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珊瑚覆蓋率50% 杉原人護海有方

  • 列印
近幾年,「生態工法」的建築概念當道,相對於傳統比較硬性的侵略性工法,希望把人工對大自然的擾動,減到最低。在備受爭議的台東杉原海域、美麗灣開發案,在緊臨開發預定地的地方,有一群當地居民,以「生態工法」,在礁岸和潮間帶間,打造了一條親水步道,提醒人們在享受海洋生態旅遊之餘,不要破壞當地的自然樣貌。  一早,台東卑南富山村的幾位居民,就忙上忙下。 
台東杉原護漁協會主委 陳世岳:「先把工具整理一下 預計要到海邊開始工作了啊。
這裡是杉原海岸,因為美麗灣開發案聲名大噪,業者競逐的,是這片國內第一個能在岸上,親近海水魚的天然海域,礁石間有豐富的潮間帶生物,讓不少遊客慕名來;而破壞,也隨之而來。 
台東杉原護漁協會主委 陳世岳:「珊瑚上面滿多的,長了這些海草,如果你(遊客)常踏它的時候 他就這樣(乾枯) 沒辦法長了啊 我們希望他(遊客) 要欣賞這裡的東西的情況下 跟著這個步道。」
與其抵擋人為干擾,不如找到合諧共處之道,從小吹著杉源海風長大、也是當地海岸守護志工的陳世岳,擔心藻類枯竭會讓棲地萎縮,找人找經費,商請台東縣政府協助,號召小組,打造親海步道。
台東杉原護漁協會主委 陳世岳:「泡在水裡也要做 一顆一顆堆積上去 這幾天剛好寒流來 大家冷得要命  撿用海邊的石頭來堆砌這200米廊道,陳世岳拒絕非天然的水泥,入侵海岸。事實上,台灣包含離島的海岸線,已經有將近6成,被硬式的水泥工程破壞。」
師大地理系 副教授 林宗儀:「當你有一個硬的東西進來的時候,會造成這個地方海岸的地形地貌跟著變動 海灘可能因此消失掉,生物要到哪裡去,沒地方去,牠就會消失掉,就會滅絕,以人造水泥施做工程,會讓海岸生態在消波塊和海堤中,逐漸沉淪。」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員 鄭明修:「水泥其實會風化 而且會造成沒有空隙感 很多海洋生物是不能住進去的 對視覺景觀各方面都沒有什麼好處 最好的方法 就地取材的 生態工法。」
這條步道,就是熟悉杉原生態和潮汐的陳世岳,以生態工法的概念設計的。天然的石塊不用鋼筋、混泥,只用萬能網固定,也在其中加設涵管,讓生物可以自在穿梭。
台東杉原護漁協會主委 陳世岳:「這就是生態工法的目的。一行人的行動,感染了附近的居民,這家咖啡餐車的老闆,韓中興,不但耳濡目染,更以行動來表達對海岸的關心。」
那個石頭不能撿喔,這是保育區,你出關也沒辦法出去,他會檢查,那個石頭還有那個貝殼,這邊是保育區都不能撿,沒有關係,放回去就好了。
主動當起糾察隊、送愛心飲料慰勞工作小組,希望他們的努力,能提高人們對海洋保育的素養。 
台東富山村 餐飲業者 韓中興:「這也是一種教育 來到這裡的人 也能夠認同這樣一個保育觀念的話 把它延伸出去 那台灣才會有更好的機會。
super台東杉原護漁協會主委 陳世岳:「做保育會不會破壞 也會破壞 只是說你朝向的部分會是 做為這裡好的比較多 還是壞的比較多 這樣的方式去思考就對了。」
能夠享受海洋,是我們這些島國居民的福氣,但在與海互動的時候,如果能以尊重為前提,包羅萬象的海,才能保有生生不息的永續資源。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