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子啟善緣 日本社區慈濟環保行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0-10-22, 週五 08:29
 
日本福井市市民社區大學是退休人員學習的場所,有一群關心地球環境的人士,修習環保課程,想出國參觀環保做得好的地區。陳亞鈴小姐留學日本後,嫁到福井市,從旁得知訊息,極力推薦他們來台灣──看綠建築的北投圖書館,和慈濟推展的環保資源回收。她的邀請果然得到回應,由宮越靖彥先生領隊,組成十五人同行的環保訪問團,10月8日上午先到台北慈濟醫院參觀,再轉到新店市建國路環保教育站。日本社區大學師生組團 參觀慈濟環保
日本向來注重環境衛生,眼光必有獨到處。環保教育站平時推動環保很用心,海報、教具、實物操作等,處處都是教材。先參觀惜福區,宣導「知福惜福再造福」。
馮建勝師兄介紹:「生活簡樸 回歸自然 一天五善 力行減碳」,環保十指口訣「瓶瓶罐罐紙電1357」,牆上就掛著玻璃瓶、塑膠瓶、鐵罐、鋁罐、紙張、電
器、衣褲、3C產品、五金及其他如雨傘等,一目了然。接著播放回收寶特瓶製作救災毛毯影片,由精通日文的內湖閰麗妮師姊隨行翻譯;再參觀分類分解區,來賓個個興緻勃勃,幸有陳亞鈴小姐、羅王梅師姊從旁協助解說,只見賓客頻頻微笑點頭。最後親自體驗寶特瓶的拆解,有人提到在日本,商人生產飲料時,商標就加虛線方便撕開,設想真周到。環保行動多用心 外賓來訪有信心
透過閰麗妮師姊翻譯,兩位日本貴賓分享參觀後的心得:
伊藤幹史君含蓄的說明:日本家庭對回收物的分類很嚴格,做得很認真,再交給回收商。政府從回收業者所得到的經費,可做為基礎建設,部分撥給志工團體使用。
清水武正君表示,他的母親得到老人癡呆症,沒有人陪伴互動,只能在家睡覺。看到慈濟提供場地,給年紀大的志工菩薩,做資源回收,鼓勵他們走出家庭,在此可以找到樂趣和交到朋友,發揮生命的原動力,他很佩服和羨慕。
環保站熱情接待,臨別時送日本貴賓環保筷和「四神湯」吊飾(知足、感恩、善解、包容)。
(文:王清菊 台北報導 2010/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