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15
Monday, 12 January 2015
環保清流入校園 大愛媽媽心知識
- Article Details
大愛媽媽是慈濟進入校園推廣人文與環保教育的重要推手,來自土城區的大愛媽媽,為了可以更了解大愛感恩科技如何在環保方面的落實並推廣給更多人知道,因而安排此參訪。在分享之前經過人文低碳館,大愛媽媽們看到產品時都很好奇的摸摸看,並且引起熱烈的討論。在經過分享之後,才發現很多人其實對大愛感恩科技早有耳聞,卻不知道該公司確切在做什麼,經過鼎銘師伯活潑又熱情的介紹之後,大家對大愛感恩科技不僅了解,更多了一分佩服與尊重。
在分享期間,大愛媽媽們都很踴躍的發言,並與主講者鼎銘師伯熱烈的互動。由此可見,大家對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產生許多好奇。在發問的同時,鼎銘師伯也介紹公司許多的展品,並且將它其材質、功能、還有使用心得一一跟大家分享。以「神奇白褲」為例子,有志工曾經因救災而沾染到血跡,但因救災區域沒水沒電而無法清洗,回到台灣竟可以沖洗掉污漬。聽到這裡台下許多大愛媽媽臉上都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這時,也有媽媽分享她的經驗,當她的褲子被原子筆墨水畫到,她自己做酵素去漬。利用果皮、水、黑糖以1:10:3的比例同時也達到廢物利用、零廚餘的觀念。也有人提出疑問,既然衣物是用不可分解的寶特瓶當其材質,那我們的衣物也不是不可分解的嗎?對此,鼎銘師伯表示大家可以將穿不到的衣物回收,大愛感恩科技會利用大愛感恩科技回收系統繼續沿用廢棄衣物,將它們在再生做成另外的產品,這是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朝「從搖籃到搖籃」的落實在努力當中,將我們的產品永續利用,且將 " 減廢達成零廢 " 為終極目標 。
在導覽期間,大愛媽媽參觀公司的實驗室也對如何將寶特瓶做成衣物的過程相當感興趣,頻頻拿出手機拍照做紀錄。同時來自土城區的沙慮廷師姐表示:「一直以來都很想了解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也覺得產品很好。至於怎麼跟我們的會員大德還有我們的下一代分享,這是我們最大的一個目的,因為現在很多的學校機關都會來參訪,我們希望給他們最正確、最先進的的資訊。」土城和氣三的卓銘祿師兄也分享:「我今天覺得參訪大愛感恩科技收穫滿滿,覺得很多環保的東西都可以做成衣服、棉被等等東西,也可以惜福、再造,減少地球的汙染。」大愛媽媽謝淑美師姐也表示:「大家在出發前都很期待這次的參訪,在參觀過後也都收穫很多,但我覺得光自己了解還不夠,需要推廣給更多人知道。它真的是一個環保人文也是一個愛的接力,更是一個完全的回饋。尤其我們的產品也是獨一無二,有必要推廣給更多人知道。」
這次的參訪不僅讓大愛媽媽收穫滿滿也希望透過他們可以讓更多人認識大愛感恩科技,並將環保人文的觀念從學校帶給小朋友,從小紮根。大愛感恩科技不僅推廣環保概念也將環保注入生命力,以證嚴上人期許掘井人之精神,期望藉由慈濟回饋社會,帶動更多有心投入環保。
大愛感恩科技 樊家妤 台北報導
2014,01/12,【人文週會】慈韻師姊 環保愛地兒分享
- Article Details
【講師】大愛廣播電台慈韻師姊
【時間】2014年1月12日(一) 8:30~10:00
【地點】德式馬交誼廳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5號3樓)
Read more
Sunday, 11 January 2015
專業回收分類細 大學生開眼界
- Article Details
慈濟志工長期推動環保,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台中科技大學的學生前往台中潭子的環保教育站參訪,實地跟著志工做分類,剛開始看到一堆東西,怎麼分,很傷腦筋,志工詳細解說教導,志工也前往校園分享回收經驗,讓學生更懂得珍惜物命。
台中科技大學的學生,來到了環保教育站,看到眼前堆積如山的東西,非常驚訝,他們戴上口罩和手套,跟著志工學習分類。經過志工解說,學生才知道,資源回收是很專業的。台中科技大學學生 陳乙瑄:「 回收的飲料餐盒,經過使用的都要洗乾淨,不會孳生蚊蟲。」台中科技大學老師 黃啟哲:「他們從付出的過程當中 自己會反思 你沒有把資源做正確的回收 但他們自己去分類之後 尤其看到慈濟人所做 他們真的會感動。」
學生們實際參與分類回收,才知道原來大家平常丟掉的東西有這麼多,更懂得珍惜物命。 志工也前往潭子國中,跟學生分享環保,志工用話劇的方式,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心情下,教導孩子要戒除口欲,不再高消費高享受,才不會造成大自然反撲,日常生活也要節能減碳,清淨的生活,從你我做起。
陳一福 陳致宇 石于芳 真善美志工-台中報導
Read more寒冬發放獻良能 手心向下思回饋
- Article Details
慈濟在福建南靖的冬令發放,今年進入第六年,慈濟多年關懷鄉親的善行,受到當地慈善總會的肯定,今年特別動員政府相關人力,前來協助。而有些曾經受慈濟幫助的村民、或美髮師也都撥空,前來當志工,就是不想錯過,為鄉親付出的機會。
一月的福建南靖,雖然艷陽高照,但山城鎮上的氣溫,卻只有五、六度,慈濟志工第六年,在這裡舉辦冬令發放,要幫助1542戶困難家庭,度過寒冬。
鄉親 林利:「(她說對你生活有幫助嗎)有啦,有啦,這些物資你看,都很好用,蓋得暖,吃得也好,這樣就滿足了。」
南靖慈善總會副會長 呂一璿:「這些物資對這些貧困的鄉親,過冬是一次非常好的一次補給,鄉親們都滿心地歡喜,感恩我們慈濟人,感恩我們台灣慈濟。」
發放現場上,除了慈濟志工,當地政府單位也動員了人力支援,就連放假的中學師生,也都參與志工行列。
學生志工 莊志傑:「(今天這樣發放下來)(會不會覺得很辛苦)不會呀,挺好的,對呀,做公益活動挺好的。」
學生志工 張瑜:「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快樂,然後以後要多多幫助別人,做更多的善事,長大以後,我覺得我也要做一些有益於社會的事。」
同樣參與服務鄉親的,還有義剪區的美髮師團隊。
剪髮志工 馮冰瑩:「今天店裡也特別忙,那特別抽出幾個(美髮師),來這邊幫這些鄉親剪頭髮。」
鄉親 黃麗蓉:「真的謝謝他這麼好,為我們這些弱勢群體服務,挺感謝你們這些愛心人士。」
滿滿的物資,全都是鄉親們過冬的所需,這分溫暖,也將陪伴他們過個好年。
黃慧芳 陳建華 真善美志工-福建報導
Read more二手物品找新家 延續物命兼行善
- Article Details
台中市今天有一場義賣活動,民眾趁著歲末年終把家裡的東西好好整理一番,用不到的就拿出來拍賣,也有人將全新的物品捐出,所得幫助社區弱勢家庭,一方面惜福愛物做環保,另一方面又可以做公益,一舉兩得!
公園裡人聲鼎沸,交易熱絡不輸菜市場。
購買民眾:「逛逛看看,來撿一下便宜,可以物盡其用不會浪費,環保。」
衣服一件十元,隨便挑隨便賣。
義賣民眾:「沒有穿的太小了,就拿出來義賣,剛好要搬家,就把家裡的東西全部拿出來,義賣賣掉,很高興。」
還有社區大樓已經舉辦完拍賣活動,所得一萬多元全數捐出。
義賣民眾 江小姐:「就說我可不可以捐錢,我不拿東西,我說當然可以,所以我覺得,我們住戶大家都滿有愛心的。」
這些全新的高跟鞋都是同一個人捐出,沒訂價格,只要有人出價就賣,所得用來幫助社區弱勢家庭。
台中市何源里長 彭琴安:「有些老人家到了歲末的時候,也滿期待的,我們一方面就是慰問老人家,一方面把我們的溫暖,把社會的溫暖付出去。」
台中市西屯區長 何國裕:「我們也希望所有各里不管是辦跳蚤市場,或其他活動也好,也能效法這樣的精神。」
大家一起發揮愛心,惜福愛物做公益。
李雅萍 歐陽光輝 台中報導
Read more福建吹起環保風 中風身軀見起色
- Article Details
福建,慈濟環保風潮,在這座鎮,太姥山鎮,帶動起一百多位居民。有人直接買了輛三輪車,專門做回收環保車。也有人,中風的身軀,因天天動,而有了起色。不過當初,沒錢的事情,怎麼會有人做,在鎮上,倒是吹起陣陣波瀾。
環保志工 陳以興 :「頭一年拉全秦嶼人都說我,你這個沒有錢你會來拉,真的,全秦嶼人都說我。 」
環保志工 伍瑞蓉 :「我說怎麼做,走路都不能走了,怎麼做。 」
環保志工 許梅花 :「現在我們這樣做得很開心,現在我們保護地球。 」
福建福鼎市,太姥山鎮,舊稱秦嶼,一面背山,三面臨海,太姥山風景區,是國家級的名勝。
慈濟環保,在這裡的發展,得從她,甘欲寧說起。因為過去在福鼎市醫院,投入醫療志工的經驗,她的心跟著開闊。
慈濟志工 甘欲寧 :「我是覺得人生這麼多苦,我的苦算什麼苦,知道自己因為太狹隘心理,自己的小家庭只看到自己的苦,覺得是最苦的,後面我才明白,然後也忙於去投入付出,幫助別人,然後生命也開闊、眼界也開闊、心量也開闊。
開闊的心境,展現在她的家鄉。太姥山環保站,應運而生。啟用的第一年,陳以興,就買了這輛三輪車。
環保志工 陳以興 :「我心裡本來也想做一個好事,五百塊,(環保)沒有一年就買這部車,就買了一直拉,一直沒有休息過。 」
不過,剛開始做時,鎮上居民,對他是,投以異樣眼光。
環保志工 陳以興:「他說說你媽生你傻瓜,肯定,沒有工資,整天這樣子拉,真的沒有工資的,我說沒有。我做我的,你沒有做就沒有得了。 」
有做有得,也應驗在伍瑞蓉身上。中風後行動不便,來環保站一年多,身體狀況,隨心境轉。
環保志工 伍瑞蓉:「剛來一句話都講不清楚)(自己名字都講不清楚)我剛來這裡不能說話 ,我今年身體越來越好。 」
太姥山環保站,志工個個真性情相挺。五年多來,已經有一百多位環保志工,他們讓太姥山之美,再添一景。
Read more2015,01/11,天母慈少班分享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1月11日(日)09:00 - 13:30
【地點】慈濟內湖環保站 (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五段168號)


Saturday, 10 January 2015
張施月津樂回收 養成勤儉好習慣
- Article Details
67歲的張施月津,因為小時候家裡經濟條件不好,物資缺乏,看到鄰居把還可以用的東西丟掉,張施月津就會撿回家回收使用;甚至分享給需要的人家;因此養成了勤儉的好習慣。加入慈濟環保志工的行列、聽聞證嚴上人的法後,她恍然大悟,原來,她做了大半輩子的事,不僅是惜福,還是救地球。
「我跟孩子身上的衣服,十件就有七件是撿回來的。 」
「如果我比較晚來,七點二十守衛來,皮包啦一些塑膠袋等,他們就當垃圾丟了。 我小時候很窮,我爸爸借錢給我國小五六年級補習,又給我讀初中,所以我知道要惜福。 」
「還沒有做慈濟的環保之前是自己撿來(回收再用) 沒用到的再分別人, (當年)開藥局,一邊藥局,後來隔壁百貨店沒做我還兼賣百貨,旁邊用鐵架圍一個(做回收)。 」
「每一個月來交功德款都說,每個禮拜三都會做環保,我就投入了,因緣就到了。 先做環保再做生意,所以大家都說,你怎麼這麼傻,生意不做,做慈濟是有薪水嗎?我說沒啦,沒薪水就做快樂的,做一些善事,不用計較利潤。」
「以前的理念只會,要撿要撿,存存存而已,聽上人的法才知道說,原來是救地球。 像這個衛生紙,撿起來用,可以擦地。 能堪使用的就是要再使用啊,不要再浪費資源啦。 」
「鞋子啦,我連襪子人家說不要撿,我也都撿回去,我們就洗一洗,漂一漂。 上人說,未來心過去心不可得,我們就是把握當下,我這樣做當中都有感覺。 」
「有一個精神寄託,而且又在做好的事情,所以可以說,不能嫌,應該說要十分知足滿意了啦。 」
Read more脫下制服另類過節 清掃醫院角落
- Article Details
在忙碌的醫院裡,醫檢師,和藥師,隱身幕後,卻是為民眾,把關健康不可或缺的人物。1月14、15日是醫檢師節和藥師節,台北慈濟醫院,以付出的方式,讓這兩個節日更有意義。
醫檢師和藥師拿著鐵耙,到醫院的角落清掃落葉,分工合作搬運枯枝。有藥師帶著孩子參與,用身體力行來教育下一代。也有身懷六甲的醫檢師把握機會,一起共襄盛舉。
台北慈濟醫院醫檢師 劉宸均:「肚子還沒有很大, 還可以活動活動這樣子, 跟大家一起參與這個活動, 覺得還不錯, 然後幫醫院整理一下。」
醫院同仁接著來到環保站,認真聽著慈濟志工講解分類的方式。大夥馬上學以致用,將每一個垃圾仔細的分類,再將分類好的物品,一一送進回收車。藥師用包藥的雙手來做環保,這對剛加入慈濟大家庭的成員,是一個新的體驗。
台北慈濟醫院藥師 李東洋:「 覺得地球好像快要完蛋了, 必須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去拯救, 自己下去做的時候覺得, 我只是做環保的一小部分, 然後其他還是有賴大家, 一起合作 一起完成。」
一年一度的醫檢師和藥師節,醫院同仁把握當下清淨大地,不僅彼此發揮合和互協的精神,更凝聚大家的愛心回饋地球,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陳千蕙 張正隆 台北新店報導
Read more唱唱跳跳親子樂 分站體驗環保趣
- Article Details
高雄大愛幼兒園,舉辦親子活動,老師們利用回收物去設計分站的遊戲,還把環保愛地球的觀念融入在裡頭,當家長們看見小朋友開心的笑容,也跟著小朋友在活動中學會了在生活中落實環保。
台上活力十足,台下家長和小朋友也跟著律動,高雄大愛幼兒園的親子活動在歡樂中展開,最開心的還有分站的體驗活動。
高雄大愛幼兒園小朋友:「可以弄回收的東西變成玩具。」
高雄大愛幼兒園園長 顏語嫻:「環保資源回收的東西去設計遊戲。希望把這樣的環保概念再帶給家長。」
看著小朋友開心的玩遊戲,家長也融入其中。別小看回收物,花點巧思,就能化身成拉近親子關係的法寶,家長們願意把環保觀念落實在生活中。
高雄大愛幼兒園家長 鐘佩珊:「我們都會有分類的箱子,讓孩子知道怎麼去做分類,只要家長願意去貫徹這個觀念,孩子都會很願意去學習。」
來到室內,家長和孩子一起做蔬食早餐,臉上洋溢的笑容,想表達的除了口裡美味還有一顆愛地球的心。
潘俞臻 王昭中 高雄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