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014
Friday, 04 April 2014
2014,4/12,深坑國中校慶園遊會活動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4月12日(六) 08:00 - 12:00
【地點】新北市深坑國中(新北市深坑區文化街41號)
大愛心新聞: 深坑國中園遊會 環保蔬食“心”觀念
慈濟社區網: 馨深活運動會 環保結善法

2014,4/8,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4月8日(二) 9:30 - 11:30
【地點】大愛感恩低碳概念館
大愛心新聞: 回饋社會從心做起 家用紡織心靈巡禮
慈濟社區網: 回饋社會 家用紡織從心做起


DA.AI Participates in the 2014 Green Rising Star Counseling Project to Become a Global Sustainability Role Model
- Article Details

Up until now, the project has provide guidance to over 150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o upgrade their abilities in green manufacturing, design, and marketing, and eventually winning global recognition and awards. DA.AI Technology also participated in the 2014 Green Rising Star Counseling Project, and has been selected as one of the five corporations to receive green supply chain counseling. With the help of Pla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 (PIDC), DA.AI has successfully fulfilled Taiwan’s CSR verification, and rooted deeper in its ability in eco-friendly design and concept implementation.
The PIDC Corporate Sustainable Department Manager, Zhang Jia Yuan, expressed his amazement towards DA.AI while visiting the company that “I feel quite obvious DA.AI is different from many of the corporations in a sense that the company is really dedicated in making recycled PET materials into eco-products, and has started to expand its fields onto other recycled materials. Hopefully with the help from PIDC on this project, DA.AI will soon be able to recycle and reuse materials such as PE and PP as well, and design them into eco-products to extend the material life span. Moreover, knowing that many of DA.AI’s products are designed for disaster preparedness, or used in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disaster relief occasions gives them a noble and compassionate meaning.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work with DA.AI and expose them to the world as much as we can, and I certainly look forward to this chance to collaborate together.”
DA.AI’s core values include Cultur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ircle of Love, and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which makes it different from many of the profit driven corporations. Not only so, CSR is certainly one of the company’s main missions. Apart from guidance on improving the gray eco-blanket 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 and re-PET eco-product manufacturing, CSR is also one of the major focuses on this project. Eventually, DA.AI wishes to become the leader and role model of CSR and Green Corporation, and raise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wareness in the world.
DA.AI Reporter, Siewhui Chong, Taipei
Media Link:
Read more
減碳推動國際觀 大愛清流綠標竿
- Article Details

目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已經輔導150家以上的中小企業提升綠色生產、設計及行銷能力、符合供應鏈要求,並協助中小企業廠商建構節能減碳能力與推動減量,以取得國際證書。而大愛感恩科技也著手申請103年度的「綠色小巨人輔導計畫」,並於3/3通過遴選,成為5間獲得「綠色供應鏈輔導」廠商之一。此計畫係由今年3月開始至11月止,由財團法人塑膠中心輔導,建立更具環保實踐力及社會責任之綠色概念設計,並通過第三公正單位之企業永續報告驗證。
塑膠中心企業永續組組長張家淵表示:「透過這次參訪,明顯感受到大愛感恩科技確實與其他企業不同!以往大愛感恩科技專注在回收PET再製紡織品,近年來已開始跨足到更多環保站回收的資源再生,例如廢舊紡織品、紙類的回收再生等。希望透過此次的合作,結合塑膠中心的技術輔導,能夠將環保站的其他塑膠類如聚乙烯PE(2號及4號塑膠類)、聚丙烯PP(5號塑膠類)再生成特殊綠色設計產品,而產品的特殊設計不僅僅能夠在急難救助的時候提供即時的幫助,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尤其是備災/救災的應變,更是世界首要且需要進行的重點,而大愛感恩科技能有充分條件與其接軌,非常期待並開心此次的合作與學習。」
大愛感恩科技的核心價值 “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使其有別於其他的民營企業, “全方位落實企業社會責任(CSR)” 一直都是大愛感恩的使命。此次與塑膠中心的合作,除了導入更多特殊意義的綠色設計外,也將會執行灰色環保毛毯之碳足跡盤查及驗證,以及依據國際標準GRI 最新一代的綱領G4之91項指標,將過往之績優歷程進行彙整歸納,並通過第三方公正單位驗證,將報告作為經營策略分析工具,持續強化公司在三重底限的能量,並成為台灣 ” 社會企業 ” 的標竿。大愛感恩科技將拓展更多的資源再生平台,並打造企業綠化、成長與茁壯,進而形塑綠色標竿之形象。
大愛感恩科技 張曉輝 台北報導 Read more
Thursday, 03 April 2014
【認證】2014年1月灰色賑災毛毯取得全亞洲第一家rPET產品搖籃到搖籃銀級認證
- Article Details
「搖籃到搖籃」觀念推廣至今,大愛感恩科技自2012年參與認證,是全世界第二個拿到此認證的綠色環保再生企業,同時大愛感恩科技【灰色環保賑災毛毯】取得全亞洲第一家環保rPET再製產品「搖籃到搖籃銀級認證CM」,以其永續性的精神在2014年一月再次續証完成。負責此認證的研發部同仁 陳意容博士分享:這次續證重新聲明我們的材料符合人類與生態安全性,製程不變所以再利用性沒問題,並且也開始朝著再生能源的目標前進。除了材質再利用,工業養分循環的概念我們還需再精進,而企業社會責任、水資源管理和碳管理這些基礎,本來就是大愛感恩追求的方向,已經十足符合搖籃到搖籃的理念。
『為何無需修改原始製程,而能得到「搖籃到搖籃銀級認證CM」』 意容師姊解釋,因為灰色毛毯100%來自回收的1號寶特瓶,本來就已經是回收再生材質、無後染加工製程和環保毛毯背後的完整慈濟回收體系,本質上就已經符合搖籃到搖籃的認證基礎。一般而言,商品要獲得搖籃到搖籃認證,都需要重新檢視產品原料、生產製程,或是從頭設計出一個新的產品來符合搖籃到搖籃理念,而大愛感恩科技當初成立製造出來的產品,就已經跟搖籃到搖籃的精神相近: 第一,主要不僅要節能減碳,也是要確保材質應用的安全性,這是我們正在做的。第二,我們本來就是想要資源變黃金,這不但是我們的概念,也正在行動與具體落實,我們積極從資源回收裡面尋找具有潛力”變黃金”的廢棄物,讓原本是廢棄物的原料賦予他們全新的生命,不只是追求再利用,而是追求更好的品質標準與更高的產品價值,因此我們得到許多認證,搖籃到搖籃可以幫我們思考產品再利用的永續性。
意容師姊也分享了參與這次搖籃到搖籃認證的心得,她說:「搖籃到搖籃是非常有意義的方向,雖然很困難,對於企業來說更是要大量投資,而大愛感恩對此是義不容辭去做的,」就像是 證嚴上人慈示: 「對的事情,做就對了。」另外,搖籃到搖籃主要是針對產品,環保教育與社會企業責任更是不可或缺的方向,這份搖籃到搖籃的精神,也必然將朝業界多元並跨界去推廣,希望能邀請產/官/學/研各界,體驗並落實永續循環的"心"啟示。
Read more【認證】2014年1月灰色賑災毛毯取得全亞洲第一家rPET產品搖籃到搖籃銀級認證
- Article Details
「搖籃到搖籃」觀念推廣至今,大愛感恩科技自2012年參與認證,是全世界第二個拿到此認證的綠色環保再生企業,同時大愛感恩科技【灰色環保賑災毛毯】取得全亞洲第一家環保rPET再製產品「搖籃到搖籃銀級認證CM」,以其永續性的精神在2014年一月再次續証完成。負責此認證的研發部同仁 陳意容博士分享:這次續證重新聲明我們的材料符合人類與生態安全性,製程不變所以再利用性沒問題,並且也開始朝著再生能源的目標前進。除了材質再利用,工業養分循環的概念我們還需再精進,而企業社會責任、水資源管理和碳管理這些基礎,本來就是大愛感恩追求的方向,已經十足符合搖籃到搖籃的理念。
『為何無需修改原始製程,而能得到「搖籃到搖籃銀級認證CM」』 意容師姊解釋,因為灰色毛毯100%來自回收的1號寶特瓶,本來就已經是回收再生材質、無後染加工製程和環保毛毯背後的完整慈濟回收體系,本質上就已經符合搖籃到搖籃的認證基礎。一般而言,商品要獲得搖籃到搖籃認證,都需要重新檢視產品原料、生產製程,或是從頭設計出一個新的產品來符合搖籃到搖籃理念,而大愛感恩科技當初成立製造出來的產品,就已經跟搖籃到搖籃的精神相近: 第一,主要不僅要節能減碳,也是要確保材質應用的安全性,這是我們正在做的。第二,我們本來就是想要資源變黃金,這不但是我們的概念,也正在行動與具體落實,我們積極從資源回收裡面尋找具有潛力”變黃金”的廢棄物,讓原本是廢棄物的原料賦予他們全新的生命,不只是追求再利用,而是追求更好的品質標準與更高的產品價值,因此我們得到許多認證,搖籃到搖籃可以幫我們思考產品再利用的永續性。
意容師姊也分享了參與這次搖籃到搖籃認證的心得,她說:「搖籃到搖籃是非常有意義的方向,雖然很困難,對於企業來說更是要大量投資,而大愛感恩對此是義不容辭去做的,」就像是 證嚴上人慈示: 「對的事情,做就對了。」另外,搖籃到搖籃主要是針對產品,環保教育與社會企業責任更是不可或缺的方向,這份搖籃到搖籃的精神,也必然將朝業界多元並跨界去推廣,希望能邀請產/官/學/研各界,體驗並落實永續循環的"心"啟示。
Read more「綠菩提」春風化雨 心是種子生萬法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發行的環保季刊--「綠菩提」雜誌春季號 - 第九期,已於近日出刊發行,「綠菩提」雜誌顧名思義,就是推廣環境教育、低碳生活與心靈環保,傳遞愛護地球的理念與行動,播撒大愛種子,春風化雨,育化眾生,淨化人心。本期特別製作「綠菩提導讀」,讓讀者了解本期內容重點。而「綠菩提雜誌」紙本刊物以環保紙張、環保油墨印刷,亦同步發行「電子版」及「影音館」,於雜誌封底以QR-Code連結,讓內容延伸至更寬廣的立體空間,提供讀者更多元的閱讀樂趣。
本期主題為「心是一顆種子 一生無量」,即「萬善由一念種子生」,期許人人發揮善念,一念善,一分清流,讓地球化濁氣為琉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期製作一則「綠菩提小故事」影音--「老黃狗與小白兔」,由編輯團隊自行撰寫、繪圖、製作,老少咸宜、寓教於樂,此為轉述全球總督導黃思賢師兄於對外分享時的一則故事,意在期勉同仁堅定志向,發揮「全力以赴」的職志精神。「職志合一」單元則是專訪公司同仁,訴求以職場為道場的精神,除了呈現品牌人文,也希望所有同仁能耳濡目染、感同身受,由內而外人間菩薩大招生。
環保心品則介紹「悲智雙運系列」之環保旗幟,人文內涵為旗幟飄揚和風普薰,人走到哪,大愛精神就到哪。大愛環保織品除了規劃廣行恆持的「低碳生活織品」外,「慈悲科技」亦是研發重點,而代表慈濟志業精神象徵的「旗幟」,來年將逐漸使用環保材質,更深層的意涵則是讓「環保人文」成為領航未來的重要指標。另外,本期特別規劃「吉祥物特輯」,讓大家認識大愛品牌吉祥物的生命內涵,並策劃新單元「吉祥物圖畫故事」,由可愛的吉祥物訴說溫馨的環保人文的故事。而環保菩薩的專訪—福林環保站之 鍾生才師兄與 蕭運妹師姊,人品典範也是我們學習的對象。
封底摺頁精心設計可愛的「吉祥物相框卡片」,可嵌入珍貴的照片,化剎那為永恆,每一瞬間都是唯一,無論是「兒童節」、「母親節」,抑或是任何時節、任何人都適用,特此建立愛的平台,傳遞愛與感恩,於無形中融入環保人文精神,歡喜結好緣,用心造福緣。「綠菩提NO.9」於大愛感恩全省通路門市提供免費索取結緣,也竭誠歡迎至官網線上閱讀「電子版」、瀏覽「影音館」。
大愛感恩科技 胡崇惠 台北報導
相關連結:
綠菩提NO.9電子版: http://www.daait.com/ebook/20140325/
綠菩提NO.9影音: http://www.daait.com/ebook/20140325_no9/20140325_no9.html
「綠菩提」春風化雨 心是種子生萬法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發行的環保季刊--「綠菩提」雜誌春季號 - 第九期,已於近日出刊發行,「綠菩提」雜誌顧名思義,就是推廣環境教育、低碳生活與心靈環保,傳遞愛護地球的理念與行動,播撒大愛種子,春風化雨,育化眾生,淨化人心。本期特別製作「綠菩提導讀」,讓讀者了解本期內容重點。而「綠菩提雜誌」紙本刊物以環保紙張、環保油墨印刷,亦同步發行「電子版」及「影音館」,於雜誌封底以QR-Code連結,讓內容延伸至更寬廣的立體空間,提供讀者更多元的閱讀樂趣。
本期主題為「心是一顆種子 一生無量」,即「萬善由一念種子生」,期許人人發揮善念,一念善,一分清流,讓地球化濁氣為琉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期製作一則「綠菩提小故事」影音--「老黃狗與小白兔」,由編輯團隊自行撰寫、繪圖、製作,老少咸宜、寓教於樂,此為轉述全球總督導黃思賢師兄於對外分享時的一則故事,意在期勉同仁堅定志向,發揮「全力以赴」的職志精神。「職志合一」單元則是專訪公司同仁,訴求以職場為道場的精神,除了呈現品牌人文,也希望所有同仁能耳濡目染、感同身受,由內而外人間菩薩大招生。
環保心品則介紹「悲智雙運系列」之環保旗幟,人文內涵為旗幟飄揚和風普薰,人走到哪,大愛精神就到哪。大愛環保織品除了規劃廣行恆持的「低碳生活織品」外,「慈悲科技」亦是研發重點,而代表慈濟志業精神象徵的「旗幟」,來年將逐漸使用環保材質,更深層的意涵則是讓「環保人文」成為領航未來的重要指標。另外,本期特別規劃「吉祥物特輯」,讓大家認識大愛品牌吉祥物的生命內涵,並策劃新單元「吉祥物圖畫故事」,由可愛的吉祥物訴說溫馨的環保人文的故事。而環保菩薩的專訪—福林環保站之 鍾生才師兄與 蕭運妹師姊,人品典範也是我們學習的對象。
封底摺頁精心設計可愛的「吉祥物相框卡片」,可嵌入珍貴的照片,化剎那為永恆,每一瞬間都是唯一,無論是「兒童節」、「母親節」,抑或是任何時節、任何人都適用,特此建立愛的平台,傳遞愛與感恩,於無形中融入環保人文精神,歡喜結好緣,用心造福緣。「綠菩提NO.9」於大愛感恩全省通路門市提供免費索取結緣,也竭誠歡迎至官網線上閱讀「電子版」、瀏覽「影音館」。
大愛感恩科技 胡崇惠 台北報導
相關連結:
綠菩提NO.9電子版: http://www.daait.com/ebook/20140325/
綠菩提NO.9影音: http://www.daait.com/ebook/20140325_no9/20140325_no9.html
人文薰陶知惜福 銘傳學子懷感恩
- Article Details
『各國總統代表,請問:貴國人民對此議題,你們「一致」的決議是甚麼?請舉牌…』每一回合的競賽分數揭露,即伴隨著同學們錯愕與扼腕,這份預料中的疑惑一直延續到第十回合結束時,仍是不解的謎團。終於,遊戲結束後,經由今天人文課的主講者大愛感恩資訊部虞珊明師兄引導省思,提醒大家『時間已經來不及了,人類還在爭甚麼?』2014年的世界地球日即將到來,但慈濟基金會創辦人 證嚴法師勉勵大家『不能僅是在每年四月廿二日那天用行動支持世界地球日,地球的未來、人類的命運已經危在旦夕,應該天天都是地球日。』
今天分享課程開始前,先由陪伴第二組同學之慈濟社區志工及全組組員至台前,分享上個周末前往位於天母由荷籍白永恩神父創辦的聖安娜之家機構關懷服務心得。與重度智障或殘障病童如此近距離接觸,同學們的內心莫不受到強烈震撼。第二組組長想到自己的祖父臥病同樣是需要照顧者,感受特別深刻。同學則多表達見苦之福、知福惜福之情。雖然總體而言,天母地區的居民都是素質及包容性非常高,然而這個社會並不是人人都能接納此類病友,因此當面臨異樣眼光對待,同學不免心中感到難過。指導老師翁振益教授適時的安慰同學:堅持做『對』的事情。
就如同慈濟環保菩薩在環保站,不畏寒暑、不畏氣味是否有異,一心只為 證嚴上人的呼籲、人人動手做環保、用雙手愛護大地。希望能夠轉『來不及』為『來得及』。這份慈悲的胸襟希望同學能夠感受、並且群起效法。
慈濟人文強調的是『感恩、尊重、愛』。課程後,指導老師讚揚同學不但用心聽講、清楚的筆記,充分表現對學習效果「注重」,對課程內容的「看重」、對自己言行的「尊重」,這樣的態度,相信日後定能成為受主管「倚重」、企業「器重」的人才。
民國89年政大開國內先河、率先開設慈濟人文課,引起廣泛的好評與討論。任教於銘傳大學、本身也是慈濟志工的林惠蓮老師有感於學習與服務課程在校園推廣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於是向銘傳大學校方及慈濟基金會提出申請。於是,銘傳大學選修人文課程從89年9月至今,已經第十四年,每一個學期約15堂的課程,由包括大愛感恩科技之慈濟志工擔任講師,介紹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以及志工現身說法。除了課堂的學習,學生還必需參與假日的實作服務。指導老師翁振益教授說,從學生心得報告、課堂分享、實作分享、調查訪談,觀察學生行為等,明顯感受到學生們的改變。他也很期望學生藉由慈濟人文薰陶,能啟發善念、成為善的種子。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居安思危(一)海砂屋 Concerned about family`s safety
- Article Details
According to the Taipei Structure Engineering Association, houses constructed with sea-sand or substandard materials are among some of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s found in old apartment buildings island-wide. Especially troubling is that these apartment building are extremely vulnerable to earthquakes or other natural disasters--thus putting their residents at serious risk. Next, we travel to Xinyi District in Taipei City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danger of sea-sand buildings.
根據台北市,結構技師公會的觀察,老舊公寓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海砂屋跟結構壞損,特別在地震時或是其他天災,會對民眾的生命財產造成威脅,下一則新聞,我們來了解海砂屋對房屋所帶來的危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