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014

Sunday, 21 September 2014

環保最佳境教 匠心獨運物盡其用


慈濟的環保站不只做資源回收,也希望有教育意義,南投草屯的南埔環保站,處處有創意,把環保落實在生活中,吸引官員和學者前來考察,慈濟志工並沒有特別準備,呈現出來的也就是每天都在做的真實面,但每一個創意都叫考察人員讚嘆不已。
慈濟志工 林金國:「彈簧床拆掉的骨架,跟那邊一樣 都做公布欄
腳踏車輪圈當樓梯欄杆,廢棄裁縫車做洗手台基座。
南投縣環保局科長 吳啟文:「我覺得都可以為一般民眾, 未來在丟掉一個垃圾時再省思,覺得應該這個東西,我要有這個觀念惜福愛物。」

壞掉的安全帽別丟,用來標示男女廁所也很可愛,沖馬桶的水,那當然是雨水回收再利用。
慈濟志工 林金國:「我們收集雨水很多,都在洗地板 洗手套,洗東洗西什麼都有。」
天氣太熱來到遮陽棚,果然巧思處處有,看看底座,加上輪子它就能因應需求隨時移動。
草屯鎮清潔隊長 林如鵬:「 真的是讓我們 大吃一驚,覺得真的是做得很好
慈濟志工 許昆龍:「我們慈濟做環保已經20幾年了。」
細說緣起詳盡介紹,慈濟把環保落實在生活中,考察人員個個讚嘆不已,連陪同參觀的鎮長都覺得與有榮焉。
草屯鎮長 洪國浩:「在公部門尤其我們清潔隊,我們也很重視 也很希望做一些,
借重我們慈濟師兄師姊來宣傳。」
迎接考察官員和學者的不是別人,就是環保站現場志工,而呈現出來的也就是他們每天都在做的,最平凡也最真實的一面。
真善美志工 南投報導

Read more

大愛精品『寧』聚 感恩科技愛灑

圖說:以「科技、創新」為使命,南京2014南京台灣名品交易會,大愛感恩科技用人文之心時尚,愛灑金陵城。會場上大愛感恩科技的展位在南京慈濟志工熱心講解之下,讓到訪民眾驚艷環保產品,對於用再生原料做成如此精緻的織品頻頻詢問及感到讚歎,並表示認同慈濟環保理念與精神。(攝影者: 何思霈)以「科技、創新」為使命,與來自台灣600廠商齊聚南京2014南京台灣名品交易會,大愛感恩科技用人文之 "心 " 時尚,愛灑金陵城。9/19是展會第一天,南京的陰雨天氣,持續了1個多月。這段酷似黃梅天的拉鋸戰,不僅讓南京的夏天草草收尾,也讓秋天姍姍來遲。由於今日是專業買主參觀同時因為下雨的關係,南京國際博覽中心展館到訪人潮似乎受到影響。但是會場上大愛感恩科技的展位在南京慈濟志工熱心講解之下,讓到訪民眾驚艷環保產品,對於用再生原料做成如此精緻的環保綠色產品頻頻詢問及感到讚歎,並表示認同慈濟環保理念及落實。

在王麗師姊熱心介紹下,參觀的韓女士表示她去年也有到訪,更對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再生產品留下深刻印象。南京慈濟志工王麗師姊2010年初次接觸慈濟,從陌生到感動,在一次因緣際會下,前往因1991年華東水災慈濟所援建之安徽全椒敬老院參訪,當時王麗師姊感受到的是 證嚴上人是真心無所求的付出,真的是為佛教、為眾生。深覺 證嚴上人是自己生生世世的老師,故開始見習、到現在已是受證委員。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因為 證嚴上人輕輕的一句「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 「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而開始研發環保再生產品,心中不禁讚歎和充滿感動。這麼有愛心且完全回饋社會的企業平台,很期待大陸也能共襄盛舉。

圖說:在王麗師姊熱心介紹下,參觀的韓女士表示她去年也有到訪,更對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留下深刻印象。王麗師姊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因為  上人輕輕的一句「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而開始研發環保織品,心中不禁讚歎和充滿感動。這麼有愛心且完全回饋的企業,很期待大陸也能共襄盛舉。 (攝影者: 何思霈)南京是座千年古都,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是華東第二大城市、也是中國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在這個環境下成長的闕小姐正在研習茶道,非常喜歡傳薪古典服飾,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傳薪系列再生織品及聽完展場解說後,非常認同大愛感恩科技完全回饋的理念,並用行動請購環保科技織品表達她認同之心。志工睿亦師姊非常熱心,向大德介紹修賢系列 -貢獻心力、發揮良能,投入志工生活修養賢德,因為內心清安自在、修養賢德就是最有意義的休閒。也因此才是展會第一天,修賢系列灰色背心及冰涼大愛衫、灰色大愛衫非常受到歡迎,幾乎已推廣一空。

9/20開放一般民眾參觀,南京近年來經濟穩定成長,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因此民眾對於「產品差異化、服務精緻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期待透過大愛感恩科技推廣正確的衣著人文,鼓勵環保,同時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如果有選擇的機會,多用再生織品再利用。珍惜物命、善用地球資源,讓我們一起與地球共生息。

大愛感恩科技 何思霈 南京報導 

Read more

大愛精品『寧』聚 感恩科技愛灑

圖說:以「科技、創新」為使命,南京2014南京台灣名品交易會,大愛感恩科技用人文之心時尚,愛灑金陵城。會場上大愛感恩科技的展位在南京慈濟志工熱心講解之下,讓到訪民眾驚艷環保產品,對於用再生原料做成如此精緻的織品頻頻詢問及感到讚歎,並表示認同慈濟環保理念與精神。(攝影者: 何思霈)以「科技、創新」為使命,與來自台灣600廠商齊聚南京2014南京台灣名品交易會,大愛感恩科技用人文之 "心 " 時尚,愛灑金陵城。9/19是展會第一天,南京的陰雨天氣,持續了1個多月。這段酷似黃梅天的拉鋸戰,不僅讓南京的夏天草草收尾,也讓秋天姍姍來遲。由於今日是專業買主參觀同時因為下雨的關係,南京國際博覽中心展館到訪人潮似乎受到影響。但是會場上大愛感恩科技的展位在南京慈濟志工熱心講解之下,讓到訪民眾驚艷環保產品,對於用再生原料做成如此精緻的環保綠色產品頻頻詢問及感到讚歎,並表示認同慈濟環保理念及落實。

在王麗師姊熱心介紹下,參觀的韓女士表示她去年也有到訪,更對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再生產品留下深刻印象。南京慈濟志工王麗師姊2010年初次接觸慈濟,從陌生到感動,在一次因緣際會下,前往因1991年華東水災慈濟所援建之安徽全椒敬老院參訪,當時王麗師姊感受到的是 證嚴上人是真心無所求的付出,真的是為佛教、為眾生。深覺 證嚴上人是自己生生世世的老師,故開始見習、到現在已是受證委員。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因為 證嚴上人輕輕的一句「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 「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而開始研發環保再生產品,心中不禁讚歎和充滿感動。這麼有愛心且完全回饋社會的企業平台,很期待大陸也能共襄盛舉。

圖說:在王麗師姊熱心介紹下,參觀的韓女士表示她去年也有到訪,更對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留下深刻印象。王麗師姊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因為  上人輕輕的一句「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而開始研發環保織品,心中不禁讚歎和充滿感動。這麼有愛心且完全回饋的企業,很期待大陸也能共襄盛舉。 (攝影者: 何思霈)南京是座千年古都,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是華東第二大城市、也是中國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在這個環境下成長的闕小姐正在研習茶道,非常喜歡傳薪古典服飾,看到大愛感恩科技傳薪系列再生織品及聽完展場解說後,非常認同大愛感恩科技完全回饋的理念,並用行動請購環保科技織品表達她認同之心。志工睿亦師姊非常熱心,向大德介紹修賢系列 -貢獻心力、發揮良能,投入志工生活修養賢德,因為內心清安自在、修養賢德就是最有意義的休閒。也因此才是展會第一天,修賢系列灰色背心及冰涼大愛衫、灰色大愛衫非常受到歡迎,幾乎已推廣一空。

9/20開放一般民眾參觀,南京近年來經濟穩定成長,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因此民眾對於「產品差異化、服務精緻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期待透過大愛感恩科技推廣正確的衣著人文,鼓勵環保,同時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如果有選擇的機會,多用再生織品再利用。珍惜物命、善用地球資源,讓我們一起與地球共生息。

大愛感恩科技 何思霈 南京報導 

Read more

Saturday, 20 September 2014

做環保精勤不懈 感動鄰里共響應


住在馬來西亞雪隆的曾清蓮,是單親媽媽,只有小學六年級學歷的她,曾為了供孩子上大學,遠赴英國打工九年,卻在孩子學成的那一年,莫名病臥在床,而回國靜心休養。病情好轉後踏出家門,看到路邊垃圾,忍不住彎腰拾起,開始一頭栽入做環保。兩年來付出不懈的身影,感動社區響應環保,守護大地。

鄰居 陳麗菁:「起初還以為她是跟人家打掃收拾的。」

社區居民協會委員 李素佩:「無意間我們就了解到,她是有做環保的,然後她是在我們公寓,是出了名的環保大使。」

鄰里口中的環保大使曾清蓮,兩年前剛開始在住家公寓,做資源回收,曾經嘗試開口邀約大家。

志工 曾清蓮:「有邀約的總是說,沒有時間、很骯髒,那心會冷,然後我就,我做我的,放下他們,後來我是突然間發覺到說,我做環保這樣做,我很自私,上人常常說法說,獨善其身就是只顧自己,我做,福我得,那麼其餘的人呢?」

不甘獨享做資源回收的歡喜,她開始改變獨行俠的方式,主動與清潔女工談環保。

志工 曾清蓮:「有時我會跟她們鞠躬的,然後我會跟她們講說,這些資源,妳可以不可以幫一下阿姨 。」

清潔女工 麗娜:「她有回收玻璃瓶、塑膠等,我們可以幫忙,因為地球環境被破壞了,雖然我們只是普通人,如果收資源,能幫助需要援助的人就去幫助。」

鄰居 陳麗菁:「我們看到她這樣子做,我們也會給她感染到,我們要出一分力,要去做這樣的環保的東西。」

看到鄰里終於成為環保夥伴,曾清蓮大受鼓舞,走出公寓,到附近的華文小學甚至是建築工地,繼續推動善的漣漪。

華文小學家長 陳玥朱:「她天天來撿資源,我們看到滿過意不去。」

華文小學家長 林美玲:「我們就講說,我們要做一點東西,然後我們就開始撿拾了。」

外籍勞工 丹潔:「她有來給我們慈濟月刊,我看她給的月刊,老闆來的時候也給老闆看,老闆看了也認同,回收資源來幫助天下人。」

帶動社區疼惜大地,付出的身影,不再孤單。

蕭雯穎 羅虢驄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大家做環保!社區茶會溫馨交流


台中北屯的松竹環保站,舉辦宣導茶會,邀請志工與社區民眾,一同交流環保心得。一對八十多歲的環保志工夫妻檔,天天來做環保,身體硬朗、心情愉快,兩人因此感情更加深厚,成為現場最動人的榜樣。
志工用手語歌,帶動茶會氣氛,還有人粉墨登場,宣導環保。
活潑的茶會現場,並舉辦有獎徵答,環保志工與社區民眾,歡喜交流環保心得。

慈濟志工 傅月嬌:「有沒有感覺到, 天氣越來越熱了 (有), 好熱喔 真的很熱, 很感恩你們,在這麼大的熱天,做環保真的是很累,有沒有累啊 (不會),不會喔 歡喜心就不累。」

環保志工夫妻檔,86歲的胡為粉(0124),跟妻子孔秀英,天天來環保站報到,兩人身體硬朗、心情寬暢。

環保志工 孔秀英:「上人有這個環保站給我們,我們才有這個地方,可以做得很高興。」
有緣相聚,環保志工與社區民眾,誠心一念,共同祈禱,期許以最虔誠的心,做好清淨在源頭。

真善美志工-台中報導

Read more

佳節不忘愛地球 志工沿街環保行


馬來西亞華人過中秋,提燈籠遊街是重要的活動之一,慈濟志工受邀參加,但提的不是燈籠,而是回收袋,一路撿垃圾做回收,用行動來號召更多人來做環保。

慶祝中秋節,大人小孩,都提著燈籠出來遊街,慈濟志工,提的不是燈籠,而是背上環保看板,拿起回收袋,還不忘沿路要大家一起來做環保。

慈濟志工 陳順發:「 主辦當局邀請我們參與遊行, 可是我們覺得, 如果是遊行的話,沒有意義, 所以我們就把他建議來做環保。」

從一開始,走在最前頭,發傳單,到最後,因為一路撿垃圾,做回收,成了隊伍裡最後的一群人,最晚到達活動現場,但看到遊行過後,大地清淨,心中歡喜也加倍。

慈濟志工 張莫德:「 (志工)一手環保袋, 他們自然會把寶特瓶 垃圾, 丟進我們的垃圾袋裡,這樣子垃圾就不落地。」

志工 陳鴻輝:「 有人有不明白的在問, 地方在那裡回收, 什麼東西(資源) 我們講解。」

志工 林金民:「氣候已經在變化,所以我們再不環保 世界就滅亡。」

堅持垃圾不落地,用行動來帶動,期待愛護地球的腳步,會有越來越多人來加入。

陳桂屏 譚學正 真善美志工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大愛感恩企業自述 慈悲科技環保善機

圖說:『我們,創愛的業』已於八月出刊,在三十家台灣社會企業當中,大愛感恩科技也以 慈悲科技環保善機為題,做為環保公益的領航者。初發精進承使命

當初 證嚴上人的一句話: 「既然聚酯纖維 (polyester) 製成的布料跟寶特瓶都是石油做的,那能不能將寶特瓶回收再製成日常紡織產品?」促使大愛感恩科技的成立,創辦人之一 黃華德因為對於紡織的專業和敏銳度,知道這個是一個商機,也因為在接觸慈濟寶特瓶回收後,重新點燃以前對品牌夢想的熱情,「做事業要考量客戶、市場、產品,難與慈善理念完全結合,這是難得的好機會,能化商機為善機。」大愛感恩科技於是將環保與慈悲科技結合,將有限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將每一個人和企業的良能、環保理念與愛心匯聚,成就一個無私愛心平台。

認證榮耀予肯定

大愛品牌(DA.AI)五年來亦持續獲得各項認證與肯定,展現全方位的綠色典範。其中代表性的灰色環保毛毯通過了德國萊因產品碳足跡、水足跡雙驗證與日本環保標章,針對環保再生紡織品之供應鏈製程,導入了荷蘭彼得森管制聯盟 (Control Union) 之全球回收標準驗證(Global Recycle Standard),去年九月更是通過 BSI 英國驗證ISO 9001品質系統與ISO 14001環境管理認證。【灰色環保毛毯】多年來已接二連三獲得國內外環保認證與獎項肯定,不僅減廢更以零廢為最終目標,環保再生毛毯回收亦可再次成為原料使用,以達到工業循環為目標,以其永續性的精神取得全亞洲第一張環保再生紡織的搖籃到搖籃銀級認證CM。品牌與企業亦獲得多項政府獎項肯定,包括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連續三屆“綠色典範獎”與“台灣精品獎”、421 項產品獲得MIT微笑標章、國家環境教育獎、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企業社會責任獎等,成就大愛(DA.AI)集「人文內涵、環境永續、社會回饋」於一身的領導品牌。

淨化大地啟心靈

「這是台灣的驕傲,小小一個島,啟發國內外環保人士前來取經。」 黃華德表示這個他六十多歲才誕生的品牌,為他的事業與志業,帶入另一個善的循環。大愛感恩科技從環保菩薩資源回收展現的環保人文,到實業家發揮專業良能的愛心接力,再藉由慈濟回饋社會作為慈濟國內外賑災與備災最強而有利的後盾,並隨著慈濟人關懷世界苦難的足跡,為遭逢急難的人提供即時的溫暖和膚慰。「這應該是全世界第一家以環保為宗旨的完全公益企業,」黃華德說,公司所有的投資及盈餘,完全回贈慈濟基金會做全球性的慈善與社會公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與地球公民的使命。

匯聚大愛廣恆行

「天下苦難多,人人應負起責任,淨化人心,穩定社會,向天下播善種子。」 證嚴上人多次與大德們溫馨座談,都會慈示這份責任感,工業革命後,實業家主導能源消耗的商業模式,雖然滿足了人類欲望,但 上人屢屢開示實業家應該帶頭回饋大地。董事長 黃華德說: 「上人要我們發揮實業家的良能與良知。」「良能來自我數十年紡織的專業與隨慈濟救災賑災的經驗」良知則來自 上人多次於海內外賑災時對實業家的開示: 「頭頂著這個國家的天,腳踏著這片土地,實業家應該帶頭回饋當地」。近期也參與菲律賓賑災,看到那些受苦受難的災民,黃華德分享到「從前我是個富有的窮人,懂得回饋後才找到心靈真正的富足。」共同發起人 李鼎銘總經理說: 企業與個人最強的力量,皆來自於 證嚴上人的悲願:「發心堅固、能恆持即時力量微弱如小螞蟻,也能帶動人人一起轉動須彌山。」大愛感恩科技盡一己棉薄之力,長期落實環境保護教育、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也希望這個愛心平台,廣邀天下有志之士,共植福田成就大愛。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報導

Read more

Friday, 19 September 2014

下班回家做環保 小小組屋大福田


馬來西亞雪隆分會慈濟志工林明源,他住的是廉價組屋,可是他這棟窄小的組屋卻一點都不廉價,從2010年年底做環保開始,他就把這裡變成了一個(寶庫),在樓梯間放置回收物,四年來,鄰居沒抱怨,還支持他找地,成立新的環保站

夜幕降臨,伴隨著家家戶戶燈光的亮起,一下班的林明源就馬上和妻子、鄰居開始處理新到的資源。

慈濟志工 林明源:「這底層我就把它放紙皮,再上多一層就放寶特瓶,鐵罐 電器 這層就是我分類好了,東西先放在紙箱裡面,滿了 我就把它打包好,拿去樓上放 這第四層,我是把那些塑膠袋放在這裡。」

一棟樓就是一個環保站, 整棟樓的每一個空間都被林明源巧妙地利用,滿滿當當卻又整整齊齊。就連樓門前的木樁子也不放過,綁著分好類的資源。等資源積滿了,林明源再用卡車把它載到收購點。從2010年到現在都不曾遭到左鄰右舍的投訴。

林明源的太太 劉珠璣:「我們就是把它弄乾淨 弄整齊,他們就認同了。」

可再怎麼利用,空間畢竟有限,擁有一個環保站是林明源的夢想,於是他開始想辦法。

慈濟志工 林明源:「你好 阿姨 我們是慈濟人,我們是想在這裡做一個環保站。」

除了找地點外,他還積極爭取社區民眾的支持,林明源帶頭走訪了100多戶鄰居,獲得了他們的一致簽名同意。

鄰居 唐寶虹:「認同 因為做環保救地球,這個是一件好事。」

最終在林明源和慈濟雪隆分會的共同努力下,當地政府終於同意了建立環保站的請求。

慈濟志工 林明源 與 劉珠璣:「我很高興,這樣這裡不用裝那麼多資源,空間變好了,還可以收多一點。」

林明源的夢想即將實現, 他的這些資源寶貝們也將要有新家了,更大的環保舞台等待著摩拳擦掌的林明源去施展和發揮。

賈邵燕 林衛德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回報慈濟助學情 勤做環保募愛心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有位單親媽媽拉嘉蕾珠米,在市場賣花扶養二名兒子,慈濟雪隆分會,提供助學金,讓孩子能安心就學,拉嘉蕾珠米很感恩,主動在市場裡募會員,還撿拾回收物,捐給慈濟。

天還沒亮,拉嘉蕾珠米,已經開始準備到住家對面的菜市場賣花。拉嘉蕾珠米,接受慈濟雪隆分會助學金的幫助,還有志工長期的關懷,讓她十分感恩,只要有空閑,就拿出新芽助學金的宣傳單,邀約市場的攤販,一起為貧困學生出一分力。

慈濟志工 王秀玲:「之前她就是看過這樣一張表格,募那個十元的力量,她問其中一位師姊,有沒有這樣的表格,剛剛好有一位師姊有拿來,所以給她了,她很高興,一下子就募了好多個會員,問她開心嗎?她說開心。」

慈濟照顧戶 拉嘉蕾珠米:「我還好手好腳,可以去工作,趁我還有能力的時候,還可以去幫助比我更有需要的人,慈濟幫助我,所以我要學慈濟去幫助人。」

花賣完了,她也沒有休息,在市場裡來回穿梭,尋找可回收的紙箱。

慈濟志工 陳春明:「每次我來的時候,都是看到這位案主,她都是很開心,都是笑咪咪,其實她可以將這些紙皮變賣,自己拿那些錢來用,可是她沒有這樣做,她懂得回饋,她覺得幫助別人,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雖然經濟不富裕,但自立自強,想回饋的心,讓她有著滿滿的心靈財富。

林惠婷 林偉德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至誠發願真實道 正信正念映佛心


台南東山一位84歲的盧李綢阿嬤,做了將近二十年的環保,雖然身體有病痛,但心中有佛法,讓她每天上街收環保,做得很歡喜。另一位受佛法轉變的,是中國深圳的更生人徐軍,原本他想到慈濟深圳聯絡處騙錢,不過收到慈濟人的愛與溫暖,讓他痛改前非。證嚴上人在今天(9/19)志工早會開示:「慈濟人明知,沒有拆穿他的謊言,還是用愛膚慰招呼,他被感動了,希望人人眾善奉行,諸惡莫作,這都是佛法能救人心。」

徐軍:「希望可以在陽光下自由生活,不要在下水道裡,活得自由自在。」

在靜思語閱讀音樂會上分享的徐軍,受慈濟人的愛所感動,改過前非。不但找到搬運工的工作,也投入志工行列。當初犯下殺人罪,被關了11年,出獄後淪落街頭的他,第一次與慈濟接觸,竟然是為了騙錢。

證嚴 上人開示:「慈濟人明知,沒有拆穿他的(謊言),所以還是用愛膚慰、招呼等等,他被感動了,希望人人眾善奉行,諸惡莫作,這都是佛法能救人心,這一位徐軍居士,他就是最好的典範。」

台南東山的盧李綢阿嬤,高齡84歲,推著手推車,在街上撿拾環保。秉持單純的心念,做環保能清淨大地,還可以幫助需要的人。將近二十年,她的環保心念不間斷,從黑髮做到白髮。

證嚴 上人開示:「向著這一位老菩薩稱讚,真正的愛護天地,因為她做環保就是一心想要,想要淨化空氣、保護大地,實在是不簡單,這都是我們要學習的典範。」

一念真誠,讓盧李綢阿嬤,即使拱著隆起的背脊,也發願善盡生命良能。一念心轉,使徐軍改變人生,擁有正信、正念。法譬如水,洗滌人心,回歸清淨本性。

陳俞霈 劉泓志 花蓮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