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3 April 2014
通過檢測便無礙?足下就是危機
- Article Details
「汙染的真相」系列專題,昨天帶您看到了爐渣和集塵灰、這些事業廢棄物長期毒害台灣的情況,但事實上,有害廢棄物不只非法被偷倒棄置於農田、魚塭和山區,通過實驗室重金屬毒性檢驗標準的廢棄物,就可以合法當成建築材料,代替砂石,變成道路的填充物,甚至當做彰濱工業區,230公頃填海造陸計畫的填充物。不過,讓環保團體憂心的是:由爐渣構成的基石,不但遇水會膨脹變形,結構堪慮,裡頭的重金屬和戴奧辛,可能在長期雨水沖刷下,進入農田土壤,透過食物鏈,威脅人類健康。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這個是我們在這邊撿到的石頭,看起來很像隕石,然後很多人會很高興,哇,我在這邊撿到隕石,但是他們卻不知道說,這個其實是鋼鐵廠的廢棄物。」
屏東林邊鄉台17線路旁,被棄置一望無際的事業廢棄物,乍看之下,好像外星球的荒蕪土地。
大愛台記者,張澤人:「在事業廢棄物的棄置場地,經常可以看到這些大大小小,模樣類似巧克力球的石塊,它就是含有劇毒的集塵灰,經常被不知情的民眾,撿回家把玩。」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碰過有爸爸在旁邊釣魚,就覺得這個東西(集塵灰),滿好玩的,像彈珠,所以他就撿了這個大小的,撿了一堆回去給他小朋友玩,你這樣摸的過程中,你手如果沒有洗乾淨,就吃進去了。」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這個是手持式,重金屬快速分析儀,按一下三分鐘,就知道裡面的重金屬成分。」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你看,我一下去(測量),鋅就20幾萬(ppm),有沒有,紅字(超標)出現了,一般的環境背景值裡面,大概在100-200(ppm),100(ppm)多而已,所以這邊可以很明顯的知道,我們超過環境很多很多。」
更誇張的是:不肖業者竟然把有害廢棄物、當成土壤,回填農地。
台灣生態學會祕書長,蔡智豪:「原本是水稻田,它被填入了焚化爐的底渣,將近一萬公噸,這裡面總共有5種的重金屬,是超過農地的管制標準。」
汙染觸手、從工廠延伸農田,事業廢棄物、還搭上資源再利用法案的順風車,變成建築材料,正式登堂入室、進入我們生活。
台灣生態學會祕書長,蔡智豪:「現在政府是開放這些焚化爐的底渣,可以進入到公共工程裡面,做路基的回填,把這些原本應該要妥善處理的東西,結果拿到公共工程裡面,我們也知道這裡面,它含有重金屬跟戴奧辛,對於周邊的地下水跟這些土壤,它其實會有影響的。」
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有些爐渣它膨脹係數非常高,像我們知道轉爐石(爐渣),它可以膨脹到3倍,遇到水又容易碎化掉。」
危害生態,加上結構安全疑慮,但法令規定:一般事業廢棄物、只要通過毒性檢測,就能代替砂石,做為填充物。像彰濱工業區的填海造陸計畫,相關單位準備把爐渣和煤灰、填入大海,打造230公頃的海岸地。
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這種東西含汞的,含戴奧辛,重金屬的東西,埋下去之後,會滲到地下水,影響到整個海域。」
環保人士認為:「爐渣」和「煤灰」對環境有害,不過,工業局為何允許它們成為砂石的替代品?原因是:通過了實驗室短期的重金屬溶出標準。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黃煥彰:「溶出實驗可能半年,可是當你這些事業廢棄物,丟到我們的土地上以後,可能就是幾萬年,幾億年。」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黃煥彰:「我們的(事業廢棄物)可不可以再利用,跟有毒廢棄物其實簡單的講,只有一線之隔而已,這個對我們來講,這是我們覺得非常不放心的。」
台南這處爐渣回填的道路,經過風吹雨打,成了起起伏伏的波浪路,這樣危險又毒化的環境,您安心嗎?
攝影剪輯 楊俊亭 採訪撰稿 張澤人
Read more有害事業廢棄物 汙染大地難回復
- Article Details
台灣的有害事業廢棄物非法傾倒事件層出不窮,目前發現的棄置場地超過兩百處,這些土地就像是火星一樣荒蕪,裡頭的廢棄物,有煉鋼廠的「爐渣」和「集塵灰」,還有工業的石灰和汙泥。這些事業廢棄物含有重金屬和戴奧辛,不過,由於「爐渣」外型類似外太空的隕石,而劇毒的「集塵灰」很像巧克力球,經常被不知情的民眾撿回家把玩,引毒上身。「汙染的真相」系列專題,第一集要告訴您這些事業廢棄物的毒害情況,汙染範圍從北到南,幾乎整個台灣土地都籠罩威脅,台灣人生活在變質變調的土地,健康遭受無情摧殘。
高雄旗山居民 鄭妙珍:「前面2.5甲的農地,已經填滿爐渣,也覆上土方了,所以我們現在要繞過這個農地,才能看得到。」
大愛台記者 張澤人:「記者所在的位置是一片香蕉園,在這片農地的100公尺處,正在進行一起事業廢棄物的汙染事件,不肖業者把爐渣有毒的物質,正在回填到水源保護區。」
不忍家園變了樣,旗山居民拿起相機蒐證。五層樓深的巨大窟窿,被填入數千萬公噸的「爐渣」和有毒廢棄物,而且是正在進行式。
高雄旗山居民 鄭妙珍:「所有高雄市和台南市要用的水,都是從我們這裡美好優質的水質流過去的,本來這水池有很多的魚蝦蟹,可是回填爐渣以後呢,我們就發現到幾個月而已,它水質水變藍色。」
尊懷文教基金會會長 王中義:「自從它們(事業廢棄物)來了以後,全部都變成死水,然後惡臭。」
昔日的好山好山,一去不復返。
高雄旗山居民 鄭妙珍:「我用這裡的水池的水來養魚,這個魚,3分鐘放在水池水裡面,就會痛苦掙扎,7分鐘就死掉。」
尊懷文教基金會會長 王中義:「我們就用石蕊試紙去測它(水質),結果一測嚇死人了,它的鹼度是12點(多),pH值12以上。」
除了工業石灰和汙泥,台灣大多數的事業廢棄物,來自煉鋼廠。
台灣生態學會祕書長 蔡智豪:「進口很多所謂的廢鐵進來,煉完了之後,產生這麼多的有毒的重金屬的廢棄物。」
煉鋼過程有兩種副產物,一種是「爐渣」,含有重金屬,毒性較輕。另一種是「集塵灰」,不但有高濃度的重金屬,還有劇毒的戴奧辛,稱為有害事業廢棄物。
台灣生態學會祕書長 蔡智豪:「像這個就是電弧爐煉鋼的爐渣,這裡面含有重金屬,這邊農田的地瓜跟花生,就被驗出來裡面含有重金屬。」
遲遲找不到遷移地點,環保單位只好蓋上帆布,減緩土壤毒化。
台灣生態學會祕書長 蔡智豪:「雨季來的時候,暴雨,它這些就會沖刷下去,到下游去。」
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 施月英:「這邊我們看到很多青白招潮蟹、網紋招潮蟹、彈塗魚,還有很多鷺鷥。」
踩在退潮的沙灘上,環保人士施月英,長髮散落,眼眶泛紅,大地的傷痛,成了悲傷的重量。
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 施月英:「這有爐渣滿多的,這個(爐渣)才放多久而已,它就容易碎掉溶解出來,重金屬會溶解出來。」
當人們享受文明的便利生活,工業的有毒副產物,正以不同汙染形式,危害居民健康,長期被傾倒於農地、山區和魚塭,案件數量多到把台灣西岸地圖塞滿。
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長 陳咸亨:「他(業者)會拿去亂丟,最主要是因為暴利,(事業廢棄物)到處理場,他必須花一筆費用,因此我們在罰款的時候,就希望罰款能夠提高。」
經濟發展和自然環境的矛盾拉鋸,到最後誰贏?如果繼續把利益擺眼前,下場是全盤皆輸。
採訪撰稿:張澤人
攝影剪輯:楊俊亭
生活處處多節電 守護地球與荷包
- Article Details
台電公司倡導全民節電,去年特別推出贈獎活動,只要民眾具體省電,反映在電費帳單上,就能參加抽獎,今年擴大舉辦,除了家庭用電,公司行號省電有成也能參加,並且舉辦各種競賽,希望民眾從日常生活中,就保有節儉的美德。
節電有方,重金有賞,鼓勵民眾節省用電,台電公司祭出多項好禮,呼籲民眾讓節省節電的美德,落實在生活當中。
台電公司副總經理 李鴻洲:「去年辦得不錯,今年繼續擴大舉辦,除了家庭,公司行號也能加入。」
保護地球,人人有責,台電表示,只要前年同期達到省電效果,去年同期省電達到10%以上,今年再省5%以上,就能加入省電抽獎行列。
如何省電,這位上班族楊先生,有辦法,平常就列報表掌握用電量,從中改變用電習慣,再選用節電效率高的家電,並且使用電子帳單,多一分用心,省電又省錢。
民眾 楊先生:「只要家庭一個月電費低於330度,兩個月660度以下,就不會受到浮動電率影響。」
另外一位則是家庭主婦,楊賢英女士,用保溫瓶取代高功率的電熱水壺,而且電鍋一次就煮五天分的米飯,吹頭髮前,也使用吸水力強的毛巾先擦頭。
民眾 楊賢英:「把電熱器插頭拔掉,會不會很麻煩?我說 一點都不麻煩。」
為了省電省錢,再麻煩,都能化繁為簡,世界地球日這一天,號召全民節電,讓省電省水,不再只是個活動口號。
吳煜翔 梁家銘 台北報導
Read more小樹搬家大挑戰 敲開水泥妥包覆
- Article Details
高雄市慈濟苓雅聯絡處,大門周邊有六棵小葉欖仁樹,大約一層樓高,影響附近路面,慈濟志工不捨樹木被挖除,請來吊車將樹移植到環保站,為樹搬新家。
在蔥綠枝葉的襯托下,高雄慈濟苓雅聯絡處顯得賞心悅目,但細看這些樹,其實底部的樹盆,已經出現裂痕,甚至被撐破!要搶救沒有生存空間的小葉欖仁,慈濟志工同心協力!
把裂開的水泥基座敲開,小葉欖仁的樹根完全顯露出來,下一步,是要把它拉起,送到貨車上!
小心翼翼包覆著樹幹,志工們謹慎地對待已經陪伴五年的小葉欖仁。
慈濟志工 楊明珠:「五年前我們在整修苓雅共修處時,那時也沒有經過思考,就去購買了小葉欖仁, 颱風的時候,有兩棵樹倒了。」
過去想著綠美化,但樹的成長迅速,為了讓它可以有更好的發展,慈濟志工為它覓得新居,將從苓雅區送到大樹去!
慈濟志工 林松盛:「大樹環保站有上千坪,地方很寬廣,我們把樹移過去,可以延續生命。」
綠樹保護大地,滋養生命,移樹大工程慈濟志工審慎完成,希望讓綠意生生不息!
王明炘 蘇羿卉 陳信男 黃忠信 真善美志工-高雄報導 Read more
世界地球日!主題:綠色城市
- Article Details
一兼二顧 改善缺電.減少垃圾
- Article Details
垃圾真的能變黃金。西非國家奈及利亞,商業鄰海大城拉哥斯,住有上千萬居民,是非洲大陸最大的都市。人多垃圾也多,拉哥斯每天生產一萬噸的垃圾,由於都市化程度高,拉哥斯居民能說是與垃圾為鄰。當地政府現在大力宣傳環保計畫,鼓勵民眾垃圾分類,將垃圾堆中的有機廢棄物,做為發電燃料,轉變成電能,不但解決當地長久以來的缺電問題,還能美化環境,政府誓言,要讓這座昔日的垃圾大城,轉變成永續發展的綠色都市。
在6公尺高的垃圾面前,站在一旁的人類,顯得相當渺小,走近點,原來這些人在做垃圾分類,這裡不僅是奈及利亞最大城。更是非洲大陸,最大的都市,拉哥斯,居民每天,製造1萬噸垃圾,其中四成,就送進,這42公頃大的,奧盧梭森,垃圾場,由於拉哥斯就坐落港邊。
不只垃圾車,還有垃圾船,送進源源不絕的廢棄物,其中45%,可都是有機物質,有人從這兒聞到惡臭,拉哥斯政府,可是嗅到了機會。
拉哥斯廢棄物管理局局長,阿賓波拉:「這片垃圾底下的氣體儲量很多,不但能提供奧盧梭森社區能源,一但我們有多餘能源,我們就會提供給國家電力公司。」
拉哥斯,廢棄物管理局,開始一項,「垃圾發電」計畫,直接走到附近市場,看看垃圾怎麼變成黃金。
水果攤販先用機器,將腐爛鳳梨,攪碎成糊狀物,再放進厭氧消化器,在機器裡發酵後,回收的氣體,甲烷,能做為燃料發電,而動手做環保的民眾,最多一天能賺上30塊美金。
鳳梨,香蕉,西瓜,如果爛了,可別急著丟掉,因為廚房的爐火,和夜晚的照明,都能用這些早就不能吃的蔬果來發電,拉哥斯政府希望,當地500個蔬果市場的用電,在五年內能靠「垃圾發電」自給自足。
廢棄物管理計畫回收經理,阿德由:「大家都能實質獲益,看到原本是垃圾,本來對他們沒有好處,現在轉換成更有用的能源,而且他們真正使用得到。」
政府推廣,動手做,對地球有益的事,民眾也感覺與有榮焉。
居民,阿約巴:「我非常開心,感到很驕傲,因為拉哥斯省政府,廢棄物管理單位做環保,這些事情都讓我覺得很驕傲。」
居民,巴洛崗:「你知道光電就是生活,沒有光電就沒有生活,我們都需要光電。」
身為全非第一大城,拉哥斯卻時常受到缺電所苦,現在拉哥斯政府,鼓勵人人投入做環保,不僅解決了用電問題,美化環境,這種特殊發電機,取代以往利用柴油發電,減少空氣汙染,昔日的垃圾大城,有朝一日也能變身,成為綠色都市
Read more上千人漁港淨灘 美麗環境永留存
- Article Details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4/22),桃園地區慈濟志工,號召慈少、慈青、慈籃朋友,將近千人,前往新屋的永安漁港淨灘。大家同心協力,一起將海岸清理乾淨,還原沙灘風貌,把美好環境,留給下一代。
慈濟志工浩浩蕩蕩將近千人,步行來到永安漁港,眾人不是要觀光,而是整裝待發,要一起淨灘。
家長 黃筱晴:「我覺得很像我們在那個打掃(自己的)家裡一樣,你知道嗎,我們不是在家裡,現在都是在講說不要(製造垃圾),家裡要開始(垃圾)減量,減量就是把一些不需要的東西,都處理掉。」
利用世界地球日,許多家長帶著孩子機會教育,不過現場更多的是像慈青、慈籃隊員這樣的年輕人,大家分工合作,而慈青更把環保課程直接搬到戶外。
慈青 吳晉義:「你們覺得第一個瓶是什麼瓶,這個一定要你們講(寶特瓶),寶特瓶,沒錯,第二個瓶是什麼,玻璃瓶,沒錯,(環保)是我們的本分事,也是我們的使命喔,所以我們也要把這樣的環保口訣,可以分享出去,讓大家更知道,大家,每個人都可以為地球盡一分心力這樣子。」
慈濟志工 張銀彬:「今天是淨灘活動的話,我們最主要是做小朋友的安全維護,主要我們有要求,我們小朋友離岸的話,一定要在我們的警戒線裡面,這樣子才有辦法去做整個安全的維護。」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淨灘,志工總計清出了三噸的垃圾,和三噸的可回收資源,環境更乾淨了,遊客也可以更親近無汙染的大地。
真善美志工 桃園報導
Read more特教學校說環保 實際操作增印象
- Article Details
愛護地球,人人都做得到,高雄慈濟志工到特教學校,透過遊戲讓特教生體驗省水和節能減碳的重要,教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省水省電,期盼他們也能為地球永續盡一分心力。
步伐蹣跚,小心翼翼踏出每一步,慢飛天使心心念念,要安安全全的把水送到目的地。
特教生:「這樣走,不會翻倒水。」
慈濟志工 林淑蕙:「告訴他們這是環保,這是大地的資源,他們也都很小心翼翼啊,在那個過程 我們看到他們的專心,也看到他們的真心。」
透過遊戲的體驗,志工希望小朋友認識環保,愛惜地球資源,養成愛地球的好習慣,慢飛天使一點一滴學會了。
慈濟志工 與 特教生:「吃不完的東西要放垃圾桶?還是廚餘?(廚餘。)」
特教生:「帶環保餐具。」
特教生:「多種樹。」
特教生:「水要關好。」
觀念入心,落實在行動中,粒米成籮,愛地球少不了每一分力量。
楊玉玲 謝如佳 真善美志工-高雄報導
Read more皎潔明月照前路 恆持聞法心喜悅
- Article Details
慈濟志工聞法心切,不受天氣、病痛阻礙!在新竹靜思堂,有行動不便的志工、也有夫妻同行,寒流來襲時,也沒有缺席。志工法入心、法入行,在聞法之後,就到環保站做資源回收。
清晨,高掛的明月,照亮聞法的路。慈濟志工共乘,到靜思堂,行動不便,也不會成為阻礙。每天,志工們透過網路連線,與靜思精舍同步薰法香,恆持是修行。
慈濟志工 邱明德:「我在想說,師姊可能持續不久啦!最多一星期吧!(寒流時)天氣這麼冷,每天都這樣子,到聯絡處來聞法香,我就心裡在想說,到底是什麼魅力。」
慈濟志工 陳秀琴:「我們每一個人家都有功課,都會有境界,當我心很浮躁的時候,來到這邊我會慢慢的怎麼樣,心會沉靜下來,我會覺得說很多事情,它是可以有方法解決的。」
蔡麗卿聞法香後,就會到廚房做早餐,讓志工們暖胃暖心。
慈濟志工 蔡麗卿:「煮這個早餐,也是我的希望,我的願望,我想說,我們都是一家人。」
開啟心靈清淨的源頭,做環保的動力更精神奕奕。呂寶珠,在聞法之後,就會到環保站做資源分類,法入心,法入行。
真善美志工 池秀珠 江啟文 新竹報導
Read more小主持人台風穩健 勸茹素護生靈
- Article Details
響應世界地球日,慈濟志工(4/20),在北市大湖公園舉辦活動,宣導愛護地球,從自身做起。活動主持人,是年僅七歲,小學一年級的女孩,洪蘊慈,初次主持表現亮眼,還用詼諧的方式,希望民眾跟著她,茹素愛地球。
靜思書軒小志工:「我是洪蘊慈,今天是我和蘊慈第一次當主持人,如果有失誤的地方,請多包涵,是的,請您多包涵。」
小小年紀,台風穩健,當活動主持人,還分享自己戒口慾,用吃素愛地球。
靜思書軒小志工 洪蘊慈:「全班只有我一個人訂素食便當,雖然有時候,我會覺得同學便當的,紅燒肉有一點香,但是想到被殺的動物很可憐,我就會開心吃著我的素食便當,我覺得這一輩子能當人,又能聽聞佛法,一定要好好把握時間,福慧雙修,寫好下輩子的劇本。」
世界地球日,台北市內湖區慈濟志工,宣導環保。現場教做香積飯的蔬食無國界料理。介紹社區民眾,廢棄寶特瓶,做成毛毯的妙用。大湖公園,親子共遊,當然也不能錯過,教回收分類的好時機。
結合社區表演,以及北市自來水處,推廣電子帳單。用一天的活動,希望愛護環境的觀念,不單單只是在地球日這一天。
真善美志工 吳明雪 葉正義 劉志文 台北報導
Read more塑膠袋做花朵 創意環保無價心意
- Article Details
響應世界地球日,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處長歐介林帶領同仁一行十四人,來到慈濟環保站,親身體驗環保。歐處長表示,平時他們都會落實資源回收,但對慈濟做環保的創新,例如,尤其是寶特瓶回收製成愛心毛毯,和分類的細微,感到非常肯定與佩服,也希望同仁能從「心」學起,真正付出行動愛護地球。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處長,歐介林:「要送給母親。」
到底是什麼樣的禮物,急著要送給母親呢?原來是手上這一朵利用回收塑膠袋做成的,不會凋謝的花。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成員,走出辦公室,來到慈濟環保站,用行動慶祝世界地球日。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處長,歐介林:「簡單的事情但是這樣子的活動,了解我們每一個人對地球,可以達到責任。」
什麼!寶特瓶回收竟然可以做成賑災毛毯,來訪的美國在台協會成員,個個躍躍欲試,分顏色、拆瓶環,親手做,發現每個動作都是愛地球的表現。落實回收還不夠,分類做仔細,才能提升回收的價值,拆解錄音帶,是他們的初體驗,也開啟了他們做環保的新思維。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會處長,歐介林:「我一直在想繼續我要做的事情,比如說不要用太多的塑膠袋,要幫這些回收。」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會職員,林海蒂:「我自己很想要再來做,一邊做很重要的工作,一邊跟你認識的朋友聊天。」
彎腰愛地球,還能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這麼有意義的事,您行動了嗎?
潘俞臻 鄭瑞萍 高雄報導
Read more2014,4/23,糧德精密公司愛灑分享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4月14日(三) 17:40 - 18:00
【地點】糧德精密公司 (土城區日新街29巷)
Read more
2014,4/23,永樂塑膠廠老闆王人豪參訪大愛感恩科技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4月24日(四) 15:00-16: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感恩影音連結: 0103 永樂老闆愛心接力 http://youtu.be/o-1yPHYM8bo


Read more
碳標籤衣+感恩衣履歷First in the country
- Article Details
Dedicated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 local Taiwanese outdoor clothing brand launched a series of outdoor wear that carry the EPA`s carbon footprint label. From the label, consumers can see th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ssociated with each product. Apart from clothing, DA.AI Technology has also developed blankets that carry this label.
為了響應環保,台灣休閒服飾品牌,推出全台首度獲得環保署認證的碳標籤服飾,民眾從商品上的碳標籤紀錄,就可以看到產品製造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量,衣服有碳標籤之外,大愛感恩科技日前也有一款毛毯,同樣獲得碳標籤認證。 Read more
人援會圓緣5th TC Int`l Humanitarian Aid Seminar
- Article Details
In Taiwan, Tzu Chi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Aid Association organized a 3-day seminar at Hualien(花蓮)`s Jing Si Hall. During the event, participants seized the opportunity to share disaster relief experiences with each other.
臺灣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在花蓮靜思堂 舉辦三天營隊,學員把握機會,彼此學習交流。 Read more
2014,4/23,無毒有我會議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4月23日(三) 09:30 - 11:4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新聞: 健康反毒你我做起 心靈環保愛人愛己
慈濟社區網: 法律教育護學子 有我就無毒


Read more
資源回收稱文明 人文厚植在開平
- Article Details
身著大愛感恩環保材質工作圍兜、身處開平餐飲學校講台,台上分享者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師兄這堂課教的可不是烹調料理,是『續物命造福慧、環保人文』。
『就你所知,世界上哪個地方沒有垃圾?』『泰北!』對於蔡佩馨同學蹦出來這個答案,實在令人非常好奇,原來她們這一組同學剛從泰北服務回來,正好觀察到:當地沒有都市慣見的垃圾車,所以好像不存在『垃圾』這樣東西。的確,越發達地區,製造的垃圾越多。然而,如果資源垃圾回收比率高,那才是真正文明的地方。
選修陳佳儒老師這堂人文通識課的學生包括一年級與三年級。依學校慣例,二年級同學這段期間是在外面餐飲企業歷練、實習。據陳老師表示,在場多數三年級同學已是第二次選修人文通識課,原來一年級修這門課時,就覺得這堂課教學方式非常多樣活潑,與其他課大不相同,最大特色是有慈濟師姑們陪伴關懷、叮嚀照顧,加上邀約的外部講師均是來自各個領域學有專長者,經過這樣人文課薰陶,這群『未來阿基師』、『未來吳寶春』,年紀雖小,卻一點都不含糊,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就是積極參與互動、用心聽講踴躍答問,真是令人讚歎。
當問到『盡力而為』與『全力以赴』的差別,許馨文同學主動上台分享『譬如環保的重要性,每個人不可置身事外、要全力以赴。』陳老師對此感到非常欣喜,看到同學們經由人文課的薰陶有所成長,不但學習到明辨是非、勇於表達自己,並為自己爭取到一副環保工作手套絕佳的結緣品。
據了解,陳佳儒老師因為認同慈濟人文理念,平時讓自己兩個孩子昱丞和昱豪參加慈籃世新組活動,自己也承擔家長志工的工作,真正做到『用媽媽的心來對待普天下的孩子,用菩薩的心來照顧自己的孩子。』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資源回收稱文明 人文厚植在開平
- Article Details
身著大愛感恩環保材質工作圍兜、身處開平餐飲學校講台,台上分享者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師兄這堂課教的可不是烹調料理,是『續物命造福慧、環保人文』。
『就你所知,世界上哪個地方沒有垃圾?』『泰北!』對於蔡佩馨同學蹦出來這個答案,實在令人非常好奇,原來她們這一組同學剛從泰北服務回來,正好觀察到:當地沒有都市慣見的垃圾車,所以好像不存在『垃圾』這樣東西。的確,越發達地區,製造的垃圾越多。然而,如果資源垃圾回收比率高,那才是真正文明的地方。
選修陳佳儒老師這堂人文通識課的學生包括一年級與三年級。依學校慣例,二年級同學這段期間是在外面餐飲企業歷練、實習。據陳老師表示,在場多數三年級同學已是第二次選修人文通識課,原來一年級修這門課時,就覺得這堂課教學方式非常多樣活潑,與其他課大不相同,最大特色是有慈濟師姑們陪伴關懷、叮嚀照顧,加上邀約的外部講師均是來自各個領域學有專長者,經過這樣人文課薰陶,這群『未來阿基師』、『未來吳寶春』,年紀雖小,卻一點都不含糊,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就是積極參與互動、用心聽講踴躍答問,真是令人讚歎。
當問到『盡力而為』與『全力以赴』的差別,許馨文同學主動上台分享『譬如環保的重要性,每個人不可置身事外、要全力以赴。』陳老師對此感到非常欣喜,看到同學們經由人文課的薰陶有所成長,不但學習到明辨是非、勇於表達自己,並為自己爭取到一副環保工作手套絕佳的結緣品。
據了解,陳佳儒老師因為認同慈濟人文理念,平時讓自己兩個孩子昱丞和昱豪參加慈籃世新組活動,自己也承擔家長志工的工作,真正做到『用媽媽的心來對待普天下的孩子,用菩薩的心來照顧自己的孩子。』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