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014
Tuesday, 21 October 2014
2014, Oct. 21-25, The 2014 Taiwan Excellent Lifestyles in New York Central Station
- Article Details
【EVENT】The 2014 Taiwan Excellent Lifestyles in New York Central Station
【DATE & TIME】October 21-25, 2014
【LOCATION】Vanderbilt Hall, Central Station, New York, USA
Read more2014,10/21,士林大愛媽媽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10月21日(二)09:30 - 11:00&13:30 - 15: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影音: http://youtu.be/s3oAhWjjvOY


八八風災牽善緣 環保造福善循環
- Article Details
慈濟志工張瑞雲,原本是住在高雄市桃源區的布農族,八八風災後搬進慈濟基金會在杉林大愛園區,援建的永久屋;因為感恩慈濟的救助,讓她下定決心,要用她的後半輩子,全力投入環保回收的工作;不管是在山上的大愛園區,還是做板模的工地裡,她都力行環保回收,希望盡自己所能,幫助更多人.
這是慈濟給我們的嘛 我們是天主教 所以我就擺這樣子 你看 我們平白無故地 有這個房子可以住 也是讓我感動之一 我們沒有錢 我們可以做的 我們就這樣做 只要我有能力的話 我也要幫助別人 這個比較大台的 要不要先抬上去 不然等一下會很難移動 很拚耶 她每天做工 都有辦法用那麼大力搬開 扛板模的 難到會沒辦法嗎
以前我們原住民(在)山上 都沒有在分類 (垃圾桶)裡面都很多東西 可以撿的 不如我來去撿 然後就不會發生說 可以用的就丟在車子上 好可惜 這個比較重 稍微放下來一點 六十幾歲了 哪有可能像小姐一樣
我做板模的 到都市的時候 也是在做環保 然後 我就跟我們的現場主任講說 主任 唉 可不可以 我利用空檔的時間 我要做環保 有一個空地 讓我可以放嗎 空間
喔 好哇 好哇 不然我那邊 那一個空位 讓你放
(好) 謝謝 感恩你 還有一次 我真的是很累 我跟我同事講說 我明天早上再撿 我今天中午不撿 我已經躺下去 躺著 怎麼翻過來 翻過去 就睡不著 本來是很有睡意 原來我今天還沒做環保 把我該做的事情做完的時候 然後吃個飯 再睡覺 很好睡
喂 你好 簡師兄 我這裡有回收物 你可以來載嗎 好 我馬上過去 像那個可以賣的 可以做功德款 然後那個 比較漂亮的寶特瓶 我們可以送到 大愛(感恩科技) 可以做衣服
我可以從八八水災之後 做到現在 我想 以後 比現在要更努力一點
師兄 再見
採訪撰稿:賴昌邦
攝影剪輯:陳立偉
心傳靜思法脈 大愛弘揚宗門
- Article Details
『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 – 2014年志業體同仁精進研習營開始…』在道氣莊嚴的氣氛中,超過五百二十位慈濟四大志業主管、同仁,齊聚花蓮靜思堂,在精心規劃的三天課程中,凝聚共識,回到職志合一職場,可以發揮更大良能。
大愛感恩科技在 2006年開始籌備,兩年後2008年才得到 證嚴上人慈准成立這無私的平台,也在成立滿五年後首度獲准參加法脈宗門營,雖然十月份同時海內外展覽共有六個,但公司同仁仍把握此難得的機會,鼎銘師兄利用一天時間將所有工作再重新調整,發揮『有願就有力』的團隊力量,大愛感恩科技在董事長華德師兄帶領共有十二位主管及資深同仁與參與此次營隊,雖然是初次參加,但我們一直緊緊追隨 證嚴上人的腳步,希望所做都能夠如法、希望更貼近 證嚴上人的心、做 證嚴上人想要做的事。我們謹記我們的使命是:承 證嚴上人的法、從生活方面,啟眾生智慧。要做到此,首先我們自己必需先能正法入心。靜思精舍德宣師父在開營典禮勉勵大家:「法脈宗門營第九年,希望大家『發心如初、長長久久。』」
當專業遇到人文,會如何呢? 四大志業體主管用生動風趣的呈現方式,依序分享對內帶動、對外接引甘露妙法。人文志業的使命是「報真導正」,報真導正需要良心,受過外界商業電台薰陶的新聞人才,如何轉念,從『無惡不報』,到發願『傳燈醒世、淨化人心』? 的確,轉念是需要智慧,有智慧者才能發揮正確價值觀,從媒體『工作』轉為媒體『使命』。正因為受環境影響仍會起心動念,此時就需要菩薩家人時時共勉、包容。『外來種』走過從前,與『原生種』彼此心越來越靠近。這也回應德宣師父所勉勵的職場四攝法:『發願佈施、合和力行、愛語互勉、同事共度。』如此人人可為護法者、傳法者、弘法者,共同許一個淨化人心的未來。
教育志業、醫療志業、慈善志業的分享更是令人油然而生見賢思齊之心,也感覺使命感加重了。身為四大八法的一份子,大愛感恩有著相同的使命、與大家目標方向都一致,只是用不同法門度眾生。大愛感恩研發、紡織材料專才、財務、環保推廣及人文執行參加同仁,可說是全是『從新』也是『從心』開始 ,經過研習營的洗禮,相信每個人在未來都能自我惕勵:在工作上邊走邊整隊,人人『做中學 , 學中覺』,因為環保再生品牌的樹立在台灣還是首創,大家都朝向一未知的領域來努力,且品牌不僅是追求產品硬體、人文展現;而需利用有形的綠產品,來傳達品牌的核心價值『環保人文 + 愛心接力 + 完全回饋』,並進而達到 證嚴上人『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難』的悲願。藉由此次的精進研習營更加讓同仁們了解推廣 『人文』的意涵及使命感/職志合一的重要性,全體同仁期待藉由這無私的平台,人間菩薩大招生,接引更多有心之士共同成為『掘井人』,並讓大愛感恩科技成為慈濟永續經營的活泉。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花蓮報導
心傳靜思法脈 大愛弘揚宗門
- Article Details
『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 – 2014年志業體同仁精進研習營開始…』在道氣莊嚴的氣氛中,超過五百二十位慈濟四大志業主管、同仁,齊聚花蓮靜思堂,在精心規劃的三天課程中,凝聚共識,回到職志合一職場,可以發揮更大良能。
大愛感恩科技在 2006年開始籌備,兩年後2008年才得到 證嚴上人慈准成立這無私的平台,也在成立滿五年後首度獲准參加法脈宗門營,雖然十月份同時海內外展覽共有六個,但公司同仁仍把握此難得的機會,鼎銘師兄利用一天時間將所有工作再重新調整,發揮『有願就有力』的團隊力量,大愛感恩科技在董事長華德師兄帶領共有十二位主管及資深同仁與參與此次營隊,雖然是初次參加,但我們一直緊緊追隨 證嚴上人的腳步,希望所做都能夠如法、希望更貼近 證嚴上人的心、做 證嚴上人想要做的事。我們謹記我們的使命是:承 證嚴上人的法、從生活方面,啟眾生智慧。要做到此,首先我們自己必需先能正法入心。靜思精舍德宣師父在開營典禮勉勵大家:「法脈宗門營第九年,希望大家『發心如初、長長久久。』」
當專業遇到人文,會如何呢? 四大志業體主管用生動風趣的呈現方式,依序分享對內帶動、對外接引甘露妙法。人文志業的使命是「報真導正」,報真導正需要良心,受過外界商業電台薰陶的新聞人才,如何轉念,從『無惡不報』,到發願『傳燈醒世、淨化人心』? 的確,轉念是需要智慧,有智慧者才能發揮正確價值觀,從媒體『工作』轉為媒體『使命』。正因為受環境影響仍會起心動念,此時就需要菩薩家人時時共勉、包容。『外來種』走過從前,與『原生種』彼此心越來越靠近。這也回應德宣師父所勉勵的職場四攝法:『發願佈施、合和力行、愛語互勉、同事共度。』如此人人可為護法者、傳法者、弘法者,共同許一個淨化人心的未來。
教育志業、醫療志業、慈善志業的分享更是令人油然而生見賢思齊之心,也感覺使命感加重了。身為四大八法的一份子,大愛感恩有著相同的使命、與大家目標方向都一致,只是用不同法門度眾生。大愛感恩研發、紡織材料專才、財務、環保推廣及人文執行參加同仁,可說是全是『從新』也是『從心』開始 ,經過研習營的洗禮,相信每個人在未來都能自我惕勵:在工作上邊走邊整隊,人人『做中學 , 學中覺』,因為環保再生品牌的樹立在台灣還是首創,大家都朝向一未知的領域來努力,且品牌不僅是追求產品硬體、人文展現;而需利用有形的綠產品,來傳達品牌的核心價值『環保人文 + 愛心接力 + 完全回饋』,並進而達到 證嚴上人『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難』的悲願。藉由此次的精進研習營更加讓同仁們了解推廣 『人文』的意涵及使命感/職志合一的重要性,全體同仁期待藉由這無私的平台,人間菩薩大招生,接引更多有心之士共同成為『掘井人』,並讓大愛感恩科技成為慈濟永續經營的活泉。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花蓮報導
Monday, 20 October 2014
維持生態平衡 鳥類保育刻不容緩
- Article Details
您有多久沒看過天空中飛翔的鳥了?都市和鄉村生活的人們,可能有不同答案,的確,每年過境台灣的候鳥,大多棲息在沿海溼地,但近年來因為溼地生態被破壞,鳥類有向城市覓食遷徙趨勢,不過,像瀕臨絕種的「水雉」,就無法在都市生活,因為棲息環境,大多在菱角田等水源豐富的溼地,為了不讓十多年前、台南官田溼地的水雉集體暴斃悲劇,再度上演,國內愈來愈多的人,投入保育工作,為台灣這片土地的美麗鳥類,盡一份心力。今天的「候鳥失樂園」專題,帶您去了解。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保育員 李文珍:「農民又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在(種子)裡面放下毒餌,水雉牠因為一輩子,都是在這樣子,一個溼地裡面生活,牠吃種子,吃昆蟲,吃嫩芽,所以就會不小心,去吃到這樣的毒餌。」
瀕臨絕種的「水雉」,再度面臨浩劫,台南「官田溼地」的其他候鳥,同樣性命難保,這是台灣保育史的黑暗時刻。
除了農藥,農民還噴灑鹼性的石灰粉殺菌,影響生態。
水雉數量銳減,37歲的「李价斌」看到了,心很痛,大學機械系畢業的他,五年前,放棄都市工作,回到官田老家、當農夫。
親手栽種的8公頃有機菱角田,隨處可見水雉蹤跡,這裡沒有浸泡毒藥的種子,也沒有任何化學汙染。
水菱有機農場負責人 李价斌:「有機的菱角田裡面,就會有很多的水生的東西,包括一些蟲可以供給,水雉鳥去覓食,然後在這個區塊裡面,牠的下一代也可以在這裡覓食。」
農田,不只是人類的糧食基地,也應該是鳥類和生物的棲身之地。,
大愛台記者 張澤人:「台南官田菱角田,占地400多公頃,是全台灣最大的溼地生態,隨處可見的菱角田,底下有很多豐富的水生植物,是候鳥覓食和棲息的生態樂園。」
陽光下,菱角田、波光粼粼,「李价斌」看重的、不是農產量,而是生態平衡。
水菱有機農場負責人 李价斌:「這是金花蟲,你看牠會把葉子都吃了,最希望的東西是什麼,青蛙跟水雉鳥,水雉鳥會去吃牠,我們是希望水雉鳥多一點。」
農夫的願望,「水雉」似乎聽見了,圍繞身旁,人鳥共舞。
1989年,「水雉」一度少於50隻,瀕臨絕種,還好有一群人,投入保育。
占地15公頃的「水雉生態園區」,成立10多年來,從無到有,從旱地變溼地,如今是數百隻水雉的家,繁衍季節,這對水雉進行交配,沒有多久,水雉爸爸清理出一片乾淨的菱角田,讓懷孕的母鳥媽媽待產。接著,產下金黃色的蛋,最後,水雉寶寶、來到世界。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保育員 李文珍:「所有的水雉寶寶都會,窩在水雉爸爸的翅膀下面,去在那邊躲雨,帶著牠們,然後顧著牠們安全。」
兩隻雛鳥、跟在水雉爸爸後頭、學習覓食,這是自然界、美妙的愛,可惜的是:都市生活的人們,常對眼前鳥類身影,視而不見。
鳥王工作室主任 鄭建昌:「牠(白鷺鷥)為什麼會跑來這裡,其實就是牠原本的,繁殖的地方不見了,被我們人所破壞掉了,可是這樣子對牠們的後代來講,其實也是一個危險,很容易看到這些幼鳥的屍體。」
候鳥找不到好的環境棲息,被迫到喧擾城市覓食,台中市「筏子溪」流域,曾經是市區難得的候鳥樂園,但過多的河川整治,已經變調。
鳥王工作室主任 鄭建昌:「水泥化的東西,都非常的硬,有些鳥類要在土堤上築巢的,根本就沒辦法,所以在溪流這邊的翠鳥,就會減少很多。」
同一片天空下生活的、不只是人類,美麗的候鳥,循著古老記憶,飛越不同國度到台灣,一旦失去生存空間,面臨的是族群滅絕。
Read more落實清淨在源頭 惜護資源利回收
- Article Details
落實清淨在源頭,慈濟志工在回收點宣導分類觀念,過去,民眾是把回收物放著就離開,現在則是由志工引導,一起將回收物做分類,方式改變,在台北市中山區,一開始民眾有些不習慣,但都因為愛護地球,願意一同做得更好。
這位先生,如同以往,扛著一箱的回收物來到環保點,過去是放著就回家,這次不太一樣。
慈濟志工 與 民眾:「(踩得扁的就是鋁的)玻璃的。」
十二項的分類清楚標明,志工在一旁引導如何做,是再教育也是落實清淨在源頭,要做的事比過去多,但抱怨的並不多。
民眾 與 慈濟志工:「按照這個來分,這張要貼在冰箱上看,不要丟掉哦,謝謝。」
都是因為愛地球,大家有共識,在這巷子口的環保點,還多了點巧思,標示的牌子,插在白色圓椅上,把工作區向後移,讓民眾能先思考,再放置,一旁的志工也有機會一一說明。
慈濟志工 與 民眾:「這個東西它就不能回收的,這個不能回收,還有這個。」
這位太太,很用心,早在家裡做好清潔分類的工作,是最好的典範。
慈濟志工 與 民眾:「她是最標準的,她做得很好,(沒有、沒有)。」
做好事,不會孤單,這位胡先生,十多年來,都是開著自家貨車,來載送回收物。
民眾 胡建利:「其實我們在這個社會上得到太多,本來不是我們的東西,但我們得到很多資源。」
用感恩的心,做天下事,清淨在源頭,就從自身做起。
真善美志工 許石城 林博源 鄭惠美 丁瑟琴 台北報導
Read more馬地球小姐環保+家戶環保推廣Promoting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 Article Details
For the past year, Tzu Chi volunteers in Hualien, Taiwan have been promoting conservation ideals in Shuiyuan Village`s indigenous tribes, and these concepts have really taken root with the residents there. Recently a tea gathering was held for residents where, besides reinforcing recycling concepts, residents were also invited to join Tzu Chi`s ranks. But first, Miss Malaysia Earth 2014 recently paid a visit to the Tzu Chi Ayer Keroh Industrial Park recycling station in Malacca. There the friendly and down-to-earth pageant queen got to know Tzu Chi a little bit better and commended the volunteers for their efforts in protecting our planet. Let`s take a look.
過去一年,臺灣花蓮慈濟志工在水源村,原住民部落推廣資源回收,最近,志工舉辦茶會,除了邀請居民,深入了解環保的意義,也邀請更多人,投入志工行列,不過,首先先來看2014年,馬來西亞地球小姐,也來到馬六甲的愛極樂環保站拜訪,在那拿下選美桂冠後的佳麗小姐,透過志工,作環保的付出,更加認識慈濟,同時也讚嘆慈濟志工,守護地球的一念心,一起看看。 Read more
廈門佛事開展+廈門佛事預備Buddhist fair kicks off in Xiamen
- Article Details
The 9th China Xiamen International Buddhist Items and Crafts Fair officially kicked off at the Xiame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Center on October 15th. This year, 350 volunteers from Taiwan, Guangzhou and Suzhou came to lend a hand at what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world`s biggest Buddhist fairs. Exhibitors from home and abroad are taking part in the event, including Tzu Chi`s very own Jing Si Publications and Da.Ai Technology. Let`s take a look.
第九屆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展,在10月15號正式開幕,今年共350位志工,來自廣州、蘇州與台灣三地,前來協助全球最大佛事展之一,來自海內外的企業都前來參加,包括慈濟的靜思人文,以及大愛感恩科技,也都受邀參展,我們一起來看。 Read more
上海嘉定環保Shanghai’s Dongzhan Elementary School recently visited the Tzu Chi Jiad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nter
- Article Details
We go to China at the end of our show. To educate students on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anghai’s Dongzhan (東展)Elementary School recently visited the Tzu Chi Jiading (嘉定)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nter. We leave you with these images at the end of our show, thank you for watching. Goodbye.
節目最後來到中國,為了讓學生學習環保的重要,上海東展小學特地安排參訪慈濟嘉定環保教育站。一起來看看,感恩收看,再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