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014
Saturday, 10 May 2014
沉香薰法傳善念 呵護大地展人文
- Article Details
以“和諧慈善事業,創新產業發展”為主題的2014第六屆中國深圳國際佛事用品暨沉香文化展覽會,已於5月7日在深圳會展中心盛大展出,展會將連續舉行四天,將帶給深圳市民一場佛教文化交流盛會。
大愛感恩科技感恩如此好因緣,受到深圳當地慈濟會所熱情邀約,是繼廈門和福州後,參與第三個大陸地區的佛事展,意義非凡。本屆佛事展適逢「釋迦牟尼聖誕日」,慈濟基金會與當地組委會聯合舉辦大型「萬人浴佛」活動,吸引了無數會眾共襄盛舉。莊嚴的浴佛活動感動在場無數民眾,活動結束後許多會眾紛紛留在原地表達想更了解慈濟。
每每參展,慈濟志工們總是付出無所求的主動提出要求願意協助,讓慈濟志業體參展時能夠順利圓滿。此次協助大愛感恩科技推廣的志工-林少玲師姊,認識慈濟兩三年的時間了,直到一年前才開始正式投入慈濟志工行列。少玲師姊認為慈濟不僅是教育參加的人,特別是親子之間的互動,有一次帶著家裡小朋友去參加慈濟活動,在環保站看到小朋友邊做環保並認為自己在做的不只是環保而是一件好事且非常開心,這點讓少玲師姊非常欣慰,也讓少玲師姊更認同慈濟,現在也試著接引其他家人們一同加入慈濟的行列。
許多會眾看到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織品眼睛為之一亮,紛紛前往攤位參觀了解。許多會眾對於寶特瓶回收的東西還是有許多疑問,在場的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和慈濟志工們都一一為會眾解惑,大部分的人還是覺得非常的新奇特別,也有人很認同大愛感恩產品的理念和背後涵蓋的故事。前來了解的姚師姊聽到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當場填起菩薩大招生的單子,一邊填寫的同時也一直點頭表示認同,認為地球上真的需要有像這樣的團體,做這麼有意義的事情。
大愛感恩科技並不是在鼓勵消費,而是期待有更多民眾認識環保,了解環保,一同愛護大家唯一的地球。深圳佛事展是繼廈門和福州後參與的第三個佛事展,感恩深圳的慈濟師兄、姊的護持,讓環保織品能夠拓展到另一個城市。相信往後大愛感恩科技定會更精進,將環保理念延伸到不僅是台灣本島,甚至中國大陸,進而涵蓋全世界,將「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傳達到整個地球村,接引更多人愛護地球,讓環保帶入生活。
大愛感恩科技 何思霈 深圳報導
沉香薰法傳善念 呵護大地展人文
- Article Details
以“和諧慈善事業,創新產業發展”為主題的2014第六屆中國深圳國際佛事用品暨沉香文化展覽會,已於5月7日在深圳會展中心盛大展出,展會將連續舉行四天,將帶給深圳市民一場佛教文化交流盛會。
大愛感恩科技感恩如此好因緣,受到深圳當地慈濟會所熱情邀約,是繼廈門和福州後,參與第三個大陸地區的佛事展,意義非凡。本屆佛事展適逢「釋迦牟尼聖誕日」,慈濟基金會與當地組委會聯合舉辦大型「萬人浴佛」活動,吸引了無數會眾共襄盛舉。莊嚴的浴佛活動感動在場無數民眾,活動結束後許多會眾紛紛留在原地表達想更了解慈濟。
每每參展,慈濟志工們總是付出無所求的主動提出要求願意協助,讓慈濟志業體參展時能夠順利圓滿。此次協助大愛感恩科技推廣的志工-林少玲師姊,認識慈濟兩三年的時間了,直到一年前才開始正式投入慈濟志工行列。少玲師姊認為慈濟不僅是教育參加的人,特別是親子之間的互動,有一次帶著家裡小朋友去參加慈濟活動,在環保站看到小朋友邊做環保並認為自己在做的不只是環保而是一件好事且非常開心,這點讓少玲師姊非常欣慰,也讓少玲師姊更認同慈濟,現在也試著接引其他家人們一同加入慈濟的行列。
許多會眾看到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織品眼睛為之一亮,紛紛前往攤位參觀了解。許多會眾對於寶特瓶回收的東西還是有許多疑問,在場的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和慈濟志工們都一一為會眾解惑,大部分的人還是覺得非常的新奇特別,也有人很認同大愛感恩產品的理念和背後涵蓋的故事。前來了解的姚師姊聽到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當場填起菩薩大招生的單子,一邊填寫的同時也一直點頭表示認同,認為地球上真的需要有像這樣的團體,做這麼有意義的事情。
大愛感恩科技並不是在鼓勵消費,而是期待有更多民眾認識環保,了解環保,一同愛護大家唯一的地球。深圳佛事展是繼廈門和福州後參與的第三個佛事展,感恩深圳的慈濟師兄、姊的護持,讓環保織品能夠拓展到另一個城市。相信往後大愛感恩科技定會更精進,將環保理念延伸到不僅是台灣本島,甚至中國大陸,進而涵蓋全世界,將「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傳達到整個地球村,接引更多人愛護地球,讓環保帶入生活。
大愛感恩科技 何思霈 深圳報導
碳捕捉與封存 遏止溫室效應惡化
- Article Details
美國著名的普立茲獎得主湯馬斯‧佛里曼在「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一書中指出,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如果以現有的曲線成長,在2050年時會達到雙倍;為此,普林斯頓大學學者研究出十五種避免二氧化碳加倍的方法,而「碳封存」就是其中之一。台灣的碳封存計畫礙於法規尚未成熟,目前還停留在實驗階段,然而學者指出,碳封存是值得發展的過度能源,台灣有絕對的發展潛力。
二氧化碳排放過多,造成氣候暖化,災難不斷。科學家指出,在未來五十年,地球必須減少兩千億噸的二氧化碳,才能阻止環境的持續惡化。而「碳捕捉與碳封存(CCS)」是國際認可的有效減碳方式,截至2012年為止,國際間已用這項技術有效封存了兩千萬噸二氧化碳。
核能研究所研究員 林立夫:「國際能源總署也把這個CCS,選定我們人類,要從脫離化石能源世代,進入到新能源世代,七個重要技術之一,它是單一技術,可以減(碳)量最具潛力的。」
二氧化碳燃燒後捕捉下來,壓縮成液態,再載送到儲存地,然後把它永久安全地封存在地底。
封存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把液化後的碳注入鹽水層,讓它礦化變成岩石;另一種則是注入廢棄的氣田,同時可以活化天然氣。
國內目前有經濟部、環保署、科技部等單位投入碳封存計劃,其中台電選擇的是在地質穩定區發展鹽水層封碳研究,日前已經在彰濱工業區完成探鑽取樣,現階段研究的是,鹽水層能不能永久而安全地把二氧化碳封存下來。
台電綜合研究所博士 楊明偉:「可以從這個模擬的結果來看到,它到底會不會再滲漏出來,到原來的大氣裡面,從模擬的結果顯示,目前看起來,這個洩漏的量都還很小,也就是說在這樣地層的條件裡面,是有辦法被封存在這裡。」
核能所前所長林立夫進一步指出,就近在二氧化碳排放源──例如發電廠、煉油廠、煉鋼廠附近做碳封存,是最能節省成本的做法。
核能研究所研究員 林立夫:「將來呢,你有一個共同排放管溝以後呢,所有的工業,你有產生CO2的,你就負責吸收,抓下來以後,送到這個管溝,就到這個地方來封存。」
而台灣北部與中部都有這樣的發展條件。
核能研究所研究員 林立夫:「我們可以將來就是說,低碳製造園區,可以因為我們有這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的資源,可以發展出來。」
只不過,台灣目前還沒有碳封存的相關法令出現,使得碳封存只能停留在研究階段。在缺乏主管機關統籌規畫的情況下,想要與國際同步節能減碳,台灣還需要再加把勁。
許斐莉 蕭于傑 綜合報導
Read more開發綠色能源 日太陽能發電
- Article Details
長安環保站浴佛 社區民眾襄盛舉
- Article Details
為了廣邀民眾參與浴佛,慈濟志工從五月初開始,就陸續在各社區舉辦活動。桃園中壢的長安環保教育站,今年也首次舉辦小型的浴佛活動,90歲的陳微阿嬤,這次在兩個孫女的陪同下,不只禮佛,也慶生,因為她是長安環保站的志工老兵,慈濟人希望透過她的身教,帶動更多人一起守護地球。
中壢長安環保教育站,六年多來,首次舉辦浴佛,提供土地讓慈濟無償使用的地主一家人,當然共襄盛舉 。
沈女士:「我來這裡(浴佛)真的很開心,看到這麼多人,大家很感恩,很歡喜。」
浴佛人群中,90歲的陳微阿嬤,身形單薄但動作俐落,沒想到自己能在沐浴佛恩時,又得到眾人的生日祝福。
環保志工 陳微:「很感動,今天我來回收場(環保站),大家對我很禮遇,很好,我非常感動。」
陳微的孫女:「這麼多陌生人,然後可以幫我奶奶,就是這樣推出一個壽桃,然後幫她慶生,然後祝她90歲,那麼大的生日,其實我們自己是有幫她慶生,但是又有這麼多人幫她慶生,就很感動。」
事實上,長安環保站就像陳微阿嬤的第二個家,已經做了十多年回收的她,不但經常到環保站報到,家裡的車庫,更是善用到每一寸地方。
環保志工 陳微:「,怎麼能不做得仔細點,師兄他們來收環保時,才不用找那麼多人來,我幫忙分類,分好之後,他們一來就能拿到車上。」
陳微阿嬤的認真,不只表現在回收物的整理上,左鄰右舍知道阿嬤在做環保,也都會主動送來可回收的資源。
環保志工 陳微:「這些做環保的人,如果有(回收物)都會給我。(做環保有這麼快樂嗎?)有啊,很快樂,不然我怎麼能這麼健康。」
因為環保,讓阿嬤找到了喪子後的生活寄託,晚年的生活也因為這些回收物,重新亮麗起來。
真善美志工 陳又榕 郭清波 程三令 呂桂樹 桃園報導
Read more環保站成道場 巧手布置莊嚴素淨
- Article Details
再過兩天,就是佛誕節,永和慈濟志工,擔心生病或行動不便的法親,無法親自參與浴佛,貼心的志工,帶著行動浴佛台,一一拜訪;而在民族環保站,志工也為上了年紀的老菩薩,舉辦了一場小型的浴佛儀式,帶領大家共沐佛恩。
平時做資源回收的環保站,在志工巧手的布置下,瞬間變成莊嚴的浴佛道場。
慈濟志工 陳伶儒:「我們就是利用這個浴佛的儀式,讓我們的心,祈求佛祖菩薩保佑我們,讓我們心裡的煩惱怎麼樣,藉由這個儀式,把這個煩惱,通通給清除掉喔!」
慈濟志工體恤環保站老菩薩,多數無法久站,沒辦法在佛誕節當天參與浴佛,因此提前帶領大家共沐佛恩。
這次的行動浴佛,是民族環保站自1992年成立以來,首次舉辦的浴佛儀式,眾人除了禮佛接福,也慶祝母親節。
慈濟志工 張鈁淨:「祝福大家母親節快樂,平安吉祥,祝福大家。」
法親有愛,處處都能展現溫馨,這一天永和慈濟志工,也把佛的祝福,送到幾位生病的志工家中,像蘇志定,去年因肺腺癌長期化療,今年原本以為得在家休養,但法親給了他對抗病魔的力量。
慈濟志工:「祝福蘇師兄,身體健康平安,身心輕安自在。」
在佛案前,70歲的于黃鈴子,也是因為心臟病和糖尿病纏身,無法外出,志工也為她送來祝福。
慈濟志工 與 于黃鈴子:「祝福鈴子媽,健康平安,(感恩,感恩)。」
透過小小的浴佛台,生病的法親們圓滿了禮敬佛陀的心願,也把這分祝福傳遞給世界上更多的人。
真善美志工 台北綜合報導
Read more全球空汙嚴重 中南亞排前頭
- Article Details
回收廢棄塑膠袋 巧手變出新花樣
- Article Details
母親節,很多人會買康乃馨送給媽媽,台中太平區的慈濟志工推廣用廢棄塑膠袋做康乃馨,一來節省荷包,二來還能資源回收再利用,在母親節響應環保。
環保站的廢棄塑膠袋,洗乾淨也能化腐朽為神奇。塑膠袋裁剪好,握在手裡慢慢摺,訣竅只有一個,就是耐心。
慈濟台中分會職工 黃玉櫻:「從慢慢的摺,慢慢的捲,到最後再慢慢的拉出一朵康乃馨的花,你又不能太用力,這真的是考驗我們的功夫。」
台中太平區慈濟志工用心推廣,利用塑膠袋做成康乃馨,好處多多,一來可以省下母親節慶祝買花的費用,二來還能資源回收再利用。
慈濟志工 林淑嬌:「材料是回收站裡面撿的,然後洗乾淨,然後剛好母親節,很適用,又不用花什麼錢,禮輕情意重。」
慈濟台中分會職工 林瑋馨:「一層一層包裹的時候,就想要把花塑造成很美的花,那個心意是不一樣的。」
四十多位台中分會職工用心學,要把心裡的祝福傳給媽媽。
黃子玲 郭繼宗 台中報導
Read more2014, May 10, Silicon Valley Clean Tech Conference & Expo
- Article Details
【DATE & TIME】:May 10, 2014
【LOCATION】:Santa Clara Convention Center, California, USA

Friday, 09 May 2014
國際素食博覽會 大愛環保植福田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受邀參與2014第十屆台北國際素食暨有機產品博覽會,近年國人開始注重飲食健康,吃天然素食已經開始蔚為風潮,素食不只環保,還能減少殺業,也成為一種新的飲食時尚,大愛感恩科技此次位於博覽會中的環保生活區,展出慈悲科技為主,與實用的環保生活紡織品,向參觀的會眾推廣環保,不只食的健康,還能環保生活化,多吃素做環保。
開幕的第一天更特別安排吉祥物『環保大愛狗』與『素食感恩貓』在攤位上登場,隨後並走入會場各個角落,凝聚大愛活動焦點,透過擊掌或合照拉近與現場民眾的距離,也希望在歡樂的氣氛中,將大愛感恩的核心價值與環保人文展現出來,『環保大愛狗』推廣惜福愛物,資源回收做環保的精神,『素食感恩貓』代表尊重生命,疼惜萬物生靈,不造殺業的心靈環保,深受許多民眾支持與認同,攤位上並發送由寶特瓶環保回收製成賦有靜思語的吉祥物寶特瓶書籤,以善法與大眾結緣。大眾在仔細觀看 證嚴上人的法之餘能夠將環保植入心中福田。
大愛感恩科技的李明瑩師姊也把握因緣,在會場邊正在舉辦的素食環保演講活動中,向主辦單位爭取到一點時間,明瑩師姊分秒不空過在有限的時間分享大愛感恩的環保人文與完全回饋,並介紹環保太陽能LED帽與即將上市的太陽能後背包等環保產品,讓民眾對於慈悲科技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獲得許多踴躍的迴響因此讓許多民眾於分享會後,前往大愛感恩的攤位駐足,吃素是幸福的事,能夠落實生活環保的低碳生活,更能「淨化大地、淨化心地」的美善人生。
大愛感恩科技 蔡知穎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