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14
Thursday, 13 November 2014
四川強震牽因緣 善種萌芽耕福田
- Article Details
2008年四川大地震後,慈濟深入賑災,與當地居民結緣,之後更進一步將環保志業帶進各城鎮。最近,累積多年環保功力的志工們,齊聚在「大愛感恩環保科技園區」,學習新知識,也分享舊經驗。
所有人排排站,探看大型回收物拆解流程,也認識環保毛毯的神奇之處,他們、是來自四川各城鎮的環保志工。
漢旺環保志工 張友鳳:「以前收環保,瓶瓶罐罐我也不知道拿來做什麼,今天來大愛科技公司看了一下,塑膠瓶又可以織毛毯,也可以織衣服。」
打從四川大地震後,慈濟先是賑災,之後散播環保種子。六年來,不僅讓居民逐漸揮別陰霾,也找到全新的生活重心。
成都環保志工 曹志瓊:「在做環保裡面,心一下就靜下來了,只要心靜人就靜
心就開朗了。」
慈濟志工 黃大朋:「互相的一個學習,真的能夠環保更精緻化,能夠帶動更多的人,一起來做環保,一起來愛護我們的地球。」
將「大愛感恩環保科技園區」做為取經的一站,並且互相分享經驗,相信返家後,彼此都能為地球做得更多。
葉萍 四川報導
環保以工代賑 志工全心付出
- Article Details
2009年凱莎娜颱風重創菲律賓,菲律賓慈濟人啟動熱食與物資的發放,人醫會的醫師也同時進駐義診,短期的急難關懷結束後;證嚴法師慈示:「透過「環保以工代賑」,將本土志工帶出來」,不只透過「環保以工代賑」安他們的生活,也透過每個星期的共修安他們的心。到2014年為止,參與慈濟志工培訓將近一千五百人,而這些本土志工,在每一次的志工活動中,都可以看見他們全心全意付出的身影,令入印象深刻。今天要帶各位來看看,本土志工:安潔莉塔、海蒂與艾迪森這一對夫妻的故事。
這裡是聖馬刁鎮(San Mateo),鳳凰颱風侵襲了多處的村莊,慈濟志工準備4500多戶領物券,前往發放。
慈濟志工 陳嘉琳:「明天發放的時候,他們可以領到大米,還有毛毯,然後蚊帳。」
不捨受災的鄉親,20位本土志工分成了多組路線,走入每一個鄉里。馬利里(maly)的西貝馬利村(sipacmaly),是其中一個定點。
安潔莉塔:「這個地方只要風災、水災來,總是淹水。」
安潔莉塔(Angelita),因為凱莎娜颱風受到慈濟幫助,2013年受證志工。6年過去了,提到當時,依舊淚留滿面。
慈濟志工 安潔莉塔(Angelita):「我們經歷過很多災難,慈濟是唯一一個每個災難都在的團體。我們很珍惜慈濟人在這裡,所以當有類似這種活動,不會猶豫,一定會全力支持,換我們也可以幫助別人。」
突來的大雨,發放依舊進行,全心全意投入,是每一位本土志工們共同的信念。
慈濟志工 陳嘉琳:「雖然他們很窮,但是如果說要他們出力、出時間,他們會第一位站在你的面前。」
只要是慈濟事,總是排第一的,還有海蒂(Heidi)和艾迪森(Edison)這一對夫妻。每個星期三天,他們都會以工代賑做環保。
搭三輪車,再搭吉普尼,接著又換三輪車,再轉吉普尼,總共四次,才抵達環保站定點,還得要騎著環保三輪車,整理回收物。
艾迪森:「累,很累,真的累。」
海蒂:會「累,但是很高興,休息一下就會有力氣了。」
慈濟志工 海蒂(Heidi):「最感動的是,每一次跟著慈濟在膚慰苦難的眾生時,給他們愛與關懷,就覺得,原來我們這樣沒有錢的人,也可以做這樣的事情。」
慈濟志工 李偉嵩:「這些菲律賓人就是沒有固定的工作,今天有工作,明天沒有,是這樣的,那上人指示,給他們以工代賑,每天安他們的生活,每天他們都會有收入,上人的這個妙法,以工代賑做環保,把他們帶出來。」
用環保以工代賑,不止是幫助鄉親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在付出中,啟發他們的悲心與智慧。
慈濟志工 艾迪森(Edison):「之前參加培訓,有在講喝酒以及玩樂的事,聽到他們的故事,就好像在講我,所以我回家就有思考反省,所以就有了改變,也因此投入慈濟。」
這是菲律賓本土志工精進日,海蒂和先生也在行列中。
慈濟志工 李偉嵩:「有參加我們的培訓,有吸收慈濟的法,改變他們的人生觀,給他們有一個光明的明天。」
2009年凱莎娜颱風重創菲律賓,慈濟以工代賑,舉辦本土志工培訓,截至2014年10月為止,參與慈濟志工培訓,將近一千五百人。
採訪撰稿:楊景卉
攝影剪接:鄧志銘、楊景卉
愛護地球留映象 幸福禮物憶典範
- Article Details
「再多我們都帶不走,至於能留下什麼?」「找尋一份能留給未來的禮物,一份體貼的、前瞻的、祈福的、期待的暖暖心意,將超越時空、連結現在與未來。」由經濟部推動綠色貿易專案辦公室與喜馬拉雅自然文明保護協會共同舉辦「給未來的禮物」影像甄選大賽,為鼓勵國人對未來思籌與努力,希望媒體、企業和民眾透過鏡頭與文筆,記下值得流傳的人或事、產品或服務、行為或思維。
透過攝影鏡頭大愛感恩科技人文真善美團隊前往環保站,記錄下張張樸實真美,為善付出的影像,將「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的理念,留予未來最深刻的「環保典範」,看環保站裡「環保菩薩」全年無休,付出無求,只因愛護地球的簡單心念。將在環保站之所見,拍攝出一連串作品,最後精選十張參賽,分別名為
1.環保家『築』、2.拾福、惜福、祈福、3.不老菩薩、4.開源『結』流、 5.踏實、
6.好『踩』運、 7.把握、 8.用心、 9.帶福來、 10.不變的事。
在11月12日綠色貿易高峰論壇頒獎典禮中,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接下「給未來的禮物」企業類獎座及 50,000元獎金,照片故事-「未來貢獻獎 首獎」,從環保家「築」,述說著,能事事為地球著想,就能在地球「築」家園、共生息、拾福、而惜福更造福的理念,更直接說明了,「環保菩薩」就在你我身旁,人人都是守護大地的菩薩,以手拾福,心惜福,願再造福,祈願世間平安,保護大地,最後環保將是「不變的事」,子子孫孫,代代傳世。
大愛感恩科技透過這些照片,不只以攝影的角度記下這些人事物,更是以也同樣生活在地球的一份子的心情,來記載這些真善美的故事,也希望能透過影象及文字,在在傳達出「與地球共生息」之精神,今後也會將這系列照片及展現內涵的說明分陸續上傳官網/粉絲團等與大家分享這“變與不變”。
「現在還來得及,人生的道路還很長,守護環境的心永不變。」如同此次比賽活動所述,「如果您認為,您觀察到的人事物,在十年後、百年後,仍能保有造福後人的價值,請透過影片或照片記錄下來,搭配1000字以內的文字說明,就有機會讓我們幫您把這份給未來的禮物,深刻雋永的永久保存下來」,大愛感恩科技也邀您一起來,為地球和未來,留下美好的身影。(大愛感恩科技fb粉絲團)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報導
愛護地球留映象 幸福禮物憶典範
- Article Details
「再多我們都帶不走,至於能留下什麼?」「找尋一份能留給未來的禮物,一份體貼的、前瞻的、祈福的、期待的暖暖心意,將超越時空、連結現在與未來。」由經濟部推動綠色貿易專案辦公室與喜馬拉雅自然文明保護協會共同舉辦「給未來的禮物」影像甄選大賽,為鼓勵國人對未來思籌與努力,希望媒體、企業和民眾透過鏡頭與文筆,記下值得流傳的人或事、產品或服務、行為或思維。
透過攝影鏡頭大愛感恩科技人文真善美團隊前往環保站,記錄下張張樸實真美,為善付出的影像,將「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的理念,留予未來最深刻的「環保典範」,看環保站裡「環保菩薩」全年無休,付出無求,只因愛護地球的簡單心念。將在環保站之所見,拍攝出一連串作品,最後精選十張參賽,分別名為
1.環保家『築』、2.拾福、惜福、祈福、3.不老菩薩、4.開源『結』流、 5.踏實、
6.好『踩』運、 7.把握、 8.用心、 9.帶福來、 10.不變的事。
在11月12日綠色貿易高峰論壇頒獎典禮中,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接下「給未來的禮物」企業類獎座及 50,000元獎金,照片故事-「未來貢獻獎 首獎」,從環保家「築」,述說著,能事事為地球著想,就能在地球「築」家園、共生息、拾福、而惜福更造福的理念,更直接說明了,「環保菩薩」就在你我身旁,人人都是守護大地的菩薩,以手拾福,心惜福,願再造福,祈願世間平安,保護大地,最後環保將是「不變的事」,子子孫孫,代代傳世。
大愛感恩科技透過這些照片,不只以攝影的角度記下這些人事物,更是以也同樣生活在地球的一份子的心情,來記載這些真善美的故事,也希望能透過影象及文字,在在傳達出「與地球共生息」之精神,今後也會將這系列照片及展現內涵的說明分陸續上傳官網/粉絲團等與大家分享這“變與不變”。
「現在還來得及,人生的道路還很長,守護環境的心永不變。」如同此次比賽活動所述,「如果您認為,您觀察到的人事物,在十年後、百年後,仍能保有造福後人的價值,請透過影片或照片記錄下來,搭配1000字以內的文字說明,就有機會讓我們幫您把這份給未來的禮物,深刻雋永的永久保存下來」,大愛感恩科技也邀您一起來,為地球和未來,留下美好的身影。(大愛感恩科技fb粉絲團)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報導
愛護地球留映象 幸福禮物憶典範
- Article Details
「再多我們都帶不走,至於能留下什麼?」「找尋一份能留給未來的禮物,一份體貼的、前瞻的、祈福的、期待的暖暖心意,將超越時空、連結現在與未來。」由經濟部推動綠色貿易專案辦公室與喜馬拉雅自然文明保護協會共同舉辦「給未來的禮物」影像甄選大賽,為鼓勵國人對未來思籌與努力,希望媒體、企業和民眾透過鏡頭與文筆,記下值得流傳的人或事、產品或服務、行為或思維。
透過攝影鏡頭大愛感恩科技人文真善美團隊前往環保站,記錄下張張樸實真美,為善付出的影像,將「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的理念,留予未來最深刻的「環保典範」,看環保站裡「環保菩薩」全年無休,付出無求,只因愛護地球的簡單心念。將在環保站之所見,拍攝出一連串作品,最後精選十張參賽,分別名為
1.環保家『築』、2.拾福、惜福、祈福、3.不老菩薩、4.開源『結』流、 5.踏實、
6.好『踩』運、 7.把握、 8.用心、 9.帶福來、 10.不變的事。
在11月12日綠色貿易高峰論壇頒獎典禮中,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接下「給未來的禮物」企業類獎座及 50,000元獎金,照片故事-「未來貢獻獎 首獎」,從環保家「築」,述說著,能事事為地球著想,就能在地球「築」家園、共生息、拾福、而惜福更造福的理念,更直接說明了,「環保菩薩」就在你我身旁,人人都是守護大地的菩薩,以手拾福,心惜福,願再造福,祈願世間平安,保護大地,最後環保將是「不變的事」,子子孫孫,代代傳世。
大愛感恩科技透過這些照片,不只以攝影的角度記下這些人事物,更是以也同樣生活在地球的一份子的心情,來記載這些真善美的故事,也希望能透過影象及文字,在在傳達出「與地球共生息」之精神,今後也會將這系列照片及展現內涵的說明分陸續上傳官網/粉絲團等與大家分享這“變與不變”。
「現在還來得及,人生的道路還很長,守護環境的心永不變。」如同此次比賽活動所述,「如果您認為,您觀察到的人事物,在十年後、百年後,仍能保有造福後人的價值,請透過影片或照片記錄下來,搭配1000字以內的文字說明,就有機會讓我們幫您把這份給未來的禮物,深刻雋永的永久保存下來」,大愛感恩科技也邀您一起來,為地球和未來,留下美好的身影。(大愛感恩科技fb粉絲團)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報導
【得獎】2014年11月榮獲經濟部綠辦企業類照片故事未來貢獻獎首獎
- Article Details
「再多我們都帶不走,至於能留下什麼?」「找尋一份能留給未來的禮物,一份體貼的、前瞻的、祈福的、期待的暖暖心意,將超越時空、連結現在與未來。」由經濟部推動綠色貿易專案辦公室與喜馬拉雅自然文明保護協會共同舉辦「給未來的禮物」影像甄選大賽,為鼓勵國人對未來思籌與努力,希望媒體、企業和民眾透過鏡頭與文筆,記下值得流傳的人或事、產品或服務、行為或思維。
透過攝影鏡頭大愛感恩科技人文真善美團隊前往環保站,記錄下張張樸實真美,為善付出的影像,將「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的理念,留予未來最深刻的「環保典範」,看環保站裡「環保菩薩」全年無休,付出無求,只因愛護地球的簡單心念。將在環保站之所見,拍攝出一連串作品,最後精選十張參賽,分別名為
1.環保家『築』、2.拾福、惜福、祈福、3.不老菩薩、4.開源『結』流、 5.踏實、
6.好『踩』運、 7.把握、 8.用心、 9.帶福來、 10.不變的事。
在11月12日綠色貿易高峰論壇頒獎典禮中,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接下「給未來的禮物」企業類獎座及 50,000元獎金,照片故事-「未來貢獻獎 首獎」,從環保家「築」,述說著,能事事為地球著想,就能在地球「築」家園、共生息、拾福、而惜福更造福的理念,更直接說明了,「環保菩薩」就在你我身旁,人人都是守護大地的菩薩,以手拾福,心惜福,願再造福,祈願世間平安,保護大地,最後環保將是「不變的事」,子子孫孫,代代傳世。
大愛感恩科技透過這些照片,不只以攝影的角度記下這些人事物,更是以也同樣生活在地球的一份子的心情,來記載這些真善美的故事,也希望能透過影象及文字,在在傳達出「與地球共生息」之精神,今後也會將這系列照片及展現內涵的說明分陸續上傳官網/粉絲團等與大家分享這“變與不變”。
Wednesday, 12 November 2014
2014,11/12,2014綠色貿易國際高峰論壇暨成果發表會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11月12日(四) 13:30 - 16:05
【地點】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Read more
聯合校慶嘉年華宣導清淨在源頭
- Article Details
宣導清淨在源頭的觀念,大安區慈濟志工,深入校園積極推廣如何正確分類回收,這天在臥龍街三所學校聯合校慶活動中,特地設置攤位廣為宣導。
台北市臥龍街和平高中、芳和國中、大安國小,舉辦聯合校慶,附近住戶封街舉辦嘉年華會,各式各樣攤位,應有盡有。
慈濟志工:「寶特瓶做成的產品喔,可以保護我們的地球,清淨在源頭。」
歡樂的氣氛中,慈濟志工受邀參與環保宣導,志工將可回收物資的指示牌和籃子擺放整齊,不厭其煩地帶領民眾,如何正確做分類。
慈濟志工 與 民眾:「可以用那個廢棄的水,可能家裡不要用的水,我們稍微清理一下,這樣的話會比較乾淨一點。」
慈濟志工 高福鴻:「有些人會比較不耐煩的,他們會認為這個(瓶罐)丟掉就好,何必再清洗大家其實,只要再多付出一分的心力,地球的母親把她照顧得更好,那也是為下一代的子孫,造一個福利。」
北市大安國小校長 王景坤:「那個牛奶罐你不清洗的話,會發臭那做環保回收的人,就很辛苦所以我們也教育,我們的小朋友我們用過的,(瓶罐)最好是沖洗一下,我想從小朋友開始做起,我相信未來社會一定是,越來越環保。」
校方的支持,加上慈濟志工的環保教育,讓保護地球不再只是口號,也是落實生活的每日功課。
真善美志工 柯玲蘭 陳緯立 石麗魚 游濬紘 台北報導
Read more傳統慶典水燈節 環保信念過佳節
- Article Details
每年11月中旬,是泰國傳統慶典「水燈節」的日子,民眾會於河面放水燈任其漂流,象徵揮別過去。但是,活動過後往往留下不少垃圾,於是清邁慈濟學校師生,嘗試用天然材料製作水燈,以珍惜資源的方式歡度節慶。(11/6)
每年此刻,泰國清邁慈濟學校師生,會暫時放下課本,一頭埋入手工材料,準備迎接傳統慶典「水燈節」。
清邁慈濟學校校長 殷文仙:「這次活動的主要目的,為了培養學生愛自己的家鄉,珍惜泰國的傳統。」
流傳800多年的古老傳統,起源於佛教齋戒,表達對水神的謝意,是泰國、寮國、柬埔寨等地的重要節日。
入夜後,民眾會將水燈放置河港或湖面,隨之漂流,因此「水燈節」也被喻為最美麗的節慶。
不過,習俗演變至今,新時代的環保意識,逐漸改變了水燈的製作材料。
清邁慈濟學校學生 拉差達碰:「我們用天然材料製作水燈,比較容易腐爛分解,可以變成魚的飼料,這樣子也是一個布施的方法。」
清邁慈濟學校學生 王道芳:「我認為感恩水的最好方法,是運用在生活中,我們要懂得水的價值,多節省一些用水,並且不要亂丟垃圾到水溝裡。」
讓學生了解民俗節慶的意義,也懂得珍惜物命,水燈、心燈,此刻同時點亮。
詹容丞 許恩誠 坤大 泰國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