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014
Tuesday, 09 September 2014
佳節後資源暴增 草根菩提忙分類
- Article Details
中秋節過後,回收量明顯增加,在慈濟台中后里環保教育站,志工們一大早就忙著整理回收物,有志工腳剛開完刀不久,就來幫忙,也有志工是帶著家人,一起來環保站,協助做分類。
中秋節隔天一大早,就有民眾帶著空禮盒等回收物,來到環保站。
慈濟志工 蕭閔嬅:「現在剛過完節,人家都比較有一些(回收物)。」
慈濟志工蕭閔嬅,左腳膝蓋才開完刀不久,還是戴著護膝來幫忙,因為過節後,回收量相對增加。
慈濟志工 陳樹木:「禮盒也增加,紙箱、廢紙的部分這都有增加,過節後(回收)量比較多,我們就會再呼籲一下,有時跟組隊長報告一下,跟師兄師姊講一下,都會有比較多人出來護持。」
在醫院擔任藥師的志工吳寶環,雖然下午要上班,早上時間她還是帶著弟弟來做環保,中風的母親也帶來在一旁照料。
慈濟志工 吳寶環:「主要是帶我弟弟啦,我弟弟比較不喜歡出來,就一起出來。」
佳節過後,回收量增加,慈濟志工全家動員,為清淨大地,盡一分心力。
張桂端 楊俊亭 台中報導
Read more桃環保站薰法Learning dharma for peace of mind
- Article Details
Starting at the end of 2013, Taoyuan(桃園) Tzu Chi volunteers have been watching Master Cheng Yen`s Wisdom at Dawn broadcast each morning. As a result, the Jing Si Hall and recycling stations in Taoyuan(桃園) have been turned into gathering points for spiritual practitioners, many of whom have demonstrated much perseverance in their attendance.
從去年底開始,桃園區慈濟志工每天早上薰法香,靜思堂和各個環保站成了眾人聞法的菩薩道場,志工們天天精進不懈怠。 Read more
三重捐髓者聯誼Bone marrow donation is safe
- Article Details
In Taiwan, the annual gathering for Tzu Chi’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donors in Northern Districts recently took place in Sanchong’s Jing Si Hall in New Taipei City. Donors got on stage to share their joy of saving a life and stressed that the donation process is not health damaging at all.
臺灣一年一次的造血幹細胞捐贈者聯誼會,在三重靜思堂舉行,捐髓者上台分享救人一命的歡喜,也來說明了捐贈無損己身,一同陪伴參加的家屬們,更是以他們為榮。 Read more
新山夜間環保An evening recycling point in Malaysia’s Johor Bahru
- Article Details
To celebrate four years of helping to keep the planet clean, Tzu Chi volunteers in Malaysia’s Johor Bahru purchased Jing Si Aphorism volumes for the surrounding community members and the shop owners of an evening recycling point. We will leave you with these images at the end of the show.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a Ai Headlines. Goodbye.
為了慶祝守護環保邁入第四年,馬來西亞新山慈濟志工送上靜思語給商家和社區民眾,用好話再和大家結一分善緣,感恩收看,再會。 Read more
Monday, 08 September 2014
七旬嬤舉手之勞 做環保滿心歡喜
- Article Details
做環保,許多長者都活出了自己的價值。馬來西亞馬六甲一位75歲的社區環保志工朱亞蘭阿嬤,做了4年的環保回收,每個月回收了二十大包左右的瓶瓶罐罐,化為愛心捐給慈濟。同時也影響了鄰居一起做,大家都是以一顆單純的心,幫助窮苦人,也呵護地球的整潔。
環保志工 朱亞蘭:「才丟掉,剛才我們過去,都沒有看到。」
拿著袋子,隨手撿起地上的瓶瓶罐罐,朱亞蘭阿嬤越做環保越開心。
環保志工 朱亞蘭:「沒有去(撿)拾來講,不是一大堆,這邊丟那邊丟。」
以前的朱亞蘭阿嬤是自己賣掉回收物,卻因為被大愛電視台環保志工的故事感動,開始把這一袋袋的回收物化為愛心捐給慈濟,這一做就四年。
環保志工 朱亞蘭:「賣不值得多少錢,我們做到這樣辛苦,做這樣多,都才賣幾塊錢,不要賣啦,不如我們捐給慈濟(做善事)。」
慈濟志工 李仁粦:「我們慈濟,這個環保(日)時候,每個月就來這邊載,那個玻璃瓶是,越收越多、越收越多,就每個月就有整十多、二十包。」
朱亞蘭的女兒 陳銹鳳:「既然這個,我媽媽有這個意念要做,我們不要去反對,人也比較樂觀,這樣看得開這樣。」
環保志工 朱亞蘭:「哦,就是她。」
就連友族鄰居也被她影響,會主動出來做環保。
朱亞蘭鄰居 阿娜嫲:「紙張、寶特瓶、玻璃瓶,我全部都給朱亞蘭阿姨,已經習慣去到那裡,看到環保物就要(撿)拾起。」
環保志工 朱亞蘭:「想到很開心這樣子,給他們還可以拿去,回收再去做東西,這樣不是很好,不會這樣,弄到地球這樣骯髒,保護這個地球。」
環保志工 朱亞蘭:「哦,找到很多了。」
做環保,讓朱亞蘭阿嬤發揮生命良能,也為下一代立下典範。
饒于潤 鍾健明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中秋不燒烤!鄰里推廣環保護地
- Article Details
中秋是華人社會的三大節日,有人大肆慶祝,有人則想到如何在歡度之餘,也兼顧大地。包括台北市的天母地區,以及廈門同安的鳳山社區,中秋前夕、慈濟志工在這兩地同步宣導不烤肉、不製造垃圾,這樣的環保過節觀念,已經獲得許多人認同。
中秋節,不燒烤慶祝,還能做什麼。廈門同安的鳳山社區,想的跟你我不一樣。
志工 陳冬松:「我們在座的父老鄉親,你們有什麼需要,盡可能跟我打個電話,家裡面搜集環保,我可以來幫你們解決這些問題,只要你們願意就行。」
別讓嫦娥笑我們髒,同時也要關心地球的健康,慈濟志工在中秋節前夕推廣環保觀念,民眾普遍都能接受。
民眾 陳玲玲:「平常出門 就少開一下車,就是多騎自行車,還是多走路,平時就是空調,像現在大熱天空調少開一點。」
台北天母的中秋社區慶祝活動,同樣也是以守護大地為訴求,現場有環保酵素製作教學,也有兒童環保變裝比賽,環保意識抬頭,也意外讓海峽兩岸,在中秋節、彼此遙相呼應。
綜合報導
造血細胞傳大愛 髓緣救命道感恩
- Article Details
『隨著前世的因緣,我們相約來到今生,像是奇妙的約定,我們相遇在第六對。因為今生的相遇,千辛萬苦終究無悔,隨著生命的安排,讓愛緣續在這世界。』這首歌詞中敘述著血癌患者,歌頌著生命的奇蹟。白血病即俗稱之『血癌』,是一種談之色變的重大疾病。白血病有多種類別,其中『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復發率高,所以目前一般建議做骨髓移植,以期徹底殺死癌細胞,又能拯救骨髓之造血功能。
然而沒有骨髓庫的時候,很多病人僅能望病興嘆。 證嚴上人一肩擔起醫界的期盼,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立,二十一年來,從無到有,從「零」到突破三十七萬五千筆資料(2013年8 月底止),逐步建立全臺灣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骨髓資料庫。在慈濟志工四處奔走勸捐、勸髓之下,帶動臺灣骨髓捐贈風氣,也發揮濟世救人的精神。
親屬間配對相符機率約為1/4,非親屬配對機率約為一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泰國一名母親為了救兒子,再生一子,不幸次子也得了相同的病,最後一名台灣人同時救了這對兄弟。平均1000名配對者就有33名來自慈濟資料庫,包括土耳其、以色列等國都有患者因台灣人的愛心,生命獲得延續。
時序入秋,月圓人團圓,也正是一年一度的造血幹細胞捐贈者聯誼會活動,在各地分別舉行。這一場三重靜思堂六百多人的相見歡,分享救人的歡喜,捐贈者除了上台分享能救人一命的歡喜,也以自身的健康,來說明『捐髓(造血幹細胞)救人,無損己身』,在場一同參與的家屬們,更是以捐贈者為榮。更特別的是,大愛感恩發起人之一捐贈了一批以環保菩薩回收寶特瓶再製材質之『骨髓捐贈者志工背心』,這一件匯聚環保菩薩愛心的背心,以『物命相續』之大愛、輝映『髓緣相繼』之感恩。在誠摯的祝福與莊嚴隆重的儀式下,這些救人的菩薩不僅是發揮一個人的力量,藉著承接起志工背心,要號召更多的人加入行列,一起把愛傳遞出去。骨髓捐贈者之一林科成師兄分享:「聽到其他分享者的心得,才知道有這麼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一位捐者,捐贈的前一天發現自己懷孕,而沒有人能保證捐者的小孩是否能健康的生產,但是捐者當下說,小孩可以再生,受贈者的生命是不能等的,堅持要完成捐贈手術!聽到時不禁感動落淚。」
『你在天涯、我在海角,不須言語、不求回報。尋尋覓覓,你我深層的記憶,點點滴滴,化作生命的期許。』當我們品味到了生命美好的存在,更值得走入人群、啟發善念、凝聚愛心,用生命走入生命去搶救生命。
註:『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原名『慈濟基金會台灣地區骨髓捐贈資料中心』,1993年10月成立。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造血細胞傳大愛 髓緣救命道感恩
- Article Details
『隨著前世的因緣,我們相約來到今生,像是奇妙的約定,我們相遇在第六對。因為今生的相遇,千辛萬苦終究無悔,隨著生命的安排,讓愛緣續在這世界。』這首歌詞中敘述著血癌患者,歌頌著生命的奇蹟。白血病即俗稱之『血癌』,是一種談之色變的重大疾病。白血病有多種類別,其中『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復發率高,所以目前一般建議做骨髓移植,以期徹底殺死癌細胞,又能拯救骨髓之造血功能。
然而沒有骨髓庫的時候,很多病人僅能望病興嘆。 證嚴上人一肩擔起醫界的期盼,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立,二十一年來,從無到有,從「零」到突破三十七萬五千筆資料(2013年8 月底止),逐步建立全臺灣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骨髓資料庫。在慈濟志工四處奔走勸捐、勸髓之下,帶動臺灣骨髓捐贈風氣,也發揮濟世救人的精神。
親屬間配對相符機率約為1/4,非親屬配對機率約為一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泰國一名母親為了救兒子,再生一子,不幸次子也得了相同的病,最後一名台灣人同時救了這對兄弟。平均1000名配對者就有33名來自慈濟資料庫,包括土耳其、以色列等國都有患者因台灣人的愛心,生命獲得延續。
時序入秋,月圓人團圓,也正是一年一度的造血幹細胞捐贈者聯誼會活動,在各地分別舉行。這一場三重靜思堂六百多人的相見歡,分享救人的歡喜,捐贈者除了上台分享能救人一命的歡喜,也以自身的健康,來說明『捐髓(造血幹細胞)救人,無損己身』,在場一同參與的家屬們,更是以捐贈者為榮。更特別的是,大愛感恩發起人之一捐贈了一批以環保菩薩回收寶特瓶再製材質之『骨髓捐贈者志工背心』,這一件匯聚環保菩薩愛心的背心,以『物命相續』之大愛、輝映『髓緣相繼』之感恩。在誠摯的祝福與莊嚴隆重的儀式下,這些救人的菩薩不僅是發揮一個人的力量,藉著承接起志工背心,要號召更多的人加入行列,一起把愛傳遞出去。骨髓捐贈者之一林科成師兄分享:「聽到其他分享者的心得,才知道有這麼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一位捐者,捐贈的前一天發現自己懷孕,而沒有人能保證捐者的小孩是否能健康的生產,但是捐者當下說,小孩可以再生,受贈者的生命是不能等的,堅持要完成捐贈手術!聽到時不禁感動落淚。」
『你在天涯、我在海角,不須言語、不求回報。尋尋覓覓,你我深層的記憶,點點滴滴,化作生命的期許。』當我們品味到了生命美好的存在,更值得走入人群、啟發善念、凝聚愛心,用生命走入生命去搶救生命。
註:『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原名『慈濟基金會台灣地區骨髓捐贈資料中心』,1993年10月成立。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Sunday, 07 September 2014
做環保無假期 老菩薩情比姊妹深
- Article Details
中秋三天連假,今天已經是第二天,許多人趁著難得假日出遊玩樂。而全台許多慈濟環保站,像是關渡環保站,同樣是熱鬧滾滾,因為不少銀髮族志工,心心念念都是想著環保,尤其是因為放假,回收量大增,一天不做,就會堆積如山。而中秋佳節,能在這個像輕安居的環保站,和一群多年來的好姐妹,一起做環保歡度中秋,也是他們最快樂的事。
邊做邊聊,因為環保站,兩人成了好姊妹。相差四歲,年紀都超過70,環保資歷,更在十年以上,天天做環保,天天好心情,連中秋連假,也捨不得休息。
環保志工 陳春蘭:「(做環保)不曾在休息的,就算休息的話,也是因為偶而要去看醫生。」
環保志工 蔡寶玉:「我到今年六月,剛好(做環保)滿13年,我就都是一直做,沒來心都會很難過。」
用剪刀,俐落拔除封條上的細針,詹枝花阿嬤,家住陽明山,已經83歲,每天坐公車轉捷運,一個小時才到環保站,一做就是五年多。
環保志工 詹枝花:「就算休息也一樣待在家,來這邊也一樣是在(過中秋),白天來這(做環保)聊天,晚上再回家去賞月。」
年輕人放假去,慈濟關渡環保站,中秋 卻不打烊,銀髮環保志工,依然堅守崗位,默默為大地付出,天天如一日。
蕭志傑 李建寬台北報導
Read more合作開發急難救助 環保能源紡織品
- Article Details
全球將面臨能源耗竭,各先進國家無不投入替代能源之新技術發展。而在替代能源中,唯有太陽能產業具無汙染且長時效性之優點。然而,要使環保能源走入民生用途,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使用太陽能電池結合儲能系統於紡織品,意即將環保紡織品與綠色能源結合為一體,提供人們在戶外活動或救災時的能源便利性。
大愛感恩科技於8月5日通過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執行之「協助中小企業申請中央資源及辦理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簡稱「台北市地方型SBIR」,藉由與紡織所能源紡織品組第一次的專案合作,建立一個結合回收資源及再生能源的愛心接力服務平台,從環保站的回收資源、合作夥伴的愛心接力製造出結合回收資源及再生能源的急難救助紡織品、使用者的支持,到所有盈餘回饋慈善及國內外賑災,環環相扣形成一個永續的服務平台。使用軟性太陽能電池所產生之電力儲存於軟性儲能系統中,經由可撓式超級電容提升儲能效率10~20%,通過使用環保LED紗線模組,作為提供警示之光源,再藉由大愛感恩科技所發展的再生紡織原料包括環保再生酯粒、環保聚酯纖維、環保布料等,製成多項環保能源緊急救難系列產品,如太陽能LED登機箱、背包、外套、及識別證,是謂從發電端(環保能源)→儲能端(軟性儲能系統)→產品端(能源環保紡織品)都納入環保考量,為節能減碳貢獻一份自我心力,真正地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將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
近來台灣災害事故頻傳,如六月的空難及七月的高雄石化氣爆,造成人心惶惶,也讓許多罹患者的家屬傷痛不已。合作夥伴紡織所林明志博士、潘冠廷博士及林鴻儒研究員表示,受災地區需要很多的資源協助,而慈悲科技如果可以協助國軍,或是民生團體,這樣對於勘災、賑災工作來說是非常有動力的。而這次的合作案將會是有志之士攜手共同實踐一個大愛眾生、感恩大地、人文科技之理想世界所邁出的的第一步。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