股到汐止高架段,有上萬名選手參與。這麼多人的活動中,藍天白雲的身影也穿梭其中。慈濟志工第二年受主辦單位之邀,宣導環保之餘,也做資源回收。
國道高速公路,五股到汐止路段,跑得怎麼不是汽車,而是上萬名的路跑好手,原來這是2015年的國道馬拉松賽事,結束賽程後,選手們大汗淋漓地走下國道,急需補充體力與水分。
站在選手排列的隊伍旁,慈濟志工第二年受邀,前來宣導環保。
慈濟志工 余麗鈴:「我們去年有來宣導,那發現今年就是跑者他們的素質都提高了,大家也都有很好的環保觀念,我們師兄師姊今年做起來就比較輕鬆,只在定點的地方做回收,那大家也不會隨地亂丟。」
主辦單位為選手發送體力補給品的同時,慈濟志工也定點進行資源回收分類。
慈濟志工 李忠龍:「這次我看起來,大家對環保概念都非常好,也沒有什麼垃圾,所以我們慈濟人來這邊做環保、回收紙箱,應該不會像以前說要跑來跑去的,都有定點回收就可以了。」
慈濟志工 陳順池:「環保的(回收物)量是越來越少,這個是代表說,大家環保意識,大家都滿用心的,期待大家為大地來付出,更盡一分心力來保護地球。」
儘管民眾回收觀念有明顯進步,不過環保依舊像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需要所有人持續努力做下去。
鄭博仁 真善美志工-台北報導
Read moreAPO參訪交流 見證大愛成果
- Article Details
台灣綠能科技領域的成就受國際肯定,2013年在台灣成立APO「綠色卓越中心」,已成為亞太地區推動綠色經濟的重要平台,會員國透過這個平台,促成國家與產業在多元層面與領域互補、結盟,共同提升綠色生產力。上週APO 18會員國代表約三十位嘉賓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期望了解慈濟環保之貢獻及大愛感恩科技之科技成果。
大愛感恩科技與APO的因緣,可以追溯到103年3月APO在台主辦「國際綠色產品展」(Eco-Products International Fair, EPIF),彰顯我國發展綠能科技的具體成果,大愛感恩科技因三年連續榮獲『綠色典範獎』殊榮,被邀請參與『國際綠色典範獎』的參選,於眾多廠商中脫穎而出,以灰色環保毛毯、神奇系列、傳薪系列服飾,榮獲「綠色典範服務獎、綠色創新行銷獎」等5項最高榮譽獎殊榮,為環保紡織業唯一獲獎廠商,同時亦是『創新行銷榮譽獎』唯一得獎廠商。藉由國際交流,擴散慈濟環保人文的影響力,協助會員國了解資源回收機制、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綠色能源的整合、慈悲科技的落實與應用。
經過分享和低碳人文生活概念館和研發實驗室的導覽,貴賓們了解到慈濟人道援助、環保科技和產品背後人文。來自印尼的貴賓表示:「學習關於環保的新科技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也希望能把這樣的科技帶回印尼實踐,讓回收物『資源再利用』,成為各式各樣的產品,如環保毛毯等。最感動的就是產品背後所蘊含的愛,大愛感恩科技與其他公司不同的,會中也主動提及印尼大愛電視台/靜思堂為當地災民及不分種族/宗教的的付出,都是系出 (慈濟) 同門印象深刻 。」另一位來自柬埔賽嘉賓感恩這次有這樣的機會來參訪,見證大愛感恩科技所做的一切,「曾經看過其他國家在環保上的努力,但這次是讓我覺得最獨特的一次,因為你們所做的一切的出發點是『大愛』-- 發自內心的愛。我非常尊敬你們每一位。」他更發心表示回到柬埔賽,如果有機會,希望參加當地慈濟能成為(慈濟)志工來共同付出。
「這次來訪的貴賓都為各國的政府相關單位的官員,大愛感恩科技和慈濟體系是我們衷心期待能共同代表我國到目標國的領導標竿暨合作夥伴。」計畫主持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李麗寬組長表示。大愛無國界,希望慈濟經驗、環保菩薩愛心、大愛感恩成果,能啟發在場來賓,將台灣這美善傳播出去。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APO參訪交流 見證大愛成果
- Article Details
台灣綠能科技領域的成就受國際肯定,2013年在台灣成立APO「綠色卓越中心」,已成為亞太地區推動綠色經濟的重要平台,會員國透過這個平台,促成國家與產業在多元層面與領域互補、結盟,共同提升綠色生產力。上週APO 18會員國代表約三十位嘉賓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期望了解慈濟環保之貢獻及大愛感恩科技之科技成果。
大愛感恩科技與APO的因緣,可以追溯到103年3月APO在台主辦「國際綠色產品展」(Eco-Products International Fair, EPIF),彰顯我國發展綠能科技的具體成果,大愛感恩科技因三年連續榮獲『綠色典範獎』殊榮,被邀請參與『國際綠色典範獎』的參選,於眾多廠商中脫穎而出,以灰色環保毛毯、神奇系列、傳薪系列服飾,榮獲「綠色典範服務獎、綠色創新行銷獎」等5項最高榮譽獎殊榮,為環保紡織業唯一獲獎廠商,同時亦是『創新行銷榮譽獎』唯一得獎廠商。藉由國際交流,擴散慈濟環保人文的影響力,協助會員國了解資源回收機制、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綠色能源的整合、慈悲科技的落實與應用。
經過分享和低碳人文生活概念館和研發實驗室的導覽,貴賓們了解到慈濟人道援助、環保科技和產品背後人文。來自印尼的貴賓表示:「學習關於環保的新科技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也希望能把這樣的科技帶回印尼實踐,讓回收物『資源再利用』,成為各式各樣的產品,如環保毛毯等。最感動的就是產品背後所蘊含的愛,大愛感恩科技與其他公司不同的,會中也主動提及印尼大愛電視台/靜思堂為當地災民及不分種族/宗教的的付出,都是系出 (慈濟) 同門印象深刻 。」另一位來自柬埔賽嘉賓感恩這次有這樣的機會來參訪,見證大愛感恩科技所做的一切,「曾經看過其他國家在環保上的努力,但這次是讓我覺得最獨特的一次,因為你們所做的一切的出發點是『大愛』-- 發自內心的愛。我非常尊敬你們每一位。」他更發心表示回到柬埔賽,如果有機會,希望參加當地慈濟能成為(慈濟)志工來共同付出。
「這次來訪的貴賓都為各國的政府相關單位的官員,大愛感恩科技和慈濟體系是我們衷心期待能共同代表我國到目標國的領導標竿暨合作夥伴。」計畫主持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李麗寬組長表示。大愛無國界,希望慈濟經驗、環保菩薩愛心、大愛感恩成果,能啟發在場來賓,將台灣這美善傳播出去。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Monday, 16 March 2015
環保五省小尖兵 穹頂之下願力行
- Article Details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來了,身心也應該跟著動起來了!唐代詩人韋應物《觀田家》詩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道盡農民殷勤耕作、終歲辛勞。國曆三月初,春雷乍響,嚴冬時躲進土裡的生物,經歷了冬眠後開始甦醒,因為春雷「驚」動了「蟄」伏的萬物,也象徵著春天的來臨,也是開啟了農夫們插秧耕作的忙碌生活。每年到了三月,也正是慈籃家族以『路跑健身』大會師的時候,3月15日,新北市板橋區浮洲橋下河濱公園,來自全台超過1300人,除了慈籃家長扶老偕幼,還結合社區志工、加上慈青等教育功能團體、大愛感恩科技共襄盛舉。
慈青團隊果然精力過人、不同凡響,由68位大學生共同擔綱,將時下最夯的《小蘋果》歌曲,改編成《環保小尖兵》帶動唱,帶動現場的慈少家人朗朗上口;並用戲劇呈現《環保五省運動》:「省水一點靈、省電一度讚、省食一分愛、省油一分輕、省錢一路發」新概念,響應 證嚴上人「導正社會風氣、啟發良善人性」,為傳承優質人文給下一代而努力。藉由活動啟發人人善念、接引家長當志工、增進慈籃家族及社區的凝聚力,更為了鼓勵孩子及家長以實際行動,支持大愛台『關懷社會及尊重生命』的理念,在慈籃總召也是大愛感恩總經理李鼎銘師兄的號召下,感恩慈籃家族/社區師兄/姊主動的結緣讓本次報名費還能有結餘款來捐獻給大愛台,讓大愛的愛與清流能讓社會更加溫馨祥和,人心更淨化。
路跑動態活動之慈籃家族也分享過去帶動學員前往淨山、淨攤與平日環保分類之法喜,彰化慈籃團隊特別留下來與鼎銘師兄互動分享慈濟及大愛感恩科技的願景來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彰化慈籃團隊回去也會發願一起 " 人間菩薩大招生 " 。慈籃團隊臥虎藏龍、多才多藝,由慈籃家族組成的聯合團隊約40位家人呈現莊嚴攝心的《凈斯靜思》手語演繹。靜思與淨斯,緣起於1966年臺灣東部的靜思精舍、源自一份清淨無染的愛,「什麼是靜思、淨斯?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正』」;『靜思』靜而思之,靜思以求清淨的心;『淨斯』淨化於斯,淨斯以使萬物無染。」慈濟志工呂慈悅曾說,「靜思」就是靜心思考;而「淨斯」是指在生活中,人人都能身心健康。「靜思是心靈道糧,淨斯是生活資糧。」
近日在大陸紅極一時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道出我們生長在這個地球同呼吸共命運之事實。證嚴上人云:「面對這些已經發生的事情,我們『來不及』讓他們不發生。」但還來得及的是改變自己、改變生活、改變習慣。從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改變起,例如在『衣』的方面,因為原生化學合成纖維材料衣物需要使用石化原料,耗能又會產生PM2.5污染,故應購買再生環保服飾。穹頂之下,盼天下人同用雙手,為與地球共生息,共同努力。
大愛感恩科技 李艾錚、虞珊明 新北市板橋區報導
Read more
環保五省小尖兵 穹頂之下願力行
- Article Details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來了,身心也應該跟著動起來了!唐代詩人韋應物《觀田家》詩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道盡農民殷勤耕作、終歲辛勞。國曆三月初,春雷乍響,嚴冬時躲進土裡的生物,經歷了冬眠後開始甦醒,因為春雷「驚」動了「蟄」伏的萬物,也象徵著春天的來臨,也是開啟了農夫們插秧耕作的忙碌生活。每年到了三月,也正是慈籃家族以『路跑健身』大會師的時候,3月15日,板橋浮洲橋下河濱公園,來自全台超過1300人,除了慈籃家長扶老偕幼,還結合社區志工、加上慈青等教育功能團體、大愛感恩科技共襄盛舉。
慈青團隊果然精力過人、不同凡響,由68位大學生共同擔綱,將時下最夯的《小蘋果》歌曲,改編成《環保小尖兵》帶動唱,帶動現場的慈少家人朗朗上口;並用戲劇呈現《環保五省運動》:「省水一點靈、省電一度讚、省食一分愛、省油一分輕、省錢一路發」新概念,響應 證嚴上人「導正社會風氣、啟發良善人性」,為傳承優質人文給下一代而努力。藉由活動啟發人人善念、接引家長當志工、增進慈籃家族及社區的凝聚力,更為了鼓勵孩子及家長以實際行動,支持大愛台『關懷社會及尊重生命』的理念,在慈籃總召也是大愛感恩總經理李鼎銘師兄的號召下,感恩慈籃家族/社區師兄/姊主動的結緣讓本次報名費還能有結餘款來捐獻給大愛台,讓大愛的愛與清流能讓社會更加溫馨祥和,人心更淨化。
路跑動態活動之慈籃家族也分享過去帶動學員前往淨山、淨攤與平日環保分類之法喜,彰化慈籃團隊特別留下來與鼎銘師兄互動分享慈濟及大愛感恩科技的願景來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彰化慈籃團隊回去也會發願一起 " 人間菩薩大招生 " 。慈籃團隊臥虎藏龍、多才多藝,由慈籃家族組成的聯合團隊約40位家人呈現莊嚴攝心的《凈斯靜思》手語演繹。靜思與淨斯,緣起於1966年臺灣東部的靜思精舍、源自一份清淨無染的愛,「什麼是靜思、淨斯?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正』」;『靜思』靜而思之,靜思以求清淨的心;『淨斯』淨化於斯,淨斯以使萬物無染。」慈濟志工呂慈悅曾說,「靜思」就是靜心思考;而「淨斯」是指在生活中,人人都能身心健康。「靜思是心靈道糧,淨斯是生活資糧。」
近日在大陸紅極一時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道出我們生長在這個地球同呼吸共命運之事實。證嚴上人云:「面對這些已經發生的事情,我們已經『來不及』讓他們不發生。」但還來得及的是改變自己、改變生活、改變習慣。從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改變起,例如在『衣』的方面,因為原生化學合成纖維材料衣物需要使用石化原料,耗能又會產生PM2.5污染,故應購買再生環保服飾。穹頂之下,盼天下人同用雙手,為與地球共生息,共同努力。
大愛感恩科技 李艾錚、虞珊明 新北市板橋區報導
Read more
綠色環保最前端 千里傳法菩薩現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成立於2008年12月10日,為國內第一家環保公益社會企業,秉持 證嚴上人「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初期致力開發以寶特瓶回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從環保菩薩到實業家志工的愛心接力、到再回饋社會。大愛感恩科技除了讓台灣民眾了解外,更將這樣的理念推廣到海外國家,期待能成為環保界的典範。
每年大愛感恩科技會參與中國大陸各省分的台灣名品展,在北京、天津、杭州、青島、南京都有我們的足跡,不僅僅中國大陸,日本、香港、中東所舉辦的環保展,和去年很大的進展就是前進莫斯科參展,都獲得很大的迴響。在每次的展覽中,每位來我們攤位的民眾都會說,你們的攤位就是和別人不一樣,因為我們沒有花很多費用做很華麗又是一次性的裝潢,全都採用最簡單、最自然,所有裝修材質及海報等都能回收再利用,且又具有人文的展示,以綠白及沉穩的顏色設計為主軸,強調自然與大地合一的感覺,因此都能在展場中特別別樹一格。
每次的展覽中,有許多民眾得知我們的產品都是寶特瓶回收再做成的再生產品,當下都一臉吃驚說:「怎麼可能!質料這麼很好。」就會更想了解產品的製作過程,我們藉由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這產品背後的故事,以及推廣 證嚴上人所說「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讓大家知道 " 回收好,不用更好 "," 用環保取代/置換代替鼓勵消費 " 的理念,希望每個民眾能將這好的環保理念落實到生活裡,從自身做起進而去影響家庭/公司及親朋好友們,一起響應做環保。我們的參展最大目的並非創造高業績,而是希望能夠透過到各地參展能將環保的理念傳遞到世界各地,讓更多人感動而付出行動,就像我們參加天津的名品展,有一位老先生被我們產品背後所附有生命力的故事感動,每年都來參觀展覽並到我們攤位,他除了非常喜歡、護持我們產品外,他更支持我們的環保理念,他請購很多產品給予他的家人,也把環保理念帶入他的家庭內希望能從自家人的生活開始做起,所以這對我們來說是最大的收穫。
除了透過產品將我們環保理念傳遞出去,我們更藉由大愛狗和感恩貓吉祥物讓更多人認識大愛感恩科技,大愛狗和感恩貓飼養於花蓮精舍,大愛狗--大寶 會掛著募款箱走向每位來精舍參訪的家人募款募愛心,感恩貓—善來 其實當初來到精舍時脾氣十分不好,很常和其他貓咪吵架,但有一次聽到上人說:「以和共養」,之後他開始改變對待其他貓咪都會互相禮讓。雖然他們已經往生,但我們將他們的精神典範化為大愛感恩科技的吉祥物繼續傳承下去。讓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學習環保大愛狗和素食感恩貓的精神,用心對待身邊每一位有緣人。
大愛感恩科技希望能夠透過每次的展覽,讓會眾更加了解環保心生活的概念,也希望透過每次的展覽人間菩薩大招生,讓更多人能夠一起從自身開始,並把理念傳遞到身邊的每個人,做愛的接力,讓善的循環永續下去。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報導
Read more綠色環保最前端 千里傳法菩薩現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成立於2008年12月10日,為國內第一家環保公益社會企業,秉持 證嚴上人「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初期致力開發以寶特瓶回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從環保菩薩到實業家志工的愛心接力、到再回饋社會。大愛感恩科技除了讓台灣民眾了解外,更將這樣的理念推廣到海外國家,期待能成為環保界的典範。
每年大愛感恩科技會參與中國大陸各省分的台灣名品展,在北京、天津、杭州、青島、南京都有我們的足跡,不僅僅中國大陸,日本、香港、中東所舉辦的環保展,和去年很大的進展就是前進莫斯科參展,都獲得很大的迴響。在每次的展覽中,每位來我們攤位的民眾都會說,你們的攤位就是和別人不一樣,因為我們沒有花很多費用做很華麗又是一次性的裝潢,全都採用最簡單、最自然,所有裝修材質及海報等都能回收再利用,且又具有人文的展示,以綠白及沉穩的顏色設計為主軸,強調自然與大地合一的感覺,因此都能在展場中特別別樹一格。
每次的展覽中,有許多民眾得知我們的產品都是寶特瓶回收再做成的再生產品,當下都一臉吃驚說:「怎麼可能!質料這麼很好。」就會更想了解產品的製作過程,我們藉由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這產品背後的故事,以及推廣 證嚴上人所說「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讓大家知道 " 回收好,不用更好 "," 用環保取代/置換代替鼓勵消費 " 的理念,希望每個民眾能將這好的環保理念落實到生活裡,從自身做起進而去影響家庭/公司及親朋好友們,一起響應做環保。我們的參展最大目的並非創造高業績,而是希望能夠透過到各地參展能將環保的理念傳遞到世界各地,讓更多人感動而付出行動,就像我們參加天津的名品展,有一位老先生被我們產品背後所附有生命力的故事感動,每年都來參觀展覽並到我們攤位,他除了非常喜歡、護持我們產品外,他更支持我們的環保理念,他請購很多產品給予他的家人,也把環保理念帶入他的家庭內希望能從自家人的生活開始做起,所以這對我們來說是最大的收穫。
除了透過產品將我們環保理念傳遞出去,我們更藉由大愛狗和感恩貓吉祥物讓更多人認識大愛感恩科技,大愛狗和感恩貓飼養於花蓮精舍,大愛狗--大寶 會掛著募款箱走向每位來精舍參訪的家人募款募愛心,感恩貓—善來 其實當初來到精舍時脾氣十分不好,很常和其他貓咪吵架,但有一次聽到上人說:「以和共養」,之後他開始改變對待其他貓咪都會互相禮讓。雖然他們已經往生,但我們將他們的精神典範化為大愛感恩科技的吉祥物繼續傳承下去。讓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學習環保大愛狗和素食感恩貓的精神,用心對待身邊每一位有緣人。
大愛感恩科技希望能夠透過每次的展覽,讓會眾更加了解環保心生活的概念,也希望透過每次的展覽人間菩薩大招生,讓更多人能夠一起從自身開始,並把理念傳遞到身邊的每個人,做愛的接力,讓善的循環永續下去。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報導
Read more同為受災民眾 發放出力助鄉里
- Article Details
三月初,菲律賓敦洛區巴洛拉貧民窟,發生大火,有五千多戶遭殃,慈濟志工透過里長,實地訪察,建立名冊後,連續二天(3/13-14),展開三場發放活動,除了十項物資用品,還有急難救助金,菲幣一千比索(台幣714)。
火災後,無家可歸的災民就擠在活動中心,擠不進來的,就沿著牆壁搭帳篷,環境惡劣,慈濟志工在火災後就來探訪,一個星期的時間,確定名冊,立即來發放物資卡,這位先生也是災民,主動來協助。
志工:「雖然我沒有錢可以捐,但我一樣有能力幫助窮人。」
這場大火,造成巴洛拉貧民窟五千多戶房子被燒毀,志工在二天內舉辦三場發放,每一場,人數都超過千人,鄰近的小學,義務提供場地。
學校校長 羅曼:「十分開心能有所貢獻,因為學校也曾受慈濟幫助,已經是慈濟的一分子。」
愛的回報,在現場同樣感受得到,不單是竹筒響不停,志工一伸出雙手,立刻捧滿滿滿的愛。
慈濟志工:「雖然他們遭逢火災,但他們儘量出力,捐出僅剩的錢要幫助別人。」
也有災民,相互幫助,瑪琍琳達早上四點半就來,排在後面的潔蒙琳娜,和她一起分享早餐,二人已經是好朋友。
災民 瑪琍琳達:「我很開心能結交到新的朋友,就在外面排隊的時候。」
災民 潔蒙琳娜:「這是很大的幸福,因為慈濟給的物資,對我們來說有很大的幫助,我們不會忘記這分恩情。」
這次共發放十項物資,包括生活用品,以及大米和毛毯,此外,還有急難救助金。
災民 裘莉雅娜:「我會買鋅板和鐵皮。」
災民 阿妮:「我會買屋頂。」
災民 莉亞:「現金對我很有用,我要拿來做小生意,一點一點地賺錢,可以開始準備整修我的家了。」
這筆錢,讓災民訝異也感動,不論用途為何,重建家園的腳步會更快。
娜燕莎 馬肯德 菲律賓報導
Read more認識分類口訣 親子學習疼大地
- Article Details
環保教育從小扎根,天津薊縣慈濟志工舉辦親子體驗營,讓家長帶著孩子學習如何做環保,志工設計有趣的課程,讓大家知道如何分類,以及惜福愛物的觀念。
天津薊縣第二度舉辦親子體驗營,這次課程以環保為主題,小朋友和家長的第一課,要學的就是記住環保十指口訣。
慈濟志工 張連:「伸出你的雙手,握緊你的拳頭,瓶瓶罐罐紙電,一三五七。」
分類口訣記住了,還得學習廢物再利用,小小年紀的王嘉然,開心展示她的作品。
親子班學員 王嘉然:「(你這個筆筒是用什麼做的?) 喝完水的飲料瓶,和包平安果的繫成的帶子,和包平安果的(包裝)紙。」
其實,社區環保在薊縣已經落實許久,這次藉由親子體驗營的舉辦,孩子親自動手做酵素,進而學習如何愛護地球。
親子班學員:「我今天學習了垃圾分類和做酵素,回家以後要多多做環保,從我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親子班學員 王嘉然:「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就做環保,不然的話,我們將來長大以後,我們的世界將會是一個垃圾場。」
家長 韓鶴立:「前面小朋友說得非常好,愛護環境從我做起,既然孩子都能做到這一點,那麼我們大人更應該向他們去學習,從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一點一滴做起。」
親子上了一堂環保課,這是課本裡學不到的知識,當志工傳授回收秘訣的同時,也把惜福愛物的觀念種在他們心中。
真善美志工 付雄濤 穆艷爽 付傳蓮 張連 天津報導
Read more減低氣候變遷影響 增女權圖發展
- Article Details
氣候變遷影響全世界,今年的聯合國婦女大會也特別討論了氣候變遷對女性的影響。慈濟美國總會今年也舉辦了周邊論壇,來參與這個話題。
第59屆聯合國婦女大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慈濟以氣候變遷為主題舉辦周邊論壇,探討災難後如何增進婦女權益,達到減少貧窮,增進世界永續發展。
UN永續發展會議執行助理 伊利莎白:「氣候變遷嚴重影響了女性生活的品質及尊嚴,以及養育孩子的能力,也同時影響了她們的經濟能力。」
冰吉姆拉組織 瑞秋:「我們女性總是被傳統束縛,所以我們的聲音及意見總是被忽略,通過教育,女性可以學習各種知識,是的,我們必須要成為做決策的人,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意見。」
慈濟美國總會執行長黃漢魁,在周邊論壇中,談及慈濟在海地援建聖恩修女會三所女子學校為主題。
美國慈濟總會執行長 黃漢魁:「這些是海地(瑪莉安中小學)學校的學生,他們坐在臨時的教室裡,因為他們的學校被地震摧毀了,很不幸的,校方並沒有足夠的重建資金,所以慈濟跟他們溝通並合作,然後我們來幫他們重建學校。」
民眾 法蘭斯:「慈濟在海地角的工作很讓人難忘,他們深入社區,並讓當地居民參與以工代賑,真的很讓我印象深刻,我希望可以跟慈濟學習,然後回到海地,去帶動我自己社區的女性們。」
范婷 丹尼爾 美國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