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自稱環保天然 國家標章才保障

  • 列印


台灣從一九九三年開始實施環保標章,已有一千多種產品通過檢驗,但除了這個標章之外,坊間有很多商品都自我標榜天然或者環保,這些自我宣稱的綠色商品,很多還是驗出了環境賀爾蒙,消費者在採購的時候,還是要認明國家標章,對自己和對環境都比較有保障。 


當你買下一種清潔劑,是否會關心裡面有哪些成分?但如果你有所期待,希望產品可以更好、更環保,或許不妨從這裡開始,看看它的標示。 

消費者 張小姐:「檸檬香料,還有純水、香茅油,像檸檬香料。」 

北市教育大學環教系 副教授黃基森:「第一個一定是看標示,標示裡面有什麼成分,他一定要看得非常清楚,那(很多產品)現在是連成分都沒有標示出來嘛。」 

即使標示上寫了抗菌劑、界面活性劑,消費者也往往看不出成分;至於外包裝的「天然」、「環保」、「可分解」,更是沒有規範,也沒有明確定義。 

環保署管考處處長 蕭慧娟:「很多的商品他會自己標示環保,也就是大家常常說的,叫做漂綠。」 

漂綠,是全球消費者共同面對的現狀。這天,在一場研討會中,來自各國的業界代表,特別關注消費者知的權利,要如何分辨真正的綠色產品。 

台灣德國萊茵營運長 曾寶島:「與其聽推銷員說,我們的產品是綠色的,其他的產品不是,消費者不如自行比較標示,就可以知道這些產品到底環不環保。」 

另一個方法是辨別標章,我們不妨認識先這個圖案,官方認證的環保標章。 

賣場公關經理 何默真:「一般有拿到政府的環保標章,就代表它已經經過政府檢驗合格,審核過了。」 

問題是,許多產品強調環保、綠色,卻未必為真,也有業者自行驗證標章。 

賣場公關經理 何默真:「在我們的這個標章裡面,它標榜是說,它是一個綠色環保的商品。」 

如果把綠色視為一種概念,產品卻未必是百分百,從頭綠到底,又該如何管理? 

環保署管考處處長 蕭慧娟:「我們廢管處正在修正資源循環法,你想要標示環保的時候,一定要先經過我環保署的同意。」 

不過,會以環保為名的,不只是清潔劑,還有其他很多商品,即使在展覽中,消費者也不妨多問,多比較,就會知道箇中玄機。有業者在展場中推出環保燈具,說的是…… 

業者 歐陽如玉:「它高效節能之外,它還有十萬小時超長壽命。」 

沒有說的是…… 

業者 歐陽如玉:「顧慮就是在那個固態汞合金的部分,目前它還沒有納入回收商品裡面。」 

這一邊強調回收再製的新技術。 

業者 杉浦雅昭:「我們必須關心環境。」 

另一邊,業者坦言,背後一整套化學處理的流程,還是無可避免汙染。 

台灣德國萊因營運長 曾寶島:「即使科技已經如此進步,但這一切才剛剛起步,我們要改變生產的方式,改變消費的方式,消費者必須靠我們自己。」 

如果我們無可避免必須消費,就只能盡量購買有標章、在製程中汙染較少的商品,只有當綠色成為主流選項,未來才可能改變方向。 

攝影剪輯:謝啟泉 文字撰稿:熊其娟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