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2 March 2015

大愛感恩求精進 合心共識法喜心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一年兩度的合心共識營就在昨天內湖總部展開一天的精進,主要分三個主題重點分別為: 人文層面、產品層面、及庶務層面。除了人文層面,也讓分布在全台各點的概念館和據點的門市人員更了解公司的經營理念及公司今年走向。(攝影者:曹書豪)大愛感恩科技每季一次的合心共識精進研習就在3/9內湖總部展開一天的精進,主要分三個主題重點分別為: 人文層面、產品層面、及庶務層面。除了人文層面,也讓分布在全台各點的概念館和據點的門市人員更了解公司的經營理念及公司今年的規劃。李鼎銘總經理也在開場時提到,在最近的紛紛擾擾下,這關鍵的時刻我們不能因為外界的影響而動搖;反而更要樹立典範、守護環保的磐石。在這競爭的市場裡,每家公司都是追求ROI(投資報酬率Return of Investment),但大愛感恩科技所追求的ROI(Return of Influence)是一種感動人的影響力。總經理強調:「我們的經營理念是『人間菩薩大招生』,不是要賣產品而是人文的推廣。」


圖說: 安排陳列經驗豐富的賴老師到現場教導門市人員如何營造陳列的氛圍,同仁 們也都很踴躍參與、提問。(攝影者:曹書豪)這天的一日精進研習除了提升工作的專業程度,也有新品介紹。產品依序由傳薪開始說明還有服飾搭配的教學,現場也有許多的門市人員針對顧客平時的疑問一一提問,設計部同仁也一一為他們解答。讓他們更了解我們的產品還有背後所傳達的理念。我們也安排陳列經驗豐富的賴老師到現場教導門市人員如何營造陳列的氛圍,同仁們也都很踴躍參與、提問。王素戀師姊在受訪時也說:「因為今天鼎銘師兄說明非常詳盡,在官網上有2013年企業責任報告書並獲得 BSI (英國認證協會) 的查證,也讓我們了解到門市同仁每天需要怎麼按照公司的制定,來做處理以及推廣。同時我也感恩今天有這個機會回來精進。因為精進就是希望每位同仁可以將大愛感恩的精神理念推廣給更多人知道並且與地球共生息。」另外,楊蕙寧師姊也分享:「我們可以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我們可以把環保科技用在生活中,把愛護地球做到淋漓盡致。除了減少垃圾,也可以把資源 (垃圾) 變黃金,黃金變愛心,也讓身為推廣的我更有使命感,把我所見、所聞、所做告訴每一位消費者。雖然有時在工作上會有小誤失,但我會不斷的督促自己、提起正念,並立即提出修正及精進。在推廣的同時,我也會更賣力,讓每個參與的人感受到我們這份使命感以及愛護地球需要從自身做起。」

這次人文共識營除了同仁們的精進也是公司整體的提升,為了有更好的默契以及傳播善的種子,大家團結一致、上下同心,有更多的交流,把理念傳出去大家都可以是一顆善的種子,呼應到上人所提的「人間菩薩大招生」。此次門市人員及公司相關同仁近40人,在活動結束時大家臉上都帶著笑容法喜滿滿的回家,為一日精進畫下完美的句點。


大愛感恩科技 樊家妤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大愛感恩求精進 合心共識法喜心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一年兩度的合心共識營就在昨天內湖總部展開一天的精進,主要分三個主題重點分別為: 人文層面、產品層面、及庶務層面。除了人文層面,也讓分布在全台各點的概念館和據點的門市人員更了解公司的經營理念及公司今年走向。(攝影者:曹書豪)大愛感恩科技每季一次的合心共識精進研習就在3/9內湖總部展開一天的精進,主要分三個主題重點分別為: 人文層面、產品層面、及庶務層面。除了人文層面,也讓分布在全台各點的概念館和據點的門市人員更了解公司的經營理念及公司今年的規劃。李鼎銘總經理也在開場時提到,在最近的紛紛擾擾下,這關鍵的時刻我們不能因為外界的影響而動搖;反而更要樹立典範、守護環保的磐石。在這競爭的市場裡,每家公司都是追求ROI(投資報酬率Return of Investment),但大愛感恩科技所追求的ROI(Return of Influence)是一種感動人的影響力。總經理強調:「我們的經營理念是『人間菩薩大招生』,不是要賣產品而是人文的推廣。」


圖說: 安排陳列經驗豐富的賴老師到現場教導門市人員如何營造陳列的氛圍,同仁 們也都很踴躍參與、提問。(攝影者:曹書豪)這天的一日精進研習除了提升工作的專業程度,也有新品介紹。產品依序由傳薪開始說明還有服飾搭配的教學,現場也有許多的門市人員針對顧客平時的疑問一一提問,設計部同仁也一一為他們解答。讓他們更了解我們的產品還有背後所傳達的理念。我們也安排陳列經驗豐富的賴老師到現場教導門市人員如何營造陳列的氛圍,同仁們也都很踴躍參與、提問。王素戀師姊在受訪時也說:「因為今天鼎銘師兄說明非常詳盡,在官網上有2013年企業責任報告書並獲得 BSI (英國認證協會) 的查證,也讓我們了解到門市同仁每天需要怎麼按照公司的制定,來做處理以及推廣。同時我也感恩今天有這個機會回來精進。因為精進就是希望每位同仁可以將大愛感恩的精神理念推廣給更多人知道並且與地球共生息。」另外,楊蕙寧師姊也分享:「我們可以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我們可以把環保科技用在生活中,把愛護地球做到淋漓盡致。除了減少垃圾,也可以把資源 (垃圾) 變黃金,黃金變愛心,也讓身為推廣的我更有使命感,把我所見、所聞、所做告訴每一位消費者。雖然有時在工作上會有小誤失,但我會不斷的督促自己、提起正念,並立即提出修正及精進。在推廣的同時,我也會更賣力,讓每個參與的人感受到我們這份使命感以及愛護地球需要從自身做起。」

這次人文共識營除了同仁們的精進也是公司整體的提升,為了有更好的默契以及傳播善的種子,大家團結一致、上下同心,有更多的交流,把理念傳出去大家都可以是一顆善的種子,呼應到上人所提的「人間菩薩大招生」。此次門市人員及公司相關同仁近40人,在活動結束時大家臉上都帶著笑容法喜滿滿的回家,為一日精進畫下完美的句點。


大愛感恩科技 樊家妤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上海環保推廣Tzu Chi volunteers in Shanghai, China promoting the practice of recycling to local residents


Knowing the importance of cherishing Earth`s resources, Tzu Chi volunteers in Shanghai, China have been promoting the practice of recycling to local residents. Besides establishing a recycling cent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practice, volunteers also organized community events on a regular basis to encourage even more people to safeguard the planet. We will leave you with these images. Thank you for tuning in. Goodbye. 

了解愛惜地球資源的重要性,中國上海慈濟志工,對民眾宣導環保理念,除了成立環保中心,確實落實環保,志工也會舉辦社區活動,鼓勵更多民眾,守護地球,一起來看看,感恩收看,再會。

Read more

廢3C的旅行(一)Electronic waste can cause serious pollution


With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smartphones, computers, TVs and other personal electronics are always coming out with new product lines. However, as consumers try to get the latest device, where do their old, unwanted electronics go? We investigate in our next report to find out if improperly discarded, electronic waste can cause serious pollution.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智慧型手機、電腦、電視、還有其它3C產品,也不斷推出新產品,但是當有消費者不斷追求最新的科技產品時,他們不要的舊產品,究竟何去何從,以下是我們的新專題,我們將發現假使任意丟棄,這些電子產品,將造成嚴重的汙染。 

Read more

內湖Q&A(十)No clear regulation


What is the amount of space needed for social welfare facilities in a developing city or country? According to experts, it is impossible to come up with an actual number. Th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or private owners who want to offer their land for social welfare purpose should go through a thorough process of examination and planning to ensure that their land may benefit the public to its fullest extent. 

一個高度發展的城市或國家,到底需要多少 社會福利空間?事實上 學者指出,即使是沒有辦法,明確規畫出一定的比例,在這樣的情況下,民間團體或是私人業者,主動規畫的社福用地,其實都需要,專案處理與理性討論,才有辦法順應民眾需求,做出最好的規畫。

Read more

內湖Q&A(九)180 tons of recyclables every month


Tzu Chi`s recycling volunteers are amazing. In Taiwan alone, there are some 84,000 of them who show up regularly at Tzu Chi`s recycling stations across the country to turn garbage into valuable resources. Not only do they have to endure the summer heat and winter chill, they have to endure the stench of the waste they sort. At the Tzu Neihu Grounds, over 180 tons of recyclables are processed every month. This is only possible thanks to the nearly 100 recycling volunteers who show up everyday. 

慈濟的環保志工,真的很了不起,在台灣,人數就高達8萬4千多人,他們定期前往慈濟,在全國各地的環保站,把垃圾變黃金,過程中,不止要忍受夏天的酷熱、冬天的寒冷,還有垃圾的臭味,而在慈濟內湖園區,每個月就處理,超過180噸的回收物,這都是因為每天有,近百位環保菩薩來這裡報到。 

Read more

2015,03/12,APO(亞洲生產力組織)參訪

【對象】APO(亞洲生產力組織)
【時間】2015年3月12日(四)15: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APO參訪交流 見證大愛成果

20150316_1.jpg20150316_2.jpg 
Read more

環保當道生活禪 善用資源惜福緣


美國,芝加哥和洛杉磯慈濟人文學校,各舉辦一場新春祝福活動,內容豐富精采,兼具人文、環保、行善等概念。

洛杉磯慈濟人文學校,推動生活中的環保藝術。燈籠比賽,奪冠作品,三羊開泰。

家長 韓宜軒,:「這個是,本來是裝蘋果的,牠身體就是一、二、三,三片用裝蘋果的塑膠盒做出來,然後牠的頭,本來是裝耳機的,然後我們把裡面塗成黑色的。」

慈濟志工 左少玲,:「最主要是告訴孩子,要愛惜地球,珍惜物資,然後我們可以給予它,另外一個生命。」

家長發揮所長,現場設攤,教孩子天文星象。

家長 楊可忻,:「我的先生就在這邊,幫忙讓小孩知道天象,希望藉著這個機會,幫助學校,回饋社區。」

芝加哥人文學校,祝福活動,第一站小錢行善,竹筒回娘家。老師也以手語表演,個人整齊,整體美,表達洗淨塵垢清淨無染。

孩子是座上賓,也上台表演,大小朋友親子同樂,大道理,歡樂中領會。

真善美志工 美國報導

Read more

311震災四周年 回顧慈濟援助情


今天是3月11號,也是日本311大地震四周年,回顧這段歷史,也見證了慈濟人的愛,不論是災後第一時間提供東京會所給民眾休息,或前往災區烹煮熱食,發放「見舞金」,一一關懷、膚慰受災的心。證嚴上人在今天(3/11)志工早會,感恩全球慈濟人的付出,同時也提醒大眾時時要戒慎虔誠。

歷史的今天,日本311強震,引發海嘯,重創東北。四年前的今天,慈濟基金會接獲消息,立刻和日本分會視訊連線,並成立救災指揮中心。當天晚上東京會所,也提供熱茶,開放給民眾休息。

證嚴上人開示:「四年前的日本311的事件,那就是地震強震,這麼一波的震災,震撼了整個世界,那樣的悲淒慘重的災難,慈濟人不忍,我們趕快準備,如何去跟日本的慈濟人會合,慈濟人都是發揮很大的良能。」

日本慈濟人也在災後第四天,自備鍋碗爐灶,以及所有食材與水,前往茨城縣供應熱食,在攝氏八度的寒風中,烹調咖哩飯以及味噌湯,溫暖災民的心。

證嚴上人開示:「慈濟人就是不斷的,往重災區裡去去煮熱食,讓在風雪中無家可歸,在收容所裡,慈濟人就地設起了爐灶,就是供應給他們的熱食,所以怕的人跑出來避難,有愛的人跑進去去救災難。」

沿路偵測輻射量,確保救災人員的安全,從台灣送去的毛毯披肩,不但在細雪中溫暖鄉親的心,一個擁抱,更是跨越了語言隔閡,踏實膚慰了驚嚇的心。

陳信羽 翁國嘉 花蓮報導

Read more

志工科展分享 環保觀念扎根


科學不單是教科書上一門必修的學科,也是一門很生活化的知識。馬來西亞吉隆坡冼都淡米爾文小學(SentulTamilPrimarySchool),舉辦為期一周的科學展覽會,公開給校內的學生和校外的民眾參訪。負責籌劃活動的老師,因為偶然的機會,在吉隆坡靜思堂看到慈濟志工布置的環保館,展出用回收物做成的衣物,也邀請志工參與。

用不同大小的氣球,實驗空氣的動力。有趣的實驗,吸引眾人目光。

吉隆坡冼都淡米爾文小學舉辦科學展覽會,回收的寶特瓶做成的衣物。

推廣垃圾減量、資源再使用、回收的3R觀念。

冼都淡米爾文小學老師 鄧茉莉:「因為環境就是科學,對我而言科學就是每天的生活,這裡展示的物品他們每天都接觸,不過他們不懂這些是否能被回收。」

家教協會主席 古瑪拉斯:「很多人不管我們的大自然,所以這次,我們的科學展覽會主題是3R,因為我們要他們學生,從小了解這些(環保)東西。」

環保講座,由印裔志工以淡米爾語分享。小學生聚精會神,反應熱烈。

志工 拉潔絲瓦麗:「我盡力告訴他們鼓勵他們,我們不只要講解還要實踐,邀請他們來慈濟的環保站,實際回收資源,他們就會體會到,我們丟棄太多還能再使用的東西。」

展覽會提高學生對科學的興趣,了解透過科學的方法,可以保護環境。慈濟志工受邀參加,與教育機構合作,讓環保觀念從小扎根。

林英意 林偉德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金屬消耗日俱增 台礦資源缺乏


工業興盛,台灣的金屬消耗量,與日俱增,但受制於台灣金屬礦產的資源匱乏,不得不仰賴進口。五金廢料在過去可以從外國進口,不過,1993年發生台南二仁溪汙染事件後,政府把「電子廢棄物」列為「有害事業廢棄物」,禁止進口。近年來,五金料源短缺,加上國內回收技術進步,環保署最近打算要把先前禁止的14項廢五金,其中12項開放進口,但遭到國內環保團體和學者的強力反對。今天的「廢3C的旅行」系列報導,帶您一起關注這個議題,在經濟和環保之間,如何找到平衡點。,

大愛台記者,張澤人:「電子廢棄物隨意棄置,連土地都被重金屬,汙染成藍綠色,這裡是桃園的滲眉埤,原本是一處灌溉農田的池塘,卻因為工業汙染,完全變了樣。」

昔日灌溉好水,如今乾涸見底,碎裂的大地,留下荼毒後代的戴奧辛和強酸。,

綠色陣線協會常務理事,林長茂:「這些福壽螺是什麼顏色的,都是綠色的,而且牠的殼,完全被溶穿了,上面是綠色的,應該都是硫酸銅。」

附近這座工廠,把廢五金焚化後的工業有毒廢水,直接排進灌溉池塘。,

綠色陣線協會常務理事,林長茂:「從以前的老人,現在年輕一點的,一個一個癌症死掉了。」

中醫附醫毒物科主任,洪東榮:「如果他們曝露到這些的汙染物,事實上全身系統很多地方,都可能會造成癌症,包括呼吸系統的這個癌症,食道癌,胃癌,甚至肝癌,肺癌。」

對環境危害這麼大,為什麼不停工?因為「錢」途看好。,

電子廢棄物包括:「印刷電路板」、「積體電路」、「電阻器」和「電容器」等混合廢五金,可以提煉出貴金屬「金」、「銀」、「鉑」和「鈀」。,

許多開發中國家居民、投入廢五金行業,犧牲環境、換取財富,最後病魔纏身,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連大陸政府都驚覺毒害,不再進口廢五金。,

廢五金回收大盤商,周女士:「台灣本土的(廢五金),已經出不去了(無法出口),結果還(打算)進來國外的(廢五金),造成我們台灣的,島內的,全部滯銷,價格整個下滑。」

2013年9月,環保署打算大幅修改「有害事業廢棄物標準」,把「廢電腦」、「廢家電」、「廢電子零組件」等十二項俗稱「廢五金」的混合廢料,從「有害事業廢棄物」變更為「一般事業廢棄物」,想要開放進口。,

環保署廢管處第三科科長,顏振華:「配合電子廢棄物,處理技術的精進,所以我們考量讓這些,富有貴金屬的廢棄物,能夠進來,以減少台灣對這些,天然資源的依賴。」

廢五金回收大盤商,王先生:「在我們國內生產的(廢五金),應該有足夠的利用的空間,我就很搞不懂,為什麼我們的政府,還要再去從別的國家,進口這些廢棄物進來。」

電子廢棄物,非法處理多,就算合法處理,仍對環境造成負擔。,

貴金屬用酸溶解,或是電解精煉,所產生的廢棄物,含有重金屬和有毒汙泥。而非金屬的塑料部分,大多有「溴化阻燃劑」,對人體也有害。,

中興大學化學系教授,李茂榮:「3C產品現在大量出產,裡面用的最多的是什麼,阻燃劑,多溴聯苯阻燃劑的時候,是一個致癌物。」

開放廢五金進口的新法、如果上路,環保團體和學者認為:台灣廢五金汙染,雪上加霜。,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黃煥彰:「整個電子廢棄物開放以後,那個量可以是現在的好幾百倍,好幾千倍,少數的人賺錢,可是是犧牲土地,犧牲河川,換來的財富。」

廢五金開放進口回收的利潤,跟環境汙染所要花費的社會成本,必須仔細衡量。,

中興大學化學系教授,李茂榮:「我們有規範,但是真正有沒有,照實去執行的時候,這個是最重要的一個重點,就像食品安檢來講,我們有規範說不能添加(有害物質),但是後續一個監督,沒有去做,所以才造成食品的,一個這麼大的危害。」

全世界80%廢五金,傾銷亞洲處理,已開發的歐美日國家,為什麼自己不處理利潤龐大的廢五金,反而把錢給別人賺呢?這背後的汙染問題,值得深思。,

採訪撰稿:張澤人,
攝影剪輯:李岳為

Read more

老少一起做環保 經驗傳承無價寶


新北市板橋慈少,到環保站,向老菩薩學習,親身體會如何回收分類紙張及寶特瓶,短短半天行程,收穫滿滿,多了疼惜和愛護地球的心。

老少配,說的是,慈濟新北市板橋環保站,阿公阿嬤級的環保志工,帶著慈少,體驗做回收。新手,從入門的紙張分類開始。

環保志工與慈少:「這張紙放這裡,全白的放在這個袋子裡。」

下一站,寶特瓶回收,慈少可就心有所感。

慈少 彭昱惟:「那些師姑每天做回收很辛苦,那些回收都會有發出惡臭,有的沒有吃完的東西,就給它丟進去。」

慈少 許薰文:「以後喝東西的時候,要把它清洗乾淨,不然分類的人會很辛苦。」

慈少 彭昱寧:「做環保那些寶特瓶可以分類,然後把它變成實用的東西,像吊飾然後衣服,然後圍巾啊。」

拿著自己DIY的寶特瓶吊飾,心中也多了,滿滿的回收心得。破壞環境的無知,能因為了解,轉化成愛護地球的心。


真善美志工 李厚毅 江文龍 台北報導

Read more

老少一起做環保 經驗傳承無價寶


新北市板橋慈少,到環保站,向老菩薩學習,親身體會如何回收分類紙張及寶特瓶,短短半天行程,收穫滿滿,多了疼惜和愛護地球的心。

老少配,說的是,慈濟新北市板橋環保站,阿公阿嬤級的環保志工,帶著慈少,體驗做回收。新手,從入門的紙張分類開始。

環保志工與慈少:「這張紙放這裡,全白的放在這個袋子裡。」

下一站,寶特瓶回收,慈少可就心有所感。

慈少 彭昱惟:「那些師姑每天做回收很辛苦,那些回收都會有發出惡臭,有的沒有吃完的東西,就給它丟進去。」

慈少 許薰文:「以後喝東西的時候,要把它清洗乾淨,不然分類的人會很辛苦。」

慈少 彭昱寧:「做環保那些寶特瓶可以分類,然後把它變成實用的東西,像吊飾然後衣服,然後圍巾啊。」

拿著自己DIY的寶特瓶吊飾,心中也多了,滿滿的回收心得。破壞環境的無知,能因為了解,轉化成愛護地球的心。


真善美志工 李厚毅 江文龍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助人為樂啟善念 環保行動護大地


泰國健康促進廳與全泰國各社區委員會,連續第五年合作舉辦活動,交流社區推動改善的經驗。這次邀請到慈濟,分享志工精神還有教育理念。慈濟人透過手語演繹、會場擺攤推廣,讓民眾了解行善行孝,都是愛家愛鄉的精神。

手端茶盤,整齊入場。清邁慈濟學校的學生,恭恭敬敬為來賓奉茶,優雅的儀態,展現人文。

將父母恩重難報經的意義,傳達給社會大眾。行善行孝要及時的心念,感動觀眾,高舉雙手,比出一家人的手語。

泰國烏汶府教育部部長 江該:「很感動慈濟,為泰國社會付出的一切,還有教師們的精神,用誠心的愛傳給孩子們。」

連續第五年,泰國健康促進廳與全泰國各社區委員合作舉辦活動,交流社區改善經驗。慈濟志工受邀,分享存小錢行大善的精神,還有資源回收再利用的行動,落實愛家愛鄉的理念。

民眾 卡申:「從我雙眼看到的,雙手觸摸到的,這些很有質感的用品,真的讓人難以置信,都是寶特瓶回收製成的。」

泰北湄宏順府常務副區長 沙李:「我很感動慈濟為泰國,還有為全球所做的,如果有機會,我會利用假日時間,開車到清邁慈濟學校參訪。」

活動在曼谷市挽那區的會展中心舉辦,為期三天。主辦單位免費提供慈濟展覽攤位,希望滿滿人潮,也能匯聚滿滿愛心。


黃娟 坤大 泰國報導

Read more

四年前的今天 強震海嘯撼動全球


日本311,回想起四年前的今天,日本慈濟志工,在當天晚間,立即開放位於東京的會所,提供因災後電車停駛,無法返家人潮,暫時休息。也從那一天起,救援行動,在心中,畫起藍圖。這分援助行動,匯聚全球39個國家地區愛心。在東北鄉親記憶中,慈濟的日文發音不容易念,他們卻牢牢記住,這分愛來自台灣。而至今四年,志工依然維持,一年三到四次,從東京奔波到東北地區,關懷他們。

 

2011年,最重要的國際緊急救難事件,日本311強震。

每一年,日本慈濟志工,腦海浮現,同一幕。

慈濟日本分會執行長 許麗香:「(福島)輻射問題, 讓許多人想要離開日本, 但那時候我們志工決定, 我們要留下來 不能離開, 我們要當苦難人的依靠。」

誠心,熱情,勇氣。當全世界在擔憂福島輻射外洩,紛紛撤僑之際,日本當地志工,更果敢的進入災區。

他們看到的,是受災居民的需求。

這條毛毯,四年後,是否依然保有,愛的熱度。

回顧2011年三月強震後,到2014年七月。慈濟311援助行動,遍及遭海嘯襲擊的岩手縣,宮城縣,茨城縣及福島縣,四個重災區。動員十二梯次,超過四千人次的志工。

提供包括熱食、毛毯等急難物資。以及9萬6976戶的慰問金,也就是見舞金發放。釜石市校車巴士補助及各校營養午餐。以及茶會,祈福會等心靈膚慰。

在當時,這分親手送上關懷的心意,感動好多人。日本向來內歛的民族性,放下低調,冷淡。

Read more

雅加達連年淹水 防災治洪謀對策


天然災害的防救災,現代各國都是以國安層級的角度來思考,甚至軍隊出動救災的規模還遠大於戰爭。印尼也是一樣,首都雅加達連年受到水患所苦,當地政府與民間NGO組織,現在也全力合作,希望找到辦法。

逢雨必淹,這是雅加達近幾年的寫照,政府與民間單位,都在思考如何解決。

全國治災機構數據中心主席 肅多博:「全國治災機構與地方政府會舉行協調會議,擬應急計畫,甚至也會模擬天候狀況進行演習。」

其中1980年創辦的「印尼環保設施」,是全印尼最大的獨立環保機構,橫跨28個省份,積極宣導避災的觀念。

印尼環保設施賑災經理 穆克利:「最近我建議住宅區的居民,平常至少要準備五加侖的乾淨水,因為如果遭逢水患或其他地震、海嘯等災難,接收到的援助,像泡麵、藥物,都需要乾淨的水,如果沒有,要怎麼活下去。」

紅十字會救災經驗豐富,則是擁有完整的硬體裝備。

印尼紅十字會秘書 伊爾萬:「我們是協助疏散、蓋帳棚以及公共廚房,我們這些設備有助於救災,像橡皮艇、避難帳棚,還有野戰醫院。」

政府與民間組織緊密合作,希望為印尼的首善之區,找到出路。

印尼報導

Read more

2015,03/12,NU SKIN - Go Green 論壇分享

【對象】NU SKIN (上海/香港/台灣) 
【時間】2015年3月12日(四)15:30
【地點】NU SKIN(CHINA)上海總部園區小劇場 (上海奉賢區環城西路3000號中國如新GCIP)

大愛心聞:
Go Green從心出發 從我做起
20150318_1.jpg20150318_2.jpg

  Read more

星國教育環保行 慈悲科技滿愛心

圖說:  從新加坡遠道而來國立教育學院的學員,繼內湖環保教育站環保體驗過後,3月9日一行約十位來到大愛感恩科技低碳生活概念館,貴賓們都是新加坡國中、小學的優秀教師,希望能夠了解大愛感恩在環境保護之外、以及慈濟人道精神方面的投入,期許將這些環保觀念帶回去跟學生們分享。(攝影者:曹書豪)從新加坡遠道而來國立教育學院的學員,繼內湖環保教育站環保體驗過後,3月9日一行約十位來到大愛感恩科技低碳生活概念館,貴賓們都是新加坡國中、小學的優秀教師,希望能夠了解大愛感恩在環境保護之外、以及慈濟人道精神方面的投入,期許將這些環保觀念帶回去跟學生們分享。

把握此次貴賓參訪機會,大愛感恩分享慈濟精神和環保人文理念。楊竣翔師兄以及研發部的洪碩廷博士,用流利的英語為來訪貴賓說明大愛感恩科技的源起、環保再生產品的生命力,以及研發實驗室的使命,只聽到貴賓們讚歎連連。

「只要有心,任何奇蹟都是有可能的」,Felicia Kuo老師分享今日的參訪啟發了我們每一位,看見世間的苦難,不論是天災或人禍,但只要有心,就能將人性的慈悲與科技結合在一起,開發出慈悲科技系列產品。像是防穿刺白鞋、環保機能舒適襪、太陽能LED帽等,讓賑災的慈濟志工們們不論白天或是夜晚時都能方便工作,這些產品背後都是「創新」、「創造力」,而最重要的是富有美善的「愛心」,很感恩有這次機會能參訪大愛感恩,期待更多人看到這間公司的努力,世間能更美好。

Jerry Soh老師對於大愛感恩的完全回饋之核心價值更是特別深刻,讚歎大愛感恩將全數盈餘捐贈給慈濟基金會,回饋社會與慈善之用,讓這些盈餘在社會上發揮會更大的價值。

慈濟的環保外交,已經是台灣和全球,締結善緣的重要管道;更讓更多善的種子在更多人心中萌芽,形成一個愛的循環。。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星國教育環保行 慈悲科技滿愛心

圖說:  從新加坡遠道而來國立教育學院的學員,繼內湖環保教育站環保體驗過後,3月9日一行約十位來到大愛感恩科技低碳生活概念館,貴賓們都是新加坡國中、小學的優秀教師,希望能夠了解大愛感恩在環境保護之外、以及慈濟人道精神方面的投入,期許將這些環保觀念帶回去跟學生們分享。(攝影者:曹書豪)從新加坡遠道而來國立教育學院的學員,繼內湖環保教育站環保體驗過後,3月9日一行約十位來到大愛感恩科技低碳生活概念館,貴賓們都是新加坡國中、小學的優秀教師,希望能夠了解大愛感恩在環境保護之外、以及慈濟人道精神方面的投入,期許將這些環保觀念帶回去跟學生們分享。

把握此次貴賓參訪機會,大愛感恩分享慈濟精神和環保人文理念。楊竣翔師兄以及研發部的洪碩廷博士,用流利的英語為來訪貴賓說明大愛感恩科技的源起、環保再生產品的生命力,以及研發實驗室的使命,只聽到貴賓們讚歎連連。

「只要有心,任何奇蹟都是有可能的」,Felicia Kuo老師分享今日的參訪啟發了我們每一位,看見世間的苦難,不論是天災或人禍,但只要有心,就能將人性的慈悲與科技結合在一起,開發出慈悲科技系列產品。像是防穿刺白鞋、環保機能舒適襪、太陽能LED帽等,讓賑災的慈濟志工們們不論白天或是夜晚時都能方便工作,這些產品背後都是「創新」、「創造力」,而最重要的是富有美善的「愛心」,很感恩有這次機會能參訪大愛感恩,期待更多人看到這間公司的努力,世間能更美好。

Jerry Soh老師對於大愛感恩的完全回饋之核心價值更是特別深刻,讚歎大愛感恩將全數盈餘捐贈給慈濟基金會,回饋社會與慈善之用,讓這些盈餘在社會上發揮會更大的價值。

慈濟的環保外交,已經是台灣和全球,締結善緣的重要管道;更讓更多善的種子在更多人心中萌芽,形成一個愛的循環。。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