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14
Tuesday, 04 November 2014
溫室氣體濃度 創80萬年來新高
- Article Details
近年來政府推行節能減碳,但根據聯合國發表的最新報告,地表溫室氣體濃度,已達到80萬年來的新高,對此聯合國正致力於推動,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到零,今天環保署表示,目前掌握國內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源, 未來持續推動綠能減碳, 每年提升能源效率百分之二。
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六種溫室氣體濃度,達到80萬年來新高,如果這個世紀沒有將碳排放量降為零,屆時地球平均溫度可能會上升超過攝氏2度。
環保署表示,台灣從2012年開始,就將六項溫室氣體列為空氣污染物進行管制。
環保署執祕 簡慧貞:「 目前掌握了90%上的排放源, 至少有265到270個排放源, 它沒有申報的話, 我們查到會告發, 會以空污法的罰則, 罰十萬到一百萬元。」
進而引發氣溫升高 冰山融化 海平面上升 雨量改變及洪水頻率增加等危機,環保署表示,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自火力發電廠,石化等工業排放源占48.6%,環保署除了加強管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更鼓勵提升能源效率。
環保署執祕 簡慧貞:「天然氣是最乾淨(能源), 煤 再過來是油, 如果能夠用再生能源, 是最乾淨的, 再生能源也包括太陽能, 太陽光電 風力 水力,甚至生質能。」
目前聯合國致立於推動,2010年到2050年,全球的碳排放量應減少40%至70%,2100年前更要降到零以下,已經獲得120個國家支持,預定明年底在巴黎集會,通過聯合國對抗全球暖化的協議。
蔡佩吟 梁家銘 台北報導
Read more分享清淨在源頭 智慧妙語獲共鳴
- Article Details
慈濟志工在三芝區公所,舉辦茶會,有近二百位淡水三芝的民眾來參與,環保志工陳阿桃分享清淨在源頭,現場笑聲不斷,也有了方法,在生活中落實。
一開口,就有笑聲,環保志工陳阿桃,分享生活經驗,和台下的民眾有共鳴
民眾 周素珍:「真的是源頭最重要,做那只是後續,如果大家在源頭開始就不用,不用的時候應該就不會有,這些需要去回收的,所謂資源回收這一塊。」
民眾 何佩華:「人類是地球上的癌細胞,讓我覺得很震撼,因為我們今生有這福氣當人,就應該做有利益社會大眾的事。」
慈濟志工在三芝區公所,舉辦茶會活動,淡水三芝民眾參加踴躍,除了改變生活的態度,也有社區,想要以此做改造。
福成社區理事長 鄭國賢:「比方說我們的淨溪還是說環保,我們會透過定期來主辦這些事情,到時請專業人士來講解。」
清淨在源頭,愛護環境,在掌聲後,就要開始行動。
真善美志工 黃淑惠 張思思 台北報導
National SME Award to DA.AI on its Work of Purific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 Article Details

Over 1.3 millio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built up 90% of the Taiwanese economy are certainly the main foundation of the country. Thus, to give recognition and encouragement to the outstanding SMEs,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stablished this national award to promote the unique and great business models, and to bring inspiration to others. This year, 16 judges across all fields evaluated the nominees on level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usiness model, growth stability, and contribution to Taiwanese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awarded only 10 companies, DA.AI being one of them, as the highest SME achievement of the country.


DA.AI Reporter, San Ming Yu, Sandy Huang, Taipei
Media Link:
http://www.daai.tv/daai-web/main/content.php?id=949609
http://youtu.be/gruVUsQsmZERead more
2014, Oct., The 23rd National Award of Outstanding SME’s
- Article Details

Over 1.3 millio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built up 90% of the Taiwanese economy are certainly the main foundation of the country. Thus, to give recognition and encouragement to the outstanding SMEs,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established this national award to promote the unique and great business models, and to bring inspiration to others. This year, 16 judges across all fields evaluated the nominees on level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usiness model, growth stability, and contribution to Taiwanese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awarded only 10 companies, DA.AI being one of them, as the highest SME achievement of the country.


DA.AI Reporter, San Ming Yu, Sandy Huang, Taipei
Media Link:
http://www.daai.tv/daai-web/main/content.php?id=949609
http://youtu.be/gruVUsQsmZERead more
“衣”起做公益 幸福“淨”鄉團
- Article Details
台灣是美麗的海島,四面八方環海、有1400公里海岸線,有鑑於多數人離海近但與海的關係卻很遙遠,北觀處自100年起辦理『我愛淨灘活動』,鼓勵民眾親近海洋、宣導愛護地球的環保理念,活動推廣至今已邁入第4年,每年吸引超過一萬人參與北海岸淨灘活動。
為推廣「企業社會責任」概念,落實企業對大地環保的認知,11月1日一早在石門風箏公園,台灣區製衣工業同業公會舉辦『“衣”起做公益,幸福“淨”鄉團』活動,聯合會員廠“大家結伴作公益”,除了藉此增進會員廠彼此交流,也希冀人們發揮『飲水思源』,感恩生命的源頭、呼籲停止對於海洋的汙染。
活動一開始,大愛感恩科技吉祥物『環保大愛狗』、『素食感恩貓』帶動大家一同跳『環保健康操』為今日的活動揭開序幕。「平日都在辦公室,這次淨灘透過付出,讓員工體會到我們很幸福。」公會副主委、崑洲實業黃美靜總經理分享談到:「黃華德理事長希望推動幸福企業,所以公會活動團隊就想說『用什麼方式來呈現?』藉著今天的淨灘活動,也是在淨化自己的心靈。今天只是一個起點,也希望未來能影響夠多的人一起做好事。」黃副主委這次也提供靜思人文的淨斯環保後背袋與大家結緣,『靜思』靜而思之,靜思以求清淨的心;第二個『淨斯』淨化於斯,淨斯以使萬物無染。使用靜思環保後背袋,減少不必要的塑膠袋,減少污染。
本次活動參加者包括立安、崑洲、德式馬、大愛感恩科技及愛心合作夥伴,大愛感恩科技有42位同仁與家屬參與,竣翔師兄、明瑩師姊、意容都是全家出動;平常做早、忙晚的財務部在主管玟錡師姊帶動下更是125%出席率;登祐師兄帶領品保部也是全員出席。只見全場330多人,霎時間,散佈在沙灘各個角落,埋頭『拾福』。
長期旅居溫哥華的蔣熙是學者蔣勳的弟弟,經公會駱總幹事邀請下,也參與這次活動,「雖大家說溫哥華是花月城市、環境漂亮,但今天來參加,感受到台灣人心更漂亮。」正所謂『自然就是美』,回歸自然、簡樸於心,透過動手淨灘僅是做到『自然環保』,慈濟 證嚴上人更進一步希望人人做到『心靈環保』,心的行為能夠主導身體和語言的行為,每一個人的行為都能影響整體的環境;只要人的心靈在一念之間清淨平安,就會影響到周遭人物環境的清淨平安。具體作法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那就是『少欲知足、知恩報恩』,簡單的說,也就是慈濟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知足最大富,感恩最大貴, 善解最大智,包容最大慧。』
今日淨灘活動,祝福人人是一個心靈富足的『富中之富』,家家都是『幸福家庭』,工作在『幸福企業』,創造『幸福社會』、享受『幸福人生』。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黃歆瑜 新北市石門報導
“衣”起做公益 幸福“淨”鄉團
- Article Details
台灣是美麗的海島國家,四面八方環海、有1400公里海岸線,有鑑於多數人離海近但與海的關係卻很遙遠,北觀處自100年起辦理『我愛淨灘活動』,鼓勵民眾親近海洋、宣導愛護地球的環保理念,活動推廣至今已邁入第4年,每年吸引超過一萬人參與北海岸淨灘活動。
為推廣「企業社會責任」概念,落實企業對大地環保的認知,11月1日一早在石門風箏公園,台灣區製衣工業同業公會舉辦『“衣”起做公益,幸福“淨”鄉團』活動,聯合會員廠“大家結伴作公益”,除了藉此增進會員廠彼此交流,也希冀人們發揮『飲水思源』,感恩生命的源頭、呼籲停止對於海洋的汙染。
活動一開始,大愛感恩科技吉祥物『環保大愛狗』、『素食感恩貓』帶動大家一同跳『環保健康操』為今日的活動揭開序幕。「平日都在辦公室,這次淨灘透過付出,讓員工體會到我們很幸福。」公會副主委、崑洲實業黃美靜總經理分享談到:「黃華德理事長希望推動幸福企業,所以公會活動團隊就想說『用什麼方式來呈現?』藉著今天的淨灘活動,也是在淨化自己的心靈。今天只是一個起點,也希望未來能影響夠多的人一起做好事。」黃副主委這次也提供靜思人文的淨斯環保後背袋與大家結緣,『靜思』靜而思之,靜思以求清淨的心;第二個『淨斯』淨化於斯,淨斯以使萬物無染。使用靜思環保後背袋,減少不必要的塑膠袋,減少污染。
本次活動參加者包括立安、崑洲、德式馬、大愛感恩科技及愛心合作夥伴,大愛感恩科技有42位同仁與家屬參與,竣翔師兄、明瑩師姊、意容都是全家出動;平常做早、忙晚的財務部在主管玟錡師姊帶動下更是125%出席率;登祐師兄帶領品保部也是全員出席。只見全場330多人,霎時間,散佈在沙灘各個角落,埋頭『拾福』。
長期旅居溫哥華的蔣熙是學者蔣勳的弟弟,經公會駱總幹事邀請下,也參與這次活動,「雖大家說溫哥華是花月城市、環境漂亮,但今天來參加,感受到台灣人心更漂亮。」正所謂『自然就是美』,回歸自然、簡樸於心,透過動手淨灘僅是做到『自然環保』,慈濟 證嚴上人更進一步希望人人做到『心靈環保』,心的行為能夠主導身體和語言的行為,每一個人的行為都能影響整體的環境;只要人的心靈在一念之間清淨平安,就會影響到周遭人物環境的清淨平安。具體作法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那就是『少欲知足、知恩報恩』,簡單的說,也就是慈濟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知足最大富,感恩最大貴, 善解最大智,包容最大慧。』
今日淨灘活動,祝福人人是一個心靈富足的『富中之富』,家家都是『幸福家庭』,工作在『幸福企業』,創造『幸福社會』、享受『幸福人生』。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黃歆瑜 新北市石門報導
王爺廟變環保站 惜福愛物敬天地
- Article Details
做環保,連神明也認同。台北市信義區,有位慈濟志工呂中正(70歲),八年前,尚未走進慈濟前,突如其來的中風,讓他無心也無力料理自家管理的王爺廟,在左右為難時,向神明擲筊,獲得的答案是:只要做善事都好。大兒子就建議,不然就來做慈濟。如今,王爺廟成了敦親睦鄰的社區環保點,而疼惜地球的心凝聚起來,就是對神明最好的供養。
回收物才剛運回,大家立刻一擁而上,先把從菜市場收集來的紙箱堆疊好,再進行細緻分類。讓人好奇,這個環保點,竟然就在一間王爺廟裡。
慈濟志工 呂中正:「王爺就說,你就做善事就好了,我就把這個情形回來跟家人說,我大兒子就說,不然我們來做慈濟。」
話說,23年前,呂中正從苗栗來到台北打拚,原本供俸在家的王爺也跟著請了過來。直到八年前,因為中風,幾乎要關廟。
慈濟志工 呂中正:「我是遊玩十天回來後,可能是比較累的關係,加上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沒想到就中風了。」
向王爺請示後,加上家人的指點,和慈濟就此牽上線,靠做環保,供養神明。
慈濟志工 呂中正:「我們也認為說愛護地球,能讓子子孫孫有比較好的環境。」
七年多來,因為環保,身體越做越健康,也接引了不少鄰居加入,原本的信徒,更成了環保志工,而愛的能量,還在持續蔓延。
蕭志傑 梁家銘 台北報導
Read moreMonday, 03 November 2014
尊重生命作活泉 延續物命暖人心
- Article Details
中壢慈濟志業園區腹地廣大,主要用以提供桃園、中壢地區十三鄉鎮社區集會活動,當中有著環保站以及惜福站。環保惜福站內物品琳瑯滿目,有如大賣場的倉儲,常常吸引許多懂得惜福的當地民眾前來挖寶。日前從中壢來訪的大愛媽媽們一行人也先到內湖環保站去觀摩巡禮,接著來到位於內湖科技園區的大愛感恩科技參訪交流。
大愛感恩科技傳承佛心師志,一念不忍眾生苦,以科技妙法廣行一切善,藉由產品發揮大愛精神。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師兄分享當初製作「慈悲科技」系列,是源自於 證嚴上人希望大愛感恩科技能集結產官學研眾人智慧與愛心共同研發精進救災、賑災產品,救苦紓困、以及保護志工救災時的安全。同時也詳細地說明寶特瓶回收時因物性差別所做的分類,並舉出許多師兄師姊親身經歷,說明環保衣物的疏濕、快乾不易髒沾等特性。桃園平鎮和氣組的大愛媽媽張如玉師姑表示,自己本來就有在做寶特瓶回收,但是卻不了解為什麼瓶蓋及瓶身一定要分類。很感恩有這個機會來大愛感恩科技參訪,也很感謝虞珊明師兄這麼精闢的講解,讓她現在終於清楚的了解,回去後定會努力宣導並用心做好分類。
同時設計部同仁許雅麗師姊分享大愛感恩為淨斯設計新品中兒童系列的3隻可愛動物玩偶,分別是小羊、小鹿及小牛,代表法華經譬喻品之羊車、鹿車、大白牛車三乘,期許小朋友能成為小志工自度、度人。大愛媽媽們一看到可愛又甚具意義的玩偶,都開心地紛紛拿出手機拍照。加拿大慈青學長的同仁楊竣翔師兄和慈大畢業的林科成師兄分別穿上『賢德系列』及『慈悲科技系列』的產品展現給在場的媽媽們看,科成師兄也詳細解釋產品的使用方式。隨後也參觀低碳概念館和實驗室,期許藉由這次的參訪,讓大愛媽媽們瞭解公司成立的使命及願景,與環保再生織品的製程之外,更進一步宣導『回收好,不用更好』的理念。大愛媽媽曾文玉師姑表示,看到大愛感恩科技為了愛護地球,將資源回收來的物品研發創造這麼多綠能低碳產品有能回饋慈濟及社會,真是深感佩服。
證嚴上人慈示:「以尊重生命為前提的科技,才能保障生命的平安。」大愛感恩科技本著「環保」、「人文」、「科技」、「回饋」的核心價值,以掘井永續活泉為志願,期許家家都能惜福愛物,從『資源回收』,進階到『源頭減量』及『節能減碳』並帶動更多愛心來投入環保救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賴盈卉 台北報導
Read more尊重生命作活泉 延續物命暖人心
- Article Details
中壢慈濟志業園區腹地廣大,主要用以提供桃園、中壢地區十三鄉鎮社區集會活動,當中有著環保站以及惜福站。環保惜福站內物品琳瑯滿目,有如大賣場的倉儲,常常吸引許多懂得惜福的當地民眾前來挖寶。日前從中壢來訪的大愛媽媽們一行人也先到內湖環保站去觀摩巡禮,接著來到位於內湖科技園區的大愛感恩科技參訪交流。
大愛感恩科技傳承佛心師志,一念不忍眾生苦,以科技妙法廣行一切善,藉由產品發揮大愛精神。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師兄分享當初製作「慈悲科技」系列,是源自於 證嚴上人希望大愛感恩科技能集結產官學研眾人智慧與愛心共同研發精進救災、賑災產品,救苦紓困、以及保護志工救災時的安全。同時也詳細地說明寶特瓶回收時因物性差別所做的分類,並舉出許多師兄師姊親身經歷,說明環保衣物的疏濕、快乾不易髒沾等特性。桃園平鎮和氣組的大愛媽媽張如玉師姑表示,自己本來就有在做寶特瓶回收,但是卻不了解為什麼瓶蓋及瓶身一定要分類。很感恩有這個機會來大愛感恩科技參訪,也很感謝虞珊明師兄這麼精闢的講解,讓她現在終於清楚的了解,回去後定會努力宣導並用心做好分類。
同時設計部同仁許雅麗師姊分享大愛感恩為淨斯設計新品中兒童系列的3隻可愛動物玩偶,分別是小羊、小鹿及小牛,代表法華經譬喻品之羊車、鹿車、大白牛車三乘,期許小朋友能成為小志工自度、度人。大愛媽媽們一看到可愛又甚具意義的玩偶,都開心地紛紛拿出手機拍照。加拿大慈青學長的同仁楊竣翔師兄和慈大畢業的林科成師兄分別穿上『賢德系列』及『慈悲科技系列』的產品展現給在場的媽媽們看,科成師兄也詳細解釋產品的使用方式。隨後也參觀低碳概念館和實驗室,期許藉由這次的參訪,讓大愛媽媽們瞭解公司成立的使命及願景,與環保再生織品的製程之外,更進一步宣導『回收好,不用更好』的理念。大愛媽媽曾文玉師姑表示,看到大愛感恩科技為了愛護地球,將資源回收來的物品研發創造這麼多綠能低碳產品有能回饋慈濟及社會,真是深感佩服。
證嚴上人慈示:「以尊重生命為前提的科技,才能保障生命的平安。」大愛感恩科技本著「環保」、「人文」、「科技」、「回饋」的核心價值,以掘井永續活泉為志願,期許家家都能惜福愛物,從『資源回收』,進階到『源頭減量』及『節能減碳』並帶動更多愛心來投入環保救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賴盈卉 台北報導
Read more感化人生迷途者 淨化心靈引正路
- Article Details
從2009年起,慈濟志工受新加坡監獄署邀請,走入監獄提供援助和關懷。五年來,慈濟志工不僅提供愛滋病藥物補助,也每月走入監獄分享慈濟人慈濟事。2014年,慈濟長期付出獲監獄署第三度表彰,並有四位志工獲得奉獻服務獎。而監獄署也將慈濟推薦給黃絲帶計畫單位,採訪志工付出故事,同時邀約慈濟在黃絲帶義跑當天設立環保宣導攤位。
2014年,慈濟第三度榮獲新加坡監獄署表彰,還有四位慈濟志工分別獲得【五年義工奉獻獎】及【建國一代義工服務獎】。
慈濟志工 徐雪友:「我們要去淨化人心,這個過程中是不容易,我們也鼓勵他(獄友)說,我們擋在監獄的門口,要你們一起來努力,那他們也覺得好,我們一起努力。」
新加坡慈濟志工,自2009年起走入監獄,提供獄友愛滋病藥物補助,並每月與他們分享慈濟人的故事。志工長年的付出,受監獄署肯定並推薦給黃絲帶計畫前來專訪。
慈濟社工 林祖慧:「當我們知道一些獄友,在出獄後遇到生活困難,我們請他們來找我們。」
慈濟社工 林祖慧:「今年就推薦只有兩個團體,一個是監獄義工,當然另外一個就是慈濟,其實慈濟志工今天的立場,就是扮演說,我們是用什麼心態進入監獄,然後可以鼓勵更多的人,其實進監獄(關懷),主要就是要有那分愛心跟耐心。」
除了教育展覽區,第六屆的黃絲帶義跑,也在監獄官的穿針引線下,首次邀約慈濟前來設立環保宣導攤位,同時設立多個資源分類桶,讓志工帶動民眾正確分類。
民眾 阿都卡利:「很乾淨,若我想要隨地丟垃圾,我都會不好意思,因為大家都保持乾淨,我也不敢弄髒,所以我會看好分類桶再丟。」
活動籌委會主席兼監獄官 余國強:「我看到這麼多人在這邊幫忙,又很有秩序,又很清潔,我要謝謝慈濟來這邊幫我們這個忙。」
從慈善到環保,無論是陪伴獄友或是保護大地,都是帶動人心愛與善的循環。
周麗梅 戴小慶 新加坡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