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31 July 2014

北吉祥愛灑+新北消防愛灑Burning joss paper bad for planet


In Taiwan`s Taipei and New Taipei City, Tzu Chi volutneers educate members of the public and firefighters on the correct way to observe the seventh lunar month and go vegetarian to protect Mother Earth. 
在臺灣北市和新北市慈濟志工,向大眾和消防人員傳達七月吉祥月的意義,以及不燒紙錢、保護地球的理念。 

Read more

NGO台灣經驗記者團 大愛人文真感動

圖說: NGO台灣經驗國際記者團,來自宏都拉斯、巴拉圭、多明尼加、尼加拉瓜、越南、帛琉等國家媒體的主編/發行人/記者等六位代表,為更深入了解慈濟,在外交部安排之下,參觀慈濟關渡環保站、大愛台和大愛感恩科技等志業體,期望了解慈濟NGO團體如何從台灣發芽,進而推廣、發揚光大。(攝影者:邱浩喆)NGO台灣經驗國際記者團,7月22日至7月27日來台參訪。這個國際媒體團成員主要來自宏都拉斯、巴拉圭、多明尼加、尼加拉瓜、越南、帛琉等國家媒體的主編/發行人/記者等六位代表,為更深入了解慈濟,在外交部安排之下,參觀慈濟關渡環保站、大愛台和大愛感恩科技等志業體,期望了解慈濟NGO團體如何從台灣發芽,進而推廣、發揚光大。

大愛感恩科技因今年入圍第一屆總統創新獎,而受到國際媒體團的矚目。把握此次貴賓參訪機會,大愛感恩分享慈濟精神和環保人文理念。從美國留學歸國的慈濟委員師姊陳意容博士及從加拿大留學歸國的慈青學長也是慈誠的楊竣翔師兄,用流利的英語為來訪貴賓說明大愛感恩科技的源起、環保再生產品的生命力,以及研發實驗室的使命,只聽到貴賓們讚歎連連。

圖說:帛琉「帛琉報」創辦兼發行人Moses Y. Uludong (烏祿東,右三)表示像大愛感恩這樣的公司從沒見過,覺得很有吸引力,這環保科技更是令人驚艷。從單純一念慈善,延伸到全球開枝扇葉,烏祿東認同 證嚴上人以及其理念,真心希望這些理念影響到全球各國,尤其是鄰近的亞洲與大洋洲國家。(攝影者:邱浩喆)尼加拉瓜「新報」特刊記者 奧麗薇 (Daniela Abascal Olivas) 認為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織品非常有設計感,也很注重功能性,「請購大愛感恩不僅僅是一件衣服,因為背後還有一群默默付出的人品典範」她更表示:「大愛感恩真的很神奇,可以化垃圾為這麼典雅的產品。」製造過程很有趣、也難以置信,譬如說:綠色產品來自於原綠色寶特瓶,而且原本是硬梆梆的寶特瓶,製成衣服後很柔軟、很舒服。她更覺得這一切神奇的產品,也很適合推薦別人請購,不只是請購一件新衣,而是一件環保回收資源再製的新衣。因為有全台近二十萬名定期/不定期的環保菩薩單純愛護地球的心念及細心分類、在此無私的平台上有愛心/專業的合作夥伴愛心接力,才能呈現出富有環保人文的大愛產品,對於這背後人文更是感動。

帛琉「帛琉報」創辦兼發行人 烏祿東(Moses Y. Uludong)則說:「帛琉雖然有一個實行五年左右的回收計畫,但僅於回收塑膠袋,賣到其他國家製成一些產品。像大愛感恩科技這樣的公司從沒見過,覺得很有吸引力。」他更表示: 這些環保科技真令人驚艷。從單純一念慈善,延伸到全球開枝扇葉,烏祿東認同 證嚴上人以及其理念,並真心希望能將這些理念影響到全球各國,尤其是鄰近的亞洲與大洋洲國家。慈濟從最初的慈善開始,擴及到醫療、教育和人文四大志業,身為慈濟志業體的一份子,大愛感恩科技期許承擔傳法者、說法者的角色,向海內外推廣並發揚慈濟的人文精神。

附註: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一詞的出現,約莫於19世紀,最初為國際間的民間會議機制及其常設機構,而後發展為具民間性與志願性獨立於政府及政府間國際組織。慈濟全球性的救援行動,從關懷台灣本土出發,發展為具國際宏觀視野的全方位人道關懷,足跡橫跨歐、美、亞、非、大洋洲等五大洲,在2003年12月,以「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之名,正式成為聯合國非政府組織(NGO) 團體會員中的一員,堪稱全台灣最大的非政府組織及佛教團體。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

NGO台灣經驗記者團 大愛人文真感動

圖說: NGO台灣經驗國際記者團,來自宏都拉斯、巴拉圭、多明尼加、尼加拉瓜、越南、帛琉等國家媒體的主編/發行人/記者等六位代表,為更深入了解慈濟,在外交部安排之下,參觀慈濟關渡環保站、大愛台和大愛感恩科技等志業體,期望了解慈濟NGO團體如何從台灣發芽,進而推廣、發揚光大。(攝影者:邱浩喆)NGO台灣經驗國際記者團,7月22日至7月27日來台參訪。這個國際媒體團成員主要來自宏都拉斯、巴拉圭、多明尼加、尼加拉瓜、越南、帛琉等國家媒體的主編/發行人/記者等六位代表,為更深入了解慈濟,在外交部安排之下,參觀慈濟關渡環保站、大愛台和大愛感恩科技等志業體,期望了解慈濟NGO團體如何從台灣發芽,進而推廣、發揚光大。

大愛感恩科技因今年入圍第一屆總統創新獎,而受到國際媒體團的矚目。把握此次貴賓參訪機會,大愛感恩分享慈濟精神和環保人文理念。從美國留學歸國的慈濟委員師姊陳意容博士及從加拿大留學歸國的慈青學長也是慈誠的楊竣翔師兄,用流利的英語為來訪貴賓說明大愛感恩科技的源起、環保再生產品的生命力,以及研發實驗室的使命,只聽到貴賓們讚歎連連。

圖說:帛琉「帛琉報」創辦兼發行人Moses Y. Uludong (烏祿東,右三)表示像大愛感恩這樣的公司從沒見過,覺得很有吸引力,這環保科技更是令人驚艷。從單純一念慈善,延伸到全球開枝扇葉,烏祿東認同 證嚴上人以及其理念,真心希望這些理念影響到全球各國,尤其是鄰近的亞洲與大洋洲國家。(攝影者:邱浩喆)尼加拉瓜「新報」特刊記者 奧麗薇 (Daniela Abascal Olivas) 認為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織品非常有設計感,也很注重功能性,「請購大愛感恩不僅僅是一件衣服,因為背後還有一群默默付出的人品典範」她更表示:「大愛感恩真的很神奇,可以化垃圾為這麼典雅的產品。」製造過程很有趣、也難以置信,譬如說:綠色產品來自於原綠色寶特瓶,而且原本是硬梆梆的寶特瓶,製成衣服後很柔軟、很舒服。她更覺得這一切神奇的產品,也很適合推薦別人請購,不只是請購一件新衣,而是一件環保回收資源再製的新衣。因為有全台近二十萬名定期/不定期的環保菩薩單純愛護地球的心念及細心分類、在此無私的平台上有愛心/專業的合作夥伴愛心接力,才能呈現出富有環保人文的大愛產品,對於這背後人文更是感動。

帛琉「帛琉報」創辦兼發行人 烏祿東(Moses Y. Uludong)則說:「帛琉雖然有一個實行五年左右的回收計畫,但僅於回收塑膠袋,賣到其他國家製成一些產品。像大愛感恩科技這樣的公司從沒見過,覺得很有吸引力。」他更表示: 這些環保科技真令人驚艷。從單純一念慈善,延伸到全球開枝扇葉,烏祿東認同 證嚴上人以及其理念,並真心希望能將這些理念影響到全球各國,尤其是鄰近的亞洲與大洋洲國家。慈濟從最初的慈善開始,擴及到醫療、教育和人文四大志業,身為慈濟志業體的一份子,大愛感恩科技期許承擔傳法者、說法者的角色,向海內外推廣並發揚慈濟的人文精神。

附註: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一詞的出現,約莫於19世紀,最初為國際間的民間會議機制及其常設機構,而後發展為具民間性與志願性獨立於政府及政府間國際組織。慈濟全球性的救援行動,從關懷台灣本土出發,發展為具國際宏觀視野的全方位人道關懷,足跡橫跨歐、美、亞、非、大洋洲等五大洲,在2003年12月,以「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之名,正式成為聯合國非政府組織(NGO) 團體會員中的一員,堪稱全台灣最大的非政府組織及佛教團體。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巴拉圭暴雨水患 數萬人撤離家園


南美洲國家,巴拉圭首都亞松森,在6月初發生嚴重水患,造成數萬人被迫撤離家園,救災行動持續進行。對於慈濟基金會,在水患災區發放救濟物資,台灣駐巴拉圭大使館,在今天(30號)下午的茶會活動上,表達深切感激。

六月初的連日豪雨,造成巴拉圭河水上漲,嚴重水患,讓首都亞松森,生活陷入困境。

慈濟志工:「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毛毯,更希望大家能早日脫離困境。」

慈濟志工日前到災區,進行小規模的物資發放,並居家訪視,關懷受災民眾,救災行動持續,在8月初,將有大型發放活動。

慈濟志工 張漢生:「這一次發放主要的對象, 也是中央省的災民,1千到1千5百(位)是我們,概估的災民(發放人數)。」

巴拉圭駐華大使秘書 艾蒂佳:「 友誼是存在人類心中的,一種珍貴情感。」

而七月30號,是國際友誼日,巴拉圭大使館,舉行茶會,提倡和平文化交流。駐華大使柏馬紹,則在上周六,回到巴拉圭水患災區,加入慈濟志工的救災行列。

巴拉圭駐華大使祕書 艾蒂佳:「(柏馬紹大使)在電話中表示, 非常感恩慈濟,對巴拉圭災民的救助。」

賑災腳步不停歇,期盼受災民眾,早日脫離困境,走出水患陰霾。

周思妤 李俊葳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正思惟破除迷信 悲愍心護惜生靈


七月吉祥月,桃園慈濟志工分別在新屋鄉及桃園市,舉辦多場祈福會和宣導活動,向社區民眾提倡拜拜不殺生,齋戒茹素及環保的理念。

打掃 場布,暑假期間的新屋國小禮堂,居然會這麼熱鬧,原來是慈濟志工要在這裡,舉辦祈福會,希望向民眾宣導吉祥月的正信觀念。

往年新屋社區的吉祥月活動,都是在晚上舉行,活動結束後,往往都已超過長輩們平常就寢的時間,因此志工今年將祈福會改在白天時段,慈濟志工黃國榮,也分享自己由葷轉素的心路歷程。

慈濟志工 黃國榮:「以前的我 一餐沒有肉絕對不行,我認為吃素一定很沒力,那現在回想起來 不然,牛吃草有沒有力 有吧,那牛好像也沒有吃肉吧,很有力 對不對 ,所以以前我們的觀念都錯了,認為說要吃魚吃肉才有力量。」

民眾 沈桂林:「因為平常都吃這麼多年的肉,一下子要改 可能也不太容易,不過會試著啦,就咬一下自己的拳頭,知道動物其實也是跟我們一樣,很痛的 而且牠們面對刀子,一定會非常地可怕,所以我還是要改(吃素)吧 !」

利用吉祥月,慈濟志工努力推廣齋戒和環保,一日五善,要怎麼做才能達成,里長邀約社區居民,將五省落實家中,讓環保成為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

里長 汝志超:「希望我們今天回去之後,你從前沒有做到的,你今天回去就開始(做),尤其是這個夏天,記得一定要拔掉插頭 。」

慈濟志工 范美蓮 :「省水 還要帶環保餐具, 還有 這些每天都做到, 一天才能夠省多少,1.53公斤的碳。」

面對全球不斷發生的天災人禍,與其求神拜佛,不如清淨在源頭,從自身做起,也為天下眾生祈福。


真善美志工 桃園報導

Read more

Bringing Compassion to Everywhere Covered by Blue and White

CAPTION: DA.AI’s Compassionate Blue Series, such as the two hand and shoulder bags, all perfectly combine elegant design with great functionality. (Photo by: DA.AI Technology Co., Ltd.)“When the heart maps out the world, love is non-stop across the planet. Wherever we look up, we can see blue sky and white cloud, just like wherever disaster appears, we can see Tzu Chi volunteers with their signature blue and white uniform. The world calls them the “Blue Angel” for this very reason.” With Great Love and compassionate heart, Tzu Chi volunteers walks into disastrous places while everyone tries to get out, and contribute comfort to the victim and needy. Throughout the process, these “Blue Angels” also purify their own hearts and understand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once again.

Inheriting the blue color, DA.AI designed a series of product with Tzu Chi’s signature navy blue, including shoulder bag, handbag, hand carry bag, tablet cover, and pants, all made out of DA.AI’s 100% recycled PET material to both revive resource and avoid pollution. The eco-friendly products not only communicates the importance to product our environment, but also are functional. For example, the bags are all designed with user friendly pockets, convenient for normal daily items, such as cellular phone. Also, the Magical Blue Pants finds the perfect balance between water resistance and breathability, and is easy to clean and dry. The design simplicity of these products represents Tzu Chi’s elegance image and the humanism spirit of the group.

CAPTION: The Blessing & Wisdom Hang Carrying Bag emits traditional virtue with its simplicity, while the Jing Si Aphorism tag brings auspicious blessing to ourselves as well as others. (Photo by: DA.AI Technology Co., Ltd.)“To love the land, is to love all living beings.” What is your main concern when choosing daily necessities from the mass market? Perhaps letting go of the obsessions and intention to compete with others, choosing an eco-friendly product to show the world-loving characteristic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love the planet as well as yourselves.

DA.AI Reporter, Ivy Chou, Taipei Read more

昆士蘭大使樂學習 大愛闡述環保人文情

圖說:澳洲昆士蘭駐台辦事處代表柏強先生(右2)因為與陳世芳師姑(左3)的因緣,促成此次的參訪,柏強先生用”You don’t make money, but you feel happy.”貼切表達環保菩薩愛護地球的心。 (攝影者:邱浩喆)今(103)年浴佛節前夕,澳洲昆士蘭駐台辦事處代表柏強先生與友人到中正紀念堂參觀,看到慈濟志工正在用心布置會場,十分好奇,遂上前詢問,因此與慈濟志工陳世芳師姊結下善緣。

由於深深認同慈濟環保理念,陳世芳師姊與其同修蔡豐賜師兄(人援會資訊組/神基電腦董事長),年初在桃園平鎮捐地做環保,成立新安環保站,讓環保和愛心落實。在陳世芳師姊的接引下,柏強先生開始接觸慈濟,除了對 證嚴法師為眾生所做的一切深感敬佩。因為聽聞五位實業家秉持『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的精神,致力開發以寶特瓶回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希望能更瞭解大愛感恩環保再生織品的原由與製程,在陳世芳師姊陪同下,柏強先生前來大愛感恩內湖低碳生活館參訪。


圖說:柏強先生手中握著的淨水傘是由大愛感恩科技與工研院合作研發,將淨水傘展開吊掛於屋簷下,可將雨水淨化為飲用水,讓災民與救災人員有乾淨的水可飲用。(攝影者:邱浩喆) 柏強先生分享:「在澳洲有Clean Up Australia Day (澳洲清潔日),透過社區環境的清潔,對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但是臺灣的愛心環保做得更好,尤其是慈濟環保菩薩懷著”You don’t make money, but you feel happy.”的心愛護地球,讓人感動。」

『回收好,不用更好』是敬天愛地、疼惜地球的表現,大愛感恩對自我的期許不僅僅是鼓勵大家環保回收、購買環保織品,誠如 柏強先生的稱讚:「大愛感恩的理念以及所做的事,已超出所有品牌的行銷,所推廣的不僅是生活的環保從自身做起,更是心靈的環保來淨化人心。」大愛感恩希望透過一年超過300場的愛灑分享與近五十場國內展覽的推廣/宣導,在每個人的心中種下一顆綠色環保的種子,『與地球共生息』。

圖說:柏強先生參觀完低碳生活概念館,稱讚:「大愛感恩的理念以及所做的事,已超出所有品牌的行銷,所推廣的不僅是生活的環保從自身做起,更是心靈的環保來淨化人心。」(攝影者:邱浩喆)大愛感恩科技 周怡婷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昆士蘭大使樂學習 大愛闡述環保人文情

圖說:澳洲昆士蘭駐台辦事處代表柏強先生(右2)因為與陳世芳師姑(左3)的因緣,促成此次的參訪,柏強先生用”You don’t make money, but you feel happy.”貼切表達環保菩薩愛護地球的心。 (攝影者:邱浩喆)今(103)年浴佛節前夕,澳洲昆士蘭駐台辦事處代表柏強先生與友人到中正紀念堂參觀,看到慈濟志工正在用心布置會場,十分好奇,遂上前詢問,因此與慈濟志工陳世芳師姊結下善緣。

由於深深認同慈濟環保理念,陳世芳師姊與其同修蔡豐賜師兄(人援會資訊組/神基電腦董事長),年初在桃園平鎮捐地做環保,成立新安環保站,讓環保和愛心落實。在陳世芳師姊的接引下,柏強先生開始接觸慈濟,除了對 證嚴法師為眾生所做的一切深感敬佩。因為聽聞五位實業家秉持『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的精神,致力開發以寶特瓶回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希望能更瞭解大愛感恩環保再生織品的原由與製程,在陳世芳師姊陪同下,柏強先生前來大愛感恩內湖低碳生活館參訪。


圖說:柏強先生手中握著的淨水傘是由大愛感恩科技與工研院合作研發,將淨水傘展開吊掛於屋簷下,可將雨水淨化為飲用水,讓災民與救災人員有乾淨的水可飲用。(攝影者:邱浩喆) 柏強先生分享:「在澳洲有Clean Up Australia Day (澳洲清潔日),透過社區環境的清潔,對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但是臺灣的愛心環保做得更好,尤其是慈濟環保菩薩懷著”You don’t make money, but you feel happy.”的心愛護地球,讓人感動。」

『回收好,不用更好』是敬天愛地、疼惜地球的表現,大愛感恩對自我的期許不僅僅是鼓勵大家環保回收、購買環保織品,誠如 柏強先生的稱讚:「大愛感恩的理念以及所做的事,已超出所有品牌的行銷,所推廣的不僅是生活的環保從自身做起,更是心靈的環保來淨化人心。」大愛感恩希望透過一年超過300場的愛灑分享與近五十場國內展覽的推廣/宣導,在每個人的心中種下一顆綠色環保的種子,『與地球共生息』。

圖說:柏強先生參觀完低碳生活概念館,稱讚:「大愛感恩的理念以及所做的事,已超出所有品牌的行銷,所推廣的不僅是生活的環保從自身做起,更是心靈的環保來淨化人心。」(攝影者:邱浩喆)大愛感恩科技 周怡婷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