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014

Sunday, 18 May 2014

量身訂作浴佛台 幼兒禮佛接花香


馬來西亞慈濟幼兒園,也在園區裡為小朋友舉辦浴佛活動,為了配合孩子們的身高,浴佛台量身訂做,孩子們也在莊嚴氛圍中,腳步不紊亂,不需大人陪伴,獨自完成浴佛。

這場浴佛活動,是為幼兒園的孩子舉辦,浴佛台,當然也要配合孩子們的身高,校長和老師們拿著尺,一寸一寸的量,有莊嚴的會場,當然也要孩子們有謹慎的心。

一步步教起,也讓他們先彩排,這是新山幼兒園第一次浴佛,孩子們從一開始腳步是前推後擠,第二次已經是有模有樣,正式浴佛時,他們的表現讓大人讚嘆。

新山幼兒園學生 楊浚鈿:「報佛恩、父母恩、眾生恩。」

大愛媽媽 陳瑞華:「表達他們對浴佛的莊嚴,我覺得有點驚訝,然後他們真的很棒。」

新山幼兒園園長 吳芳英:「一面試的時候,一面跟孩子說,這是一件很莊嚴的事情,我們要盡量莊嚴,我覺得孩子也能從浴佛事件中,體驗到該莊嚴時,他們應該莊嚴。」

在吉打幼兒園,同樣是一步一腳印,在老師的引領下,跟著繞佛繞法,平時活潑好動的小菩薩,也能用心在每一個輕柔的動作中。

大愛媽媽 林秋芳:「讓孩子可以學習佛陀的慈悲精神,把自己不好的習慣改掉,開始養成好的習慣。」

也安排奉茶獻花,感恩父母,最後的大擁抱,就是給媽媽最好的禮物。

家長 黃淑莉:「是給他們學習到父母報恩,尊重老師。」

三節同慶,孩子們感受到儀式的莊嚴,也體認到節日真正的涵義。

王俊義 翟佩庭 謝玖玲 陳志財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南靖環保教育站 適逢母親節啟用


福建南靖慈濟志工,從2006年開始推動環保,逐漸獲得當地政府肯定,在慈善總會的協助下,提供360多坪場地,做為環保教育站,志工們歡喜承接,親手裝潢布置,在啟用當天,沒有張燈結彩,而是適逢母親節,邀約社區民眾一起為母親們奉茶洗腳,在感人氣氛中,展開環保站的第一天。

沒有鮮花,也沒有大幅的紅布條,南靖環保教育站的啟用,如同它堅守的清淨大地的根本,莊嚴肅雅,不浪費資源,360多坪大的空間,都是利用回收物品做布置。

南靖縣慈善總會會長 徐海土:「培養非常多的慈濟人,為我們環境淨化環境的空氣,淨化我們南靖的山水。」

南靖慈濟志工,從2006年開始推動環保志業,獲得政府肯定,主動提供場地,做為環保教育站,志工歡喜承接,在一個月前進行整修工作,許多志工是天天來,葉文忠更是來得比裝修師傅們早,也總是最後一個離開。

志工 葉文忠:「身體累,但心不會累。」

志工 張志軍:「當成自己的家務事。」

志工 王白英:「慈濟的事也是大家的事。」

慈濟事,就是自家事,南靖環保志工們全都動了起來。

慈濟志工 宋萍:「技術方面給修理師傅做,其它的,重的累的,都是志工自己願意來付出。」

工地經理 張勝:「覺得很愉快,和過去的工地差很多。」

這是用愛堆積出來的環保基地,啟用這一天,左鄰右舍都來參訪,適逢母親節,特地安排讓孩子們為媽媽們奉茶洗腳,知恩報恩的淚水,是最動人的畫面。

學生 曾特英:「媽媽腳下有一個繭,可能是為我奔波勞累所造成的。」

曾特英的母親:「今年我很感動孩子終於長大了。」

心靈的淨化、彼此的感恩,是南靖環保站啟用最大的祝福。

真善美志工 陳紅衛 陳建華 福建報導

Read more

溫馨浴佛小而美 道氣莊嚴法輪轉


印尼巴淡慈濟志工,往年都是在當地一些大型學校,舉辦浴佛活動。不過,為了讓慈濟志工、與社區民眾更親近慈濟道場,也為未來的靜思堂所在地祝福,今年首次在「巴淡環保站」舉行浴佛典禮。雖然,580人的隊形排起來,就占滿了環保站,但是大家更感覺溫馨,是自己家的感覺。攝影記錄團隊從高處往下拍攝,「合和互協、立體琉璃同心圓」的圖形,同等莊嚴。

「數大,便是美」,萬人、千人浴佛,其壯觀,嘆為觀止。不過,巴淡慈濟環保站,580人,同等莊嚴。

慈濟志工,張康勤:「我們今年呈現的四個區塊,,有中間一個大圓圈,所以我們今年浴佛的主題就是,合和互協,轉法輪。」

慈濟志工、社區志工、慈青、及民眾,佛誕節這一天,虔誠共沐佛陀法髓。如此協調不紊亂的隊伍,是好幾個白天、甚至夜晚,反覆練習而來。

慈濟志工,張康勤:「雖然地方小,但是我們浴佛,還是非常的莊嚴,在這麼多人當下,還是不會亂,也還是非常整齊,來呈現今年的浴佛典禮。」

尊重團隊、每練必到;縮小自己,求人和。慈濟助學生的家長,不同宗教,卻在此情境中成長。

助學生家長,濟熙安杜莉:「慈濟也教導了我,互相幫助,彼此尊重,不分宗教種族,在慈濟,大家都是一家人。」

除了感念佛恩,也要謝親恩,浴佛典禮結束後,人潮不散,為人子女者,恭敬為母親洗腳,將藏在心中的愛,藉行動表達。

真善美志工 印尼報導

Read more

敬老院的環保站 人生黃昏新舞台

上海慈濟志工,2012年起,走入一家民營敬老院關懷,為長者帶來歡笑,還在敬老院設置了環保站,讓長者們找到被需要的生命價值感,如今,敬老院中的環保站,天天歡喜開張。

全世界老得最快的國家之一
中國大陸
銀髮海嘯 波波浪濤
六十歲以上
老年人口達兩億
占大陸總人口的14.9%
每五秒就一人退休

龐大的養老服務需求
許小鳳就從餐飲及旅館業
轉投入敬老院
她覺得應該趕緊
做點有益社會的事

敬老院負責人 許小鳳
想到自己老了以後也是這樣
也是一樣 跟他們一樣
就想這樣
哎唷 我心甘情願
把他們真的當成
自己的父母一樣寶貝

她的敬老院
還有一點不同
一分支持力量
來自於慈濟志工
2012年起
上海慈濟志工
每月固定登門關懷

慈濟志工 廖美珍
其實他們可以說
是屬於那種三等公民
等吃 等睡 等死
其實我覺得說
我們進來之後引導他們
他們可以來做環保

許小鳳捐出敬老院
閒置的土地
慈濟志工
成立寶山環保教育站
沒想到它發揮大功效
許多長者
在這裡找到人生黃昏舞台

看不到妳了 看不到
那裡我就是沒有看到妳
看不到妳 想妳了 他說
開心
做環保身體好是吧 對

牛奶盒喔
做的又防水喔
妳們怎麼腦子大 做這麼好

每一個互動都是發自真心
不過老人家
開心做環保的背後
志工承擔不少責任與壓力

第一次是我們的志工
出去的時候 她跟著出去

慈濟志工 廖美珍 與 長者
妳叫什麼名字
叫黃 寶英
妳知道妳丟掉的那次
我們印了很多照片
然後去外面到處找
妳知道嗎

黃寶英奶奶
總共走失三回
慈濟志工
簡直比家屬還要著急

慈濟志工 廖美珍
(這不是急死人了) 很急
萬一有怎麼樣
我們一定要怎麼樣
負起這樣的一個責任就對了

黃寶英的家屬 趙小姐
就很感激他們(志工)
對他們付出
他們真的付出很多
照顧他們
給他們衣服啊
照顧什麼都有
付出全力了
比我們還要照顧咧

環保也是一種陪伴
大陸高齡化速度既急又快
每一天都有近兩萬五千人
邁入六十大關
但人口高齡化不是洪水猛獸
這群老人家
老有所用 老有所樂

Read more

Saturday, 17 May 2014

矽谷綠能科技商會 毛毯酵素實例分享

圖說:慈濟當天攤位展示了大愛感恩科技産品、環保酵素及竹筒歳月。參加會眾經過慈濟的攤位,看到所展示的物品非常喜歡,也很讃嘆。(攝影者:吳定遠)近年來由於環境汚染  、能源短缺,讓生活環境面臨更加劇烈及不定性的時代。「綠能科技」已成為世界各國及居民不可漠視的趨勢。有鑒於此, 矽谷美華科技商會特別於2014年5月10日舉辦矽谷綠能科技論壇會展。

由當地相關的企業、政府機構、學術單位參加,如: 聖塔克拉拉縣水利局(Santa Clara Valley Water District)、 太平洋煤電公司(PG&E)、前史丹佛大學教授 Professor Ro Khanna 等。大家各個提供最新的清潔能源科技和市場商務,彼此相戶切磋觀摩,進而提升産學業界的發展,同時協助産業升級與工業轉型,以期對提升能源效率和來源,進而保護環境,對大家的生活品質也能幫助。


圖說: 矽谷美華科技商會於5月10日舉辦矽谷綠能科技論壇會展,大家提供最新的清潔能源科技和市場商務,彼此相戶切磋觀摩,環保志工蔡汪騰(濟騰)博士也上台演講,強調資源回收再利用,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攝影者:吳定遠)慈濟北加州分會也應邀參加,除了擺設攤位,環保志工蔡汪騰(濟騰)博士也上台演講。 蔡汪騰在演講中強調資源回收再利用,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他建議要以回收物質為叧一新産品的原始材料,並要提升新産品的品質及價値。如此即可有效的減少廢棄物的産生,有益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蔡汪騰並以使用回收的寳特瓶來製造毛毯,以及用廚餘來製做環保酵素非常成功,而且實用易懂的實例,來跟參加會眾分享。

慈濟當天攤位展示了大愛感恩科技産品、環保酵素及竹筒歳月。參加會眾經過慈濟的攤位,看到所展示的物品非常喜歡,也很讃嘆。也有會眾表示慈濟的賑災毛毯故事很令他們感動,他們希望大愛感恩科技將來能來美國發展。許多會眾看到環保酵素是這麼實用,做起來也很容易,功效又是這麼大,紛紛表示回家後也要開始做環保酵素。

慈濟北加州分會  蔡汪騰、李娉瑤  美國矽谷報導
圖說: 慈濟北加州分會也應邀參加,志工們展示已回收寶特瓶製作毛毯即已廚餘製作清潔劑,會眾表示慈濟的賑災毛毯故事很令他們感動,他們希望大愛感恩科技將來能來美國發展。(攝影者:吳定遠)

Read more

矽谷綠能科技商會 毛毯酵素實例分享

圖說:慈濟當天攤位展示了大愛感恩科技産品、環保酵素及竹筒歳月。參加會眾經過慈濟的攤位,看到所展示的物品非常喜歡,也很讃嘆。(攝影者:吳定遠)近年來由於環境汚染  、能源短缺,讓生活環境面臨更加劇烈及不定性的時代。「綠能科技」已成為世界各國及居民不可漠視的趨勢。有鑒於此, 矽谷美華科技商會特別於2014年5月10日舉辦矽谷綠能科技論壇會展。

由當地相關的企業、政府機構、學術單位參加,如: 聖塔克拉拉縣水利局(Santa Clara Valley Water District)、 太平洋煤電公司(PG&E)、前史丹佛大學教授 Professor Ro Khanna 等。大家各個提供最新的清潔能源科技和市場商務,彼此相戶切磋觀摩,進而提升産學業界的發展,同時協助産業升級與工業轉型,以期對提升能源效率和來源,進而保護環境,對大家的生活品質也能幫助。


圖說: 矽谷美華科技商會於5月10日舉辦矽谷綠能科技論壇會展,大家提供最新的清潔能源科技和市場商務,彼此相戶切磋觀摩,環保志工蔡汪騰(濟騰)博士也上台演講,強調資源回收再利用,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攝影者:吳定遠)慈濟北加州分會也應邀參加,除了擺設攤位,環保志工蔡汪騰(濟騰)博士也上台演講。 蔡汪騰在演講中強調資源回收再利用,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他建議要以回收物質為叧一新産品的原始材料,並要提升新産品的品質及價値。如此即可有效的減少廢棄物的産生,有益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蔡汪騰並以使用回收的寳特瓶來製造毛毯,以及用廚餘來製做環保酵素非常成功,而且實用易懂的實例,來跟參加會眾分享。

慈濟當天攤位展示了大愛感恩科技産品、環保酵素及竹筒歳月。參加會眾經過慈濟的攤位,看到所展示的物品非常喜歡,也很讃嘆。也有會眾表示慈濟的賑災毛毯故事很令他們感動,他們希望大愛感恩科技將來能來美國發展。許多會眾看到環保酵素是這麼實用,做起來也很容易,功效又是這麼大,紛紛表示回家後也要開始做環保酵素。

慈濟北加州分會  蔡汪騰、李娉瑤  美國矽谷報導
圖說: 慈濟北加州分會也應邀參加,志工們展示已回收寶特瓶製作毛毯即已廚餘製作清潔劑,會眾表示慈濟的賑災毛毯故事很令他們感動,他們希望大愛感恩科技將來能來美國發展。(攝影者:吳定遠)

Read more

2014,5/17,內湖靜思書軒人文講座 分享

【對象】社區大德/ 慈誠委員
【時間】2014年5月17日(六) 14:00 - 15:20
【地點】內湖環保站佛堂 Read more

慈濟人趕赴慰問 祝福鼓勵增勇氣


馬來西亞森美蘭州的瓜拉庇勞縣,5月11日下午突然颳起一陣狂風,將一棵巨大老樹吹得是連根拔起,壓毀一旁兩戶房舍,有五戶家庭受災,另外一排商店也有五戶受到風災。當地慈濟志工當天正在淡邊縣參加浴佛活動,晚上回家接到訊息,隔天(5/12)趕忙前往關懷,並送上慰問信以及急難救助金。

巨大的老樹被連根拔起,不到24小時前,它被一陣狂風吹倒,壓毀兩戶房舍。

受災居民 顏文雅:「很快,一下子這樣,不到五分鐘哦,風一下就來,我們都來不及走。」

災難瞬間,屋內狼藉不堪,出入通道,也被堵住。

受災居民 顏文雅:「那時候我們人,就從這邊出入,沒有地方(可)出來。」

附近一排做生意的店家,損失也相當嚴重,抬頭看,屋頂全沒了。還有這一戶,一根木頭直插入浴廁間,還好當時沒有人在裡面。突如其來的狂風,讓十戶家庭受災,11號才在淡邊參加浴佛活動的慈濟志工,回到瓜拉庇勞隔天,立刻勘災發放。

受災居民 袁金玉:「天意吧,但是也是謝謝你們,會有幫助啦,你們打電話一到,你們就來幫助我們了。」

一封慰問信,安了居民的心,急難救助金和毛毯,也是當下需要。一聲聲的祝福,慈濟志工和受災居民,都期盼愛與善的匯聚,能夠讓天地風調雨順。

譚學正 姚建坡 陳桂屏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推廣乾淨能源 校園率先響應

東南亞印尼,擁有石油、天然氣和煤等豐富天然資源,能源發電比例大量仰賴化石燃料(超過九成),但這些資源總有耗盡的一天。印尼政府 積極尋求替代燃料,身處熱帶國家,太陽光 理所當然成為有力資產,首都雅加達 全力投入發展太陽能。目前已有兩間中學,使用太陽能發電,不但能響應師生共同作環保,也減少學校開支。印尼政府的目標,要在2050年前,將再生能源的供電比例提升到三成。 Read more

Friday, 16 May 2014

援救眾生親膚慰 苦難消弭現祥光

圖說:週會人文講座貴賓 羅美珠師姑(右二),與公司董事長 黃華德夫婦賢伉儷及總經理 李鼎銘師兄(左一)合影。(攝影者:蔡知穎)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一直落實於發展多元再生的環保日常紡織用品,同時,也是慈濟國際人道救援會衣著組的重要成員,致力於研發多種實用性與功能性的賑災物品,例如:保溫毛毯、禦寒夾克、LED太陽能帽、防穿刺鞋、神奇白褲…等,這一些產品除了榮獲國際環保標章認證之外,也榮獲不少國家綠色環保精品獎項的肯定,於平日不僅僅是實用耐穿的服飾衣著,於災難發生時,更充分發揮出急難救援的功用與特性,廣受救援團隊的肯定與喜愛。

這一次親身赴險、參加救災行動的慈濟資深委員-羅美珠師姑,正是親睹這一次在菲律賓發生百年風災海燕強颱慘況的目擊者,受邀於05/12公司人文週會講座分享的美珠師姑描述,若不是親自到獨魯萬重災區看到斷垣殘壁、滿目瘡痍,宛若廢墟般的景象,眞的很難想像天災的肆虐竟會如此驚人恐怖,而為了這一次的賑災行動,慈濟國際賑災團隊與國際人道救援會,也創下動員18架次C-130運輸機,載運救援物資前往災區的最高記錄,美珠師姑也非常感恩的表示,若不是  證嚴法師的睿智與慈濟國際賑災的豐富經驗,趕緊帶動發放慰問金讓當地災民以工代賑自力救濟,同時,並迅速的將香積飯、濾水器、賑災毛毯、簡易教室組合屋…等救援物資送達災區現場進行搶救,若延遲救災時間,發生了亡者、畜生屍體腐敗蔓延瘟疫,那後果可真是不堪設想。

圖說:講師 羅美珠師姑溫馨的回憶,受災當地的民眾,因為感動慈濟人不分國界的予以救援,發自內心的畫了一幅大張圖案,公開表示感恩的謝意。(攝影者:黃歆瑜)透過慈悲的理念與科技的研發,落實人道關懷、灑播人間有愛,創造了這一次賑災工作的奇蹟,在短短不到一個多月以工代賑的動員下,竟將一座幾近廢墟的死城,恢復了初步正常生活的生機,這的確令在場來自其它許多國家的賑災組織團隊所高度肯定。美珠師姑的羅氏獨家專題報導,為同仁們帶來了許多災區不為人知的深入描述,也高度肯定與期許致力於研發賑災物資的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同仁們,能繼續貢獻己力發揮良能,以慈悲啟智悟苦諦、以科技妙法傳大愛。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  呂怡德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