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014
Thursday, 09 October 2014
把握善緣善機 推廣大愛環保
- Article Details
「只要看到大愛感恩推廣的環保科技產品,我想所有的慈濟人都會很感動,也希望將這份感動傳遞出去,時時提醒把 上人的法落實在日常生活行儀之中。」慈濟華東第一顆種子邱玉芬參訪內湖園區時分享如是感動。每年超過五十塲的海內外展覧,正是大愛感恩科技接引社區菩薩最好的道場,在眾多廠商爭取『商機』時,大愛攤位則是積極掌握『善機』:說環保,做環保,分享慈濟點滴的環保人文故事與感動。接連的『山東台灣名品展』和『大連佛事展』,展覽期間的愛灑分享,就接引數十位華東、華北菩薩的善緣。
這兩週慈濟大陸各地志工來台尋根,巡禮慈濟各志業體、探訪心靈的故鄉。陪同隊輔大多是長期住在大陸的台商,每當大愛感恩前去大陸當地展覽,他們皆義不容辭給予支持,一同將慈濟環保理念推廣至當地。大愛感恩總經理李鼎銘師兄特地在這場分享會上致上無限的感恩。除了這場與華東、華北志工的分享會,10月9日一早,李鼎銘師兄也專程前往三重園區,向來自華南的志工致上感恩。
陪伴三十位山東志工一起回台尋根的謝玉真師姊,在青島住了十二年,兩年前大愛感恩第一次來到青島,玉真師姊分享當時民眾對於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感到好奇,但對於塑料瓶所製的環保織品還是有些疑慮,即使推廣過程中常面臨一些困難,師姊仍抱持著無怨無悔「還是要推廣」的心態付出。大陸現在只回收寶特瓶和紙箱,還有很多東西是無回收的(如:塑膠袋),師姊表示未來也希望青島能有向台灣一樣,有系統做回收。
住在天津的蔡宜晏師姊,長期護持大愛,日前在大連佛事展時,特地到大連支援,師姊分享:「幫忙推廣是一件有價值的事。大愛感恩科技產品是有生命力的,將寶特瓶重複利用、延續物命,符合愛護地球理念,不只惜福、更是造福。」大陸志工們在這次尋根之旅中,有了台灣慈濟家人們愛的陪伴,不孤單,因為大家都是一家人。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把握善緣善機 推廣大愛環保
- Article Details
「只要看到大愛感恩推廣的環保科技產品,我想所有的慈濟人都會很感動,也希望將這份感動傳遞出去,時時提醒把 上人的法落實在日常生活行儀之中。」慈濟華東第一顆種子邱玉芬參訪內湖園區時分享如是感動。每年超過五十塲的海內外展覧,正是大愛感恩科技接引社區菩薩最好的道場,在眾多廠商爭取『商機』時,大愛攤位則是積極掌握『善機』:說環保,做環保,分享慈濟點滴的環保人文故事與感動。接連的『山東台灣名品展』和『大連佛事展』,展覽期間的愛灑分享,就接引數十位華東、華北菩薩的善緣。
這兩週慈濟大陸各地志工來台尋根,巡禮慈濟各志業體、探訪心靈的故鄉。陪同隊輔大多是長期住在大陸的台商,每當大愛感恩前去大陸當地展覽,他們皆義不容辭給予支持,一同將慈濟環保理念推廣至當地。大愛感恩總經理李鼎銘師兄特地在這場分享會上致上無限的感恩。除了這場與華東、華北志工的分享會,10月9日一早,李鼎銘師兄也專程前往三重園區,向來自華南的志工致上感恩。
陪伴三十位山東志工一起回台尋根的謝玉真師姊,在青島住了十二年,兩年前大愛感恩第一次來到青島,玉真師姊分享當時民眾對於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感到好奇,但對於塑料瓶所製的環保織品還是有些疑慮,即使推廣過程中常面臨一些困難,師姊仍抱持著無怨無悔「還是要推廣」的心態付出。大陸現在只回收寶特瓶和紙箱,還有很多東西是無回收的(如:塑膠袋),師姊表示未來也希望青島能有向台灣一樣,有系統做回收。
住在天津的蔡宜晏師姊,長期護持大愛,日前在大連佛事展時,特地到大連支援,師姊分享:「幫忙推廣是一件有價值的事。大愛感恩科技產品是有生命力的,將寶特瓶重複利用、延續物命,符合愛護地球理念,不只惜福、更是造福。」大陸志工們在這次尋根之旅中,有了台灣慈濟家人們愛的陪伴,不孤單,因為大家都是一家人。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五星級的環保站 陳金珠喜播善種
- Article Details
陳金珠一踏入慈濟,就來到當時剛成立的三重靜思堂環保站,做起了環保,一做就是九年多。而從今年開始,更一肩扛起環保站站長職責。回想過去九年來,原本個性內向不多話,為了溝通協調環保站大小事,甚至照顧好每天將近上百位環保志工的身心狀況,不得不強迫自己常常要開口說話。現在的她,只要一聊起環保,或是哪位志工,可是話匣子一開就關不起來。而從環保志工身上,她不僅看到了自己的責任,也自我期許,要培養更多環保種子,一起扛起三重環保站的重責大任。
慈濟志工 陳金珠:「起先做志工就是做環保,因為(九年前)我母雞說,三重園區剛成立,你可以來這裡,看你能做什麼。(才發現)原來做志工,付出無所求,是這麼法喜、這麼輕鬆,就是沒有壓力,我記得好像培訓那一年,我就把工作辭掉了。(所以很自然就承擔起(環保)站長的職務?) 沒有,那個是這一兩年的事情,也沒有人叫我說你要來承擔什麼,自然而然遇到什麼問題我就是去解決。剛開始你是沒有承擔責任的時候,你只是要把事情解決完,等今年變成了窗口以後,你才知道你肩膀(責任)是這麼重大。」
慈濟志工 陳金珠:「其實志工他們來的心態,只是為做環保而做環保,那我們要怎麼樣把他拉出來說,做環保是沒問題了,可是當你有無明來的時侯,還是踢到鐵板的時候,你要用什麼心態去善解包容他。」
慈濟志工 陳金珠:「 (某次)聽到有位師姊說,你做環保站的站主,想要把大家照顧到好的話,你要把環保志工帶到哪裡去,(因為)這輩子只有做環保而已,法沒有給他的時候,下輩子還是一樣迷迷茫茫。」
慈濟志工 陳金珠:「吃(中)飯之前,要有法的糧食跟食的糧食,雙頭並進這樣子,這樣他們吃飽了,(可以)帶著法回去)。其實志工有他的情緒,包括我自己也可以,薰法香以後,你才會有正常健康的心態去膚慰每一位志工情緒,因為他信任你,他才會跟你講。」
慈濟志工 陳金珠:「我以前的個性不是這樣子的,我是不講話的人,是非常內向的人,進來慈濟才慢慢改變的,改變不得不講話。(接著要)發掘人才,這樣你才不會一個人到處跑,都很忙很忙很忙,只能說很忙這樣子。」
慈濟志工 陳金珠:「我們環保站算是,我比喻成五星級的環保站,因為四四方方,交通又很方便,所以上人給你這麼大、這麼好的福田,你要去怎麼經營,只能越來越好,不能越來越不好。」
採訪撰稿 蕭志傑
攝影剪輯 李明華
Wednesday, 08 October 2014
體驗身障者生活 見苦知福更感恩
- Article Details
澳洲墨爾本慈少班從2008年開始至今,已經七年之久,成員有許多是來自慈濟兒童精進班。日前(9/20-21)慈濟墨爾本聯絡處舉辦「慈少健康生活營」,安排的課程活潑生動,讓學員們親自體會珍惜地球資源的重要,快樂學習中有滿滿的收穫。
記憶力、體力、耐力、視力,樣樣測試,自己的健康要自知。體驗肢體障礙者的生活,自己的幸福要感恩。
生存的空間如果越來越小,人與人之間要互助,更要珍惜。慈濟墨爾本聯絡處(9/20-21)舉辦慈少健康生活營,學員們從開營前的期待,到營隊後的收穫,快樂、豐富。
慈少營學員 楊靖霳:「我想來看看這裡可不可以改變我的生活習慣,我會用我在這次來慈濟學的東西,我會影響我的朋友,邀他們來接近到這些好的事情。」
珍惜地球資源,發揮年輕人的影響力,當行動以美善為出發,人們的夢想就不再只是夢想。
真善美志工 方莉莉 陳小如 謝濟煒 黎邵琳 澳洲報導
Read more2014,10/8, 2015/16秋冬商品發表會暨趨勢說明暨新產品展示會
- Article Details
【活動名稱】2015/16秋冬商品發表會暨趨勢說明暨新產品展示會
【活動時間】2014/10/8
【活動地點】製衣公會
吉隆坡環保(5)56th recycling station in Kuala Lumpur
- Article Details
The 56th recycling point set up by the Tzu Chi Kuala Lumpur and Selangor Chapter is at the Cheras Badminton Stadium. On average every Friday, over 20 participants come to help sort recyclables, with some even coming to help sort before they head off to work for the day.
馬來西亞慈濟雪隆分會第56個環保站賴羽球館環保站,每個星期五是開放做環保的日子,平均都有20人以上來做環保,有的上班族則在趕打卡之前先來這裡報到。 Read more
大地之聲(竹子一)Learning the bamboo species
- Article Details
As a symbol of virtue in the Chinese culture, bamboo has always been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 with strong, positive energy. The bamboo wa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aspects of ancient Chinese people’s daily lives including food, clothing, housing, transportation and even musical instruments. As bamboo produces more oxygen and absorbs more carbon dioxide than trees do, it has become widely used as a building material as the world becomes more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竹子具有竹節,古人隱喻是氣節高尚象徵,竹子廣泛被利用在食衣住行育樂方面,每個地方都有功用,因為竹子比樹木能夠產生更多的氧氣和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因此成為環保減碳的建材,下一則報導帶您來看。 Read more
2014, Oct. 8, 2015/16 Fall & Winter Trend Presentation and Product Exhibition
- Article Details
【EVENT】2015/16 Fall & Winter Trend Presentation and Product Exhibition
【DATE & TIME】October 8, 2014
【LOCATION】Taiwan Garment Industry Association, Taipei
Read more靜思法語“織”心上 大愛織標寓福慧
- Article Details
「修賢」乃修養賢德,與「休閒」-休息賦閒,大不同。「修賢」以端莊的服儀及美善的心性,融入於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之中,即使居家休閒,依然不放逸、不隨便、不失禮,時時提起正念,修養賢德。在眾多修賢服飾中,大愛感恩科技「修賢系列--大愛衫」,受最普遍護持、為廣行恆持的環保再生織品。
大愛衫雖看似簡單一件衣服,其背後卻有許多環保菩薩的愛心、實業家的愛心接力與靜思法髓的加持,故 證嚴上人稱其為『法喜服』。「法喜服」,這份「福」能分享予父母親友,既是「行善」、又是「行孝」、更能「保平安」。『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十月份起上市的大愛感恩科技『修賢系列』常年款大愛衫,與過往不同之處,在領圍處縫製了『靜思語織標』,幸福地將 證嚴上人對大家的祝福法語、與愛的關懷穿在身上。 隨著季節更迭,穿上修賢大愛衫不但依時節能有涼感或保暖,更令人有一份安定的踏實感。穿著法喜服,句句智慧妙語,更可時時將 證嚴上人法語放在“心”上,時時提醒自己:去除人人心中的無明草,在內省與實踐中日漸耕耘出自己心中的一畝良田。
誠如 證嚴上人慈示:「修行,主要是『修心於內、而顯於外』。心在內,沒人看得見,唯有藉行於外的整齊,以顯示內在的清淨。」透過修賢系列服飾,鼓勵大家化『休閒』為『修賢』,見賢思齊,利用休閒時間,分秒不空過,把握機會共同精進與學習,發揮生命的良能。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