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015
Tuesday, 31 March 2015
慈少淨灘樂彎腰 還海洋美麗面貌
- Article Details
美國加州大東洛的慈少團隊,上周(3/23)到曼哈頓海灘淨灘,105位慈少有家長及慈濟志工陪同,共計161人,大家彎腰淨灘的身影,受到不少遊客的好奇詢問。當他們知道慈濟以疼惜地球而努力,都表達讚歎之意。
陽光沙灘海浪,曼哈頓海灘,已經迎接春天、迎接遊客。不過,大東洛的慈少團隊,這身裝扮,不是以遊玩為目的。
105名慈少,加上家長、與慈濟志工,共161人,大家漫步沙灘,為淨灘而彎腰。
家長 高大昭:「我們感到最高興的是,有很多的群眾,老百姓問我們說,你們是哪個單位,我說我們是慈濟,他們都對我們豎起大拇指,我們也教育了所有在這邊玩的,一些遊客們,他們不會亂丟東西,也間接地愛護地球。」
捨一點休閒的時間、換一片清淨的空間,敬天愛地大家一起來。
真善美志工 趙愛紅 黃家卉 美國報導
Read more無常火災毀家園 藍天白雲愛馳援
- Article Details
菲律賓馬萊汶市頓蘇亞里(TONSUYA/ MALABON),因人為縱火,導致二人死亡,八百多個家庭受到波及,慈濟志工勘災後,前往發放,儘管當天風大,吹垮了帳棚,但災民們依舊靜心聆聽,一同祈禱。
發放當天,強勁的風力,數度吹垮帳棚,災民和志工合力搶救,風實在太大了,最後只好放棄,災民們頂著大太陽,坐在台下聆聽志工介紹慈濟,沒有人離開,在一同祈禱時,威廉還掉了淚,在上一次的火災,他就曾與志工相遇。
災民 威廉:「在2006年也曾發生火災,我們都記得當時是慈濟志工來到這發放,幫助我們,就像現在這樣。」
因有人惡意縱火,造成頓蘇亞里八百多間房子被燒毀,還有二人不幸往生,瑪莉凱特就是因此失去了母親,難過的心情,現在已經能安定下來。
災民 瑪莉凱特:「我現在心很安定,因為有這些物資的幫助,我有自信能好好安排母親的葬禮。」
志工為往者家屬送上慰問金,對於受災的居民,則是提供生活用品和大米,有十七位社區志工協助發放,他們也更能感受捐錢助人的歡喜。
志工 吉娜:「非常開心我們能幫助不幸的人,沒想到我每天存一披索,能幫助到這麼多人。」
志工 蓓斯:「雖然這些物資不是我們買的,但是由我們送到災民手中,同樣能感受到,這種歡喜也是很深的。」
愛的能量,在施與受之間流動,也一同面對傷痛。
馬肯德 李佳美 菲律賓報導
Read more科技重鎮推環保 志工勤懇不厭疲
- Article Details
在美國北加州,慈濟志工長期與矽谷的高科技公司合作, 回收這些公司不要的包裝紙箱,以及塑膠打包膜。既費工,回收的價錢也不高,但志工看重的,是當初愛護大地的初發心。
這是一間位於美國矽谷的伺服器製造商,生產線的旁邊, 擺著兩個巨型紙箱。慈濟志工陳毓英,推著起重板車,來來回回的,把箱子搬到工廠後方的環保回收站。
慈濟志工 陳毓英:「我是想這塑膠膜很乾淨,馬上又可以回收,我做了一年半,去年開始,就陸陸續續有師姊進來一起做,大家都帶得很歡喜。」
慈濟志工 陳毓英:「我們就開始整理,整理完就把它疊,疊好疊成一捲一捲的。」
手腳並用,像是折棉被一樣,將一大捆的透明塑膠膜,捲成圓筒。這個大「圓筒」平均重量約7公斤(15英磅)。
慈濟志工 劉玉華:「因為他們用到這麼多,你看量這麼多,就算回收賣不到什麼錢,可是我們可以把它回收,再利用的話,我們就減少它,跑到垃圾掩埋場的量,我覺得很好很好。」
相信對的事,做就對了,即使有許多流言蜚語,也不是阻礙
慈濟志工 劉玉華:「我有看到台灣的很多的新聞,但對我來這裡做沒有影響,什麼樣的人講什麼樣的,所以我覺得不會受到影響。」
慈濟志工 馬慧媚:「沒有影響啊,上人所說的,該做的事還是要做啊。」
整理打包,搬上車,還要開二個小時的車程,送到回收站,同樣不計較成本,看重的是愛護大地的理念
鞠佩璇 劉翰卿 美國報導
Read more取於社會之富 回饋鄉里感恩心念
- Article Details
為接引大陸地區賢達人士,一同來行善,慈濟志工舉辦實業家人文營活動,除了介紹慈濟,也帶著實業家一起做環保,二天一夜的活動,有感動,也有了行動。
來自華東地區,不同省分,三十九位學員,走進上海長風聯絡處,他們都是實業家,帶著想回饋社會的善心而來,這已經是第五期,有許多人是再次來取經。
學員 翟義:「(合肥)建自己的基地,(做)環保等等,今年的規畫,回去以後要把它做出來。」
不只是靜態,也帶著學員參觀環保站一起做環保,大老闆彎下身段,感受更深。
學員 姚寧:「我能感覺到它不是帶有功利性,完全是發自內心的真誠。」
慈濟志工 黃天河:「最主要是為接引在大陸賢達人士,能夠有因緣加入這個慈濟大家庭。」
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共同方向去付出,善的根基,在大陸,也能扎得更穩。
真善美志工 葉惠芬 呂晶平 王迺忠 上海報導
Monday, 30 March 2015
環保能源紡織品 救災安全有保障
- Article Details
「激發無限創意,看見嶄新台北。」臺北市是一個充滿創意與無限可能的現代化城市,匯聚了人才、創意、科技的整合發展,形塑出諸多融合後的創意整合產業、產品與服務。而臺北市產業發展局於99年度,即開始辦理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簡稱『臺北市地方型SBIR』)」,以協助臺北市中小型企業運用政府研發資源達成創新、轉型與升級之目的,臺北市中小企業是帶動臺北市經濟繁榮的基石,及支撐臺北市景氣的主要命脈,進而提高其國際競爭力。
103年度台北市地方型SBIR的計畫輔導,大愛感恩科技與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產品部能源紡織品組合作的『環保能源之急難救助系列產品開發計劃』,獲得了計畫補助。3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大樓舉辦台北市地方型SBIR成果發表會,大愛感恩科技應邀展示及上台說明產品特色。
近年來因全球溫室效應導致氣候快速變遷、全球各地災難不斷,台灣一群群不求自身安逸的志工,從各地湧現、投入災難現場,協助賑災、安撫人心。大愛感恩科技應用回收寶特瓶再製的環保紡織品,結合紡織所研發的太陽能發電,超薄軟性儲能系統與環保LED紗線,開發出「環保能源之急難救助系列產品」,延續大愛感恩科技「慈悲科技」產品系列的開發精進,供賑災與備災之用。具有LED警示效果的太陽能LED後背包、登機箱、識別證及輕薄外套,讓無論是一般人在戶外活動,或是救災人員在災區賑災,應用無汙染且長時效性的太陽能源環保配備,能在夜間活動具有警示效果、及提供緊急行動電源,安全有保障!
發表會當日,產業發展局 林裕益副局長親臨大愛感恩科技展示檯前,研發部洪碩廷博士介紹『環保能源之急難救助系列產品』功能及效用,林副局長稱讚這真是「慈悲科技」,結合環保能源與環保產品是未來產業發產的走向,相當肯定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並給予鼓勵。參觀民眾也相當有興趣了解『環保能源之急難救助系列產品』,紛紛詢問何時量產,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和回饋社會的理念更是給予高度肯定及支持。
大愛感恩科技期盼透過這獨一無二環保綠色社會公益平台,成為拋磚引玉的先鋒,帶動更多有心人士與團體投入環保,一起用愛與智慧,守護大地。
大愛感恩科技 王妍文 台北市信義區報導
Read more環保能源紡織品 救災安全有保障
- Article Details
「激發無限創意,看見嶄新台北。」臺北市是一個充滿創意與無限可能的現代化城市,匯聚了人才、創意、科技的整合發展,形塑出諸多融合後的創意整合產業、產品與服務。而臺北市產業發展局於99年度,即開始辦理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簡稱『臺北市地方型SBIR』)」,以協助臺北市中小型企業運用政府研發資源達成創新、轉型與升級之目的,臺北市中小企業是帶動臺北市經濟繁榮的基石,及支撐臺北市景氣的主要命脈,進而提高其國際競爭力。
103年度台北市地方型SBIR的計畫輔導,大愛感恩科技與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產品部能源紡織品組合作的『環保能源之急難救助系列產品開發計劃』,獲得了計畫補助。3月26日在台北市政府大樓舉辦台北市地方型SBIR成果發表會,大愛感恩科技應邀展示及上台說明產品特色。
近年來因全球溫室效應導致氣候快速變遷、全球各地災難不斷,台灣一群群不求自身安逸的志工,從各地湧現、投入災難現場,協助賑災、安撫人心。大愛感恩科技應用回收寶特瓶再製的環保紡織品,結合紡織所研發的太陽能發電,超薄軟性儲能系統與環保LED紗線,開發出「環保能源之急難救助系列產品」,延續大愛感恩科技「慈悲科技」產品系列的開發精進,供賑災與備災之用。具有LED警示效果的太陽能LED後背包、登機箱、識別證及輕薄外套,讓無論是一般人在戶外活動,或是救災人員在災區賑災,應用無汙染且長時效性的太陽能源環保配備,能在夜間活動具有警示效果、及提供緊急行動電源,安全有保障!
發表會當日,產業發展局 林裕益副局長親臨大愛感恩科技展示檯前,研發部洪碩廷博士介紹『環保能源之急難救助系列產品』功能及效用,林副局長稱讚這真是「慈悲科技」,結合環保能源與環保產品是未來產業發產的走向,相當肯定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並給予鼓勵。參觀民眾也相當有興趣了解『環保能源之急難救助系列產品』,紛紛詢問何時量產,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和回饋社會的理念更是給予高度肯定及支持。
大愛感恩科技期盼透過這獨一無二環保綠色社會公益平台,成為拋磚引玉的先鋒,帶動更多有心人士與團體投入環保,一起用愛與智慧,守護大地。
大愛感恩科技 王妍文 台北市信義區報導
Read more2015,03/30,致理行銷系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3月30日(一) 13:30–15: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行銷通路師生行 體驗人文最價值


Read more
土地不蓋樓!無償出借作環保站
- Article Details
台中慈濟志工 張清森,九年前,也將台中豐原的一塊地,無償借給慈濟,成立環保站,20年來,包括自己的媽媽在內,附近很多老人家,也都一起來耕福田!!這些年,媽媽年紀大了,不能常去環保站,於是張清森,會把回收物 載回家,讓媽媽在家理,也能快樂做環保。
志工張清森來到環保站,東翻西找,拿出了這幾包裝衣服的塑膠袋,這些是要帶回家,讓媽媽做分類。
慈濟志工 張清森:「拿這個回去 給我媽媽,整個她不用撕,也可以整個剪下來。」
其實這個環保站的土地,是張清森九年前無償借給慈濟使用20年,當年他因為看大愛台,認同慈濟做環保,於是將這片原本要蓋房子的土地借給慈濟當成環保站 。慈濟志工 張清森:「有機會讓一些年紀大的人,有事情可以做,可以出來動一動。」
平常媽媽都會來,但這些年媽媽年紀大,體力不好,但卻堅持要做環保,於是張清森把回收物載回家。張媽媽:「人家說 你做這麼辛苦, 是賺多少,我說賺很多,(賺什麼) 賺有工作做。」
阿嬤非常認真,仔細的把塑膠袋上的膠帶撕掉,這樣才可以回收,在家也能做環保,讓阿嬤很高興,兒子的孝心,讓人感動。
江麗君 廖學信 台中報導
Read more穿梭街巷訪鄰里 清淨源頭不畏苦
- Article Details
慈濟環保志業25年,馬來西亞彭亨州瓜拉吉撓小鎮的環保運動才剛剛開始。自4年前慈濟環保點在小鎮設立以來,環保志工默默地回收鎮上的資源,也向附近的居民,宣導環保的重要性。去年底的水患,造成當地嚴重的破壞,也讓居民開始意識到環境維護的重要。
騎著摩托車,陳忠志每個月的這一天,一定會到瓜拉吉撓新村,拜訪村長。
聲音:志工 陳忠志:「這個村長 是我們很發心的村長,她每個月都借我們貨車,去載那個資源。」
瓜拉吉撓新村村長 吳燕萍:「因為我的貨車 早上去收膠汁,下午就沒有用了,就是講 借出來給他們方便。」
志工 陳忠志:「開始的時候 我是從街上收起,跟著去花園(住宅區),花園收著下(收完) 就(到)油站, 油站收完了 就是那種五金店,跟著又(去)迷你市場,跟著又轉回出去 新村街上那邊拿。」
45歲的陳忠志,是馬來西亞彭亨州,瓜拉吉撓的居民,經營農作種植生意。4年前他被當地慈濟志工邀請,開始了他的慈濟環保旅程。
志工 陳忠志:「歡喜心去做了 做到整個人,回來就忘記很多東西,憂愁忘記了很多,所以我 在這個鄉村這裡,我是很多人都認識我,所以我做這個(資源回收)的時候,也是很多人支持我。」
慈濟志工 楊金蓮:「每一趟載回來 都是滿滿的一車,所以說我們大家都很讚歎他的,這位師兄,他一天真的可以載七八輪(趟)。」
由於居民熱烈的響應,瓜拉吉撓的慈濟環保日進行時間特別長,從中午直到傍晚7點才能把將近3噸的資源整理完畢。
志工 陳忠志:「做就對了 如果我們沒有去做,不動手 一直在那邊講講講,也是空口講白話」
慈濟環保志工用實際的行動去守護這片家園。不久的將來,能夠承載更多資源的慈濟環保站將在瓜拉吉撓村委大禮堂旁正式成立,讓愛惜大地的腳步向前跨進。
馬來西亞報導
林英意 林偉德
Sunday, 29 March 2015
大愛邀善士 菩薩傳美善
- Article Details
印尼知名企業家施錦場師兄,今年年初回台尋根及受證,當時聆聽過大愛感科技李鼎銘總經理分享後深受感動,深深認同慈濟環保理念與大愛感恩科技為地球所做的一切,希望能承擔起在印尼靜思堂內建置低碳人文概念館,藉著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產品,向會眾募心、募愛、推廣環保,廣邀更多人間菩薩一起投入做慈濟。
藉由自己也是印尼施氏宗親會會長、華裔總會副理事長、印尼工商會館中國委員會副秘書長等多重管道與身分,施師兄希望善盡 證嚴上人好弟子的責任,在印尼推廣慈濟環保理念,同時廣邀天下善士、接引實業家們及企業體認識及參與慈濟活動,於是在這次訪台行程中,邀請好友黃麗君師姊、黃鄉富師兄姊弟倆結伴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黃麗君師姊從單純的慈濟會員,在一次參與慈濟人醫會義診活動的因緣中,進一步認識了慈濟。2003年並來到花蓮靜思精舍,見到慈悲為懷的 證嚴上人,發願茹素,願意承擔使命接引更多人參與慈濟,也希望能將環保帶入社區,接引更多的人一起來做資源回收。
在這一次的參訪,黃麗君師姊除更了解慈濟環保及大愛感恩科技外,更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嚴格把關每一項的產品的品質、國內外獎項及認證肯定,大愛感恩科技,在一次次考驗、不斷精進。黃麗君師姊分享:「今天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感覺寶特瓶也都可以製成良好的環保產品,剛剛也參訪過實驗室,真正感覺大愛感恩科技的用心,一樣產品不是只有製做完後就算了。平常在外面賣東西就完、就好了,不會管你對產品是否有敏感,但大愛感恩科技,一一檢測每項布料及產品,以確保寶特瓶製成的環保產品之良好品質。」弟弟黃鄉富師兄也讚歎:「看到大愛感恩科技真的是做的很好,真的是用心就是專業。」
誠如 證嚴法師期許人人:「用心就是專業、凡事多用心。」佛陀經典中敘述「人有二十難」,但 上人告訴弟子:「有心就不難」,只要有心,自然能夠克服種種的困難,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面對外界質疑,每個人要發揮整體愛的能量,因為人人連心互動,以誠、以情傳遞美善,所以在志業體工作同仁,更要堅定道心、抱持著『越做越熱誠』,因為對的事情,做就對了。
大愛感恩時時刻刻用心在當下,把握分秒勤精進,藉由這個無私的愛心平台、推廣環保人文、愛惜地球資源、使用環保織品,更希望廣邀天下善士、接引更多人間菩薩,共同成為『掘井人』,共同為愛護大地盡心力,讓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