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15
Thursday, 15 January 2015
用愛走入天水圍 冬令發放贈年禮
- Article Details
每每接近農曆過年,香港慈濟志工都會前往元朗區和天水圍冬令發放,今年已經是連續第五年了。其實天水圍,隨著政府規畫新市鎮,以及各非政府組織的愛心挹注,早已擺脫悲情城市的別名。慈濟志工連續第五年舉辦冬令發放,豐盛的禮物包,雖不貴重,卻包含志工的心意與祝福。
是什麼,讓天水圍暖上加暖?健檢,免費照拂身心;環保,鄰里資源回收;關懷,獨老弱勢家庭。
2014,一整年的關懷,累積成暖和的溫度,要在農曆年前,冬令發放,再加溫。
慈濟志工 梁金妹:「慶幸我真的在慈濟,我的動力是來自家人、法親、慈濟人,你們那一分愛,給我一個目標。」
上台分享,走過婚變,又發現罹患肺腺癌,慈濟志工梁金妹,放寬心,人生道路的崎嶇,也變得平坦順暢。
慈濟照顧戶 林春妹:「我體會到金妹師姊那種堅毅、不被病魔打倒的精神,令我很佩服,同時令我感受到很溫馨,在慈濟的大家庭體會到,有很多人關心我們。」
在地窄人稠的香港,冷漠的違和感,慈濟志工用愛,一點一滴破冰。
真善美志工 周國偉 劉靜樺 梁昌財 楊志強 香港報導
Read moreWednesday, 14 January 2015
實踐愛的力量 讓愛生生不息
- Article Details
在流行多元的社會中,衣服相對也變得很多樣,而服飾在中華文化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愛感恩科技希望透過環保材質的衣服,傳承、並弘揚中華傳統的薪火,因此在衣服設計上推出中國風的「傳薪」服飾,而其中代表中國服飾的盤扣,外形像一隻蜻蜓,英文名字恰好就是「飛龍dragon fly」,意涵祝福自己。這系列服飾並沒有太多綴飾,因為我們希望能藉由服裝展現古典特色中國文化的內涵,樸實端莊的風格。設計總監洪若岑師姊透過大愛廣播電台《環保愛地兒》,與更多的人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在服儀人文之努力。
若岑師姊提到 證嚴上人曾告訴我們:「衣服的服就是福氣的福,穿衣要穿出對別人的尊重,也要穿出對自己的祝福。」一開始大家不太能理解 上人的用意,也不知道要朝著什麼方向去設計。直到有一次在台中歲末祝福,醫護同仁借我們的服飾去展示,而上人開示提到「如果衣服設計的不好是設計師的錯,並不是穿著模特兒的錯。因為模特兒把衣服改造另一個穿著風格,這也是設計師所造就的。」這時我們才想到,我們所要設計的服飾就是要讓穿我們衣服的人能夠原原本本的呈現出設計師所設計出的意涵,展現出這穿衣者的特質。因此大愛感恩科技的衣服就是朝著這方向設計,藉由衣服讓大家能穿出屬於衣服和自己的氣質特色。
在傳薪服飾中『純淨系列』,我們是藉由寶特瓶透明的特點展現純淨的意象,因此將此特點放入這系列風格中,代表單純、淨化人心的意向。其實我們在設計服飾時,除了針對寶特瓶的特質製成紗和布料,最重要的就是要設計出『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服飾,展現人文服儀之美,展現清新端莊,而穿起來讓人覺得舒適自在。
大愛感恩科技所設計的服飾不單單只是典雅端莊,我們也針對在不同時節所需的衣服機能設計,在夏季我們推出大愛冰涼衫,而冬季衣服要具有保暖、透氣功能;而在不同場合我們也設計出『修賢系列』服飾,讓大家在不同的場合穿上適合的衣服,展現個人氣質,尊重他人祝福自己。
大愛感恩科技的服飾本著「續物命,造福慧」的精神,從『外在』到『心靈』環保,從『華麗』到『儉樸』的美德,從『愛己』到『愛地球』的大愛,將『寶特瓶』化為『實踐愛的力量』,讓這一份愛生生不息。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報導
** 《環保愛地兒》 (IDEA) **
【本週專訪】 設計部資深設計師 廖惠玲 師姊
【節目時間】 1/15(四) 15:30~15:50
【訪談主題】 大愛心品 「心生活系列」
【線上收聽】《環保愛地兒》(IDEA)
http://radio.newdaai.tv/newdaai_radio_wp/radio09/?p=4929
值完夜班薰法香 寫下滿滿的筆記
- Article Details
北投地區慈濟志工姜健民,用心投入環保,平時擔任保全,要上大夜班,還是會接著去薰法香,聞法後寫下滿滿的筆記。但是在踏入慈濟前,他曾經是一名整天打架鬧事的流氓,讓他的鄰居都很害怕,直到一次參加歲末祝福後,深受感動,開始投入環保志工,找回新的人生。
一字一句寫下筆記,慈濟志工姜健民,每次值完大夜班後,都會先來薰法香。
慈濟志工 姜健民:「我做保全,都是值夜班到天亮,本來是六點交班,可是六點薰法香一定不夠,我就五點半跟人家交班。」
看不出來,姜健民過去二十多年,原本是個專收保護費的流氓,連附近鄰居看到他都很害怕。
攤商 黃升力:「講到吵架打架,他都跑第一,開山刀拿著,路上街上這樣跑。」
直到2009年參加慈濟歲末祝福,看到莫拉克風災的募款影片,讓他下定決心來當環保志工,而且越做越歡喜。
慈濟志工 姜健民:「利益人群的事情,我一定會願意承擔下來,發願說做到多好,我不敢講,可是能做到幾分,我就做幾分。」
真善美志工 高月白 曾美華 北投報導
Read more實踐愛的力量 讓愛生生不息
- Article Details
在流行多元的社會中,衣服相對也變得很多樣,而服飾在中華文化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愛感恩科技希望透過環保材質的衣服,傳承、並弘揚中華傳統的薪火,因此在衣服設計上推出中國風的「傳薪」服飾,而其中代表中國服飾的盤扣,外形像一隻蜻蜓,英文名字恰好就是「飛龍dragon fly」,意涵祝福自己。這系列服飾並沒有太多綴飾,因為我們希望能藉由服裝展現古典特色中國文化的內涵,樸實端莊的風格。設計總監洪若岑師姊透過大愛廣播電台《環保愛地兒》,與更多的人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在服儀人文之努力。
若岑師姊提到 證嚴上人曾告訴我們:「衣服的服就是福氣的福,穿衣要穿出對別人的尊重,也要穿出對自己的祝福。」一開始大家不太能理解 上人的用意,也不知道要朝著什麼方向去設計。直到有一次在台中歲末祝福,醫護同仁借我們的服飾去展示,而上人開示提到「如果衣服設計的不好是設計師的錯,並不是穿著模特兒的錯。因為模特兒把衣服改造另一個穿著風格,這也是設計師所造就的。」這時我們才想到,我們所要設計的服飾就是要讓穿我們衣服的人能夠原原本本的呈現出設計師所設計出的意涵,展現出這穿衣者的特質。因此大愛感恩科技的衣服就是朝著這方向設計,藉由衣服讓大家能穿出屬於衣服和自己的氣質特色。
在傳薪服飾中『純淨系列』,我們是藉由寶特瓶透明的特點展現純淨的意象,因此將此特點放入這系列風格中,代表單純、淨化人心的意向。其實我們在設計服飾時,除了針對寶特瓶的特質製成紗和布料,最重要的就是要設計出『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服飾,展現人文服儀之美,展現清新端莊,而穿起來讓人覺得舒適自在。
大愛感恩科技所設計的服飾不單單只是典雅端莊,我們也針對在不同時節所需的衣服機能設計,在夏季我們推出大愛冰涼衫,而冬季衣服要具有保暖、透氣功能;而在不同場合我們也設計出『修賢系列』服飾,讓大家在不同的場合穿上適合的衣服,展現個人氣質,尊重他人祝福自己。
大愛感恩科技的服飾本著「續物命,造福慧」的精神,從『外在』到『心靈』環保,從『華麗』到『儉樸』的美德,從『愛己』到『愛地球』的大愛,將『寶特瓶』化為『實踐愛的力量』,讓這一份愛生生不息。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報導
** 《環保愛地兒》 (IDEA) **
【本週專訪】 設計部資深設計師 廖惠玲 師姊
【節目時間】 1/15(四) 15:30~15:50
【訪談主題】 大愛心品 「心生活系列」
【線上收聽】《環保愛地兒》(IDEA)
http://radio.newdaai.tv/newdaai_radio_wp/radio09/?p=4929
環保清淨在源頭 簡約惜福莫浪費
- Article Details
證嚴上人歲末行腳,今天下午繼續在慈濟關渡園區舉行北區第三場歲末祝福暨授證典禮。其中,環保志工林謝滿,先生因為食道癌往生,一度緊閉心門走不出來,當時娘家媽媽給她一百萬,她卻選擇捐了出來,加上一年多來,清晨四點騎著腳踏車到環保站薰法香,讓她找回更亮麗的人生。
一舉一動,整齊呼應台上動作,再仔細一看,不少人背駝、頭髮白,許多都超過六七十歲,原來全是環保志工。
環保志工 林謝滿:「自己要縮小,不能無明火這麼多,因為發脾氣就像發瘋一樣。」
做環保,加上薰法香,阿滿阿嬤的人生路大轉彎,更勇敢上台,分享圓滿榮董的單純心。
環保志工 林謝滿:「因為我有辛苦過,所以我知道苦難人很多,所以師父在電視上有說過,說要救人、要布施。」
將近兩百人受證榮董,其中不乏社會菁英分子,證嚴上人呼籲,環保志工的精神,一定要學習。
證嚴上人開示:「家家戶戶用的東西,就是追求流行,那流行很快就過去了,那舊的就淘汰了,新的又再買,所以(資源)消耗很快。」
榮董、環保一家親,串聯成大愛的力量,守護地球的乾淨。
蕭志傑 徐英豪 台北報導
Read more九旬嫗勤儉惜福 清淨大地獻良能
- Article Details
桃園中壢歲末祝福,現場來了一位九旬高齡的「柏陳微」老太太,她做環保分類已有16年之久,慈濟志工請她來,與所有的民眾分享做環保的方法與樂趣。她不僅言談清晰,還保有樸實率直的個性,非常有說服力。
慈濟志工 柏陳微:「你看(沒喝完),現在的人很浪費喔。」
90歲的柏陳微,撿拾寶特瓶,是勤儉,也是為了替大地守住一分清淨。住所的地下室,是她的環保基地。
慈濟志工 柏陳微:「以前(孩子)有在說這房子要賣,我說不行喔,我要做環保喔,他就說好好給妳做給妳做。我沒有財產留給孩子啊,沒財產給子孫啊,就只兩字給孩子給孫子,就功和德啊。」
這分珍貴的功與德,柏陳微不自私內藏,中壢歲末祝福,她公開分享。
慈濟志工 柏陳微:「我就撿回來地下室,撿得多了再來分類,像是醬油瓶,還是說番茄醬的罐子。我心臟很好喔,上台心臟就稍微會蹦蹦跳啊,哈哈哈(上去哪),上台啊要講的話怕會講錯。」
16年前,柏陳微第一次做環保,16年後,她老人家第一次粉墨登場,在眾人前宣導環保。唯一不變的是,她那顆擇善固執、單純活潑的心。
真善美志工 桃園報導
Read moreMembers of Parliament from Slovak Republic Visiting DA.AI Technology
- Article Details

After listening to the presentation, Jan Hudacky, the Chairman of Slovak Republic Economic Affairs Committee shared that the visit to DA.AI is filled with amazement, and the company is certainly setting a great example for others. Through the power of technology, DA.AI is not just protecting the planet through reviving resources, but also helping the disaster victims in need, such as the Japan 311 tsunami. This is the spirit that Slovakia and rest of the world should all follow.


斯洛伐克來訪 大愛述說因緣
- Article Details
2015年1月14日,「斯洛伐克」駐台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及國會經濟委員會主席胡達茨基先生(Hon. Jan HUDACKY)等一行八人,在外交部官員陪同下,來到內湖科學園區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訪問。總經理李鼎銘師兄帶領同仁熱烈歡迎及表達期待未來能在綠色環保這個領域與斯國繼續交流,期許共同為地球永續多盡一分心力。為了讓貴賓們更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綠色傳奇』、與『慈濟環保護地球理念的落實』,楊竣翔師兄深入淺出的述說起這段寶特瓶再生之奇妙因緣。
斯國國會經濟委員會主席胡達茨基先生(Hon. Jan HUDACKY)致詞表示:今天的參訪充滿驚奇及印象深刻,大愛感恩樹立良好的企業典範,利用科技的力量,做到環境保護、地球資源再利用,回收寶特瓶再製成產品又能做成賑災救人的用品,也看到慈濟在日本311大地震及全球各地災難的慈悲人道救援,令人敬佩與值得斯洛伐克學習。
提起「斯洛伐克」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國家名稱,《經典雜誌174期》「紛分和合 分道不揚鑣—捷克斯洛伐克『絲絨離婚』之路」文章曾報導,1993年1月1日起,捷克斯洛伐克從單一國家,分裂為兩個獨立國家。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暴力衝突就實現了政權更迭,過程和平,如天鵝絨般柔滑與平順。相對於南斯拉夫分裂的血腥暴力,捷克斯洛伐克舊領導人的放手,寬廣的胸襟、平和的過程,讓雙邊的人民沒有撕裂,仍能延續過往的「共通」,並正視、應對已存在的矛盾。這股善的力量,得以延續人民的幸福,兩個國家目前的年人均所得都在 23000美元以上,排名世界第35名與43名。斯洛伐克人在碰到捷克人,像是看到兄弟,對於之前的堅持分手,也帶有一絲的愧疚。國際上的持續合作,讓雙邊共有力量,也充滿著「合」的可能。《經典雜誌》這個主題並榮獲2013年「第12屆卓越新聞獎 - 國際新聞報導獎」。
解決大問題需要大智慧。就如大愛感恩科技秉承慈濟 證嚴法師的智慧,將慈濟環保菩薩用心分類的飲用水寶特瓶 (石油製成的一次性產品),利用加熱溶融的物理方式製造成再生聚酯纖維及二次性再生產品,並進一步研發/製作成三次性的再生用品,讓所有產品能達到工業循環及零廢的目標。同時在整個過程中蘊含著『環保人文』、『愛心接力』、與『完全回饋』三個核心價值。大愛感恩科技並將運用科技的力量成為慈濟永遠的後盾。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內湖報導
斯洛伐克來訪 大愛述說因緣
- Article Details
2015年1月14日,「斯洛伐克」駐台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及國會經濟委員會主席胡達茨基先生(Hon. Jan HUDACKY)等一行八人,在外交部官員陪同下,來到內湖科學園區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訪問。總經理李鼎銘師兄帶領同仁熱烈歡迎及表達期待未來能在綠色環保這個領域與斯國繼續交流,期許共同為地球永續多盡一分心力。為了讓貴賓們更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綠色傳奇』、與『慈濟環保護地球理念的落實』,楊竣翔師兄深入淺出的述說起這段寶特瓶再生之奇妙因緣。
斯國國會經濟委員會主席胡達茨基先生(Hon. Jan HUDACKY)致詞表示:今天的參訪充滿驚奇及印象深刻,大愛感恩樹立良好的企業典範,利用科技的力量,做到環境保護、地球資源再利用,回收寶特瓶再製成產品又能做成賑災救人的用品,也看到慈濟在日本311大地震及全球各地災難的慈悲人道救援,令人敬佩與值得斯洛伐克學習。
提起「斯洛伐克」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國家名稱,《經典雜誌174期》「紛分和合 分道不揚鑣—捷克斯洛伐克『絲絨離婚』之路」文章曾報導,1993年1月1日起,捷克斯洛伐克從單一國家,分裂為兩個獨立國家。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暴力衝突就實現了政權更迭,過程和平,如天鵝絨般柔滑與平順。相對於南斯拉夫分裂的血腥暴力,捷克斯洛伐克舊領導人的放手,寬廣的胸襟、平和的過程,讓雙邊的人民沒有撕裂,仍能延續過往的「共通」,並正視、應對已存在的矛盾。這股善的力量,得以延續人民的幸福,兩個國家目前的年人均所得都在 23000美元以上,排名世界第35名與43名。斯洛伐克人在碰到捷克人,像是看到兄弟,對於之前的堅持分手,也帶有一絲的愧疚。國際上的持續合作,讓雙邊共有力量,也充滿著「合」的可能。《經典雜誌》這個主題並榮獲2013年「第12屆卓越新聞獎 - 國際新聞報導獎」。
解決大問題需要大智慧。就如大愛感恩科技秉承慈濟 證嚴法師的智慧,將慈濟環保菩薩用心分類的飲用水寶特瓶 (石油製成的一次性產品),利用加熱溶融的物理方式製造成再生聚酯纖維及二次性再生產品,並進一步研發/製作成三次性的再生用品,讓所有產品能達到工業循環及零廢的目標。同時在整個過程中蘊含著『環保人文』、『愛心接力』、與『完全回饋』三個核心價值。大愛感恩科技並將運用科技的力量成為慈濟永遠的後盾。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內湖報導
伊波拉蔓延缺糧 跨國馳援愛接力
- Article Details
伊波拉病毒在西非持續蔓延,獅子山共和國是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疫情爆發,導致農作人口不足,糧食短缺。慈濟基金會援助香積飯、環保餐具、毛毯和福慧床。過去服務於慈善組織的美國志工,史蒂芬佛巴先生,長期和慈濟人合作。出生於獅子山的他,現在發願回國服務鄉親,在他的牽引下,促成因緣,將與國際慈善組織「明愛天主教基金會」及「希利國際救濟基金會」合作,把物資送到最需要的病患、家屬手中。
加快動作,15噸香積飯,加上3000份環保碗和湯匙,一箱箱要裝滿40尺貨櫃,送往西非獅子山共和國。
慈濟基金會慈發處組長 陳濟任:「我們的海運 預計是13號結關,14號可以送出去,預計差不多50天會抵達獅子山。」
伊波拉疫情重創當地,造成糧食短缺。出生於獅子山的美國志工史蒂芬,辭去工作,發心回到家鄉付出,這次參與慈濟美國總會援助計畫,成為橋樑,促成與兩個國際慈善組織的合作。
慈濟基金會慈發處組長 陳濟任:「這一次的援助只是一個開始,我們希望說如果史蒂芬回去之後,他也可以扮演一個志工的角色,讓我們更清楚了解當地的需求,我們本會(慈濟)的援助,相信可以做得更多。」
台灣物資馳援,除了香積飯可以供應600人,維持四個半月的溫飽,還提供3000件毛毯,將在三月中送達。
另外也援助1500張福慧床。秉持直接、重點的原則,送到當地醫療站與隔離中心,幫助病患及家屬。
花蓮報導
江杏幸 鄧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