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1 May 2014

雲端科技靈山法會 似遠還近菩薩現前

圖說:5月18日辛巴威衛生部官員蒞臨台北慈濟醫院地下一樓展覽館參觀,從展覽的海報、物品,感受到大智慧與大慈悲,辛巴威衛生部官員Victor深受感動,不禁讚歎:「Giving is like banking, it deposits blessings」的確,佈施如同銀行儲蓄,知足與祝福是其存款。 (攝影:徐煊宜,地點:台北慈濟醫院B1展覽館)『利用科技,從花蓮遍及全球各地會所、共修處、靜思堂、環保教育站,大家在雲端靈山法會,地理有時差,心理無秒差。心不動搖,可以三萬公里來回辛巴威。』證嚴上人在5月20日晨語開示與弟子們分享:『佛法難聞、人身難得,生命瞬息,如松葉尖端露滴,惟有把握生命,發揮良能。』

證嚴上人開示中還提到:『供養:對上親近,奉事尊敬。對下:含有同情,憐惜愛護。化無用為大用,像回收保特瓶做環保織品,可以減少石油開採;此外,還可以做成建築塑木板模,減少木材砍伐。』這全部都是覺有情的草根菩薩/實業家志工們的發揮良能愛護地球的付出:大愛眾生、感恩天地。同樣,這些妙法的力量,透過雲端入心田,因緣會合遍寰宇,遠在距離台灣一萬五千公里遠的朱金財師兄一個人,在這個不靠海的非洲國家,卻能帶動黑珍珠菩薩,成就行願法船。

圖說:『利用科技,從花蓮遍及全球各地會所共修處、環保教育站,大家在雲端靈山法會,地理有時差,心理無秒差。心不動搖,可以三萬公里來回辛巴威。』證嚴上人在5月20日晨語開示與弟子們分享:『佛法難聞、人身難得,生命瞬息,如松葉尖端露滴,惟有把握生命,發揮良能。』(攝影:虞珊明,地點:木柵環保教育站)慈悲科技支持著忍辱心、勤造福,從環保回收挹注人文、護持國際賑災,是對大地眾生慈悲、是對受災者無緣大慈憐憫膚慰、是對賑災者守護愛心為慈悲後盾。日前 (5月18日) 朱金財師兄也引領兩位辛巴威衛生部官員蒞臨台北慈濟醫院地下一樓展覽館,展覽依六度波羅蜜為主題呈現,大愛感恩科技設計同仁們精心規劃,其中「忍辱勤造福」展示大愛感恩科技開發之慈悲科技賑災用品,原料來自寶特瓶回收再生,每一份環保織品,帶著全體環保菩薩的祝福、匯聚愛心平台夥伴們的智慧,也是善用科技成就慈悲的力量。 「齋戒護身心」吉祥物環保大愛狗、素食感恩貓推動素食齋戒,希望將心芽植入小菩薩心田。從展覽的海報、物品,感受到大智慧與大慈悲,辛巴威衛生部官員Victor深受感動,不禁讚歎:「Giving is like banking, it deposits blessings」的確,佈施如同銀行儲蓄,知足與祝福是其存款。

圖說:台北慈濟醫院地下一樓展覽館,展覽依六度波羅蜜為主題呈現,大愛感恩科技洪設計總監若岑師姊指導設計部同仁精心規劃,其中「忍辱勤造福」展示大愛感恩科技開發之慈悲科技賑災用品,原料來自環保回收寶特瓶,每一份環保織品,帶著全體環保菩薩的祝福、匯聚愛心平台夥伴們的智慧,也是善用科技成就慈悲的力量。「齋戒護身心」吉祥物大愛狗、感恩貓推動素食齋戒,希望將心芽植入小菩薩心田。台北慈濟醫院地下一樓展覽館展示大愛感恩開發之慈悲科技賑災用品。展出自4月23日起至5月25日止。歡迎各界大德前往參觀。(攝影:虞珊明,地點:台北慈濟醫院B1展覽館)從關懷台灣本土出發,發展為具國際宏觀視野的全方位人道關懷,慈濟全球性的救援行動,足跡橫跨歐、美、亞、非、大洋洲等五大洲,這些都是台灣的「愛心存款」和「祝福存底」。當人人心中的善念被啟發了,世界和平將成為可能。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連結:
大愛新聞  台灣慈濟  愛心米援助辛巴威 官員蒞台參訪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46060

Read more

雲端科技靈山法會 似遠還近菩薩現前

圖說:5月18日辛巴威衛生部官員蒞臨台北慈濟醫院地下一樓展覽館參觀,從展覽的海報、物品,感受到大智慧與大慈悲,辛巴威衛生部官員Victor深受感動,不禁讚歎:「Giving is like banking, it deposits blessings」的確,佈施如同銀行儲蓄,知足與祝福是其存款。 (攝影:徐煊宜,地點:台北慈濟醫院B1展覽館)『利用科技,從花蓮遍及全球各地會所、共修處、靜思堂、環保教育站,大家在雲端靈山法會,地理有時差,心理無秒差。心不動搖,可以三萬公里來回辛巴威。』證嚴上人在5月20日晨語開示與弟子們分享:『佛法難聞、人身難得,生命瞬息,如松葉尖端露滴,惟有把握生命,發揮良能。』

證嚴上人開示中還提到:『供養:對上親近,奉事尊敬。對下:含有同情,憐惜愛護。化無用為大用,像回收保特瓶做環保織品,可以減少石油開採;此外,還可以做成建築塑木板模,減少木材砍伐。』這全部都是覺有情的草根菩薩/實業家志工們的發揮良能愛護地球的付出:大愛眾生、感恩天地。同樣,這些妙法的力量,透過雲端入心田,因緣會合遍寰宇,遠在距離台灣一萬五千公里遠的朱金財師兄一個人,在這個不靠海的非洲國家,卻能帶動黑珍珠菩薩,成就行願法船。

圖說:『利用科技,從花蓮遍及全球各地會所共修處、環保教育站,大家在雲端靈山法會,地理有時差,心理無秒差。心不動搖,可以三萬公里來回辛巴威。』證嚴上人在5月20日晨語開示與弟子們分享:『佛法難聞、人身難得,生命瞬息,如松葉尖端露滴,惟有把握生命,發揮良能。』(攝影:虞珊明,地點:木柵環保教育站)慈悲科技支持著忍辱心、勤造福,從環保回收挹注人文、護持國際賑災,是對大地眾生慈悲、是對受災者無緣大慈憐憫膚慰、是對賑災者守護愛心為慈悲後盾。日前 (5月18日) 朱金財師兄也引領兩位辛巴威衛生部官員蒞臨台北慈濟醫院地下一樓展覽館,展覽依六度波羅蜜為主題呈現,大愛感恩科技設計同仁們精心規劃,其中「忍辱勤造福」展示大愛感恩科技開發之慈悲科技賑災用品,原料來自寶特瓶回收再生,每一份環保織品,帶著全體環保菩薩的祝福、匯聚愛心平台夥伴們的智慧,也是善用科技成就慈悲的力量。 「齋戒護身心」吉祥物環保大愛狗、素食感恩貓推動素食齋戒,希望將心芽植入小菩薩心田。從展覽的海報、物品,感受到大智慧與大慈悲,辛巴威衛生部官員Victor深受感動,不禁讚歎:「Giving is like banking, it deposits blessings」的確,佈施如同銀行儲蓄,知足與祝福是其存款。

圖說:台北慈濟醫院地下一樓展覽館,展覽依六度波羅蜜為主題呈現,大愛感恩科技洪設計總監若岑師姊指導設計部同仁精心規劃,其中「忍辱勤造福」展示大愛感恩科技開發之慈悲科技賑災用品,原料來自環保回收寶特瓶,每一份環保織品,帶著全體環保菩薩的祝福、匯聚愛心平台夥伴們的智慧,也是善用科技成就慈悲的力量。「齋戒護身心」吉祥物大愛狗、感恩貓推動素食齋戒,希望將心芽植入小菩薩心田。台北慈濟醫院地下一樓展覽館展示大愛感恩開發之慈悲科技賑災用品。展出自4月23日起至5月25日止。歡迎各界大德前往參觀。(攝影:虞珊明,地點:台北慈濟醫院B1展覽館)從關懷台灣本土出發,發展為具國際宏觀視野的全方位人道關懷,慈濟全球性的救援行動,足跡橫跨歐、美、亞、非、大洋洲等五大洲,這些都是台灣的「愛心存款」和「祝福存底」。當人人心中的善念被啟發了,世界和平將成為可能。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連結:
大愛新聞  台灣慈濟  愛心米援助辛巴威 官員蒞台參訪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46060

Read more

Tuesday, 20 May 2014

慈青接力日不落 棒棒相傳護大地


5月18日這一天,配合全球慈青的專案活動環保日不落,接棒愛地球 ,新加坡慈青在兩個社區環保點同時展開活動,沿街撿拾可回收的物資。不只清潔街道,這群年輕人還發揮巧思,把回收物品改造再利用。

58位新加坡慈青和同齡夥伴,配合全球慈青環保日不落,接棒愛地球活動,在兩個慈濟社區環保點附近,清理街道。

慈青:「這個當垃圾,不能夠(回收)的話,就放這裡吧。」

儘管剛下過雨的土地,還有些泥濘,慈青不怕髒,彎腰撿拾垃圾和資源,路人好奇的眼光,成了身體力行的原動力。

活動協調 林慧賢:「新加坡是一個花園城市,其實,如果我們稍微停下腳步,注意一下,周圍真的是有待需要我們改進。」

學生 鄭瑜香:「我們可以回收,可以資源再利用,地球也不會一直遭到破壞。」

就在此時,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慈青同學們,沒停下腳步,反而善用雨水,把回收物沖洗乾淨,也學習如何將寶特瓶,改造成環保小板凳。

慈青 李俞慧:「這次來了,看到說,真的可以這樣做(環保),是一種提醒,以後買東西的時候就會多想一下,如果說可以做的話,就盡量自己做吧。」

年輕人用雙手做環保,也學習降低欲望,珍惜資源,讓面積只有七百多平方公里的新加坡,遠離垃圾,永保花園城市美名。

蔡寶玲 姚凌凌 練志日 新加坡報導

Read more

二手布料製香包 一針一線純手工


端午節快到了!傳統習俗,香包有驅蚊蟲、祛毒避邪的作用。但是現代社會,很多人都用買的,會自己縫製的人不多了。慈濟大學人文處邀請慈濟志工,教學生做香包,志工特別到環保站找二手布料,發揮環保精神,大家也從一針一線中體會作手藝的快樂,同時找回惜福愛物的傳統精神。

不到一釐米(1mm)的針孔,真讓人望眼欲穿!針線活,大家頻搖頭。欸!欸!欸!怎麼穿也穿不過,有人忍不住求救了!

慈濟大學學生:「(怎麼辦),你把它(線)剪一下,(那妳幫我)。」

咳!美美的手工香包,大家都想自己動手做。但關關難過、總算是關關過,到了最後關頭綁線,志工繼續一旁加油打氣。

志工 與 學生:「一學就會,(好難喔),不會啦!不會啦!」

迎接端午節,慈濟大學人文處邀志工教大家做香包。布料是志工到環保站尋找回收的舊衣服再利用,發揮環保新美學。

真善美志工 彭鳳英 蔣克端 呂佩玲 花蓮報導

Read more

塑膠袋地球公害 做回收捨我其誰


有時候決心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的只是非常單純的念頭。環保志工「黃心燻」,因為得知台灣塑膠垃圾量驚人,怕這些垃圾焚燒進而產生汙染、危害子孫健康,兩年前開始在傳統市場撿拾塑膠袋回收分類。一開始大家投以異樣眼光看待,到現在、她獲得周遭朋友與市場攤商的大力支持。回首來時路,「黃心燻」說,做環保就像搶救大家的健康,得加緊腳步。

環保志工,黃心燻:「有師姊叫我去上環境講師的課,他們說,台灣一年所使用的塑膠袋,一年要180億個,可是回收不到十分之一,我每次回來,走到市場,看到那些塑膠袋,我就一直告訴自己,有個聲音告訴自己說,我來收好不好。」

在傳統市場撿塑膠袋,又熱、又濕、又髒,還要面對異樣眼光,「黃心燻」不斷跟自己對話。

環保志工,黃心燻:「我在拖(推車)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上人不是有講說,做人就要磨,做牛就要拖,我就告訴自己說,好啦,我就來當一頭牛來拖好啦。」

不為名利,只為了後代子孫著想,「黃心燻」在東湖五分市場,曾經一個人,從天亮做到天黑,感動所有攤商。

市場攤商:「師姊都有來這做回收,我覺得做得很好,我也很支持她。」

市場攤商:「感覺不錯啦,要不然這些都丟去焚化爐,負擔很大。」

市場攤商:「我看到師姊來這邊,回收袋子,垃圾袋,我很窩心。」

從單打獨鬥、到後來獲得理解,到現在、巷弄內的環保小據點,還有許多志工都來幫忙。

環保志工,官麗珠:「我們會捨不得啦,(她)做成這樣,我們會不捨。」

環保志工,巫金澐:「我們幫忙做一點事是應該的,所以就會很高興,時間一到,就會想起說,趕緊要撇開事情,趕快來,就是這樣子。」

環保志工,黃心燻:「我常常會說,有呼吸的人,大家都有份,所以說是搶救大家的健康這樣子。」

「搶救」二字,絕不是虛談,因為「黃心燻」知道,做環保、不能再等。

楊佳玲 黃英雄 謝心芳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Read more

疾病纏身志工打氣 行善回饋社會


罹患了「心臟」、「腎臟」、「眼睛」三方面疾病的民眾陳家和,從兩年前開始先後接受治療,過程中慈濟志工始終陪伴著他,讓他有勇氣度過人生中的難關。現在,他在慈濟板橋園區擔任「福田」及「環保」志工,希望盡一分力、回饋社會。

陳家和 與 志工:「開(刀)兩年了耶。(兩年了) 兩年了啊。」

談起兩年前的心臟手術,陳家和還心有餘悸,從那時起、慈濟志工就常常來到他的家中,陪伴、關懷、話家常。

志工 陳家和:「之前問醫生說,若沒有洗腎會怎麼樣,他說,不是沒洗就好,沒洗腎會很不舒服(很難過),他說會很痛苦。」

有腎臟疾病,一週要洗腎三次,最近又因為眼疾需要開刀,但是每周四、陳家和都還是會到慈濟板橋園區、當志工。

志工 陳家和:「很感恩,感恩說師姊們的關懷,我覺得說,別人做得多,我也想效法,要回饋別人。」

感謝上天賜與的考驗,也感恩周遭朋友的關懷,這些都轉變為陳家和人生中的養分。

志工 陳家和:「還有比我們更艱苦的,我也是說,看我有沒有這個機會,關懷別人,這樣來當志工,身體也比較健壯,我自己也比較快樂。」

回饋社會、也回饋大地,現在環保站有時候也能看到他的身影,陳家和要用自己的故事,鼓勵更多人。

江文龍 真善美志工-台北報導

Read more

守護阿禮魯凱部落 夫妻監測山林


位於台24線末端,藏身在雲霧中的阿禮(Adiri),是最靠近中央山脈,是海拔最高的魯凱部落。這個部落的族人,幾乎全部遷移到平地的永久屋,但有一對夫妻留在部落,專責執行山林環境監測計畫,並因此獲得102年度,全國永續發展獎肯定。阿禮的族人,不管在山上,或是山下,都沒有忘記自己是魯凱的勇士,要永遠守護部落的根源。

霧台,方圓278平方公里的山區,這裡散布著8個魯凱部落,是屏東縣魯凱族的大本營,在風災受創嚴重的好茶、阿禮、吉露,以及佳暮、伊拉(古川)這幾個部落,總計約有四、五百戶遷村,目前途經吉露、阿禮大崩壁,現場仍看得出來地滑嚴重,以及土石流經過的痕跡。這些部落,平常都沒有太多人去,所以都保持了相當傳統的文化。莫拉克風災之後,中南部的山區部落,約有一萬兩千名原住民都已遷離,不過,根據原住民委員會統計,在災區之外(中部以及中部以北),全台灣仍至少有42處危險部落。

守護雙鬼湖區的,魯凱族,一個從未遷移的古老部落。

阿禮村民,包泰德:「我常常覺得人噢,叫他拿鋤頭鐮刀他不可能啦,所以現在唯一我們可以(走的路),就是靠著我們這樣一個自然資源,就是這個原鄉啦,我們也希望能夠慢慢影響到,其他的族人,回來,就這樣。」

阿禮村民,古秀慧:「是我們在利用這些資源,能夠生活,但是我們不會說像以前那樣,去狩獵什麼。」

包泰德的族名,叫Drangalru,意思就是「土地的守護者」。他從小在山林裡學到的智慧,現在全都派上了用場。

阿禮村民包泰德:「這個就是山紅頭,就是這個,我們叫他LALAI。你碰到這個鳥噢,表示說你今天,會很順利的要完成,你要做的一些事情。阿禮的生態很豐富,不管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要記下來。」

阿禮村民,古秀慧:「像這個是我們用那個監視器長時間在外面放著,它記錄的一些東西,像這個是,這是藍腹鷴,公的。」

24小時監測的鏡頭,看見山林的真價值,找回記憶中,逐漸消失的美好,即使族人,已經幾乎全數遷離。

八八風災之後,在台24線,這幾個部落,我覺得很關鍵,我們面對這樣(遷村)一個處境,不能放棄,就是永不放棄呀,對於文化保存的堅持,所以他們勢必會去,找去另一種出路。

這天,我們來到長治百合園區,阿禮的族人,幾乎已經全部遷居至此,在這個地方安居,不必再怕颱風與洪水來襲。但部落裡的老人家,即使到下了下山,還是忘不了,山上的老日子。

阿禮村幹事,杜月香:「為了解除他們心裡,對思鄉的那種心情噢,還是種紅黎,還是種小米,還是種花生,都是從阿禮怎麼種,就是來這裡(種)。耆老們,把生活帶到山下,也帶來了部族的文化。

這天,孩子們穿著禮服,到頭目屋集合,準備上族語課,年紀最小的,只有四歲。
入住永久屋,讓耆老跟年輕的一代,有了共同生活的機會,也讓文化得以傳承。

阿禮村頭目,包基成:「他們的父母親都不會講(族語),那我想說母語斷了,我們的文化就會消失了,我想族語這個教學噢,如果扎實的話,如果說搶救應該還來得及。他們在永久屋這段期間以來,非常的積極在傳承他們,屬於他們阿禮部落的文化,然後原鄉也沒有放棄,原鄉並沒有消失,所以呢,他們還是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對阿禮而言,傳承文化,堅守土地,不是浪漫的夢想,而是勇士的榮耀。

攝影剪輯 謝啟泉 文字撰稿 熊其娟

Read more

電子書讀書會 學員分享使用心得


慈濟推廣電子書讀書會,汲取佛經的奧義,也做到無紙化、力行環保,台北最近就有一連好幾場的讀書會,帶您來看。

台北電子書讀書會,慈濟志工迫不及待分享,紙本電子化的好處。

慈濟志工 紀靜暘:「雖然是年紀有點大,可是我現在很開心,因為電子書的字很大,所以導讀起來我,覺得說,不必拿那麼厚的書,而且可以減少紙本(浪費)。」

慈濟志工 羅美珠:「把裡面的寶藏,能夠去體會,內化,讓我們變成,在修行佛法當中,一個非常好的,非常棒的資糧。」

行動藏經閣的優勢,115位志工彼此交流,讓經典透過綠色科技傳播出去。

慈濟志工 李素蘭:「果然感受到邊讀邊學,那種信心更充足,讓我們增長我們的信心,那未來,在社區我們就更有信心,來帶電子書讀書會。」

另一場讀書會,則看到截然不同的氣氛。

老中青三代,透過分享善與愛的故事,讓艱深的佛法,以不同的方式,融入大家的心中。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Read more

人間菩薩一念心 不分老幼護地球


全球12個國家的慈濟大專青年,在5/18舉辦環保愛地球的活動,不論是宣導環保理念,或以行動淨灘,都以年輕人的力量守護地球。這一分疼惜大地的心,不分年齡,在龜山,有一位環保志工「孫桂英」,她即使發生嚴重車禍,依舊堅持做環保。證嚴上人在今天(5/20)志工早會開示:「每一位菩薩都一樣的心情,不同的人,但是同樣的心、同樣的勇敢、同樣的付出。」

今年66歲的孫桂英,一早六點多就進入工地撿拾回收,不論是寶特瓶、鐵鋁罐,甚至小小的鐵釘,她都不放過。年輕時,為了顧家庭,同時兼差四份工作;退休後,即使曾經發生嚴重車禍,依舊堅持疼惜這塊土地。

證嚴上人開示:「她還是能站直,同時步步健步踏出去,她都是為了敬愛大地,她只是看到了一支瓶子在那裡,寶特瓶,她也都要撿喔,每一位菩薩都一樣的心情,不同的人,但是同樣的心,同樣的,那樣的勇敢,同樣那樣的付出。」

愛護地球的心,不分年齡。慈濟大專青年在5月18號舉辦「環保站打卡讚,用按讚的雙手做環保」。年輕人走出戶外,宣導環保理念,同時也在各個環保站或沙灘,以雙手呵護大地。

證嚴上人開示:「有這一大群熱愛大地的年輕人,疼惜物命的,這種恭敬天地,敬天愛地的這一大群年輕人,他們的付出,真的是看了很令人歡喜,光是慈青還不夠,每一個大學生都應該要站起來,真正伸出了雙手來做環保。」

全球有12個國家、地區的慈青,以環保串連愛心,走上街頭,以年輕人的力量,改變自己,也影響身邊的人。

陳信羽 鄧明怡 花蓮報導

Read more

選種基改玉米 農夫屢遭法辦

雖然歐盟對基改作物,一向抱著戒慎態度;今年2月,歐盟通過了基因改造玉米「先鋒1507」(Ogm Pionner 1507)的栽種許可提案,引起包括法國在內的各國政府群起抗議。尤其是義大利,對於含有基因改造的農作物,管理非常嚴格,明令禁止在境內種植。不過還是有少數農民認為,歐盟已經授權種植,政府卻還是在缺乏科學證據佐證之下,一昧禁止種植基改作物,十分不公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