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15
Thursday, 29 January 2015
串珠編繩手工藝 眼盲心明巧手做
- Article Details
高雄慈濟志工以回收的竹片做成精緻結緣品,要在感恩圍爐時送給關懷戶,一共得做1500個,因此有許多志工一起來幫忙,其中就包括慈濟志工邱淑惠,她雖然眼睛看不見,卻樂意來付出,用雙手代替雙眼,把做好的結緣品整理捆成束,要把滿滿的祝福送給關懷戶。
雖然是回收的竹片,但清洗消毒,還要串珠、打結,回收竹片變身成一個個精緻的結緣品;志工忙碌的身影裡,還有這位邱淑惠,她細心整理吊飾,其實她眼睛看不見,卻樂於付出。
慈濟志工 邱淑惠:「那個要串珠珠,又要打中國結,我又不會,那我們那個溫柔媽咪就說,你不用煩惱,我會找工作給你做,所以我那時我心就放下,幸好我還有得做。」
溫柔媽咪指的是溫清雲,當初要找幫手做吊飾,第一個就想到邱淑惠。
慈濟志工 溫清雲:「她是一個最好的幫手,雖然看不到,但是她很細心很用心。」
55歲的邱淑惠,因為先天性疾病而全盲,過去一直關在家裡自我否定,直到受到慈濟廣播的鼓勵,開始做環保,如今全心投入做慈濟。
慈濟志工 邱淑惠:「一做就不一樣,整個心都打開了,我說我還用有呢。」
吊飾就是祝福,邱淑惠希望收到的關懷戶也能像她一樣,勇敢走出困境。
陳怡臻 陳立偉 高雄報導
Read more僑商青年企業家參訪 大愛績優企業交流
- Article Details
為加強聯繫海外僑商青年企業家,增進海內外企業領袖互動,僑務委員會特辦理「2015年僑商青年企業家邀訪團」,活動自1/26至1/31為期一週,行程中安排企業參訪、觀摩及「2015天下經濟論壇」,活動課程多元,以促進瞭解臺灣產業現況與經貿發展前景,並推動與臺灣績優企業交流互動。陪同前來的僑委會 楊容清科員說:「得知大愛感恩科技榮獲『國家磐石獎』,加上中小企總的大力推薦,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希望讓這些優秀企業家認識台灣優質產品以及環保理念。」
一般企業追求ROI (Return Of Investment) 投資回報率,但大愛感恩科技努力的目標 ROI (Return Of Influence) 則是 " 對社會影響力 " 。全國中小企總王怡雯主任更表示:大愛感恩科技從企業社會責任角度來出發,在「經營模式」、「回饋社會」等相較於其他企業有其獨特性,更希望讓這些團員們看到這些想法能夠帶回到自己僑居地、在自身企業上推動。」
邀訪團共有來自六大洲33位學員,活動成員都是各國優秀的僑商青年企業家或高階專業經理人,此團團長、來自馬來西亞的沈君偉顧問分享:「一般看到慈濟出現是在有災難的地方,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在環保科技方面,把環保導入到『產品』裡,更落實於『生活』當中,這對我們生活無異於是一個很大革命。如何將環保理念落實於生活? 如同 李鼎銘總經理所講的「環保、生命力又能回饋社會」,這真是一個「大愛」的體現,希望將這些理念帶回馬國,教育下一代如何去保護地球。」
綠色企業並非只是口號,而大愛感恩科技將口號化為行動運用在產業上面,但其實最重要的是要影響消費者改變「鼓勵消費」的觀念,「回收好、不用更好」,從內而外,從減少開始。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僑商青年企業家參訪 大愛績優企業交流
- Article Details
為加強聯繫海外僑商青年企業家,增進海內外企業領袖互動,僑務委員會特辦理「2015年僑商青年企業家邀訪團」,活動自1/26至1/31為期一週,行程中安排企業參訪、觀摩及「2015天下經濟論壇」,活動課程多元,以促進瞭解臺灣產業現況與經貿發展前景,並推動與臺灣績優企業交流互動。陪同前來的僑委會 楊容清科員說:「得知大愛感恩科技榮獲『國家磐石獎』,加上中小企總的大力推薦,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希望讓這些優秀企業家認識台灣優質產品以及環保理念。」
一般企業追求ROI (Return Of Investment) 投資回報率,但大愛感恩科技努力的目標 ROI (Return Of Influence) 則是 " 對社會影響力 " 。全國中小企總王怡雯主任更表示:大愛感恩科技從企業社會責任角度來出發,在「經營模式」、「回饋社會」等相較於其他企業有其獨特性,更希望讓這些團員們看到這些想法能夠帶回到自己僑居地、在自身企業上推動。」
邀訪團共有來自六大洲33位學員,活動成員都是各國優秀的僑商青年企業家或高階專業經理人,此團團長、來自馬來西亞的沈君偉顧問分享:「一般看到慈濟出現是在有災難的地方,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在環保科技方面,把環保導入到『產品』裡,更落實於『生活』當中,這對我們生活無異於是一個很大革命。如何將環保理念落實於生活? 如同 李鼎銘總經理所講的「環保、生命力又能回饋社會」,這真是一個「大愛」的體現,希望將這些理念帶回馬國,教育下一代如何去保護地球。」
綠色企業並非只是口號,而大愛感恩科技將口號化為行動運用在產業上面,但其實最重要的是要影響消費者改變「鼓勵消費」的觀念,「回收好、不用更好」,從內而外,從減少開始。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Wednesday, 28 January 2015
右手截肢盡良能 投入環保力行善
- Article Details
慈濟志工許銘城家中經營湯圓生意,十年前右手伸入攪拌機受傷截肢,只剩下左手的許銘城,面對痛苦經歷,現在已能泰然處之,日常生活不用麻煩別人,他還能為別人服務,也到環保站做資源回收,雖然五十幾歲才進入慈濟,但是他說「緣深不怕緣來遲」,他已立定人生方向,要當志工利益眾生。
許銘城在工作中發生意外,右手粉碎不得不截肢,雖然只剩下左手,但是他能做得跟別人一樣好。
慈濟志工 許銘城:「轉寶特瓶的蓋子用雙腳夾住瓶子,再用一手把它轉開。」
慈濟志工 林金國:「雖然他失去了一隻手,但是他這隻手好像功能更好,不輸我們雙手的人,看他這樣殘而不廢,跟我們正常人一樣實在不簡單。」
任何事情,許銘城都親力親為不麻煩別人,還能出來當志工為更多人服務。
慈濟志工 許銘城:「付出無所求做福田,種未來的資糧。」
許銘城自我充實的法寶,來自每天早起薰法香,前往聯絡處途中,他看到可以回收的物品,再怎麼不方便,他也能克服,沿路撿拾把垃圾變黃金。
慈濟志工 許銘城:「做環保越做越歡喜,薰法香也是日常生活中,都會用得到,多了解做人的道理,為人處世待人接物。」
經商數十年,許銘城曾經累積不少財富,也曾因投資失誤慘賠數千萬,問他人生的大起大落,如何能看破,靦靦的許銘城,一語道破。
(聲音)慈濟志工 許銘城:「簡單過生活就是幸福。」
真善美志工 南投報導
Read more環保站歲末圍爐 氣氛熱鬧好溫馨
- Article Details
位在台北市大安區的「臥龍環保教育站」,雖然建坪只有60坪,但每天都有30多位志工,在做環保,為了感謝他們(120人)一整年的辛勞,大安區全區志工總動員,舉辦歲末圍爐。(1/25)
台北大安區臥龍環保站,歲末尾牙,全區志工總動員,一大早就忙著準備圍爐餐點。
慈濟志工:「今天是我們環保站的尾牙,所以每一個和氣每一個協力,都出兩道菜師姊都很用心(準備)。」
感恩環保志工一整年的辛勞付出,志工用滿桌子的佳餚慰勞,資深志工更代表上人,向環保老菩薩們表達謝意。
慈濟志工 洪清泉:「感恩大家(整年的辛勞),農曆新年也快到了,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區,臥龍環保站只有60坪大,但每天依舊有30幾位志工報到,光是年逾80的老菩薩,就有好幾位。
環保志工 楊敏:「我做環保做得很開心,環保站有很多人,做回收很快樂。」
環保志工 呂陳葉:「現在你做習慣了,若沒去做(環保)就會覺得鬱卒,在家裡待不住。」
慈濟志工 高江來美:「(你覺得做環保有什麼好處),比較不會老日子比較好過,也不覺得自己老了。」
要說做環保,會讓人凍齡,其實一點也不言過其實,守護大地的信念,也能讓自己永保赤子之心。
真善美志工 柯玲蘭 陳緯立 石麗魚 游濬紘 台北報導
向環保志工致敬 邀約晨起薰法香
- Article Details
新北市泰山區「黎明環保站」的志工,今年邀約包括林口、五股及泰山區的環保志工,一同分享這一整年,做環保的歡喜,慈濟志工除了感恩環保志工一整年的辛勞,也鼓勵老菩薩參與薰法香的行列。(1/24)
歡迎歌聲中,泰山區【黎明環保教育站】,這天不做回收,而是要感恩環保志工,一整年來的辛勞。
慈誠志工親切的手語帶動,揭開茶會序幕,緊接著還有新莊榮富國小孩子們的提琴演奏。
志工 曾媺:「非常開心就是有這種機會,可以把孩子們帶出來,就是回饋這些真的,無私奉獻給社會的,這些環保志工菩薩們。」
感恩會上,慈濟志工容玉珍,也不忘推廣薰法香,她用自創的法入畫方式,鼓勵老菩薩加入聞法行列。
環保志工 李秀娥:「上人感冒講(經)講到喉嚨無聲,他也還是為了增長弟子的慧命,不願意休息繼續講經,我們(身為弟子)難道可以懈怠嗎。」
詼諧的短劇,呈現的是黎明環保站的得來不易,希望藉此帶動更多環保志工加入。
環保志工 李麗琴:「在慈濟(環保站)裡面,我學到感恩尊重愛,也了解(在)原則中求圓融。」
做環保,不只淨化大地,也淨化人人的心。
真善美志工 陳煜均 羅舜仁 吳威龍 台北報導
聲名遠播傳大愛 環保社企共同心
- Article Details
近年來,社會企業 (Social Enterprise) 運動在全球蔚為風潮,各國社會企業家們 (Social Entrepreneurs) 積極地探索實踐,運用商業的『創新手段』解決傳統的『社會問題』。英國是社會企業發展成熟的國家之一,而且在推動國際社會企業發展的進程中也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今日來訪貴賓是自蘇格蘭最大城市格拉斯哥 (Glasgow) 遠道而來的英國「蘇格蘭社區企業」 (CEiS, Community Enterprise in Scotland)執行長Gerry Higgins。一如印象中英國紳士般滿臉笑容的Higgins在社會企業發展領域深耕已累積30年以上經驗,曾經帶領CEiS連續獲得2008年暨2009年英國社會企業楷模,也是『社會企業世界論壇』 (Social Enterprise World Forum) 的創始人,更協助英國政府貿易與工業部 (DTI,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創立英國第一個社會企業策略,對於社會企業、社會投資相關領域,有深入且精闢的見解,以及專業的領導能力,在社會企業領域中頗負盛名。
此次來訪台灣,行政院勞動部特別選定了大愛感恩科技安排在其行程中,經由影片和楊竣翔師兄的簡介,不僅深入了解慈濟精神、緣起,也同時回溯1990年證嚴上人「用鼓掌雙手做環保」開始、到2008年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創立,持續投入環保科技應用、推廣。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經營理念與慈濟的大愛。
在台灣,社會企業尚處於萌芽階段,面對的挑戰是:「無法有效地導入企業的力量與資源,並應用創業的精神,以及創新的模式,來解決社會或環境的問題」。我們向Higgins執行長說明大愛感恩科技的核心價值 - 3Cs,環保人文(Cultur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愛心接力(Cycle of Love),和完全回饋(Contribution to Society)。執行長也開心的分享到:「我對大愛感恩科技留下深刻的印象,簡報和實驗室都是有關高科技、產品也是高品質,我對這公司留下很有抱負、熱情的印象。」
在導覽中向Higgins執行長介紹太陽能LED商品,還有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研發技術,會談中裡也提到慈濟期許每個人都以「掘井人」的精神來替這個社會付出,執行長也期待大愛感恩科技可以把理念傳達給更多人知道,一同來為這社會、地球付出。
大愛感恩科技 樊家妤 台北報導
Read more聲名遠播傳大愛 環保社企共同心
- Article Details
近年來,社會企業 (Social Enterprise) 運動在全球蔚為風潮,各國社會企業家們 (Social Entrepreneurs) 積極地探索實踐,運用商業的『創新手段』解決傳統的『社會問題』。英國是社會企業發展成熟的國家之一,而且在推動國際社會企業發展的進程中也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今日來訪貴賓是自蘇格蘭最大城市格拉斯哥 (Glasgow) 遠道而來的英國「蘇格蘭社區企業」 (CEiS, Community Enterprise in Scotland)執行長Gerry Higgins。一如印象中英國紳士般滿臉笑容的Higgins在社會企業發展領域深耕已累積30年以上經驗,曾經帶領CEiS連續獲得2008年暨2009年英國社會企業楷模,也是『社會企業世界論壇』 (Social Enterprise World Forum) 的創始人,更協助英國政府貿易與工業部 (DTI,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創立英國第一個社會企業策略,對於社會企業、社會投資相關領域,有深入且精闢的見解,以及專業的領導能力,在社會企業領域中頗負盛名。
此次來訪台灣,特別選定了大愛感恩科技在其行程中,經由影片和楊竣翔師兄的簡介,不僅深入了解慈濟精神、緣起,也同時回溯1990年證嚴上人「用鼓掌雙手做環保」開始、到2008年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創立,持續投入環保科技應用、推廣。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經營理念與慈濟的大愛。
在台灣,社會企業尚處於萌芽階段,面對的挑戰是:「無法有效地導入企業的力量與資源,並應用創業的精神,以及創新的模式,來解決社會或環境的問題」。我們向Higgins執行長說明大愛感恩科技的核心價值 - 3Cs,環保人文(Cultur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愛心接力(Cycle of Love),和完全回饋(Contribution to Society)。執行長也開心的分享到:「我對大愛感恩科技留下深刻的印象,簡報和實驗室都是有關高科技、產品也是高品質,我對這公司留下很有抱負、熱情的印象。」
在導覽中我們向執行長介紹太陽能LED商品,還有介紹我們研發技術,會議裡也提到慈濟期許每個人都以「掘井人」的精神來替這個社會付出,執行長也期待大愛感恩科技可以把理念傳達給更多人知道,一同來為這社會、地球付出。
大愛感恩科技 樊家妤 台北報導
Read more2015,01/28,僑商青年企業家邀訪團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1月28日(三) 09:00-11: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僑商青年企業家參訪 大愛績優企業交流

Read more
Tuesday, 27 January 2015
自家設置回收點 環保福田25載
- Article Details
高齡八十歲的慈濟志工翁福羨,從民國79年投入環保,自家前就設一個回收點,至今二十五年,做環保不曾間斷。近年來,即使因為手受傷,只能推著娃娃車載回收物,依然堅定意志,與先生為環保全心付出,一步一步走在菩薩道上。
推著娃娃車載回收,慈濟志工翁福羨,一步一腳印,全職做環保二十五年,不曾間斷。
慈濟志工 翁福羨:「79年到現在,我家都是一個(回收)點,就是我生病 沒有空,還是一個點。」
自家前空地拿來做回收點,早期翁福羨踩著三輪車到處去載回收物,為環保全心付出,也不忘在佛法上精進。
原本寒冬仍到環保站薰法香,但年事已高,擔心引發氣喘,翁福羨仍不放棄聽法,就跟先生一同在家收看靜思晨語。
慈濟志工 翁福羨:「現在在家看 靜心的看,還可以比較入心 這個法比較入心。」
翁福羨是金門人,嫁給擔任軍職的周貫生,兩人感情深厚,先生每天把上人開示法語,念給翁福羨聽,她再一字一句筆記心得,夫婦倆共修佛法,全心投入慈濟。
慈濟志工 周貫生:「在我們有生之年 希望能跟著上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為環保無私付出,翁福羨與先生堅定意志,要一生一世相互扶持走下去。
真善美志工 李威德 陳志俊 陳素蘭 台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