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014
Saturday, 06 December 2014
樂齡!老有所用 發揮巧思延物命
- Article Details
在湖北武漢的花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慈濟志工定期帶動環保活動,讓銀髮族老有所用,更老有所樂!志工教大家用廢棄的果皮,做成清潔劑,還帶來了用舊衣服做成充滿時尚感的包包,奶奶們讚歎不已,躍躍欲試!
一件舊衣服,在志工的巧手下,蛻變成時尚環保袋,連邊角餘料也能物盡其用。
志工 餘明娣:「把這個(袖子)山頭剪下來,丟掉了不是浪費了嗎,就做一個小包,可以放在包包裡面。」
六十七歲的餘明娣,現場示範把穿不著的衣服改製成包包,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奶奶們,躍躍欲試。
讓老有所用,老有所樂。定期在社區的環保分享,還利用廢棄的果皮做成清潔劑。
社區主任 劉建蘭:「大家在一塊聚一聚,也豐富我們社區老年人的,娛樂文化生活,也給子女減輕負擔。」
溫馨的聚會驅走了寒意。六十一歲的程以明捧著熱茶,暖了大家的身心。
志工程以明 與 居民:「手很冷耶,這樣暖和一點吧,沒關係的抱著(熱茶杯)就好。」
不畏寒冬,走出戶外,跟著志工,每周到附近店家回收資源,讓大家更關心環保了,付出的身影還有年逾七十歲的志工。
真善美志工 程以明 許翠卿 湖北報導 Read more
Green Technology Turns Misplaced Resource into Circle of Love
- Article Details

Global Cleantech Cluster Association (GCCA) was founded by investors of Finland and Switzerland, dedicating in the promotion of top green technology and product worldwide, and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green corporations and investors to meet and exchange idea and/or financial support. The Later Stage Award nominates uprising green corporations with well-established product line, business model, and optimistic revenue growth, and looking for further investment. Although DA.AI is not looking for foreign investment at this stage, it was certainly a great chance to show the world of Taiwan’s Great Love, and DA.AI’s practical action of protecting the planet and all living being.

DA.AI Reporter, San Ming Yu, Taipei
Read more2014, Dec., GCCA Later Stage Award
- Article Details

Global Cleantech Cluster Association (GCCA) was founded by investors of Finland and Switzerland, dedicating in the promotion of top green technology and product worldwide, and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green corporations and investors to meet and exchange idea and/or financial support. The Later Stage Award nominates uprising green corporations with well-established product line, business model, and optimistic revenue growth, and looking for further investment. Although DA.AI is not looking for foreign investment at this stage, it was certainly a great chance to show the world of Taiwan’s Great Love, and DA.AI’s practical action of protecting the planet and all living being.

DA.AI Reporter, San Ming Yu, Taipei
Read more2014,12/6,大愛感恩【週末有約、感恩茶會】活動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12月6日(六) 09:00-11: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5號3樓)
大愛心聞: 歲末感恩茶會 環保"心"體驗

Friday, 05 December 2014
大愛『菲』映陽光下 實業仁者展良能
- Article Details
《愛在陽光下》(Love in the Sunshine)是大愛劇場描述關於一群勇敢追逐夢想者的故事。故事以「尋夢」的角度揭開序幕,經過一連串故事人物各自追尋、牽引的過程。故事的場景,是中國古稱『南洋』之一的菲律賓。明朝晚期,許多東南沿海的華人為了尋夢、築夢,跨海遠颺、旅居異國,尤其許多人到了離福建最近的菲律賓。經過世代子孫的繁衍,融合與傳承交錯在菲律賓這片南海樂土。
在自然環境方面,此地跟台灣很相似,常常有地震、颱風等自然災害。幾次的風狂地動,激盪出 慈濟 證嚴法師的一群實業家弟子們發揮良能,在他們陪伴膚慰、以工代賑下,鼓舞起這片土地上人們的韌性,迅速重建起家園。愛的漣漪從馬尼拉馬立僅那市、擴及獨魯萬、保和島、三寶顏。這群現代仁者、勇者,就是菲律賓慈濟人。
12月4日,雨後的台北,氣溫驟降。大愛感恩低碳概念館內,卻是人氣沸騰、熱情不減。慈濟榮董、菲律賓實業家施恭旗師兄等一行20人,在慈濟基金會宗教處施雅竹師姊、菲律賓分會執行長李偉嵩師兄、蔡萬擂師兄陪同下,來到內湖,同行的還有菲律賓前外交部長 羅慕洛(Roberto Romulo)伉儷、Tawi-Tawi 省Mayor of Languyan - Yshmael Sali,以及許宗德、黄利云、白長軍等多位分別來自菲律賓、福建與內蒙實業家。菲律賓分會公關組姚甘敏師姊、王建泉、陳燕燕賢伉儷。
大愛感恩科技黃華德董事長在歡迎致詞中說到:作為 證嚴法師的弟子、遵從他老人家的指示,希望以大愛感恩科技實踐力行『續物命、愛地球』,起拋磚引玉的作用,邀約更多的實業家一起加入保護地球的行動。李偉嵩師兄則是提到:大愛感恩當年用回收寶特瓶製造出來的第一批毛毯就是送到菲律賓,去年底海燕風災亦有7萬5千條匯聚全球慈濟人愛心的毛毯立即送到災民手中,讓災民擁在懷中備感溫馨。偉嵩師兄特別介紹施恭旗師兄是一位溫良恭儉的長者,他一發心也會帶動影響更多的人一起行善。
蔡萬擂師兄分享能有這個因緣來到大愛感恩科技,看到這麼多環保再生產品,更了解到環保可以利益眾生,也期望帶動全世界一起為慈濟環保理念共同努力。
內蒙實業家白長軍也表示,慈濟環保回收寶特瓶經大愛感恩再製出這些精美織品,以及包括傳遞愛心與助人,讓我們年輕人學習很多。菲律賓實業家許宗德對於慈濟人『與地球共生息』的態度與使命感,則是感到印象深刻。菲律賓星報頭版編輯 楊妙恩(Doreen Yu)女士更是不斷讚歎:It gives a whole new meaning to the bottles. It’s an amazing transformation from one to the other. When we see the end products, we would be inspired that we are not just picking up a bottle.
李鼎銘師兄分享提到「環保菩薩彎腰撿拾放錯地方的資源,看似小動作 (Simple Action),卻能讓世界因而改變 (Make Big Difference)。」每個人身體力行、帶動更多的人一起來做,讓善的力量變大,美好的未來是可以期待的。」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大愛『菲』映陽光下 實業仁者展良能
- Article Details
《愛在陽光下》(Love in the Sunshine)是大愛劇場描述關於一群勇敢追逐夢想者的故事。故事以「尋夢」的角度揭開序幕,經過一連串故事人物各自追尋、牽引的過程。故事的場景,是中國古稱『南洋』之一的菲律賓。明朝晚期,許多東南沿海的華人為了尋夢、築夢,跨海遠颺、旅居異國,尤其許多人到了離福建最近的菲律賓。經過世代子孫的繁衍,融合與傳承交錯在菲律賓這片南海樂土。
在自然環境方面,此地跟台灣很相似,常常有地震、颱風等自然災害。幾次的風狂地動,激盪出 慈濟 證嚴法師的一群實業家弟子們發揮良能,在他們陪伴膚慰、以工代賑下,鼓舞起這片土地上人們的韌性,迅速重建起家園。愛的漣漪從馬尼拉馬立僅那市、擴及獨魯萬、保和島、三寶顏。這群現代仁者、勇者,就是菲律賓慈濟人。
12月4日,雨後的台北,氣溫驟降。大愛感恩低碳概念館內,卻是人氣沸騰、熱情不減。菲律賓榮董、實業家施恭旗師兄等一行20人,在慈濟基金會宗教處施雅竹師姊、菲律賓分會執行長李偉嵩師兄、蔡萬擂師兄陪同下,來到內湖,同行的還有菲律賓前外交部長 羅慕洛(Roberto Romulo)伉儷、Tawi-Tawi 省Mayor of Languyan - Yshmael Sali,以及許宗德、黄利云、白長軍等多位分別來自菲律賓、福建與內蒙實業家。菲律賓分會公關組姚甘敏師姊、王建泉、陳燕燕賢伉儷。
大愛感恩科技黃華德董事長在歡迎致詞中說到:作為 證嚴法師的弟子、遵從他老人家的指示,希望以大愛感恩科技實踐力行『續物命、愛地球』,起拋磚引玉的作用,邀約更多的實業家一起加入保護地球的行動。李偉嵩師兄則是提到:大愛感恩用回收寶特瓶製造出來的第一批毛毯就是送到菲律賓,海燕風災亦有7萬5千條匯聚全球慈濟人愛心的毛毯送到災民手中,讓災民擁在懷中備感溫馨。偉嵩師兄特別介紹施恭旗師兄是一位溫良恭儉的長者,他一發心也會帶動影響更多的人一起行善。
蔡萬擂師兄分享能有這個因緣來到大愛感恩科技,看到這麼多環保再生產品,更了解到環保可以利益眾生,也期望帶動全世界一起為慈濟環保理念共同努力。
內蒙實業家白長軍也表示,慈濟環保回收寶特瓶經大愛感恩再製出這些精美織品,以及包括傳遞愛心與助人,讓我們年輕人學習很多。菲律賓實業家許宗德對於慈濟人『與地球共生息』的態度與使命感,則是感到印象深刻。菲律賓星報頭版編輯 楊妙恩(Doreen Yu)女士更是不斷讚歎:It gives a whole new meaning to the bottles. It’s an amazing transformation from one to the other. When we see the end products, we would be inspired that we are not just picking up a bottle.
李鼎銘師兄分享提到「環保菩薩彎腰撿拾放錯地方的資源,看似小動作 (Simple Action),卻能讓世界因而改變 (Make Big Difference)。」每個人身體力行、帶動更多的人一起來做,讓善的力量變大,美好的未來是可以期待的。」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2014, Dec. 5-8,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Buddhist Items & Supplies Expo
- Article Details
【EVENT】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Buddhist Items & Supplies Expo
【DATE & TIME】December 5-8, 2014
【LOCATION】China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enter, Beijing
2014,12/5-8, 中國北京國際佛事用品博覽會
- Article Details
【活動名稱】2014年北京國際佛事用品博覽會
【活動時間】2014/12/5-8
【活動地點】中國國際展覽中心 (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路6號)
大愛心聞: 首屆北京佛事展 環保利生廣宣流
Read more
2014,12/5,台北市政府亮點企業頒獎典禮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12月5日(五)13:30 - 14:35
【地點】臺北市政府市政大樓沈葆楨廳(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
大愛心聞: 大愛典範成『亮點』星月閃爍耀人間

Read more
慈青淨灘體悟深 落實清淨在源頭
- Article Details
台南四所學校的慈青社聯合舉辦淨灘活動,一百多位的慈青在台南黃金海岸的沙灘上撿拾,保麗龍、塑膠袋、玻璃等垃圾,體會到海洋受人類嚴重汙染的情形,回到環保回收站,認識這些回收物再利用的過程。
大太陽下,迎著海風,慈青帶手套,拿拑子和麻布袋,散開到沙灘的每個角落,撿垃圾,連石縫裡的垃圾,也要彎下腰,撿得仔細,容易傷人的碎玻璃,更不能放過。
嘉南藥理大學慈青 白璧樺:「剛剛撿很多碎酒瓶,不知道為什麼會把它砸碎,會覺得很難撿,他們沒有撿,所以不知道淨灘人的辛苦。」
有大型的垃圾,慈青兩兩合作,一起將它搬移,不一會兒,大家滿身大汗,搬走一袋袋的垃圾,還給大地一個乾淨的沙灘。
東方設計學院慈青社社長 李庭畯:「想讓社員了解人為因素,對海洋環境造成的影響,也希望大家從身體上的勞動,來清除心裡的垃圾做好心靈環保。」
淨灘完後,將回收物帶到環保站,做分類,慈濟志工分享回收物再利用的處理過程.讓慈青了解回收的重要。
樹人醫專慈青 陳盈筑:「一進來就看到,大愛感恩科技的製作過程,以及很多環保的回收物。」
慈濟志工 趙汝樣:「保護地球愛護地球,大家能夠一起出來淨灘。」
體會了撿垃圾的辛苦,和資源回收的重要,下次別再亂丟垃圾了,因為環境整潔需要大家一起來維護。
真善美志工 戴素婷 劉金湖 台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