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細數二十多年前 回收觀念未普及

  • 列印


環保回收,什麼時候變成一股世界潮流,您有印象嗎?慈濟從25年前推動,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歷經從很少人知道,回收資源可以再利用的時代,跨越至今,人人俱備資源回收的常識。二十多年來,慈濟志工不曾因外在環境的波動、或回收價格的漲跌,牽動是否堅持回收的信念,這一股為地球的初發心,不會因地制宜,未來也不會因為時空環境,而有所變動。

九零年代的台灣,對於資源回收分類的概念,還不普及。 環保署統計,從1998到2014台灣的資源回收量,卻足足成長26倍。 從只有清潔隊和慈濟的回收年代,拓展至今,已經出現大小型的機關團體、社區,甚至學校也加入回收行列。

慈濟基金會宗教處專員 柳宗言:「很多人也因為這樣子,投入像資源回收的產業,這個地方可以很清楚來說明,很感恩 台灣資源回收率這麼高,占超過將近45%的回收率。」

2008金融海嘯,資源回收物的每公斤單價,曾一路慘跌,當資源回收商因價拒收的時代,慈濟志工對於守護環境的初發心,從不因外在條件的變化,停下腳步。

慈濟志工 連月霞:「 我差不多(早上)七點多就來了 。」

慈濟基金會宗教處專員 柳宗言:「我們並不會這樣子,哪一些資源物它是比較高價,或是比較低價 去做這樣的選擇,而是純粹 只要這個部分的資源物,是需要被回收的,不管它有沒有人要收,如果沒有人要收 我們更要投入。」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資源回收遍佈各地,特別是廢鋁罐、廢五金、白鐵和銅類的高價值回收物,幾乎人人搶著要。

以2014的統計來看,慈濟在廢鋁罐的回收比例,只佔1.59%、五金、白鐵、銅類加總,還不到全台灣的1%。

慈濟基金會宗教處專員 柳宗言:「所以這裡頭也說明就是說,這些都是比較高價的,其實我們並沒有跟大家在搶,而是說沒有收到的(回收物),會回到我們這裡來,大概其實社區都會拿走。」

慈濟全台329個環保教育站,八萬多民環保志工,回收種類多達數十種,儘管是市面上不受歡迎的塑膠袋回收,慈濟志工也學得透徹,樂在其中。

慈濟志工:「這樣算是五大類,這是PP PE 然後這是PE花,這是PE水洗 這是研發,就是這樣五大類,雜七雜八的 還算滿多的。」

慈濟志工 鄧育子:為了身體健康 救地球啊, 來這裡 很多人在做,
做得歡喜啊,東西可以重複再用的,就盡量把它整理起來可以賣,代替再用。」

台灣資源回收的美名,引起世界各國關注,慈濟環保回收推動25年來, 曾經佔全台總回收量30%,到2014只剩3%, 下降的比例,是因為帶動更多人,願意回收的舉動,間接提升國民素養,這些歷史足跡證明的,不是爭奪資源的利益,而是將無用化為大用,為的都是疼惜台灣這塊寶島。

台北報導
彭淑珮 林家慧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