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014

Thursday, 04 September 2014

氣候異常惜資源 落實清淨在源頭


巴基斯坦超過十個月沒下雨,第一大城喀拉蚩多數地區長期斷水,政府估計開鑿運河,從印度河引水,但工程至少要四年後才完成,百姓因此走上街頭抗爭。台灣的實業家王月霜,除了自己和公司裡推行省水、環保,也走入環保站,與志工分享如何做好資源分類。證嚴上人在今天(9/3)志工早會開示:「人人都要有愛惜物命、節省能源的觀念,將清淨在源頭落實生活,虔誠祈禱大乾坤的調和。」

巴基斯坦民眾走上街頭抗議,不滿長期缺水帶來的種種問題。氣候變遷、森林濫伐,造成嚴重乾旱,但政府要開挖的新運河,至少四年後能完工。

證嚴上人開示:「不只是政府的問題,其實也是我們天下人的責任,還是要時時用戒慎虔誠的心,為天下來祈求,但是要落實在生活裡,愛惜物命、省水、疼惜物命,最重要的,人心要調適,人與人之間要和平。」

台南慈濟志工王月霜,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到各個環保站,教志工分類。她是經營塑料的實業家,瞭解塑膠回收過程,以及對環境的危害。除了身體力行做環保,也向員工倡導惜福愛物的觀念。

證嚴上人開示:「我們人人提倡環保回收,這一些東西都可以回收,還可以再製,看大企業家,她有那麼大的工廠的老闆,老闆娘她都投入,她都是可以這樣身體力行,人人如她,我想我們可以省很多水。」

聖嬰現象造成中美洲農作物歉收、牲畜缺水死亡,有四個國家250萬人受到影響,證嚴上人呼籲眾人戒慎虔誠,珍惜資源,唯有人心調和,才能使大乾坤調和。

陳俞霈 劉泓志 花蓮報導

Read more

2014,9/4,南京工商聯誼服裝商會參訪

【對象】南京工商聯誼服裝商會
【時間】2014年9月4日(四) 09:30-11: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南京工商聯服裝商會 慈濟大愛心靈之旅

20140905_5.jpg20140905_8.jpg 
Read more

Wednesday, 03 September 2014

紡拓舵手善關懷 衣禮義重人文愛

圖說:  扮演產業龍頭角色的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簡稱紡拓會)近年來積極協助同業佈局全球、拓展全球貿易以及產業升級與轉型。9月1日紡拓會第14屆第一次董事會進行三年一任改選,全體董事合影。(攝影者:紡拓會提供)上個世紀末,台灣紡織業由勞力密集的製衣工業,發展成完整的上、中、下游體系。扮演產業龍頭角色的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簡稱紡拓會)與台灣紡織產業發展更是休戚與共。近年來,更形舉足輕重,積極協助同業佈局全球、拓展全球貿易以及產業升級與轉型。9月1日紡拓會第14屆第一次董事會進行三年一任改選,推舉出紡拓會新一任舵手:董事長由宜進實業 詹正田董事長擔任;三位副董事長分別由代表上游產業鏈的台元紡織總經理 戚維功、中游產業鏈的佳和董事長 翁茂鍾、下游產業鏈的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 黃華德出任。

春秋時期輔佐齊桓公成為第一霸主的管仲在《管子—牧民》論曰「衣食足則知榮辱。」衣食能溫飽,禮義之心必生,禮豐、義重,平安之基立矣。後世政治家莫不以此為治世之圭臬。近代,全球工業化的途徑也均循此軌跡。

圖說: 第14屆紡拓會新一任舵手:董事長詹正田(右二)與副董事長戚維功(左二) 翁茂鍾(左一) 黃華德(右一)合影。(攝影者:紡拓會提供)台灣紡織業的發展起源於1940年代末期,紡織產業成為台灣戰後工業化領導部門。產業歷經擴張期、進入茁壯期,為因應歐洲經濟共同體(EEC)施行進口設限及諮商談判需求,紡織業者於是捐助基金於1975年11月25日設立紡拓會,代表政府進行談判,作為維持我國紡織品在歐洲市場之利益之機構。

圖說: 新任舵手們另有一項重要的特質:均是社會企業的典範、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實業家。詹正田董事長素來樂善好施,個人設立進賢社會福利基金會,推動社會慈善、從事濟貧扶困、生活用品發放。日前也前來參訪大愛感恩科技,今年寒冬送暖更以大愛感恩環保毛毯做為結緣物資。(攝影者:黃歆瑜)

面對產業全球化,紡拓會除了持續努力讓台灣獨特的機能性紡織品在國際市場展露頭角,並需加強紡織業上、中、下游垂直整合綜效,以深植產業競爭力為主要推動方向。新任舵手們另有一項重要的特質:均是社會企業的典範、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實業家。詹董事長素來樂善好施,個人設立進賢社會福利基金會,推動社會慈善、從事濟貧扶困、生活用品發放。今年寒冬送暖更以大愛感恩環保毛毯做為結緣物資。台元紡織刻正積極與大愛感恩合作、利用環保回收寶特瓶再生之布料開發襯衫織品。佳和實業也與大愛感恩合作、投入環保材質布種應用開發。大愛感恩黃華德董事長號召其他產業共五人來成立大愛感恩科技,藉由有形的綠色環保科技再生終端產品來推廣環境教育及回饋社會,最終達到   證嚴上人 " 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難 " 的願景。

圖說: 大愛感恩黃華德董事長號召其他產業共五人來成立大愛感恩科技,藉由有形的綠色環保科技再生終端產品來推廣環境教育及回饋社會,最終達到   證嚴上人 " 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難 " 的願景。黃董事長近期亦參與菲律賓賑災,發放賑災毛毯給災民。(攝影者:黃筱哲,轉載自慈濟映像新聞)

《天下》雜誌創辦人殷允芃女士及專刊總編輯蕭錦綿女士曾以媒體人的角色,向 證嚴上人提問社會關心的多項問題。證嚴上人表示:「人生無分貧富,只要心受啟發、受觸動,就能擁有輕安快樂的心靈財富,成為『富中之富』或『貧中之富』人。」期許社會上事業有成而樂於奉獻的企業家,腳踏實地、做應當做的事,並能帶動起人心真誠之愛,不同宗教間彼此和合,世界即能充滿希望。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回收資源變愛心 提升社福軟硬體


智利慈濟志工,為了護地球,在當地很用心推廣環保回收。還把環保回收的錢用來捐贈物資給需要的單位。第四次捐贈對象是「青少年基督教育中心」,準備了六部電腦、兩部筆記型電腦,幫助中輟生能重返校園。

合掌祝福,慈濟志工把愛心,灑播到青少年基督教育中心。

慈濟志工 吳惠蘭:「很感謝(證嚴)上人提倡環保回收,今天就是因為環保回收的錢,所以我們來做第四次的捐贈活動。」

慈濟志工 陳淑真:「我們今天捐贈的項目是,六台電腦 還有二台手提電腦,希望這些中輟學生,在學習上能夠更上一層樓。」

藉著慈濟人有著吉祥月感恩祈福的觀念,人文氣息,讓人難忘。

重返校園計畫負責人 伊莎貝爾:「第一次遇到 收捐贈品時,有如此莊嚴尊重的儀式,令我們感動不已。」

捐贈學生所需,以誠以情,志工也為了鼓勵人人茹素造福,準備素食餐點共享。

真善美志工 謝楨祥 吳惠蘭 許哲彰 智利報導

Read more

校園環保締清流 助學計畫育菩提


獨立中學,是馬來西亞獨特的教育體制,學校的經費除了學生本身所繳交的學費以外,每年都得面對赤字,故而龐大的經費還得靠全馬社會人士的捐助。在馬六甲,慈濟志工得知一所獨立中學「培風中學」基金不足的困境後,前往學校了解情況,並啟動培風助學計畫,補助13位高中部學生全年的學費,讓他們能夠安心就學。

這是一直以來,慈濟在培風中學推動的環保運動,而今年初,雙方合作更進一步,慈濟啟動培風中學助學計畫,因為這一所學校面臨困境。

慈濟志工 蘇美貞:「我們剛好有看到報章有寫說,培風中學在助學金發放這方面是有點資金的吃緊,所以我就很主動的打電話給學校,我們一共認養了13位學生。」

認養在這裡,還有不同的意義。培風中學助學生,投入慈濟環保。

培風中學學生 蔡溫妮:「覺得有意義,就是可以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的地球啊!」

曾志全,是慈濟助學生之一,熱心如他,照顧行動不便的同學六年,今年拿到培風中學的服務精神獎,而他是這麼看慈濟環保的。

培風中學學生 曾志全:「因為我是(接)受助學金的嘛,因為是慈濟支持我們的,所以慈濟幫助我們,我們也要幫助回他們。」

培風中學老師 陳家仁:「培養學生不只是在學業上,然後也是在他的人格方面的塑造。」

暫時把課業放下,做環保的身影,個個認真。

饒于潤 鍾健明 楊安祥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綠色創新行大愛 社會責任一肩擔

圖說: 今年8月大愛感恩再度參加2014年(第四屆)『台灣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獎』評選。本屆為因應國際永續企業發展趨勢,共規劃七個獎項。其中,大愛感恩入圍「產品創新獎」初選,並於9月2日接受複選-企業現場訪視評核,評審委員之訪查重點在於CSR精神導入、CSR方案實踐、企業主與方案推動人員面談等相關事項訪查。(攝影者:許育仁)一般人談到企業存在目的首先想到的就是「追求利潤」。民國18年底公布的《公司法》第1條規定:「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依照公司法組織、登記、成立之社團法人。」對於現代經理人而言,企業的目的,在於更廣泛的負起商業運作裡對其利害關係人的責任。企業的利害關係人,根據與企業關係的遠近,分為主要利害關係人,例如員工、投資者、消費者等;次要利害關係人,如環境、社會大眾,以至於全體人民都是。大愛感恩科技的發起,源自於一群肩負社會責任的實業家們,思索著如何運用科技的力量、與環保菩薩們愛心接力,將放錯地方的資源回收、裁織成大愛法喜服、低碳生活用品。

在綠色創新的概念下,大愛感恩年年持續努力不懈,審視從創立以來發揮企業社會責任的歷程外界所給予大愛感恩的肯定,包括榮獲2011年工業局『台灣企業誠信』;《遠見雜誌》2011年『社會責任』-公益推動類首獎、2012年『台灣企業創新力』2013年(第3屆)『台灣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獎』-「環境保護與綠色研發組」優勝獎;2014年《天下雜誌》『天下企業公民獎』-中堅企業組及新秀獎首獎。這一些鼓勵無不化成大愛感恩實踐『續物命、造福慧』的動力,『與地球共生息』百尺竿頭、更需努力。

圖說: 設計總監洪若岑師姊特別針對大愛感恩傳薪系列服飾為評審們進行導覽,吋紗尺衣、一絲半縷,處處可見設計師深入體會環保菩薩長情善念,期盼一件件傳薪服飾就是一顆善的種子,轉化成感恩祝福、灑淨人間祥和。(攝影者:許育仁)今年8月大愛感恩再度參加2014年(第四屆)『台灣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獎』評選。本屆為因應國際永續企業發展趨勢,共規劃七個獎項。其中,大愛感恩入圍「產品創新獎」初選,並於9月2日接受複選-企業現場訪視評核,評審委員之訪查重點在於CSR精神導入、CSR方案實踐、企業主與方案推動人員面談等相關事項訪查。設計總監洪若岑師姊特別針對大愛感恩傳薪系列服飾為評審們進行導覽,吋紗尺衣、一絲半縷,處處可見設計師深入體會環保菩薩長情善念,期盼一件件傳薪服飾就是一顆善的種子,轉化成感恩祝福、灑淨人間祥和。

圖說: 「產品創新獎」的目的在評選「運用創新思維,減少產品中的有害物質,並降低消費者使用階段能資源的耗用,增加產品中添加的再生料或提高產品終期回收率,增加市場上綠色消費選擇。」之優良企業,大愛感恩的原料回收寶特瓶購自慈濟環保站,經過環保菩薩加以細心清洗、分類、整理,讓大愛感恩織品擁有『綠白淨心、灰色包容、黑色莊重』等特點,不但有437項產品獲MIT標章認證、並連續三屆獲台灣精品獎肯定,更讓【灰色環保賑災毛毯】取得全亞洲第一家環保rPET再製產品「搖籃到搖籃銀級認證CM」。(攝影者:許育仁)「產品創新獎」的目的在評選「運用創新思維,減少產品中的有害物質,並降低消費者使用階段能資源的耗用,增加產品中添加的再生料或提高產品終期回收率,增加市場上綠色消費選擇。」之優良企業,大愛感恩的原料回收寶特瓶購自慈濟環保站,經過環保菩薩加以細心清洗、分類、整理,讓大愛感恩織品擁有『綠白淨心、灰色包容、黑色莊重』等特點,不但有437項產品獲MIT標章認證、並連續三屆獲台灣精品獎肯定,更讓【灰色環保賑災毛毯】取得全亞洲第一家環保rPET再製產品「搖籃到搖籃銀級認證CM」。

證嚴上人慈示:「對的事情,做就對了。」大愛感恩自許在企業社會責任與環保教育是責無旁貸,更期待朝多元跨界去推廣,希望能廣邀產官學研,落實永續循環,引領綠色創新心時尚。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綠色創新行大愛 社會責任一肩擔

圖說: 今年8月大愛感恩再度參加2014年(第四屆)『台灣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獎』評選。本屆為因應國際永續企業發展趨勢,共規劃七個獎項。其中,大愛感恩入圍「產品創新獎」初選,並於9月2日接受複選-企業現場訪視評核,評審委員之訪查重點在於CSR精神導入、CSR方案實踐、企業主與方案推動人員面談等相關事項訪查。(攝影者:許育仁)一般人談到企業存在目的首先想到的就是「追求利潤」。民國18年底公布的《公司法》第1條規定:「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依照公司法組織、登記、成立之社團法人。」對於現代經理人而言,企業的目的,在於更廣泛的負起商業運作裡對其利害關係人的責任。企業的利害關係人,根據與企業關係的遠近,分為主要利害關係人,例如員工、投資者、消費者等;次要利害關係人,如環境、社會大眾,以至於全體人民都是。大愛感恩科技的發起,源自於一群肩負社會責任的實業家們,思索著如何運用科技的力量、與環保菩薩們愛心接力,將放錯地方的資源回收、裁織成大愛法喜服、低碳生活用品。

在綠色創新的概念下,大愛感恩年年持續努力不懈,審視從創立以來發揮企業社會責任的歷程外界所給予大愛感恩的肯定,包括榮獲2011年工業局『台灣企業誠信』;《遠見雜誌》2011年『社會責任』-公益推動類首獎、2012年『台灣企業創新力』2013年(第3屆)『台灣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獎』-「環境保護與綠色研發組」優勝獎;2014年《天下雜誌》『天下企業公民獎』-中堅企業組及新秀獎首獎。這一些鼓勵無不化成大愛感恩實踐『續物命、造福慧』的動力,『與地球共生息』百尺竿頭、更需努力。

圖說: 設計總監洪若岑師姊特別針對大愛感恩傳薪系列服飾為評審們進行導覽,吋紗尺衣、一絲半縷,處處可見設計師深入體會環保菩薩長情善念,期盼一件件傳薪服飾就是一顆善的種子,轉化成感恩祝福、灑淨人間祥和。(攝影者:許育仁)今年8月大愛感恩再度參加2014年(第四屆)『台灣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獎』評選。本屆為因應國際永續企業發展趨勢,共規劃七個獎項。其中,大愛感恩入圍「產品創新獎」初選,並於9月2日接受複選-企業現場訪視評核,評審委員之訪查重點在於CSR精神導入、CSR方案實踐、企業主與方案推動人員面談等相關事項訪查。設計總監洪若岑師姊特別針對大愛感恩傳薪系列服飾為評審們進行導覽,吋紗尺衣、一絲半縷,處處可見設計師深入體會環保菩薩長情善念,期盼一件件傳薪服飾就是一顆善的種子,轉化成感恩祝福、灑淨人間祥和。

圖說: 「產品創新獎」的目的在評選「運用創新思維,減少產品中的有害物質,並降低消費者使用階段能資源的耗用,增加產品中添加的再生料或提高產品終期回收率,增加市場上綠色消費選擇。」之優良企業,大愛感恩的原料回收寶特瓶購自慈濟環保站,經過環保菩薩加以細心清洗、分類、整理,讓大愛感恩織品擁有『綠白淨心、灰色包容、黑色莊重』等特點,不但有437項產品獲MIT標章認證、並連續三屆獲台灣精品獎肯定,更讓【灰色環保賑災毛毯】取得全亞洲第一家環保rPET再製產品「搖籃到搖籃銀級認證CM」。(攝影者:許育仁)「產品創新獎」的目的在評選「運用創新思維,減少產品中的有害物質,並降低消費者使用階段能資源的耗用,增加產品中添加的再生料或提高產品終期回收率,增加市場上綠色消費選擇。」之優良企業,大愛感恩的原料回收寶特瓶購自慈濟環保站,經過環保菩薩加以細心清洗、分類、整理,讓大愛感恩織品擁有『綠白淨心、灰色包容、黑色莊重』等特點,不但有437項產品獲MIT標章認證、並連續三屆獲台灣精品獎肯定,更讓【灰色環保賑災毛毯】取得全亞洲第一家環保rPET再製產品「搖籃到搖籃銀級認證CM」。

證嚴上人慈示:「對的事情,做就對了。」大愛感恩自許在企業社會責任與環保教育是責無旁貸,更期待朝多元跨界去推廣,希望能廣邀產官學研,落實永續循環,引領綠色創新心時尚。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Tuesday, 02 September 2014

草根的力量!號召鄰里響應環保


慈濟志工在中秋節前夕,舉辦台東環保志工聯誼,感恩環保志工的付出,不管是豔陽或是雨天,依然前往環保站,現場也邀約更多社區民眾一起做環保。

用帶動唱,推廣環保的理念,台東慈濟志工舉辦環保聯誼,藉由左鄰右舍的力量,邀請更多社區民眾一起做回收。

為了愛護環境而努力,環保志工不辭辛勞,甚至把環保當使命,為的就是讓地球更乾淨。

環保志工 陳菊蘭:「很喜歡撿環保,出去看到 寶特瓶,乾淨的飲料 那個什麼紙,都撿回來這樣子。」

感恩環保菩薩的付出,人人從生活中,落實清淨在源頭,也希望將環保的觀念,在社區分享、傳遞。

真善美志工 陳信守 施惠珍 宋銘祥 劉玫足 台東報導

Read more

醫學系環保展 慈青推廣延續物命


為了讓環保清流進駐校園,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醫藥大學」的慈青,特地在校內舉辦環保展和素食講座,讓一向忙碌的醫學系師生,關注醫學之餘,也用醫治病患的手呵護大地環境。

大學醫學系,一向是課業最繁忙的科系之一,不過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國際醫藥大學」,卻有不少醫學系師生,參加這一次由慈青籌辦的環保展,親自打造環保手工藝品。

大學生 錢淑貞:「你看不用浪費錢,然後就可以用那些環保(物品),就可以做很多東西,就可以送給人,別人也會感到 你很用心,然後他應該也會很開心。」

大學講師 阿倫庫瑪:「我們時常會錯認這些,溫室效應的資訊和我們無關,因為我們平常是在醫治病患,但我們應該跳出這樣的思維,改變自己的態度,就可以為世界出一分力。」

跳出既有框架,才能改變思維。主辦單位也邀請慈濟人醫會醫師,揭開環境與食物背後的真相。

聽聞肉食生產過程,不僅破壞環境,更會危害人體健康,台下聽眾決定,不能再讓現況惡化。

大學生 林雯靖:「為了要拿到更多的肉,他們還加了這麼多的,不同的(化學)東西進去,在他們吃的東西裡面,我覺得人類其實就很醜陋。」

民眾 徐雪玲:「你會想要孩子將來到妳面前說,爸爸媽媽 我們患上癌症,該怎麼辦嗎,我感到自己被有力說服了,我回到家要把冰箱裡,所有的肉類都丟了,不再用這樣的食物餵食我的孩子,因為我愛他們。」

關注環保議題,響應素食齋戒,醫治病患的手,也能成為保護地球的雙手。


蕭雯穎 羅虢驄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The DA.AI Family Day, Hands-on Experience to Protect the Planet

CAP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one of the core values, as well as origin, of DA.AI Technology. It is with the Tzu Chi environmental promoters’ help in Taiwan that the brand of DA.AI is made possible. Thus, the best way to show our appreciation to these environmental promoters, DA.AI hosted the once a year Family Day, and invited staff, family members, and cooperating partners to join the environmental promoters for once in doing recycling in the Tzu Chi Neihu Recycling Station. (Photo by: Weishao Che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one of the core values, as well as origin, of DA.AI Technology. It is with the Tzu Chi environmental promoters’ help in Taiwan that the brand of DA.AI is made possible. Thus, the best way to show our appreciation to these environmental promoters, DA.AI hosted the once a year Family Day, and invited staff, family members, and cooperating partners to join the environmental promoters for once in doing recycling in the Tzu Chi Neihu Recycling Station.

“Many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moters in the Neihu Recycling Station are over 75 years old, and they come from distanced places all over Taipei city by public transit, and insist on not turning on air condition even under the hot and humid summer of Taiwan. The volunteers here making the DA.AI Eco-Blanket come with happiness, because they know that these blankets will go to people in need in the world.” Through Tzu Chi volunteer Yue Yin’s introduction, the guests not only understood the process of making the eco-blankets, but also the love and dedication behind them that are shipped out of Taiwan together.

CAPTION: With the lead of the company’s co-founders and relative, all guests were separated into three groups, and personally experienced paper, plastic bag, and bottle recycling. Each station involves minor, but important, details in order to separate to the cleanest for the best price. (Photo by: Ken Lin)The main focus of the DA.AI Family Day event is hands-on recycling work. With the lead of the company’s co-founders and relative, all guests were separated into three groups, and personally experienced paper, plastic bag, and bottle recycling. Each station involves minor, but important, details in order to separate to the cleanest for the best price. One of DA.AI’s online fans, Mr. Shu Zhe Jia, shared, “after the hands-on experience, I realized how detail and technique oriented the recycling work is, and how the volunteers have to stand the heat and odor everyday doing the work. I really respect Tzu Chi’s environmental promoters!” Tina Yuan, DA.AI staff Tom Yang’s fiancée, also shared that “the experience today taught me how troubled it is to do recycling, and that we should really reduce using plastic bags to truly achieve clean from the origin idea,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promoters’ workload.”

CAPTION: Under the sun, DA.AI staff and Tzu Chi volunteers working together to recycle mountains of recyclables, categorizing the PET bottles by numbers, which will be further processed afterwards with professional detail work. (Photo by: Ken Lin)The interns of DA.AI Technology also prepared a stage play to present DA.AI’s products, as well as humanistic spirits. Through the characters of DA.AI’s mascots, Loving Puppy and Blessing Kitty, the audiences learned that we should turn A/C to 26-28 degrees, bring our own utensils, take public transits, and use DA.AI’s product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fter all, re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ion lies within everyone’s daily living habit.

“The power to create blessing for the world and all human beings comes from each and every one of us.” DA.AI’s Chairman, Walter Huang, and R&D Manager, Ting Hung, wish that all staff can often walk out of the office and do this type of hands-on recycling work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As DA.AI staff, we should stand together with the environmental promoters on the front line, and we also wish to invite anyone who are willing to protect the land with us, and provide our offspring a clean world.” Let us coexist with the Earth together.

DA.AI Technology, Taipei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