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15

Sunday, 18 January 2015

整治受汙土地 綠意盎然重拾生機


經過三四年的時間,基隆慈濟靜思堂逐漸完工,一路來都有許多感人的故事發生。原本一千五百坪的土地,閒置多年沒有使用,卻成了附近建商和居民傾倒廢土和垃圾的集中地。在地主溫老先生捐出來後,慈濟志工花了許多心力整地,甚至調理土質,如今,這塊地慢慢恢復了地力,讓種下去的植栽,也一棵棵茂盛了起來。

鐵撬挖呀挖,看似一顆顆大石頭,其實,全是廢棄水泥塊。

慈濟志工 李日:「以前這個地方是,你看到的(周圍)都是一些建築物,那建商(當時)為了他們方便省錢,所以把這個廢棄物都往這邊倒。」

加上地主,不住在這一塊空地,廢棄物越積越多。三年多來,興建靜思堂,整地清理工作,同步進行。清出來的廢石塊,還有大用處。

慈濟志工 李日:「撿起來的石頭,就填在不平的地方,像裡面那樣子把它填起來,然後上面再鋪一層新的土,然後再來種草皮,還有比較矮的灌木。」

化無用,為大用,還省下清運的大工程。不過,挑戰,還沒結束。

一車又一車,一鏟又一鏟,倒下的是經過調理的營養花土。過去的土質,受到工程廢土汙染,志工花盡心思,找對方法,決心恢復肥沃的大地。

慈濟志工 江顯忠:「加了木屑,還有稻穀殼、米糠,還有一些砂,全部(跟花土)一起攪拌,這樣土就會比較鬆,比較有營養。」

慈濟志工 李日:「沒有這樣做的話,將來我們要種草皮或要種樹木的時候,活存率就會比較低。」

長時間來,天天投注大量志工人力,如今,看著這片土地,漸漸生機盎然,就是最大的欣慰。

蕭志傑 張竣瑋 基隆報導

Read more

2015,01/18,內湖親子成長班分享

【對象】內湖親子成長班
【時間】2015年1月18日(日)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Saturday, 17 January 2015

寒冬溫情 暖呼呼

圖說:送上棉被,讓獨居的陳阿嬤,寒冬中也能暖呼呼。[攝影者:林蔚綺]「寶特瓶真的可以做衣服喔!」滿臉的歡喜與驚奇,這是慈濟志工送出大愛感恩保暖衣物時,高先生發生的讚歎聲。

入冬了,冷氣團一波波來襲,花蓮職志志工團隊也紛紛利用週末假日為居住山區的照顧戶、居關戶「送暖」。

2014年12月27日慈濟和氣志工,帶著棉被、衛生衣褲,還有從環保站挑出的合適冬衣,一行十一人,驅車前往萬榮鄉見晴村,關懷長期陪伴的八戶案家。

來到高先生家中,首先送上他和兒子的棉被、外套。高先生喜出望外,太太往生後,他和就讀國一的兒子相依在花蓮,而嫁出去的二個女兒,及在台中工作的三女,也只能偶爾回來探 望。

和慈濟人結緣,起於太太往生後,高先生欠下部分的喪葬費,而且雙腳骨質疏鬆,需服藥控制,同年於慈院置換髖關節,無法做粗重的工作,零星的看護工作又不穩定。

圖說: 高女士(前二)收到志工送來的外套,合身有暖和。她歡喜地穿上,開心與志工合影。[攝影者:林采霞 ]個性靦靦的高先生,每遇商家來追討,只能躲在家中,不敢面對。接到提報,慈濟人開始走入他們家庭,提供急難補助,也鼓勵他要用積極面對工作,認真的態度,才能有好運道。今 日訪視得知,目前已經加入看護團隊,可以穩定地工作,不再只是接接零星的看護工作,青黃不接。

當志工再拿出大愛感恩製造的衛生衣褲時,志工貼心地為他量身,志工的用心,果真所挑選的衣物,都是剛好貼他的身,也貼近了他的心。聽到衛生衣是由寶特瓶製成,他驚訝地說: 「寶特瓶真的可以做衣服喔!」連問了兩次,志工也藉機分享環保觀念,分享簡單生活是最大富,如何惜福又惜緣。

關心生活的近況,也了解親子互動,高先生雖然兒子有時嫌他嘮叨,卻也滿眼的驕傲,說:「他的二千元獎學金,還給了我一千元,自己留一千元買早餐。這個月都沒跟我拿錢了。」 兒子的懂事,讓他心滿意足。志工也鼓勵他,兒子嫌嘮叨,就不要常叨念他,多多愛他就好了。

圖說: 志工拿起由寶特瓶再製而成的衛生衣,為高先生量一量身,貼心的陪伴,所選的大小尺寸都合身。[攝影者:林蔚綺]一年多的陪伴,從高先生的笑容中,志工知道,他已經走出喪妻之痛,生活的壓力也解除。青春的孩子雖然偶有任性的時候,卻也用功乖巧,還獲得了今年度的慈濟新芽獎學金,雖然 今天學校補課,志工也請父親鼓勵他繼續加油,來年再領獎。

志工接著來到相隔不遠的美珠阿嬤家。總是堅毅、勤儉生活的阿嬤,騎車到菜園種菜去了,電話聯繫後,阿嬤歡喜地回到家來。和阿嬤話家常,關心精神障礙的二女及三女身心狀況、 醫療情形。得知二個女兒目前仍只能住院,不能返家,阿嬤一個人獨守在家中,假日去教堂禮拜,自己種菜吃、有時去花蓮市區的大女兒家,或者兒子家住住,有時就到醫院陪伴癲癇 和嚴重躁鬱症的女兒。

圖說: 「寶特瓶真的可以做衣服喔!」高先生驚奇地問了兩次,志工送暖也送來惜福感恩的心意。[攝影者:林蔚綺]經歷過桃芝颱風土石流災難,走過照顧臥病在床的先生,四處尋找為女兒治病的日子,直到去年外孫女因血癌往生,生活的磨難,沒有讓阿嬤失去樂觀,依然能到教堂做志工,知足過 日子。

不捨心年近七十的阿嬤,有時還去打零工,志工經過討論,提高長期濟助金的補助,穩定她的生活。今天也為她挑選了幾件保暖的外套,送來棉被還有衛生衣,希望在寒冷的冬天,人 間溫情成為她最暖的外衣。

志工也來到高女士家,雖然才四十多歲,一人獨居、重聽又精障的她,溝通相當不易,加上因為長期腳麻,行動緩,高女士幾乎足不出戶。幸好,也是鄰居的表嫂常常來噓寒問暖,也 會送來晚餐,讓志工的擔心放下不少。不過為了她的安全,志工也將為她老舊的房子進行修繕,不致因雨而濕滑跌倒。

圖說: 冷氣團一波波來襲,志工帶著棉被、衛生衣、外套等保暖物資,逐戶關懷長期關懷的案家。[攝影者:林蔚綺]雖然不見得聽得懂志工的句句問候,當志工送上厚外套時,高女士高興得掩面而笑,無需言語,慈濟人的愛與陪伴,她深深感受到了。

一戶戶的關心,一家家的送暖,長期關懷的案家,生活中的憂喜,都讓志工掛念,也見聞歡喜。這群平日忙於投入志業的同仁,週休二日不休息,而是用心「修習」人間佛法;換上藍 天白雲,把握因緣,投入人群中付出,見苦知福,也增長慧命,更期待因為用心陪伴,真能拔苦予樂。

人文真善美志工  魏淑貞/花蓮見晴村報導

連結:內文轉載自 慈濟社區網

Read more

寒冬溫情 暖呼呼

圖說:送上棉被,讓獨居的陳阿嬤,寒冬中也能暖呼呼。[攝影者:林蔚綺]「寶特瓶真的可以做衣服喔!」滿臉的歡喜與驚奇,這是慈濟志工送出大愛感恩保暖衣物時,高先生發生的讚歎聲。

入冬了,冷氣團一波波來襲,花蓮職志志工團隊也紛紛利用週末假日為居住山區的照顧戶、居關戶「送暖」。

2014年12月27日慈濟和氣志工,帶著棉被、衛生衣褲,還有從環保站挑出的合適冬衣,一行十一人,驅車前往萬榮鄉見晴村,關懷長期陪伴的八戶案家。

來到高先生家中,首先送上他和兒子的棉被、外套。高先生喜出望外,太太往生後,他和就讀國一的兒子相依在花蓮,而嫁出去的二個女兒,及在台中工作的三女,也只能偶爾回來探 望。

和慈濟人結緣,起於太太往生後,高先生欠下部分的喪葬費,而且雙腳骨質疏鬆,需服藥控制,同年於慈院置換髖關節,無法做粗重的工作,零星的看護工作又不穩定。

圖說: 高女士(前二)收到志工送來的外套,合身有暖和。她歡喜地穿上,開心與志工合影。[攝影者:林采霞 ]個性靦靦的高先生,每遇商家來追討,只能躲在家中,不敢面對。接到提報,慈濟人開始走入他們家庭,提供急難補助,也鼓勵他要用積極面對工作,認真的態度,才能有好運道。今 日訪視得知,目前已經加入看護團隊,可以穩定地工作,不再只是接接零星的看護工作,青黃不接。

當志工再拿出大愛感恩製造的衛生衣褲時,志工貼心地為他量身,志工的用心,果真所挑選的衣物,都是剛好貼他的身,也貼近了他的心。聽到衛生衣是由寶特瓶製成,他驚訝地說: 「寶特瓶真的可以做衣服喔!」連問了兩次,志工也藉機分享環保觀念,分享簡單生活是最大富,如何惜福又惜緣。

關心生活的近況,也了解親子互動,高先生雖然兒子有時嫌他嘮叨,卻也滿眼的驕傲,說:「他的二千元獎學金,還給了我一千元,自己留一千元買早餐。這個月都沒跟我拿錢了。」 兒子的懂事,讓他心滿意足。志工也鼓勵他,兒子嫌嘮叨,就不要常叨念他,多多愛他就好了。

圖說: 志工拿起由寶特瓶再製而成的衛生衣,為高先生量一量身,貼心的陪伴,所選的大小尺寸都合身。[攝影者:林蔚綺]一年多的陪伴,從高先生的笑容中,志工知道,他已經走出喪妻之痛,生活的壓力也解除。青春的孩子雖然偶有任性的時候,卻也用功乖巧,還獲得了今年度的慈濟新芽獎學金,雖然 今天學校補課,志工也請父親鼓勵他繼續加油,來年再領獎。

志工接著來到相隔不遠的美珠阿嬤家。總是堅毅、勤儉生活的阿嬤,騎車到菜園種菜去了,電話聯繫後,阿嬤歡喜地回到家來。和阿嬤話家常,關心精神障礙的二女及三女身心狀況、 醫療情形。得知二個女兒目前仍只能住院,不能返家,阿嬤一個人獨守在家中,假日去教堂禮拜,自己種菜吃、有時去花蓮市區的大女兒家,或者兒子家住住,有時就到醫院陪伴癲癇 和嚴重躁鬱症的女兒。

圖說: 「寶特瓶真的可以做衣服喔!」高先生驚奇地問了兩次,志工送暖也送來惜福感恩的心意。[攝影者:林蔚綺]經歷過桃芝颱風土石流災難,走過照顧臥病在床的先生,四處尋找為女兒治病的日子,直到去年外孫女因血癌往生,生活的磨難,沒有讓阿嬤失去樂觀,依然能到教堂做志工,知足過 日子。

不捨心年近七十的阿嬤,有時還去打零工,志工經過討論,提高長期濟助金的補助,穩定她的生活。今天也為她挑選了幾件保暖的外套,送來棉被還有衛生衣,希望在寒冷的冬天,人 間溫情成為她最暖的外衣。

志工也來到高女士家,雖然才四十多歲,一人獨居、重聽又精障的她,溝通相當不易,加上因為長期腳麻,行動緩,高女士幾乎足不出戶。幸好,也是鄰居的表嫂常常來噓寒問暖,也 會送來晚餐,讓志工的擔心放下不少。不過為了她的安全,志工也將為她老舊的房子進行修繕,不致因雨而濕滑跌倒。

圖說: 冷氣團一波波來襲,志工帶著棉被、衛生衣、外套等保暖物資,逐戶關懷長期關懷的案家。[攝影者:林蔚綺]雖然不見得聽得懂志工的句句問候,當志工送上厚外套時,高女士高興得掩面而笑,無需言語,慈濟人的愛與陪伴,她深深感受到了。

一戶戶的關心,一家家的送暖,長期關懷的案家,生活中的憂喜,都讓志工掛念,也見聞歡喜。這群平日忙於投入志業的同仁,週休二日不休息,而是用心「修習」人間佛法;換上藍 天白雲,把握因緣,投入人群中付出,見苦知福,也增長慧命,更期待因為用心陪伴,真能拔苦予樂。

人文真善美志工  魏淑貞/花蓮見晴村報導

連結:內文轉載自 慈濟社區網

Read more

人生多舛心不殘 踏入環保獲新生


今天的心富大幸福,來認識台中豐原的志工洪郁庭。她的人生路坎坷,三歲發燒罹患小兒麻痺,結婚後發現先生嗜酒如命,三十六歲那年肝硬化走了,她獨自一人照顧兒子,有段時間沒有工作,還曾經接受慈濟照顧,現在兒子長大工作穩定,翻轉手心,洪郁庭三年多前投入環保,幾乎每天騎車到環保站付出。

環保志工 洪郁庭:「每天要來,時間到七點快到,我就好高興,摩托車一騎就來,風雨無阻,颱風天也來下大雨也來,穿雨衣也是來,就一直做,一直做到十一點多。有開刀一次,這隻手在痛,就是用束袋束起來。剛來時我是毛病很多,每天吃藥吃不停,每天跑醫院,一天跑三間,有時候跑三間,打針打四次,做到現在已經三年多,三年多,一些小毛病沒有了。

三歲發高燒,燒成小兒麻痺,小兒麻痺那時候,都在地上爬,我到二十五歲才坐輪椅,二十六歲,人家介紹我先生認識結婚,不知道他酗酒如命,懶得做努力花錢,那時候生活真的好苦好苦,(七個多月)女兒就發高燒,去住院打錯針死了,三十歲才生這個兒子,(先生)他三十六歲就肝硬化,就往生了,(慈濟)每個月都拿六千給我,後來我找到工作,那筆錢去給別人,幫助別人。

分類好的塑膠袋,我都放在這裡,放在這裡,綁一綁就拿去環保站,以前我都還沒去環保站的時候,我就亂丟,瓶子什麼易開罐盒子,全部丟垃圾筒,拿到管理室那裡,他不肯收,你們都不分一分,隨便丟,去環保站做了,才知道以前我怎麼這麼不會分類,越做越健康,覺得冥冥之中好像一切都很平安,越來越好,很感恩慈濟,有這個工作讓我做,未來就一直做環保,一直做下去,做到沒辦法做為止。」

文字撰稿:黃子玲
攝影剪輯:郭繼宗

Read more

毛毯圍巾保暖衣 盼街友不再瑟縮


日本慈濟志工,長期關懷街友,志工從去年底開始,分別在東京、和大阪,舉辦了四場冬令發放,在寒冷的冬天裡,用愛溫暖街友。

打理街友冬令發放的物資,東京慈濟志工,一大早就在分會廚房裡忙著準備熱食。

慈濟志工每個月,在東京代代木公園,與街友的聚會,到了年終,除了暖胃的熱食,更有暖身的環保毛毯和保暖衣。

慈濟志工 林貞子:「我們今年的發放是已經有,冬令發放是已經第五年了,那每年都有毛毯,100多到150位左右(的街友),就是給冬衣那還有就是,毛巾的話只要有來的(街友),我們都會給他毛巾。」

志工 黃月緣:「我從來沒有這樣子(彎腰),跟人家說(謝謝),那時候覺得非常非常地感動。」

冬天的日本,即便豔陽高照,空氣依舊冷冽,關懷其他地區的街友,志工也跟日本慈善團體【山友會】,一起在隅田川畔發放。

志工關懷街友的腳步,在關西大阪,也同步進行著,這是當地志工首次舉辦發放,在寒冷的天氣裡,送給街友一分溫暖。

街友 西岡:「日本冬天很冷,慈濟發毛毯給我們,對我們幫助很大,謝謝慈濟對我們的關懷。」

四場發放,志工送上保暖的過冬物資,讓街友們的心,在寒冬中能夠有個避風港。


真善美志工 日本報導

Read more

Friday, 16 January 2015

大愛毛毯情膚慰 援助西非獅子山

圖說:飄著細雨,又溼又冷的寒天夜裡,為援助西非獅子山共和國伊波拉疫情,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把握因緣,利用下班時間,前往內湖園區,與大安區慈濟志工合力將一箱箱賑災毛毯裝進貨櫃裡,預計將3,000條毛毯送往西非疫區。(攝影者:轉載自大愛電視)飄著細雨,又溼又冷的寒天夜裡,為援助西非獅子山共和國伊波拉疫情,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把握因緣,利用下班時間,前往內湖園區,與大安區慈濟志工合力將一箱箱賑災毛毯裝進貨櫃裡,預計將3,000條毛毯送往西非疫區。

位於非洲的西部,伊波拉病毒正持續蔓延,世界各國嚴陣以待,而獅子山共和國是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疫情爆發,導致農作人口不足,糧食短缺。宛如佛經上所說的饑饉、刀兵、瘟疫小三災。所以  證嚴法師期許人人更要戒慎虔誠,祈求天下無災難,為受苦難的人們付出。大地平安,人才能平安。

在出生於獅子山、過去曾服務於美國慈善組織之史蒂芬佛巴先生的牽引下,慈濟基金會與國際慈善組織「明愛天主教基金會」及「希利國際救濟基金會」合作,將這批香積飯、環保餐具、毛毯和福慧床等,運往距離臺灣將近一萬兩千公里非洲,預定能於三月中,送到最需要的災民手中。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把握這次毛毯裝箱的因緣,付出自己的一分力量,匯聚大愛送往獅子山。想到在這些國度受苦難災民:我們有幸生長在臺灣,三餐不愁吃、不愁穿,是多麼幸福。(攝影者:轉載自大愛電視)鑽石代表尊貴與財富、純淨與永恆,獅子山這個西非小國蘊藏了豐富的鑽石礦,境內叛軍為了武器經費相互爭奪採礦權。卻也因此經歷了殘酷的戰爭。自一九九一到二○○二年內戰期間,十一年造成二十萬人死亡,多達兩百萬人的家園被迫遷移。戰亂蹂躪痕跡至今猶存,受到摧殘的痕跡歷歷在目,難以磨滅。鑽石恆久遠,但它真實的代價到底為何?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洪碩廷師兄、林立騏師兄、曹書豪師兄和吳怡萱師姊)不把握這次毛毯裝箱的因緣,付出自己的一分力量,匯聚大愛送往獅子山。想到在這些國度受苦難災民:我們有幸生長在臺灣,三餐不愁吃、不愁穿,是多麼幸福。研發部洪碩廷博士表示:「助人為快樂之本。」資訊部林立騏師兄:「能幫助到別人的人是最有福的人,幫助他人是我們應該做的事。」誠如靜思語「付出勞力服務,又服務的很歡喜便叫做『喜捨』。」希望人人懂得:知福、惜福、更要造福,祈願天下無災、無難。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大愛毛毯情膚慰 援助西非獅子山

圖說:飄著細雨,又溼又冷的寒天夜裡,為援助西非獅子山共和國伊波拉疫情,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把握因緣,利用下班時間,前往內湖園區,與大安區慈濟志工合力將一箱箱賑災毛毯裝進貨櫃裡,預計將3,000條毛毯送往西非疫區。(攝影者:轉載自大愛電視)飄著細雨,又溼又冷的寒天夜裡,為援助西非獅子山共和國伊波拉疫情,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把握因緣,利用下班時間,前往內湖園區,與大安區慈濟志工合力將一箱箱賑災毛毯裝進貨櫃裡,預計將3,000條毛毯送往西非疫區。

位於非洲的西部,伊波拉病毒正持續蔓延,世界各國嚴陣以待,而獅子山共和國是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疫情爆發,導致農作人口不足,糧食短缺。宛如佛經上所說的饑饉、刀兵、瘟疫小三災。所以  證嚴法師期許人人更要戒慎虔誠,祈求天下無災難,為受苦難的人們付出。大地平安,人才能平安。

在出生於獅子山、過去曾服務於美國慈善組織之史蒂芬佛巴先生的牽引下,慈濟基金會與國際慈善組織「明愛天主教基金會」及「希利國際救濟基金會」合作,將這批香積飯、環保餐具、毛毯和福慧床等,運往距離臺灣將近一萬兩千公里非洲,預定能於三月中,送到最需要的災民手中。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把握這次毛毯裝箱的因緣,付出自己的一分力量,匯聚大愛送往獅子山。想到在這些國度受苦難災民:我們有幸生長在臺灣,三餐不愁吃、不愁穿,是多麼幸福。(攝影者:轉載自大愛電視)鑽石代表尊貴與財富、純淨與永恆,獅子山這個西非小國蘊藏了豐富的鑽石礦,境內叛軍為了武器經費相互爭奪採礦權。卻也因此經歷了殘酷的戰爭。自一九九一到二○○二年內戰期間,十一年造成二十萬人死亡,多達兩百萬人的家園被迫遷移。戰亂蹂躪痕跡至今猶存,受到摧殘的痕跡歷歷在目,難以磨滅。鑽石恆久遠,但它真實的代價到底為何?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洪碩廷師兄、林立騏師兄、曹書豪師兄和吳怡萱師姊)不把握這次毛毯裝箱的因緣,付出自己的一分力量,匯聚大愛送往獅子山。想到在這些國度受苦難災民:我們有幸生長在臺灣,三餐不愁吃、不愁穿,是多麼幸福。研發部洪碩廷博士表示:「助人為快樂之本。」資訊部林立騏師兄:「能幫助到別人的人是最有福的人,幫助他人是我們應該做的事。」誠如靜思語「付出勞力服務,又服務的很歡喜便叫做『喜捨』。」希望人人懂得:知福、惜福、更要造福,祈願天下無災、無難。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朝氣蓬勃做回收 眾志一心愛地球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這趟亞洲行,氣候變遷也是談話焦點,教宗在從斯里蘭卡飛往馬尼拉的專機上,就表示:「氣候變遷主因,大多數是人類持續破壞自然。」而獨魯萬在慈濟人的帶動下,許多居民樂意加入環保志工的行列,環保概念逐漸落地生根。

一大早,獨魯萬的本土志工們,一起出發做資源回收。小跑步衝上隊伍最前頭,她是泰瑞莎,過去也是海燕颱風受災戶,深刻感受到家園的垃圾處理問題,刻不容緩,決定加入志工的行列,惜物愛物的精神,也就此深植在心中。

環保志工 泰瑞莎:「因為(獨魯萬)垃圾太多,造成這裡時常淹水,所以我們現在家家戶戶都在收回收。」

走進居民家中,互相親切問候,再幫忙整理一個個回收物,泰瑞莎不只身體力行,同時號召左鄰右舍一同做環保,鄰居一接到泰瑞莎的邀約,便毫不猶豫答應。

環保志工 艾爾瑪:「我們現在不把回收物拿去賣,因為有慈濟,我們知道慈濟是在做善事的,我們就捐給慈濟。」

環保志工 泰瑞莎:「這樣一起來大家都能學到東西,不只我一個人能夠學到。」

點點滴滴的善念累積,建立出好口碑,許多居民看到志工的造訪,便把家裡收集的瓶瓶罐罐全部捐給慈濟。

居民 康士拉松:「這樣很好,我們很歡喜,因為能夠幫助到別人,雖然只是小小的動作。」

志工們深入獨魯萬的街頭巷尾,將資源回收到慈濟,以清淨心化做愛心,綠色環保概念,逐漸在獨魯萬土地上,落地深根。

周思妤 梁家銘 菲律賓報導

Read more

歲末人物林素琴+桃秦子芸薰法A devoted Tzu Chi volunteer


Remaining In Taiwan, we meet a two-year-old girl to see how her determination to wake up early every day to watch Master Cheng Yen’s Wisdom at Dawn broadcast inspired many adults to follow suit.Meanwhile, we meet Tzu Chi volunteer Lin Suqin(林素琴), who is devoted to safeguarding the planet. 
下一則新聞,我們來認識2歲的秦子芸,看看她每天堅持薰法香的精神,如何鼓勵身邊的大人一起薰法香,而慈濟志工林素琴,則用心付出做環保,保護大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