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1 April 2014

環保手帕愛相隨 護心護愛護地球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推出環保愛心織品:大愛感恩紗布手帕 (二件組),織有大愛感恩科技環保愛心織品:大愛感恩紗布手帕(二件組),織有大愛感恩吉祥物-環保大愛狗與素食感恩貓,象徵著「歡喜做環保、健康茹素食」的意涵,也堅定著 證嚴上人慈示「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的精神,延續物命再造福慧的環保織品,有別於一般傳統紗布手帕,以大愛環保紗織成,卻仍保有傳統紗布質感,材質輕薄,可整齊摺角放於口袋、書包,適合上班族及學生隨身攜帶,可愛的吉祥物刺繡圖案,更適合小朋友使用。生活即養成環保習慣,減少抽取衛生紙張的浪費,特殊材質洗滌方便,快乾免燙,不易生螨的特性,更勝一般紗布手帕。

靜思語云:「修行要精進地捨掉不好的習氣,培養好的習慣。」將環保融入低碳生活,隨身攜帶紗布手帕是最容易跨出的第一步,大愛感恩紗布手帕 (二件組)兩入包裝提供方便每日換洗。即日起帶動全家共同落實環保生活,從長輩至小孩,以隨身攜環保手帕取代用過即丟的大量面紙,減少樹木砍伐,為地球留下更多的綠意,減少資源的浪費與二氧化碳排放量。

環保織品友愛地球讓環境變好,懂得為地球付出和承擔,誠如 證嚴上人慈示 「只有感動還不夠,一定要行動才能深刻體悟」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織品的背後,是環保菩薩無悔付出的力量,始自為環境的清淨大願,拾起福來開啟了馳援國際間的賑災愛心毛毯,到現在研發出多樣實用,普及生活的低碳人文織品,環保愛心,讓善機豐富生活,將資源回收循環再利用,「護心、護愛、護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胡崇惠 台北報導

Read more

環保手帕愛相隨 護心護愛護地球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推出環保愛心織品:大愛感恩紗布手帕 (二件組),織有大愛感恩科技環保愛心織品:大愛感恩紗布手帕(二件組),織有大愛感恩吉祥物-環保大愛狗與素食感恩貓,象徵著「歡喜做環保、健康茹素食」的意涵,也堅定著 證嚴上人慈示「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的精神,延續物命再造福慧的環保織品,有別於一般傳統紗布手帕,以大愛環保紗織成,卻仍保有傳統紗布質感,材質輕薄,可整齊摺角放於口袋、書包,適合上班族及學生隨身攜帶,可愛的吉祥物刺繡圖案,更適合小朋友使用。生活即養成環保習慣,減少抽取衛生紙張的浪費,特殊材質洗滌方便,快乾免燙,不易生螨的特性,更勝一般紗布手帕。

靜思語云:「修行要精進地捨掉不好的習氣,培養好的習慣。」將環保融入低碳生活,隨身攜帶紗布手帕是最容易跨出的第一步,大愛感恩紗布手帕 (二件組)兩入包裝提供方便每日換洗。即日起帶動全家共同落實環保生活,從長輩至小孩,以隨身攜環保手帕取代用過即丟的大量面紙,減少樹木砍伐,為地球留下更多的綠意,減少資源的浪費與二氧化碳排放量。

環保織品友愛地球讓環境變好,懂得為地球付出和承擔,誠如 證嚴上人慈示 「只有感動還不夠,一定要行動才能深刻體悟」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織品的背後,是環保菩薩無悔付出的力量,始自為環境的清淨大願,拾起福來開啟了馳援國際間的賑災愛心毛毯,到現在研發出多樣實用,普及生活的低碳人文織品,環保愛心,讓善機豐富生活,將資源回收循環再利用,「護心、護愛、護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胡崇惠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技職教導育人才 環保織品新概念

圖說:勞動部勞力發展署委辦102年度第一屆「流行服裝設計培訓班」結業成果展在莊敬高職舉行,中位者為莊敬高職黎俊雄校長。(攝影者: 呂怡德)莊敬高職是一家以技職教育為主軸的學校,校長黎俊雄先生及王傳亮董事不只相當務實的推動許多職業技能訓練的課程,也是認同慈濟理念的教育家,近年來更經常鼓勵學校同學於慈濟歲末冬令發放之際,大規模的帶領同學為街友義剪,除了讓同學們精進自己的手藝,同時也教導同學們付出愛心、關懷社會。102年度起為響應政府降低青年失業率的社會問題,莊敬高職受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之託,開辦多項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提供更多元的管道給社會青年學習技能増加工作能力,4月8日是「流行服裝設計培訓班」結業成果展,校方並貼心的為受訓學員辦理了一場「與廠商有約」的就業博覽會。



圖說:有設計理念基礎的學員周鑫听 (右),主動的自我推薦,有興趣的詢問著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可能的工作機會。(攝影者: 陳弘祥)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為這一次受邀參加觀禮的廠商之一,同時,也榮幸的於就業博覽會的一開始,受邀擔任廠商致詞代表,由人資專員呂怡德師兄上台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是一家年輕、但卻很有使命感的公司,致力於環保理念的落實推動與環保資源的再生應用,將百年不化的現代化石 (寶特瓶)回收再利用、運用科技製造出有用的日常生活用品,除了大幅降低廢棄資源對大地環境的負擔、也減少地球資源的再度開採耗損,堅持『與地球共生息』的企業理念之餘,最難能可貴的便是公司在這整個推動環保過程中所產生的經濟利益,全都再回饋給慈濟基金會做為國、內外賑災與社會公益用途,這一種化「垃圾為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的獨特企業使命,吸引不少認同這一份理念與有興趣想瞭解這一家公司工作機會的學員們前來詢問。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設計部陳弘祥資深設計師,與學員溝通公司環保服飾產品簡約、樸質的設計風格與理念。(攝影者: 呂怡德)學生們能堅持完成整整五個月的服裝設計培訓課程,並於受訓過程中前往廠商工廠進行短期實習,最後親自參與裁剪縫製自己所設計的衣服,相信學員們的興趣、用心與創意是相當值得肯定的,透過大愛感恩科技設計部陳弘祥資深設計師的說明,讓前來詢問的學員們更進一步的瞭解到,原來在大愛感恩科技環保服飾的設計領域裡,設計的用色是採用『樸素、單純』,設計的風格是走向『簡約、高雅』,設計的內涵是『傳遞穿著的人文之美』,所以如何在簡樸的素材當中,能帶動淨化人心與愛護環境的環保理念,是設計背後更有意義的一個層面。經過雙向互動交流之後,校方與來訪詢問的學員們紛紛表示,感恩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提供不但是一個工作機會,也是啟發「環保織品,生活取代」的低碳生活人文新概念。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新北市新店報導

Read more

技職教導育人才 環保織品新概念

圖說:勞動部勞力發展署委辦102年度第一屆「流行服裝設計培訓班」結業成果展在莊敬高職舉行,中位者為莊敬高職黎俊雄校長。(攝影者: 呂怡德)莊敬高職是一家以技職教育為主軸的學校,校長黎俊雄先生及王傳亮董事不只相當務實的推動許多職業技能訓練的課程,也是認同慈濟理念的教育家,近年來更經常鼓勵學校同學於慈濟歲末冬令發放之際,大規模的帶領同學為街友義剪,除了讓同學們精進自己的手藝,同時也教導同學們付出愛心、關懷社會。102年度起為響應政府降低青年失業率的社會問題,莊敬高職受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之託,開辦多項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提供更多元的管道給社會青年學習技能増加工作能力,4月8日是「流行服裝設計培訓班」結業成果展,校方並貼心的為受訓學員辦理了一場「與廠商有約」的就業博覽會。



圖說:有設計理念基礎的學員周鑫听 (右),主動的自我推薦,有興趣的詢問著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可能的工作機會。(攝影者: 陳弘祥)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為這一次受邀參加觀禮的廠商之一,同時,也榮幸的於就業博覽會的一開始,受邀擔任廠商致詞代表,由人資專員呂怡德師兄上台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是一家年輕、但卻很有使命感的公司,致力於環保理念的落實推動與環保資源的再生應用,將百年不化的現代化石 (寶特瓶)回收再利用、運用科技製造出有用的日常生活用品,除了大幅降低廢棄資源對大地環境的負擔、也減少地球資源的再度開採耗損,堅持『與地球共生息』的企業理念之餘,最難能可貴的便是公司在這整個推動環保過程中所產生的經濟利益,全都再回饋給慈濟基金會做為國、內外賑災與社會公益用途,這一種化「垃圾為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的獨特企業使命,吸引不少認同這一份理念與有興趣想瞭解這一家公司工作機會的學員們前來詢問。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設計部陳弘祥資深設計師,與學員溝通公司環保服飾產品簡約、樸質的設計風格與理念。(攝影者: 呂怡德)學生們能堅持完成整整五個月的服裝設計培訓課程,並於受訓過程中前往廠商工廠進行短期實習,最後親自參與裁剪縫製自己所設計的衣服,相信學員們的興趣、用心與創意是相當值得肯定的,透過大愛感恩科技設計部陳弘祥資深設計師的說明,讓前來詢問的學員們更進一步的瞭解到,原來在大愛感恩科技環保服飾的設計領域裡,設計的用色是採用『樸素、單純』,設計的風格是走向『簡約、高雅』,設計的內涵是『傳遞穿著的人文之美』,所以如何在簡樸的素材當中,能帶動淨化人心與愛護環境的環保理念,是設計背後更有意義的一個層面。經過雙向互動交流之後,校方與來訪詢問的學員們紛紛表示,感恩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提供不但是一個工作機會,也是啟發「環保織品,生活取代」的低碳生活人文新概念。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新北市新店報導

Read more

人道援助救災難 環保科技利群生

圖說:大會執行秘書鄭芬恵師姊(前左二),陪同志工菩薩團隊執行發送學員裝備。 (攝影者:陳讚國)隨著全球經濟高度發展,各國工業不斷擴張,過度開發的製造污染,造成了環境生態的嚴重破壞、衍生了許多環境與垃圾問題;同時,也因為溫室效應、地球暖化,天地四大不調、天災人禍頻傳。緣此,台灣有一群實業家志工菩薩,響應慈濟 證嚴上人的呼籲,為了能讓急難救援更具時效性、並及時配合供應災區志工的援助工作及物資需求,以慈濟大愛無私、奉獻付出的精神為依歸,於2004年8月13日成立「國際慈濟人道援助會」,於國內、外有重大災難的地方,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給予熱食暖身、給予膚慰暖心,並自人援會成立以來,每兩年舉行一次研討年會,以慈悲結合科技的方式,進行賑災救援物資的研發交流。

這一次的年會活動,大會的衣著組協請致力於推動環保再生紡織應用的大愛感恩科技(股)公司來承辦。每到人援會的年會,總是吸引許多具有慈悲愛心與專業良能的產/官/學/研之單位與企業前來參加。專精於研發抗菌防疫產品的普力生化科技(股)公司 執行長郭聰欽先生,也受邀參加2014年度的活動,並率先主動並親自前來大會領取學員制服,郭執行長表示,其公司的產品透過與工研院的研究團隊合作,已經是一項成熟的產品,先前也曾經於大陸四川地震的災區,進行過環境消毒與用水殺菌的工作,並謙虛表示,希望能透過自家公司的專業,來結合工研院賑災物資的研發,希望自己的些許專業,也能透過科技結合慈悲,進入慈濟志業愛的循環與行列。

圖說:普力生化科技(股)公司執行長 郭聰欽先生謙虛的表示,希望能透過自家公司抗菌防疫產品的專業,也能透過科技結合慈悲,進入愛灑眾生的行列。(攝影者:陳讚國)承辦一個大型活動的圓滿成功,往往背後都需要一個合和互協的工作團隊,看到志工菩薩金以宜師姊的用心準備,盡心的將每一位學員的制服、裝備整理進入學員袋裡,每只學員袋都是整齊的依序等待學員們前來領取,這就是慈濟的人文與尊重,在旁無不令人感動;大會執行秘書鄭芬蕙師姊友善的表示,我們工作團隊的志工菩薩們,都是本著「發揮良能、用心當下、給人方便、份內工作」的態度,懷著傳播善的種子來進行每一項志工任務;而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負責衣著組的每一位工作同仁,善盡自己的良能,默默付出、各司其職。整體職志合一的工作團隊,服務精神可嘉,令人讚賞。

  證嚴上人對於人援會的期許極為深切,並感言慈示「人援會要具有人道精神援助的目標,成員需要以重視天下災難,從細微處觀察;見苦知福,受到啟發後,就會設身處地,以疼惜災民的心來研發賑災物資。」而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始終秉持 上人的慈示,致力於研發各式實用的賑災裝備,從太陽能自動蓄電的LED照明燈帽、禦寒保暖卻輕巧透氣的防風防雨外套、防髒污防潑水的神奇白褲、防穿刺多功能運動白鞋…等等賑災/備災用品,無一不都是以「悲心」為出發、以「慈心」入眾生的實用賑災裝備研發製品。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報導

Read more

人道援助救災難 環保科技利群生

圖說:大會執行秘書鄭芬恵師姊(前左二),陪同志工菩薩團隊執行發送學員裝備。 (攝影者:陳讚國)隨著全球經濟高度發展,各國工業不斷擴張,過度開發的製造污染,造成了環境生態的嚴重破壞、衍生了許多環境與垃圾問題;同時,也因為溫室效應、地球暖化,天地四大不調、天災人禍頻傳。緣此,台灣有一群實業家志工菩薩,響應慈濟 證嚴上人的呼籲,為了能讓急難救援更具時效性、並及時配合供應災區志工的援助工作及物資需求,以慈濟大愛無私、奉獻付出的精神為依歸,於2004年8月13日成立「國際慈濟人道援助會」,於國內、外有重大災難的地方,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給予熱食暖身、給予膚慰暖心,並自人援會成立以來,每兩年舉行一次研討年會,以慈悲結合科技的方式,進行賑災救援物資的研發交流。

這一次的年會活動,大會的衣著組協請致力於推動環保再生紡織應用的大愛感恩科技(股)公司來承辦。每到人援會的年會,總是吸引許多具有慈悲愛心與專業良能的產/官/學/研之單位與企業前來參加。專精於研發抗菌防疫產品的普力生化科技(股)公司 執行長郭聰欽先生,也受邀參加2014年度的活動,並率先主動並親自前來大會領取學員制服,郭執行長表示,其公司的產品透過與工研院的研究團隊合作,已經是一項成熟的產品,先前也曾經於大陸四川地震的災區,進行過環境消毒與用水殺菌的工作,並謙虛表示,希望能透過自家公司的專業,來結合工研院賑災物資的研發,希望自己的些許專業,也能透過科技結合慈悲,進入慈濟志業愛的循環與行列。

圖說:普力生化科技(股)公司執行長 郭聰欽先生謙虛的表示,希望能透過自家公司抗菌防疫產品的專業,也能透過科技結合慈悲,進入愛灑眾生的行列。(攝影者:陳讚國)承辦一個大型活動的圓滿成功,往往背後都需要一個合和互協的工作團隊,看到志工菩薩金以宜師姊的用心準備,盡心的將每一位學員的制服、裝備整理進入學員袋裡,每只學員袋都是整齊的依序等待學員們前來領取,這就是慈濟的人文與尊重,在旁無不令人感動;大會執行秘書鄭芬蕙師姊友善的表示,我們工作團隊的志工菩薩們,都是本著「發揮良能、用心當下、給人方便、份內工作」的態度,懷著傳播善的種子來進行每一項志工任務;而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負責衣著組的每一位工作同仁,善盡自己的良能,默默付出、各司其職。整體職志合一的工作團隊,服務精神可嘉,令人讚賞。

  證嚴上人對於人援會的期許極為深切,並感言慈示「人援會要具有人道精神援助的目標,成員需要以重視天下災難,從細微處觀察;見苦知福,受到啟發後,就會設身處地,以疼惜災民的心來研發賑災物資。」而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始終秉持 上人的慈示,致力於研發各式實用的賑災裝備,從太陽能自動蓄電的LED照明燈帽、禦寒保暖卻輕巧透氣的防風防雨外套、防髒污防潑水的神奇白褲、防穿刺多功能運動白鞋…等等賑災/備災用品,無一不都是以「悲心」為出發、以「慈心」入眾生的實用賑災裝備研發製品。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報導

Read more

貓纜邊坡坍崩事件 以災為戒慎省思


台灣地層活動頻頻,地質年輕脆弱,偏偏自然現象碰上人類活動,就成了災難。今天要帶您看到的是,2008年薔蜜颱風過後,貓纜T16、T20塔柱邊坡發生崩塌,工程是否破壞環境造成災害的質疑,引起軒然大坡。當時工作團隊,在極高壓力下,一個月內同步完成調查與工程設計,以T16塔柱為例,四大技師公會鑑定發現,是T16下方邊坡土層較四周厚,強降雨時吸收較多水分、太重才會導致崩塌,上頭邊坡較陡、抓力不足,也跟著崩塌,這樣看來,貓纜不是兇手,還是受害者之一,於是在加固工程之外,貓纜T16也搬遷到另一頭、地質較穩固的地點。而整治之後,事情就該被淡忘了嗎?不能忘記的是,這些都是災害發生後、事倍功半的作為,面對大自然,人類的力量其實很渺小,在開發前需要更謹慎的評估。

整個災害面積大概1.17公頃,邊坡本身還有持續在沖蝕的狀況,可能後續它會有第二次的坍塌。

Stand(2008年9月,薔蜜颱風造成貓纜T16塔柱下方邊坡崩塌,不只讓下方社區的居民相當恐慌,也吸引全台關注,時隔六年,這一塊地方現在怎麼樣了呢,其實我們所在的地點,就是當初崩塌的坡地。

往上往下看,都是綠油油一片,已經看不太出來,當初的崩塌地貌。

大地工程師,傅文鵬:「我們在比較厚的土層的部分,施做止滑排樁,比如說我們現在站的地方,底下就一排排樁,上面你看到,上面的步道是一個帽梁。」

當時,才通車一年多的貓纜,安全問題受到強烈質疑,躍上新聞版面。

四大技師工會鑑定後指出,原因出在T16塔柱下邊坡。

台北市大地工程處科長,陳建帆:「這邊的土層相對比較厚,所以雨水各方面,整個地下水位都是集中在這個位置,經過這個豪大雨,造成這邊土壓力就往下崩了,因為這邊位置相對於下面是比較陡的,下方土層一旦滑落之後,對於上方的土層,會產生一個類似坡腳的破壞,上面就跟著一起滑下來。」

對症下藥,這一片斜坡就分三種地質狀況、用了六種工法,要讓它穩上加穩。像是岩層裸露而最脆弱的上邊坡,用地錨格梁打進25公尺穩定岩盤。

大地工程師,傅文鵬:「我們的事態非常緊急)(居民,社區的一個安全之外,另外貓纜它也停駛了一年多,所以說整個影響是相當大,過程當中從設計到監造,還有它整個作業團隊跟過程,是壓力非常大的。」

等到災害才發生,治理起來往往像這樣,事倍功半。

但是能夠復原,還算是較好的狀況,南投九份二山,在九二一大地震過後,封起大半個山頭。

水保局南投分局秘書,王志雄:「崁斗山上面,就發生了大規模的順向坡滑動,崩塌的面積總共有195公頃,崩塌的土方量有3659萬土方),事實上整個區域已經不太適合再做農作,而且農民要再恢復農作要再花相當的經費。」

水保局正工程司,陳炳森:「在年初時有再發現一個簡易的落面,有稍微在滑動的現象,但是只有幾公分,我們是持續在觀測。」

土石鬆軟、又有兩大堰塞湖,實在難以復原,水保局採購土地,保留地震樣貌,更在這裡設置了監測系統。

水保局正工程司,陳炳森:「如果發現它整個落面又再動了,只要在下大雨的時候再滑下來,其實整個區域都非常危險,下游的話保全戶可能真的要疏散,已經不適合再住人了,但是目前監測到的結果,在邊坡那邊目前還算穩定。」

國家災害防救中心組長,張志新:「坡地災害其實非常困難的地方在於,一樣的降雨,之前發生了,不代表現在會發生。」

坡地災害一旦發生,往往造成大範圍破壞,監測之外,我們可以把握的,是強烈降雨、地震,都會降低坡地的穩定性。

中興大學水保系教授,陳樹群:「崩塌的部分在地震,在豪雨都有可能發生,在地滑的部分水更少,它是地下水所衍生出來的,到了土石流的部分,它需要的水量就更多了,藉由崩塌或者地滑所產生的材料,提供它在降雨的時候,一次衍生出這樣的災害。」

面對先天不良,就算用工程加固,也不可能無限上綱。能做的或許是,至少認清風險,趨吉避凶,做出全民,能承受的選擇。

攝影剪輯 余國維 文字撰稿 周玲秀

Read more

木偶劇場說環保 節能減碳植觀念


高雄市勝利國小三十七位同學,在老師帶領下,來到環保教育站,慈濟志工透過影片、短劇及實作回收資源分類,讓小朋友們了解環保愛地球的責任與使命。

台上的木偶戲活靈活現,以逗趣的方式,將環保回收融入小劇場,志工在舞台後賣力演出,原來是為了這群,來自高雄勝利國小的學生。

「可能石油再用40年,就沒有了,那以後我就沒有車車可以坐了。」

耶這不是剛剛小劇場裡頭的兩位人物嗎?吸引學生目光,木偶主角,化身為真實人物,環保口訣透過活潑對話,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而愛地球,得從做環保開始,小朋友們也戴起口罩手套,親自動手做。

勝利國小學生 呂卉同:「如果我們全部的人,可以把這些環保回收好的話,就真的能,看能不能,過幾年就能把地球救回來。」

勝利國小老師 鍾承恩:「帶他們來,除了說做回收以外,最主要讓他們知道,一起愛護地球。」

環保教育往下扎根,教導孩子愛惜資源少浪費,才能與地球共生息。

真善美志工 林清雄 王瀅琇 林慧盈 高雄報導(2014.04.10)

Read more

迎接世界地球日 環保科技綠智慧


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Earth Day),美國北加州庫菩提諾市政府(4/5)提前舉辦地球日活動,希望及早提醒民眾這個重要的日子,也能夠將珍惜地球資源的行動落實生活中。慈濟北加州分會慈濟志工,一如往年受邀參加,今年「水撲滿、電撲滿」節約能源兼具行善意義,受到民眾的熱烈支持。

寶特瓶,是現今生活中,相當普遍的容器,但經過回收再製,就成了環保紡織品。北加州庫菩提諾市政府,提前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希望民眾將環保理念,日日實踐,已經帶動學生族群的行動。

民眾 林鈺蕙:「我的孩子在學校學習後,也主動惜水,他說要救地球。」

電撲滿、水撲滿,節約資源兼具行善意義,慈濟志工邀請民眾積極認領。

民眾 林鈺蕙:「有水撲滿、電撲滿,本來我不知道意義。經過師姊解說」

從小處節省,有助於地球資源永續,將「世界地球日」的精神,從一天擴展為天天,人類生存,才能永恆。

徐芳玲 張曉寧 謝仁杰 真善美志工-美國報導 (2014.04.10)

Read more

回收分類有大用 詳細解說傳正知


「愛地球」沒有捷徑,從生活細節落實環保,就是一個好的方式,上海慈濟志工,除了前往社區教導如何製作環保酵素,也深入小學校園推廣環保,每一個人、每一次行動,都是一個愛地球的起點。

長征中心小學學生:「(如果愛地球就是用走樓梯的),(你們還愛不愛),愛。」

愛地球,方式有百百種,即便是一首歌,也能唱出對家園未來的想像。

「留給我們的孩子,一條清澈的河流。」

學童毫不保留的熱情,讓慈濟志工談起環保更加起勁,教室內,傳授的是知識、概念,教室外,學的則是回收分類,不過,最能勾起他們好奇心的,卻是這小小的瓶子。

繞著從沒見過的紡紗材料打轉,讓小朋友發現,原來愛地球,微小的細節就是起點。

另一個愛地球的起點,家庭,只要簡單幾個步驟,就能做出志工手中那瓶神奇的環保酵素。

社區居民 段捷敏:「(環保酵素)是非常有意義,因為它的用途非常廣泛,就可以作為清潔(之用)。」

慈濟志工 柏亞雲:「我覺得做酵素已經是,非常非常當務之急了,如果我們所有的人,都不去做這個動作的話,家裡的下水道,就像是一個小的下水道,那我們的河流呢?就是我們一個大的水道。」

地球,雖然只有一個,但我們珍惜她的心,卻是無限。

真善美志工 上海報導(2014.04.10)

Read more

校園環保日!大愛幼兒勤作分類


花蓮「大愛幼兒園」的小朋友,年紀雖小(滿月到三歲),但是在老師的引導下,也懂得資源回收。今天(4/10)小孩將家中的回收物,帶到學校分類,不僅做中學,也透過資源回收,懂得愛護地球。

「這個是什麼,塑膠嗎,罐子的在哪裡,是不是,(對),好把它放進去,好棒,完成了。」

小朋友將手中的回收物,分類放好,花蓮大愛幼兒園,舉辦「校園環保日」,每一位小孩都有一本「愛心護照」,累積善的存款。

花蓮大愛幼兒園長 馮寶萍:「我覺得這個東西雖然很微小,但是它就是一個小小的種子,孩子們都很小,我們希望他從小就在心裡面埋下這一顆種子,懂得說,他其實日常生活小小的動作,就可以做到愛護我們的大地。」

「你聽聽看聲音,這樣子,捏捏聲音。」

資源分類,或許對你、我而言很簡單,但是對三歲以下的小孩來說,不認得文字,卻可以透過圖片、或聲音,分辨種類。

慈濟志工 謝湘怡:「我覺得帶這麼小的小朋友,因為孩子對聽覺是非常敏感的,所以我們會讓孩子去敲敲看,這個回收物,所以我們會用聽覺,或者是說觸覺的部分,讓他們去感受到,原來是可以分成哪些種類。」

稚嫩的臉龐、純真的聲音,唱出對大地的關懷。透過實際分類,小朋友不僅將平日所學運用,更帶動爸爸媽媽,一起愛護地球。

翁國嘉 花蓮報導
(2014.04.10)

Read more

幸福蜜方 七旬嬤歡喜做環保


台南環保志工王金蜜,今年已經七十七歲,金蜜阿嬤每天都要騎40分鐘腳踏車,到環保站做分類,做完後再到附近工廠住家撿回收,環保一做就是十年、二十年,阿嬤的智慧毅力令人感動。

慈濟志工,王金蜜:「不整齊,要把它排整齊,不整齊,疊起來賣給人不好看。」

把報紙一一摺疊整齊,她是環保志工王金蜜。有著一頭捲髮,手腳俐落,說起話來精力充沛的金蜜阿嬤,其實今年已經七十七歲。每天早晨七點不到,阿嬤就出現在環保站。以前是板模工的她,勞動了一輩子,退休後還是閒不下來。

慈濟志工,王金蜜:「我只有玩三四天,我說,一般做工作做到現在,要玩,玩不習慣,我就跟我兒子說,我要去做環保。」

除了到環保站做分類,她也到處撿回收物,環保與生活已經密不可分,金蜜阿嬤一做就是十多年。

慈濟志工,王金蜜:「我這個人天生做習慣,不做會不習慣,所以人家要找我,沒有辦法找我,我兒子說的,比找鄉長還難找。」

金蜜阿嬤說她自己沒讀書不識字,不懂大道理,但透過金蜜阿嬤的付出、身體力行,讓周遭的人上了一堂最難得的課程,獲得書本上沒教的生活哲學。

張宜茜 王昭中台南報導
(2014.04.10)

Read more

移動山河(1)Beyond the beauty of the island


Whenever natural disasters strike Taiwan, those living in the mountains seem to be affected the most. Recently,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issued a statement outlining geographically sensitive areas across the island with Nantou County the first region to be named. Although named a danger zone, if no further action is taken, then what good are such labels? Let’s take a look at what it means to be labeled a geographically sensitive area. 

當天災落在臺灣時,住在山區的居民受影響波及最大,最近臺灣政府宣布山崩地質敏感區塊,以南投縣列為敏感地區之一,雖然被標上這樣的標籤,如果再進行修改,又有什麼用,一起來看看,被劃上山崩地區的等號意義是什麼。 

Read more

2014,4/11,大愛門市合心共識

【對象】大愛門市推廣志工
【時間】2014年4月11日(五) 08:30 - 18: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
大愛心新聞:大愛門市合心共識 職志合一合和互協

20140411_8.jpg20140411_9.jpg Read more

2014,4/11,信義二區大愛媽媽分享

【對象】鼎銘師伯和信義二區大愛媽媽
【時間】2014年4月11日(五) 10:30 - 11:30
【地點】松山聯絡處(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5段188號16樓)

20140411_6.jpg20140411_7.jpg

Read more

2014,4/11,松山聯絡處薰法香分享

【對象】鼎銘師伯和松山區師兄師姊
【時間】2014年4月11日(五) 06:25 - 06:55
【地點】松山聯絡處(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5段188號16樓) Read more

Thursday, 10 April 2014

利眾生廣行恆持 推環保傳揚人文

圖說: 黃華德師兄 (主席台中站立者) 不僅藉著服務同業的機會,帶領製衣公會全體朝幸福企業的目標邁進、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同時發起成立大愛感恩科技,用上人的法、行上人的願。大愛感恩科技要堅持的就是實踐證嚴上人對服儀之期許,並求廣行恆持。譬如《無量義經》云:「微渧先墮,以淹欲麈」,潛移默化,達到祥和社會的目的。  (攝影: 虞珊明)從歷史回顧,服裝產業的榮枯反應了當代人的經濟發展狀況。服裝流行的款式則是反映這個社會的價值觀。當今面對客觀的競爭條件,『環保、人文、企業社會責任』此三項普世價值,乃是在紛紛擾擾的社會、亙古長遠的宇宙洪流中屹立之不二法則。主觀條件之關鍵也在於我們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4月10日在紡拓大樓17樓第一會議室這場會議,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黃華德師兄轉換一個身分,以台灣製衣公會理事長的角色,主持會員代表大會。誠如貴賓紡拓會董事長葉義雄先生致詞所讚歎:「黃理事長華德師兄以出世的態度、行入世利他的妙法,在經濟方面,服務產業、帶動製衣產業繁榮向上;在人文方面,發起成立大愛感恩科技,帶動環保與企業社會責任,形成向善的一股清新力量。」

圖說: 證嚴上人開示:「世間有無數暗角眾生,在貧病苦難中掙扎等待救援,唯有在濟助的同時,把愛的種子灑播,這份愛才能不斷的延續及拓展」。經由黃華德師兄的接引,南緯企業開始投入慈濟在非洲南部的賑災發放。製衣公會監察人、南緯企業林瑞岳董事長表示,如今在當地的同仁已經能自動自發參與,而且每次至少都有七、八十人參加,相信這是一個愛的接力與回饋當地。  (攝影: 虞珊明)黃華德師兄不僅藉著服務同業的機會,帶領製衣公會全體朝幸福企業的目標邁進、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同時發起成立大愛感恩科技,用上人的法、行上人的願。大愛感恩科技要堅持的就是實踐  證嚴上人對服儀之期許,並求廣行恆持。譬如《無量義經》云:「微渧先墮,以淹欲麈」,潛移默化,達到祥和社會的目的。

恰如前國貿局副局長、工業總會徐顧問純芳女士於今天的專題報告中所提:「現代人身處的是世界地球村,任何人(國家)不能離群索居,不能求獨好,必須追求共好。」

  證嚴上人開示:「世間有無數暗角眾生,在貧病苦難中掙扎等待救援,唯有在濟助的同時,把愛的種子灑播,這份愛才能不斷的延續及拓展」。就在4月9日、10日這兩天清晨,證嚴上人靜思妙蓮華中連續提到,製衣公會重要成員之一的南緯企業,感受到所在投資地史瓦濟蘭極需協助,恰因認識黃華德師兄,南緯企業開始投入,協助慈濟在非洲南部的賑災發放。據身兼製衣公會監察人之南緯企業林瑞岳董事長表示:「如今在當地的同仁已經能自動自發參與,而且每次至少都有七、八十人參加,相信這是一個愛的接力與回饋當地。」經濟要繁榮,要能『與地球共生息』,大愛感恩科技立足台灣,再從台灣出發、走向全球,讓清流繞全球,傳遞大愛擁抱蒼生。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利眾生廣行恆持 推環保傳揚人文

圖說: 黃華德師兄 (主席台中站立者) 不僅藉著服務同業的機會,帶領製衣公會全體朝幸福企業的目標邁進、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同時發起成立大愛感恩科技,用上人的法、行上人的願。大愛感恩科技要堅持的就是實踐證嚴上人對服儀之期許,並求廣行恆持。譬如《無量義經》云:「微渧先墮,以淹欲麈」,潛移默化,達到祥和社會的目的。  (攝影: 虞珊明)從歷史回顧,服裝產業的榮枯反應了當代人的經濟發展狀況。服裝流行的款式則是反映這個社會的價值觀。當今面對客觀的競爭條件,『環保、人文、企業社會責任』此三項普世價值,乃是在紛紛擾擾的社會、亙古長遠的宇宙洪流中屹立之不二法則。主觀條件之關鍵也在於我們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4月10日在紡拓大樓17樓第一會議室這場會議,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黃華德師兄轉換一個身分,以台灣製衣公會理事長的角色,主持會員代表大會。誠如貴賓紡拓會董事長葉義雄先生致詞所讚歎:「黃理事長華德師兄以出世的態度、行入世利他的妙法,在經濟方面,服務產業、帶動製衣產業繁榮向上;在人文方面,發起成立大愛感恩科技,帶動環保與企業社會責任,形成向善的一股清新力量。」

圖說: 證嚴上人開示:「世間有無數暗角眾生,在貧病苦難中掙扎等待救援,唯有在濟助的同時,把愛的種子灑播,這份愛才能不斷的延續及拓展」。經由黃華德師兄的接引,南緯企業開始投入慈濟在非洲南部的賑災發放。製衣公會監察人、南緯企業林瑞岳董事長表示,如今在當地的同仁已經能自動自發參與,而且每次至少都有七、八十人參加,相信這是一個愛的接力與回饋當地。  (攝影: 虞珊明)黃華德師兄不僅藉著服務同業的機會,帶領製衣公會全體朝幸福企業的目標邁進、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同時發起成立大愛感恩科技,用上人的法、行上人的願。大愛感恩科技要堅持的就是實踐  證嚴上人對服儀之期許,並求廣行恆持。譬如《無量義經》云:「微渧先墮,以淹欲麈」,潛移默化,達到祥和社會的目的。

恰如前國貿局副局長、工業總會徐顧問純芳女士於今天的專題報告中所提:「現代人身處的是世界地球村,任何人(國家)不能離群索居,不能求獨好,必須追求共好。」

  證嚴上人開示:「世間有無數暗角眾生,在貧病苦難中掙扎等待救援,唯有在濟助的同時,把愛的種子灑播,這份愛才能不斷的延續及拓展」。就在4月9日、10日這兩天清晨,證嚴上人靜思妙蓮華中連續提到,製衣公會重要成員之一的南緯企業,感受到所在投資地史瓦濟蘭極需協助,恰因認識黃華德師兄,南緯企業開始投入,協助慈濟在非洲南部的賑災發放。據身兼製衣公會監察人之南緯企業林瑞岳董事長表示:「如今在當地的同仁已經能自動自發參與,而且每次至少都有七、八十人參加,相信這是一個愛的接力與回饋當地。」經濟要繁榮,要能『與地球共生息』,大愛感恩科技立足台灣,再從台灣出發、走向全球,讓清流繞全球,傳遞大愛擁抱蒼生。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