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015

Friday, 20 March 2015

環保人瑞陳林墻 德善永存身示教


住在台南麻豆的陳林墻,民國前四年出生,23年前以她84歲的高齡投入做環保,也帶動了麻豆地區的環保志業,當地的志工都稱她為大姑,她直到90多歲,都還很堅定的天天上街做環保,近日她以108歲的高齡,安詳辭世,但她過往的付出,永遠是最佳的典範。

 

環保志工 陳林墻:「看到這個雲都黑了, 雲都黑了啦。」

做回收的路上下雨了,民眾請陳林墻稍坐等雨停,還送她一把香花,她環保做得勤,感動附近民眾,這時的她,已高齡94歲。

環保志工 陳林墻:「如果我能走就去撿紙, 不然要做什麼, 早上撿一趟 下午撿一趟, 人家有叫我 我就去, 走了好幾趟 有時撿到天都黑了。」

收紙箱時手勁不夠,就用腳。

陳林墻從84歲開始做環保,也帶起了麻豆地區的環保志業,當地志工都叫她大姑,但年紀大視力不好,家人都很擔心。

陳林墻 與 兒子 陳繹如:「像昨天收完看到 六點還很早, 載到沒看到路可以回來, 真的不行 危險 眼睛不好, 光線不好 連有坑都看不到。」

但她做環保的心很堅定。

陳林墻 與 友人 李陳水月:「你明天有事嗎, 沒有啊 現在哪有什麼事情, 你今天撿完了 我們明天就去, 那做得完 每天都有。」

環保志工 陳林墻:「我很快樂的 真的, 我窮也沒煩惱, 有錢也不高興。」

陳林墻的快樂,來自無私的付出,後來志工屢屢向她承諾環保有人會收,她才放心不再天天作環保。

107歲的生日,除了子孫,還有一大群慈濟志工圍在身側,這時得陳林墻,視力跟聽力,都已經很不好,她心中掛念的還是環保。

環保志工 陳林墻:「我做環保 庇蔭子孫 。」

陳林墻,3月18號安詳辭世,享壽108歲,她的身影也成了後代最佳典範。

台南綜合報導

Read more

人美心更美!選秀佳麗學做環保


什麼是美?二零一五年,馬來西亞國際太太選美大賽,為了提升參賽佳麗們的環保意識,大家前往慈濟環保站,讓他們學習與體驗資源回收,發揮女性之美與智慧。

婀娜多姿、外型亮眼的佳麗們,是國際太太選美大賽的參賽者。他們到慈濟環保站,學環保。對美的定義,也從外在視覺,轉而更深入心靈。

選美主辦單位主席 曾紅蓮:「你看我們馬來西亞,現在天災人禍都很多,然後我就想到 給我們這個選美賽,有一個特別的主題,起碼我們可以灌輸一點思想,給我們的太太們,就是說怎樣做起環保,然後怎麼樣去教導孩子,再把這個精神宣揚出去。」

慈濟志工 陳議興:「(看)黃東嬌師姊她的影片,做環保的 有帶出跟他們說是,其實我們的美麗,不只是在外表或者是衣著,如果我們能做一個向善的人,能夠幫助人的人,那每個人覺得這個是美。」

參賽佳麗 林麗芳:「我覺得她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她將那個環保,在她的家做得整整齊齊,去外面結識一些有緣的人,推廣環保的意識。」

參觀惜福區,二手物品玲瑯滿目,資源分類整齊細膩。參訪的佳麗們心生歡喜,體驗資源分類時,也毫無顧忌的放下身段,與回收物零距離。這分專注與投入,為自己帶來滿滿喜悅。

參賽佳麗:「我真的是丟了很多東西,所以我一看下去,哇 每一樣都可以用。」

參賽佳麗:「我開始發現,做媽媽的要以身作則,先把東西分類好。」

參賽佳麗:「原來我們的衣服衣物,包括鞋子皮包也可以就是,有更長的生命延續下去。」

參賽佳麗 邱美蓮:「第一個事情回到家,我會分享跟我的孩子,我也是要去做給她們看,去分享給他們。」

選美太太們學習環保,承諾要從家裡做起,為地球貢獻成熟女性的的智慧與力量。


丘婉靜 羅虢驄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兒子戒毒做慈濟 慈母感恩淚滿腮


要成為一位慈濟人,必須做好什麼準備,帶您看彭隆建的故事。他是一名更生人,因為吸毒,進出監獄十六年。戒毒,是一輩子的功課,卻也讓他的慈濟路曾經熨染一個大大的汙點。出獄兩年多,他知道這一身制服扛起的責任,尤其媽媽,過去兒子入獄,早也哭,晚也哭,現在慈濟幫他撿回了兒子,母子幸福的走下去。

前陣子元宵燈會,環保宣導,是彭隆建的任務。他投入慈濟的志工培訓,而他,也是一名更生人。因為吸食毒品,彭隆建進出監獄,從青春歲月到人過中年。

志工 彭隆建:「關到最後的時候,爸爸不來了,姊姊也不理我了,媽媽是偷偷搭計程車來看我,她說,傻孩子,你不知道,你在裡面,媽媽要看你才看得到,在外面為非作歹,媽媽會操煩,提心吊膽。」

慈濟志工 蔡天勝:「一碰到毒品,就是萬丈深淵,想要戒,想夠嗎?」

過來人蔡天勝,是在出獄後,接觸慈濟,戒毒重生。

慈濟志工 蔡天勝:「我幾乎一個禮拜之中,我會去陪他三到四次,下班就去陪他,我在想一個吸毒人,他的意志力非常脆弱,我們這樣子的用心,只因為我是一個慈濟人而已,我跟你沒有血緣關係。」

多年陪伴,是彭隆建懵懂走進慈濟的開始,但也沒想到,跌了一個更大的跤。

慈濟志工 蔡天勝:「他第一次見習的時候,他是帶著一個,跟我交代一件事情去見習,我覺得他去那邊混日子,沒有,第二年我說你再重頭開始,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第二次吸毒的時候被抓到,報紙刊登很大篇,報紙刊了一個說,慈濟志工吸毒又破功。」

一名正式的慈濟志工,必須經過一年見習、一年培訓,最後經由受證,才能成為慈濟志工。媒體的不察,比不上蔡天勝的心痛。

慈濟志工 蔡天勝:「他不是慈濟志工,那時候因為我帶他去做環保,所以說他那時候是說,他在慈濟裡面當環保志工,是這樣子的一個因緣,我說你怎麼可以做這種事情,你情何以堪,從那一次報紙刊登他以後,他的念頭慢慢在轉變,他的心已經慢慢的改變。」

手中,慈濟功德款收據。募心募愛,是見習階段其中項目之一,那又是誰,願意把善心託付給過去的浪蕩子。

志工 彭隆建:「也是親朋好友,以前在做歹,吃藥做歹的時候,都街頭巷尾一堆,長輩都指指點點,現在是有看得到,兩年四個月的時間都看得到,就開始都有在觀念完全,對我的觀點完全都改變了。」

出獄的兩年多,也是他,加速認識慈濟的兩年多。

彭隆建的母親:「蔡師兄跟阿修師兄把隆建帶回來,(過去)我晚上也在哭,現在隆建回來,我就撿到了,我很高興。」

從更生人,到想要做一個慈濟人,這個願,不問出身,不分貧富,沒有階級,只在領悟,只要行動。

志工 彭隆建:「下一個階段,當然是要培訓慈誠,我要穿這身西裝,要穿好幾年,就不像那樣,人家師兄也有那個準備好幾年,就在那等我,我很不好意思。」

Read more

百歲志工陳林墻 安詳辭世留典範


台南麻豆的環保志工陳林墻,23年前以她85歲的高齡投入做環保,並帶動當地的環保志業,直到90多歲她都還持續做回收,近年她身體狀況較差,才退出環保前線,但她還是不斷教導家人,要時時做環保、心懷善念,3月18號,陳林墻安詳辭世,享壽108歲。

環保志工 陳林墻:「做環保,庇蔭子孫。」

環保志工陳林墻107歲時慶生,當時她心頭掛著的還是作環保,陳林墻從85歲開始做回收,帶動了麻豆的環保志業,當地志工都叫她「大姑」,畫面回到她95歲時,當時她身體十分硬朗,上街作環保還歡喜到唱歌。

慈濟志工 林和鴻:「都差不多上午五點多,就開始出去撿,撿到整台嬰兒車滿滿。」

但年歲漸大後,她的視力跟聽力都不好了,家人擔心她安危,陳林墻才不再天天出門做環保,兒子回憶起早年家境不好,但她還是樂於關懷弱勢。

兒子 陳繹傳:「我們沒米吃,沒關係,吃蕃薯簽,她有米,願意貢獻給需要的人。」

長年茹素,而且心懷善念,她對家人、甚至是看護,都時時教導要做好事、發好願。

看護 高氏秋娥:「她對待我,就像對她的孫子一樣,常常阿嬤教我們要好好的做人。」

一生行善的陳林墻阿嬤,於3月18日安詳辭世,享壽108歲,家人跟志工們獻上誠摯祝福,而她美善的身影也將成為典範,長留眾人心中。

張桂梅 陳和昇 真善美志工-台南報導

Read more

2015,03/20,菁華工業分享

【對象】菁華工業員工
【時間】2015年3月20日(五)13:00-14:00
【地點】菁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大愛心聞: 心靈環保善循環 菁華響應愛接力

20150320_2.jpg20150320_1.jpg 
Read more

2015,03/20,慈濟技術學院就業博覽會

【對象】慈濟技術學院學生
【時間】2015年3月20日(五)
【地點】慈濟技術學院

20150324_2.jpg20150324_1.jpg 
Read more

反覆測試親研發 環保博士獻良能


慈濟北加州分會的社會教育推廣課程中,有一個班別是「手工肥皂班」,授課教師是慈濟志工蔡汪騰,他在美國深造、擁有環保博士學位。退休後無私傳授環保理念,就是希望大家珍惜資源。最近蔡汪騰將要返回台灣盡孝道,慈濟北加州志工與學員為他舉辦歡送會。

曾經結下的師生緣,記憶中的都是美好。

慈濟志工 蔡汪騰:「這個手工肥皂的課,我已經教了四年多了,在我印象上幾乎每一期學生,都告訴我說,每個星期三,就是他們最期待的一天。」

在美國深造擁有環保博士學位的蔡汪騰,退休後將所學無私奉獻慈濟北加州分會的社會教育推廣課程。

為了讓學員和他們的家庭提高環保意識,蔡汪騰研發的各式手工皂,都經由自己測試成功才傳授。

學員 林懿琪:「做這個肥皂就像做菜一樣,你知道配方,但不保證一定成功,那我的座右銘就是錯了才能學。」

蔡汪騰即將返回台灣盡孝道,慈濟志工與學員分享作品回饋老師的指導。

真善美志工 馬麗珠 蔡金滿 美國報導

Read more

聯誼交流訴真情 回收清淨在源頭


為了凝聚北區環保志工的共識,台北市大安、中正、中山、萬華、大同,等五個區的五十位環保幹事,齊聚一堂舉辦聯誼,透過交流分享,期待把清淨在源頭的觀念,更廣泛地傳遞到每個家庭。

愛護地球,環保志工不辭辛勞,把資源回收當使命,很多環保站,也是社區民眾認識慈濟的重要場所,為了凝聚共識,北區環保幹事在臥龍環保站,進行聯誼。

慈濟志工 林雅美:「今天我們的(環保)理念,是要地球乾淨對不對。」

資深志工,透過分享,再次強調慈濟的環保理念,期待每一位在環保站付出的志工,不只做到愛護大地,也能把環保教育,傳遞給更多民眾知道。

慈濟志工 鄭青輝:「宣導主要是給會眾他清淨在源頭,另外(讓)他懂得什麼可回收,什麼不可以回收,你不能說他(民眾)拿回收物來,你知道沒有回收廠商收,你還收下來等於收了垃圾回來,你們心想這是我們環保的教育嗎?」

慈濟志工 侯陳淑敏:「我們的環保站不光只是,低頭彎腰做環保,我們抬頭挺胸說環保,一些的心靈環保都要講出來,要是沒有讓他們今天到這裡,來開會的話他們曉得嗎,他們不曉得像這樣大家來交流,這是最好的啦。」

環保志工透過回收,將清淨在源頭的理念,落實生活,同時也在社區分享、傳遞。


真善美志工 柯玲蘭 鄭詩瀚 台北報導

Read more

苟杉比環保站 歡喜迎接三周年慶


印尼雅加達,慈濟「苟杉比環保站」日前三周年慶,不免俗的切了蛋糕,但最特別的是,他們還舉辦孝親奉茶洗腳的活動,體恤媽媽的辛苦,讓這個環保站,因為愛、而更加芬芳。

慶生切蛋糕,只不過對象不是人,而是啟用三週年的「苟杉比」環保站。

志工們認為、最好的慶祝活動,莫過於善加利用環保站這個好地方,舉辦孝親感恩會。

慈濟志工柏笔:「我很感謝,還有機會幫媽媽洗腳,我是用莊嚴的心態為之,回到家我會幫她按摩,我愛媽媽因為行孝是不能等的。」

以環保行善,用感恩行孝,「苟杉比」環保站,讓許多人的生命得以兩全。


佳美莉亞 林永光 印尼報導

Read more

靜思堂建材樸實 環保節能兼綠化


有人質疑,慈濟靜思堂使用高檔建材、建築形式鋪張浪費,但事實並非如此。慈濟靜思堂建築本體,多半以常見、耐用的建材為主,呈現樸實而非華麗的風格;同時,兼顧環保與節能,包括從節省水電,多運用自然能源等等。而周圍的綠地,也以植栽綠美化,空地則鋪設連鎖磚,讓大地能呼吸。

民眾 游彤語:「我覺得這個環境,讓我的身心靈都感覺非常的充實踏實。」

民眾 游芬蘭:「一踏進靜思堂,它的感覺是很樸實無華,然後很寧靜。」

沒有金碧輝煌、富麗堂皇的建築,靜思堂從裡到外,用的是常見、耐用、樸實的建材。

慈濟中區營建室副主任 張正助:「靜思堂建築物,大部分都是做斜屋頂,所以上面就是蓋瓦,外牆都是用洗石子。」

清水靜思堂總務股長 梁安順:「木造你好好的保養的話,幾百年都還是存在的,在其他古文物裡面的木造,上千年的木造建築都有。」

靜思堂外在莊嚴不華麗,內部講究環保與節能。

慈濟中區營建室副主任 張正助:「內部的部分,我們都是使用取得綠建材標章的矽酸鈣板或者是水泥纖維板,來做隔間。」

用可回收材料做隔間,空間規劃也從節能省電出發。

慈濟中區營建室副主任 張正助:「大面積的開窗,引進增加通風,然後引進自然光、陽台的設計,這個有兼具遮陽跟減少室內耗能的功能。」

充分運用自然能源,即使不開空調,也能維持舒適溫度,省電之外,還要節水,兼具美觀與集水功能的滴水鏈,在靜思堂處處可見。

清水靜思堂總務股長 梁安順:「三階上面的水,會下來到二階的屋頂上,我們就把它匯整起來,水把它收集起來,用在澆花澆樹木。」

愛護環境,植栽綠美化,沒有水泥柏油硬鋪面,讓大地也能呼吸。

清水靜思堂總務股長 梁安順:「我們園區綠地比非常高,而且我們都是用連鎖磚,讓它水的通透保留。」

省水龍頭、兩段式沖水馬桶、節能燈具,在集會活動時,更加節約能源。

慈濟中區營建室副主任 張正助:「它除了可以集會以外,它也是個修行的道場,它更是一個莊嚴樸實、耐用跟兼具環保的建築物。」

因為堅固耐用,靜思堂同時也是防災避難處所,建築規劃講求樸實而非華麗、實用而不浪費。

張桂端 李岳為 台中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