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014

Wednesday, 23 April 2014

碳標籤衣+感恩衣履歷First in the country


Dedicated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 local Taiwanese outdoor clothing brand launched a series of outdoor wear that carry the EPA`s carbon footprint label. From the label, consumers can see th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ssociated with each product. Apart from clothing, DA.AI Technology has also developed blankets that carry this label. 

為了響應環保,台灣休閒服飾品牌,推出全台首度獲得環保署認證的碳標籤服飾,民眾從商品上的碳標籤紀錄,就可以看到產品製造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量,衣服有碳標籤之外,大愛感恩科技日前也有一款毛毯,同樣獲得碳標籤認證。 

Read more

人援會圓緣5th TC Int`l Humanitarian Aid Seminar


In Taiwan, Tzu Chi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Aid Association organized a 3-day seminar at Hualien(花蓮)`s Jing Si Hall. During the event, participants seized the opportunity to share disaster relief experiences with each other. 

臺灣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在花蓮靜思堂 舉辦三天營隊,學員把握機會,彼此學習交流。

Read more

2014,4/23,無毒有我會議

【對象】慈濟教聯會及教育部/法務部/衛福部人員
【時間】2014年4月23日(三) 09:30 - 11:4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新聞: 健康反毒你我做起 心靈環保愛人愛己
慈濟社區網: 法律教育護學子 有我就無毒


20140423_5.jpg20140423_6.jpg

Read more

資源回收稱文明 人文厚植在開平

圖說: 身著工作圍兜、身處餐飲學校,台上分享者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師兄(左)這堂課教的可不是烹調料理,是『續物命造福慧、環保人文』。蔡佩馨同學(右)這一組剛從泰北服務回來,正好觀察到:當地沒有都市慣見的垃圾車,所以好像不存在『垃圾』這樣東西。的確越發達地區,製造的垃圾越多。然而,如果資源垃圾回收比率高,那才是真正文明的地方。(攝影者:丁正蓉)身著大愛感恩環保材質工作圍兜、身處開平餐飲學校講台,台上分享者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師兄這堂課教的可不是烹調料理,是『續物命造福慧、環保人文』。

『就你所知,世界上哪個地方沒有垃圾?』『泰北!』對於蔡佩馨同學蹦出來這個答案,實在令人非常好奇,原來她們這一組同學剛從泰北服務回來,正好觀察到:當地沒有都市慣見的垃圾車,所以好像不存在『垃圾』這樣東西。的確,越發達地區,製造的垃圾越多。然而,如果資源垃圾回收比率高,那才是真正文明的地方。

圖說: 陳佳儒老師(右四)這堂人文通識課多數三年級同學已是第二次選修,原來一年級修這門課時,就覺得這堂課教學方式非常多樣活潑,最大特色是有慈濟師姑們陪伴關懷,加上外部講師均是來自各個領域學有專長者,經過這樣人文課薰陶,這群『未來的阿基師』、『未來的吳寶春』,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就是積極參與互動、用心聽講踴躍答問,真是令人讚歎。 (攝影者:丁正蓉)選修陳佳儒老師這堂人文通識課的學生包括一年級與三年級。依學校慣例,二年級同學這段期間是在外面餐飲企業歷練、實習。據陳老師表示,在場多數三年級同學已是第二次選修人文通識課,原來一年級修這門課時,就覺得這堂課教學方式非常多樣活潑,與其他課大不相同,最大特色是有慈濟師姑們陪伴關懷、叮嚀照顧,加上邀約的外部講師均是來自各個領域學有專長者,經過這樣人文課薰陶,這群『未來阿基師』、『未來吳寶春』,年紀雖小,卻一點都不含糊,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就是積極參與互動、用心聽講踴躍答問,真是令人讚歎。

圖說: 當問到『盡力而為』與『全力以赴』的差別,許馨文同學(右)主動上台分享『譬如環保的重要性,每個人不可置身事外、要全力以赴。』陳老師對此感到非常欣喜,看到同學們經由人文課的薰陶有所成長,不但學習到明辨是非、勇於表達自己,並為自己爭取到一副環保工作手套絕佳的結緣品。(攝影者:丁正蓉)當問到『盡力而為』與『全力以赴』的差別,許馨文同學主動上台分享『譬如環保的重要性,每個人不可置身事外、要全力以赴。』陳老師對此感到非常欣喜,看到同學們經由人文課的薰陶有所成長,不但學習到明辨是非、勇於表達自己,並為自己爭取到一副環保工作手套絕佳的結緣品。

據了解,陳佳儒老師因為認同慈濟人文理念,平時讓自己兩個孩子昱丞和昱豪參加慈籃世新組活動,自己也承擔家長志工的工作,真正做到『用媽媽的心來對待普天下的孩子,用菩薩的心來照顧自己的孩子。』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資源回收稱文明 人文厚植在開平

圖說: 身著工作圍兜、身處餐飲學校,台上分享者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師兄(左)這堂課教的可不是烹調料理,是『續物命造福慧、環保人文』。蔡佩馨同學(右)這一組剛從泰北服務回來,正好觀察到:當地沒有都市慣見的垃圾車,所以好像不存在『垃圾』這樣東西。的確越發達地區,製造的垃圾越多。然而,如果資源垃圾回收比率高,那才是真正文明的地方。(攝影者:丁正蓉)身著大愛感恩環保材質工作圍兜、身處開平餐飲學校講台,台上分享者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師兄這堂課教的可不是烹調料理,是『續物命造福慧、環保人文』。

『就你所知,世界上哪個地方沒有垃圾?』『泰北!』對於蔡佩馨同學蹦出來這個答案,實在令人非常好奇,原來她們這一組同學剛從泰北服務回來,正好觀察到:當地沒有都市慣見的垃圾車,所以好像不存在『垃圾』這樣東西。的確,越發達地區,製造的垃圾越多。然而,如果資源垃圾回收比率高,那才是真正文明的地方。

圖說: 陳佳儒老師(右四)這堂人文通識課多數三年級同學已是第二次選修,原來一年級修這門課時,就覺得這堂課教學方式非常多樣活潑,最大特色是有慈濟師姑們陪伴關懷,加上外部講師均是來自各個領域學有專長者,經過這樣人文課薰陶,這群『未來的阿基師』、『未來的吳寶春』,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就是積極參與互動、用心聽講踴躍答問,真是令人讚歎。 (攝影者:丁正蓉)選修陳佳儒老師這堂人文通識課的學生包括一年級與三年級。依學校慣例,二年級同學這段期間是在外面餐飲企業歷練、實習。據陳老師表示,在場多數三年級同學已是第二次選修人文通識課,原來一年級修這門課時,就覺得這堂課教學方式非常多樣活潑,與其他課大不相同,最大特色是有慈濟師姑們陪伴關懷、叮嚀照顧,加上邀約的外部講師均是來自各個領域學有專長者,經過這樣人文課薰陶,這群『未來阿基師』、『未來吳寶春』,年紀雖小,卻一點都不含糊,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就是積極參與互動、用心聽講踴躍答問,真是令人讚歎。

圖說: 當問到『盡力而為』與『全力以赴』的差別,許馨文同學(右)主動上台分享『譬如環保的重要性,每個人不可置身事外、要全力以赴。』陳老師對此感到非常欣喜,看到同學們經由人文課的薰陶有所成長,不但學習到明辨是非、勇於表達自己,並為自己爭取到一副環保工作手套絕佳的結緣品。(攝影者:丁正蓉)當問到『盡力而為』與『全力以赴』的差別,許馨文同學主動上台分享『譬如環保的重要性,每個人不可置身事外、要全力以赴。』陳老師對此感到非常欣喜,看到同學們經由人文課的薰陶有所成長,不但學習到明辨是非、勇於表達自己,並為自己爭取到一副環保工作手套絕佳的結緣品。

據了解,陳佳儒老師因為認同慈濟人文理念,平時讓自己兩個孩子昱丞和昱豪參加慈籃世新組活動,自己也承擔家長志工的工作,真正做到『用媽媽的心來對待普天下的孩子,用菩薩的心來照顧自己的孩子。』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Tuesday, 22 April 2014

環保站改建靜思堂 工地聞法依舊


台中市東大園區的環保站,未來要規畫興建靜思堂,因此四月初開始進行拆除工作。目前部分牆壁和空間已經拆除,但志工們依然天天清晨薰法香,沒有牆壁遮掩的場地,清晨風大,加上霧氣重,空氣濕冷,六十多位志工在克難的環境下,聞法不間斷。

清晨天還沒亮,六十多位志工已經來到東大環保站薰法香。

有的人還要趕去上班,有的人要去做福田,但堅持薰法香做為每一天的開始,仔細看一旁的牆壁已經拆除了,另外一邊的隔間也已經拆掉一半,薰法香到一半,寒風陣陣吹來,但志工堅持聞法不間斷。

慈濟志 詹玉英:「那種道心的堅固,不只是勤務需要,也是要把握每分每秒的時間,還有在克難的環境下,大家把握每天薰法香。」

儘管環境克難,志工們還是堅持每天清晨四點半來到這裡,東大環保站預計在四月底要把地上物全部拆除,未來要規畫興建靜思堂。

地上物全部拆除之後,要經過水土保持的檢查,通過環境評估之後,就可以取得建照,規畫興建新的靜思堂,而這段期間,環保站會暫時遷移到後方的區域。

江麗君 廖學信 陳志昇 台中報導

Read more

三林塘老街廟會 志工受邀宣環保


上海三林塘老街舉辦廟會活動,慈濟志工第二年受邀參加,九天的活動,動員二百多人,希望把環保理念,帶入家家戶戶中。

志工:「今天你路過這裡,就是非常有福氣,希望你把福氣帶回家。」

不同於其它的攤位,這裡要給的,是受用一生的智慧,不用花錢,卻是無價,一句靜思好語,老人小孩,都受用。

小朋友 與 志工:「有穿的,有穿的是嗎,還不會餓著,對不對。」

三林老街廟會活動,一年一次,人潮多,志工把握機會,要說的不只是好話,還有好東西,同樣不花一毛錢,只要善用家裡不要的蔬菜果皮,加上紅糖,人人都能做出自己的環保酵素。

志工 梁立秀:「它沒有化學的成分在裡面,而且還把多餘的垃圾變成寶貝。」

九天的活動,有五天是雨天,志工打著傘邀約民眾,年過七十的陸傳通,天天都來做志工。

志工 陸傳通:「人不累也不可能,但是如果你做這事情,你有興趣做,越做越歡喜。」

也有人是刻意來找尋,四川人黃小輝,看到慈濟二個字,就想到汶川地震後,志工的身影。

民眾 黃小輝:「我只能這樣說,代表所有四川人感謝慈濟,感謝台灣幫助我們。」

推動環保,也牽起一分緣,讓社區更美,會是大家都期待的成果。

真善美志工 詹政培 鄔衛俊 張永 黃素貞 上海報導

Read more

氣候災民無家歸 蝴蝶屋應運而生

國際上天災頻傳,最受苦的就是災區的民眾了,不論是地震還是颱風,許多房子都被毀壞,去年菲律賓遭遇史上最強颱風之一的海燕侵襲,不僅傷亡慘重,數百萬民眾也無家可歸,一位菲裔美籍建築師,想要幫助受到影響的民眾,有個安穩的地方可以住,發明設計了一種蝴蝶屋,可以在幾分鐘之內搭建完成,足以容納一個小家庭,讓受災民眾有個安穩的家。 Read more

環保回收隨手做 地球永續共生息


世界地球日,即將到來,新泰地區慈濟志工,走上街頭,宣導環保觀念,邀請大家一起來響應,五省生活,省水,省電,省錢,省食,省油,一個早上,就有二千多人簽署。

一百多位新泰區志工,拿著宣傳看板,走上街頭,不需要呼口號,大家都明白,慈濟在做什麼,甚至是,已經在生活中落實。

民眾 張王美女:「我都撿起來,你看我都放在一起,一整包都塑膠袋,(好棒哦)。」

世界地球日,即將到來,除了少用塑膠袋,也邀約大家一起來過五省生活,這位婆婆,早就有回收水資源的習慣。

民眾 杜美純:「我們都這樣省,水錢二個月才三四百元,(感恩),我們都用桶子在儲水。」

節省能源,做環保愛地球,有越來越多人,不單是認同,甚至是身體力行,要簽名連署,一個上午,就有二千多人。

慈濟志工 與 民眾:「你要跟你的親戚朋友說,要跟你的晚輩說,有哦,我的女兒我都帶進來,你很棒哦!」

慈濟志工 賴碧雲:「我們先了解會眾他們,是如何的省法,如果他們沒有做到的,我們會藉此機會跟他們分享
。」

多一個人支持,就多一雙,清淨大地的雙手。

真善美志工 楊桂玟 簡竹海 袁韶聆 黃筱淇 台北報導

Read more

觀音山淨山之旅 用行動愛護地球


響應世界地球日,新北市淡水、八里地區的慈濟志工,和社區民眾130多人,前往觀音山進行淨山活動。雖然參加的人,多數是上了年紀的環保志工,但體力不輸給年輕人,他們說淨山的同時,也淨化了自己的心靈。

慈濟志工 嚴寶雲:「世界地球日,無非就是要我們每一個人做好地球的守護者,我們今天就從什麼,從腳底做起,從我們自己的身邊做起。」

帶著慈濟志工的精神鼓勵,一百三十多人在八里觀音山進行淨山,不管是山路邊、水溝旁,只要有垃圾或可回收的資源,大家都彎腰撿拾,不到一個小時,一台環保車就裝滿了。

淨山之後,慈濟志工安排眾人在半山腰的大樹下聯誼,不少銀髮志工都暢談自己多年來做環保的收穫。

環保志工 曾玉雲:「我去公園運動,很多人一直撿寶特瓶給我,數量多到我自己一個人都拉不動,後來請我家師兄用摩托車幫我載,一天載三趟,大家都很熱心撿給我。」

環保志工 卓淡妹:「我最初去關渡環保站時,當時只有八個人在做而已,我們做到除夕之前兩天,都還在做回收,正月初一初二也沒有休息,做到現在環保站已經有很多人了。」

身體力行愛謢地球,心靈也要充電,關渡慈少班的孩子,透過佛典故事的演繹,讓大家在淨山的同時,也淨化自己的心靈。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