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07 November 2014

海燕起菲(二)保護海岸線Beautiful coastline not the same anymore


According to a report by the United Nations portal on Humanitarian Affairs, more than 14 million people in the Philippines were affected by last year’s Typhoon Haiyan, including 1.4 million of residents living along the coastline. To make sure those living along the coastlines are safe, the Filipino government has decided to grow 128 hectares of mangroves along the coastline of Tacloban City. However, can mangroves be used as revetment against the strong waves? Let’s take a look in our next report. 
根據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超過一千四百萬的人受到影響,其中140萬居住在海岸線,為了保護那些住在海岸線的民眾,菲律賓政府決定在獨魯萬海岸線種植128公頃的紅樹林,防止大浪,但是紅樹林真的能保護海岸線居民?讓我們來看看。 

Read more

大地之聲(2)紅樹林Mangroves-friend or foe?


In Taiwan, mangroves became protected after two of the six species were wiped out due to development. But unfortunately, the government didn’t consider the plants’ exuberant reproduction capability as it tried to repopulate the plant, which has led to an environmental crisis as indigenous creatures occupying Taiwan’s intertidal zone are being chased away by the plant. Here’s our report. 

在台灣,紅樹林原本有六種,但其中兩種卻因為過度開發而滅絕,但在政府決定復育紅樹林的同時卻沒有考慮到這種植物旺盛的生命力,反而對環境帶來浩劫,壓迫到潮間帶生物的生存空間,一起來看看我們的報導。 

Read more

回收物製作戲偶 體驗傳統布袋戲


為了宣揚人文教育精神,加拿大溫哥華人文學校,最近分別因應低、中、高年級舉辦「親師懇談會」。當家長與教師互動時,學校也同步安排學生,進行一場傳統藝術之旅,讓他們用回收物製作戲偶,編排布袋戲,將古早味玩弄於手掌間。

廢棄布料當衣服,養樂多瓶罐當人頭,製作傳統戲偶,沒想到也能結合環保風潮。

指導老師 張新玲:「我們這裡塗膠水,可以下來一點點塗膠水。」

您沒有聽錯,做這麼多準備,就是要玩民俗藝術布袋戲。溫哥華人文學校師生,這天暫且將西洋文化擱在一旁,搭起最陽春的戲台,上演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

人文學校學生 劉韜述:「我演的是牛魔王,說實在的,我比較,我感覺其他人都比較可憐,因為他們其他人都是光棍,我是唯一一個有老婆(鐵扇公主)的人,我小時候就是比較喜歡西遊記,天天看那個動畫片,所以這個(布袋戲)對我來說,也是比較一種新的感受。」

人文學校學生 莊鈺穎:「今天演了之後,我有體驗到中國文化了,因為我從小就在加拿大長大,就沒體驗到很多中國文化的東西,(布袋戲)也學了一些西遊記,我不知道的東西。」

一場布袋戲,讓學生更了解傳統文化、落實人文教育,而這也是「親師懇談會」中教師一再強調的教學方向,內心還有疑惑的家長,親眼見證後也給予肯定。

真善美志工 應碧玉 沈金權 魏嘉宏 加拿大報導

Read more

綠色生產力 共創新未來

圖說:「第三屆綠色生產力國際研討會暨綠色卓越中心成果發表與未來展望」研討會結束之後次日,計畫主持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李麗寬組長便安排來訪三十餘位國際學者專家,前來大愛感恩科技進行深度參訪,由總經理李鼎銘師兄親自歡迎貴賓到來。(攝影:曹書豪)「攜手亞太‧邁向綠色生產力」是台灣主辦「亞洲生產力組織 (APO)」之「第三屆綠色生產力國際研討會暨綠色卓越中心成果發表與未來展望」大會主軸。計有來自亞太地區印度、新加坡、蒙古、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日本等19國共80餘位講師及學員來台與會。本次研討會係APO在睽違12年之後於台北隆重舉行。台灣在2013年成立之APO「綠色卓越中心」在本次會議中呈現台灣多項綠能科技應用,已成為亞太地區推動綠色經濟的重要平台,各會員國可以透過這個平台,促成更多國家與產業在多元層面與領域能互補、結盟,共同提升綠色生產力。

大愛感恩科技與APO的因緣,可以追溯到103年3月APO在台主辦「國際綠色產品展」(Eco-Products International Fair, EPIF),彰顯我國發展綠能科技的具體成果,大愛感恩科技因三年連續榮獲『綠色典範獎』殊榮亦被邀請參與『國際綠色典範獎』的參選,於眾多廠商中脫穎而出,以「灰色環保毛毯、神奇系列產品、傳薪系列服飾、綠色典範服務獎、綠色創新行銷獎」榮獲5項最高榮譽獎的殊榮,為環保紡織業獲獎廠商的唯一代表,同時亦是『創新行銷榮譽獎』唯一得獎廠商,榮譽獎所代表的意涵為EPIF主辦單位對傑出且表現優異的最高肯定。

圖說:(上圖左到右) 李麗寬組長、新加坡專家Ken Hickson、馬來西亞雪隆嘉賓Joo Chian Tenh均分享感動於大愛感恩科技在寶特瓶回收再利用之貢獻,對大愛感恩來說,垃圾正是放錯地方資源,更甚之,這些環保再生織品更成為人道救援的物資、盈餘也完全回饋,令人讚賞。(攝影:曹書豪)對於慈濟環保之貢獻及大愛感恩科技之成果,APO綠色卓越中心印象深刻。因此研討會結束之後次(11/6)日,計畫主持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李麗寬組長便安排三十餘位國際學者專家,前往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參觀各項分類物資環保實作;接著來到大愛感恩科技進行深度參訪,由總經理李鼎銘師兄親自歡迎貴賓到來,並由楊竣翔師兄用流利生動的英文介紹慈濟環保理念及大愛感恩科技人文。活動最高潮,音樂聲中,夾雜了閃光燈與讚歎聲,只見一位位人文氣質兼具的大愛感恩素人模特兒依序出場,進行一場令人驚豔的『大愛感恩環保再生織品動態展示』。

來自新加坡的專家Ken Hickson分享:「(英文翻譯) 大愛感恩科技所做出模範,實在令人印象深刻。尤其對大愛感恩科技來說,垃圾正是放錯地方資源,更甚之,這些環保再生織品更成為人道救援的物資、盈餘也完全回饋,令人讚賞。更期待大愛感恩科技能將回收應用範圍擴大到寶特瓶以外之回收物品。」來自馬來西亞雪隆嘉賓Joo Chian Tenh (Andrew)則是分享:「本身是馬來西亞慈濟人。地球資源越來越少,有鑒於此,平常都會帶著孩子一起到環保站做環保。今天更感動於大愛感恩科技在寶特瓶回收再利用之貢獻。」

圖說:楊竣翔師兄(下圖左)用流利的英文介紹慈濟環保理念及大愛感恩科技人文。活動最高潮,音樂聲中,夾雜了鎂光燈與讚歎聲,只見一位位人文氣質兼具的大愛感恩素人模特兒依序出場,進行一場令人驚豔的『大愛感恩環保再生織品動態展示』。 (攝影:林立騏)參訪活動尾聲,嘉賓們在低碳生活館自由參觀,李麗寬組長表達滿滿的心得與感恩分享:「藉由本次參訪,各會員國代表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將慈濟人的愛心具體化成行動發揮,相信每一位參與者在此均能獲得滿滿的能量,回到他們的國家、社會,一定能做出很多的貢獻。也感恩藉由APO (亞洲生產力組織) 這個跨政府的平台,能服務所有國家地區會員國們,讓力量更擴大,將台灣的美善傳播出去。」曲終人不散,只因這份愛心將大家緊緊連在一起,共同提升綠色生產力是大家的心願,希望慈濟經驗、環保菩薩愛心、大愛感恩成果,能啟發在場來賓,真正做到「攜手亞太‧邁向綠色生產力」。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綠色生產力 共創新未來

圖說:「第三屆綠色生產力國際研討會暨綠色卓越中心成果發表與未來展望」研討會結束之後次日,計畫主持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李麗寬組長便安排來訪三十餘位國際學者專家,前來大愛感恩科技進行深度參訪,由總經理李鼎銘師兄親自歡迎貴賓到來。(攝影:曹書豪)「攜手亞太‧邁向綠色生產力」是台灣主辦「亞洲生產力組織 (APO)」之「第三屆綠色生產力國際研討會暨綠色卓越中心成果發表與未來展望」大會主軸。計有來自亞太地區印度、新加坡、蒙古、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日本等19國共80餘位講師及學員來台與會。本次研討會係APO在睽違12年之後於台北隆重舉行。台灣在2013年成立之APO「綠色卓越中心」在本次會議中呈現台灣多項綠能科技應用,已成為亞太地區推動綠色經濟的重要平台,各會員國可以透過這個平台,促成更多國家與產業在多元層面與領域能互補、結盟,共同提升綠色生產力。

大愛感恩科技與APO的因緣,可以追溯到103年3月APO在台主辦「國際綠色產品展」(Eco-Products International Fair, EPIF),彰顯我國發展綠能科技的具體成果,大愛感恩科技因三年連續榮獲『綠色典範獎』殊榮亦被邀請參與『國際綠色典範獎』的參選,於眾多廠商中脫穎而出,以「灰色環保毛毯、神奇系列產品、傳薪系列服飾、綠色典範服務獎、綠色創新行銷獎」榮獲5項最高榮譽獎的殊榮,為環保紡織業獲獎廠商的唯一代表,同時亦是『創新行銷榮譽獎』唯一得獎廠商,榮譽獎所代表的意涵為EPIF主辦單位對傑出且表現優異的最高肯定。

圖說:(上圖左到右) 李麗寬組長、新加坡專家Ken Hickson、馬來西亞雪隆嘉賓Joo Chian Tenh均分享感動於大愛感恩科技在寶特瓶回收再利用之貢獻,對大愛感恩來說,垃圾正是放錯地方資源,更甚之,這些環保再生織品更成為人道救援的物資、盈餘也完全回饋,令人讚賞。(攝影:曹書豪)對於慈濟環保之貢獻及大愛感恩科技之成果,APO綠色卓越中心印象深刻。因此研討會結束之後次(11/6)日,計畫主持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李麗寬組長便安排三十餘位國際學者專家,前往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參觀各項分類物資環保實作;接著來到大愛感恩科技進行深度參訪,由總經理李鼎銘師兄親自歡迎貴賓到來,並由楊竣翔師兄用流利生動的英文介紹慈濟環保理念及大愛感恩科技人文。活動最高潮,音樂聲中,夾雜了閃光燈與讚歎聲,只見一位位人文氣質兼具的大愛感恩素人模特兒依序出場,進行一場令人驚豔的『大愛感恩環保再生織品動態展示』。

來自新加坡的專家Ken Hickson分享:「(英文翻譯) 大愛感恩科技所做出模範,實在令人印象深刻。尤其對大愛感恩科技來說,垃圾正是放錯地方資源,更甚之,這些環保再生織品更成為人道救援的物資、盈餘也完全回饋,令人讚賞。更期待大愛感恩科技能將回收應用範圍擴大到寶特瓶以外之回收物品。」來自馬來西亞雪隆嘉賓Joo Chian Tenh (Andrew)則是分享:「本身是馬來西亞慈濟人。地球資源越來越少,有鑒於此,平常都會帶著孩子一起到環保站做環保。今天更感動於大愛感恩科技在寶特瓶回收再利用之貢獻。」

圖說:楊竣翔師兄(下圖左)用流利的英文介紹慈濟環保理念及大愛感恩科技人文。活動最高潮,音樂聲中,夾雜了鎂光燈與讚歎聲,只見一位位人文氣質兼具的大愛感恩素人模特兒依序出場,進行一場令人驚豔的『大愛感恩環保再生織品動態展示』。 (攝影:林立騏)參訪活動尾聲,嘉賓們在低碳生活館自由參觀,李麗寬組長表達滿滿的心得與感恩分享:「藉由本次參訪,各會員國代表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將慈濟人的愛心具體化成行動發揮,相信每一位參與者在此均能獲得滿滿的能量,回到他們的國家、社會,一定能做出很多的貢獻。也感恩藉由APO (亞洲生產力組織) 這個跨政府的平台,能服務所有國家地區會員國們,讓力量更擴大,將台灣的美善傳播出去。」曲終人不散,只因這份愛心將大家緊緊連在一起,共同提升綠色生產力是大家的心願,希望慈濟經驗、環保菩薩愛心、大愛感恩成果,能啟發在場來賓,真正做到「攜手亞太‧邁向綠色生產力」。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印裔環保志工共乘機車回收資源


來看馬來西亞淡邊,一對印裔環保志工,「荻薇」和「碧瑪拉」。她們平常共乘一台摩托車,穿梭社區收集回收物,然後交給慈濟變賣,進而幫助有需要的人。慈濟淡邊聯絡處,也因為這群印裔志工,各項活動變得更為多元化。(10/12-19)

感情要好、形影不離,「荻薇」和「碧瑪拉」可說是一對「環保姐妹花」。

她們不僅是同住在「淡邊」的印度裔居民,也因慈濟而投入環保,從苦悶生活找到共同方向。

印裔環保志工 碧瑪拉:「我一個人獨居,待在家裡會想太多,大家一起做環保,心情比較開朗,這樣朋友也多很開心。」

收集回收物,不僅在一般民眾住家,神廟內,也是她們助人的重要定點。

神廟祭司 安普:「荻薇時常到神廟回收瓶罐,我們就問她為何這樣做,她說要來協助他人,我們就開始儲藏物品,像是塑膠和瓶罐全部留給她。」

印裔環保志工 荻薇:「這些回收物賣了,可以幫助病苦的人,需要教育補助的孩子,替他們買書本買米,繳校車費等等。」

五年多前,「荻薇」看了照顧戶受助影片深受感動,就此化感動為行動。像是歲末祝福跟屠妖節發放場合,有許多像她一樣的人、不再等待。

民眾 樂努卡:「那時候得到他們很多幫助後,才知道他們來自慈濟,我可以學習慈濟人如何協助人,我想加入慈濟成為志工。」

有的人是曾經受助、有的人是起心動念,不論華裔或印度裔居民,都能在這片土地上,實踐理想。


真善美志工 陳桂屏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定點回收資源麒麟新村吹環保風


位於江蘇的「麒麟新村」社區,從2013年11月,開啟定時、定點回收資源後,至今已滿周年。當初,發起人「吳琳」女士,因為參訪慈濟環保站,而了解資源回收的重要性,就此決定要將清流帶進家園。這也讓「麒麟新村」成為昆山第一個,由居民自行發起環保回收的社區。(10/30-31)

每到星期五下午,76歲的「周隸夢」,會自動拉著音響,走進街頭巷尾。

居民:「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個乾淨的地球。」

原來他是化身成行動廣播器,通知居民,做環保的時間、又到了。

麒麟新村居民 周隸夢:「我做的事情,對全社會有貢獻,我的感覺很好。」

位於江蘇昆山的「麒麟新村」,老年人口居多,平時較為寂靜。但一年來,環保、改變了社區風景。

麒麟新村居民 周阿姨:「(您怎麼那麼認真啊),呵呵您好,我把這兩個折起來。」

提著大包小包的「吳琳」,就是社區環保發起人,她親眼見證,從一開始的小貓幾隻,到現在志工人數大幅成長。

麒麟新村環保發起人 吳琳:「每一次在發願我就覺得,我盡我所能全部做完的時候,感覺到當你全部的力氣,都用完的時候,你相信這時候曙光又會再現,所以我每一次,都曙光再現前進一步。」

最近在「環保周年感恩茶會」,大家回顧過去一年,點滴在心頭。

麒麟新村居民 鄭艷:「一年多來我們的居民,從就是開始有點好奇,別人說好都不知道怎麼做,後來都慢慢成為了志願者,我就覺得大家真的是勇氣可嘉,給了我們很大的力量。」

從不被看好到獲得認同,居民的堅持,反而擁有了更美好的環境。


真善美志工 張蘊玉 童茹棠 江蘇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