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嬰兒車凸歸庄頭 廿年如一

  • 列印
施真阿嬤以小小嬰兒車凸歸庄頭,力行環保20年之久。(攝影者:許經介,地點:神岡區社口街,日期:2011/12/31)現在紙板的價格多少?施真阿嬤總是回說:「阮不曾拿去賣,哪ㄟ知影多少錢(台語)。」家住臺中神岡的許施真阿嬤,從以一台嬰兒車凸歸庄頭,二十年如一日,勇健的身影也渡出許多老菩薩和她同行環保路。

全省眾多的環保站,發揮教育功能,又能讓志工隨時付出的地方,其中,神岡豐洲環保教育站是由無數的(環保)小點聚集而成,都能看到許多老菩薩無私的付出,只期待大地會更好;許施真阿嬤的女兒許素青從1991年受證後,就開始帶著媽媽做環保,到如今已21年了,仍以實踐的願行,天天力行環保,守護大地。

苦過啟發助人願 能做是福單純念

出生於民國18年的許施真阿嬤,嫁入許家時,家中經濟非常的富有,經過許多的無奈,阿嬤變得需靠自己的雙手,替幾戶人家洗衣以養育三女一子。出生於彰化鹿港,持有道地海口腔調的施真阿嬤,個子嬌小、慈顏善目,不多話卻擁有無窮的耐力,更有智慧的力行環保。談起做環保,施真阿嬤說:「能行動就要做,做得非常歡喜。」

施真阿嬤以一口流利的閩南語陳述:「大約在20年前,大女兒許素青接觸慈濟後,在參與培訓過程,非常有智慧的帶著我做好事。就一直做,一直做也不知多久了。只要有勤務我們母女就約好一起去,環保、社區愛灑、遠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做打掃工作,星期假日還例行到豐原靜思堂做福田志工。」

當初的一念心,也因自己曾經是苦過來的人,在那艱苦當下,母女總想著有朝一日,日子過得去了也要來幫助別人;當時的施真阿嬤不知道這就是一種發願,但也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念頭,剛好遇上了慈濟有這一畝福田,讓阿嬤持續耕耘。

許素青說:「環保對媽媽來說比較方便,她隨時都可以做;媽媽認為她沒甚麼專長,唯有做環保她『卡有法度(台語)』,就這樣讓她有發揮的空間。」

女兒引渡母行善 勤能補拙恆持願

行孝是報恩,許素青不斷讓母親有接觸佛法的機會,從心經的錄音帶開始,施真阿嬤自認自己沒讀書、不識字,但她知道一定要用心。因此,她接著勤誦大悲咒、七字真言、往生咒、藥師經透過聽,每天不間斷用心聆聽佛經梵音,持續21年的早晚課唸佛,已是習以為常。

於1991年受證的許素青回想當初,非常感恩母親,那時候孩子都還小,還沒讀幼稚園,兩個孩子都交給媽媽帶,一路上真的要感恩媽媽。她也很聽上人的話,每天的靜思晨語都很認真聽,很落實在生活上,將上人的教導落實在簡單的生活中,做就對了。施真阿嬤(右)與許素青(左二)大女兒、許秀英小女兒在巷口做環保分類。(攝影者:許經介,地點:神岡區社口街,日期:2011/12/31)

施真阿嬤總說:「阮不會,攏嘛要花更多時間(閩南語)學。」清晨3點起床做早課,從一句ㄧ字的跟著唸,到現在都能背誦(經文)也縮短時間,就如靜思語:「有心就不難」。堅持做一件對的事,那份恆心,阿嬤堅定地說:「不敢休息,阮ㄟ頭腦不太好,休息就會忘記(台語)。」

嬰兒車凸歸庄頭 靜心淨心好修行

早期做完早課,大約需要1個小時半至兩小時,現在熟練了,早課結束約清晨4點就能出門,阿嬤在昏暗天色中,仍風雨無阻、精神奕奕地推著小嬰兒車,開始一天的環保路。從自家的門口起徒步行走於街頭巷尾,看到許多住家居民早已將物資打包整理分類好,放置門庭柱旁,阿嬤都會感嘆說:「早期很多很多可以撿,現在有很多人撿拾了,所以會比較少(閩南語)。」

回收物疊滿嬰兒車,繞著社口街一圈,大約需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把垃圾載回堆放在社區的小巷道旁。如果早回來趕得上靜思晨語時間,阿嬤打開大愛臺,收看上人的法,阿嬤說:「加減看聽上人的法,撿起來用,把它放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可以讓我的心能靜下來,如果沒有這條(慈濟)路走,也不知道會變怎樣?有這條路哪走哪歡喜,哪做哪健康。(台語)」

天氣冷颼颼,阿嬤不懼寒冷,行走在黑暗的街道中,那份堅持做環保的心,已經習以為常了。每天的上人開示,阿嬤認真聽,在稍做休息後,6點30分再次出門,手邊的載運工具也從嬰兒車,隨著回收物越來越多,便更換一部四輪寬大的手推車繼續她的環保行。

認真勤做獲肯定 度眾同行環保路

多年來,每到第二站回收點「達聖佛堂」,神岡區公所的垃圾車播放〈少女的祈禱〉熟悉的樂音,就是社區倒垃圾的時間,當區的居民都知道,有一位慈濟環保阿嬤,非常忠心為慈濟付出,要幫上人一點一滴的匯聚善業,再辛苦也要來定點等候鄉民拿來的資源回收。大家知道阿嬤的心意,即便環保車就在前方,還是會拿給阿嬤。

路人會詢問現在紙板的價格多少?阿嬤都會回說:「阮不曾拿去賣,哪ㄟ知影多少錢(閩南語)。」付出無所求又能當做運動,對阿嬤來說就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

鄰居也會說:「她是認真撿拾回收啦,可是那些都是沒錢的。」施真阿嬤非常有智慧的回應:「甘願做,心情真輕鬆的,我就會起歡喜心,每天攏過得真快樂的日子(閩南語)。」

也因這份堅持,打動了對面的鄰居,比阿嬤年長3歲的邱太太,不論天氣晴天或雨天,兩人共同扶持著手推車凸歸庄頭,路線相當熟悉;工廠的鐵渣或商店的紙箱、瓶瓶罐罐,兩人撿拾著資源回收的寶物,樂此不疲。
每星期五的傍晚時分,盧火青師兄總開著環保回收車,來到位於小巷中施真阿嬤的小環保站。對阿嬤分類的回收物,總是讚歎不已。(攝影者:許經介,地點:神岡區社口街,日期:2011/12/31)
持初衷恆一念 力行環保守護大地

下午3點時刻,左鄰右舍的長者,拿著小椅凳,聚集門外聊天,旁邊就能看到施真阿嬤,穿上圍裙戴上手套、帽子、口罩,把早上、下午撿拾載回的東西一一分類,有髒的便當盒、瓶罐沖洗乾淨,再將寶物整齊放置於鄰家牆邊一隅,等待每星期五環保志工盧火青定時載送。

盧火青說:「載了九年的環保點,阿嬤的分類最徹底,也最乾淨,非常佩服她的那份心。」

長年的耕耘環保福田,打動住家斜對角體弱多病的戴素絨,雖然身體有病,只要還有些許的體力,阿嬤又有了同伴,下午時段都能看到她們的身影。施真阿嬤永不放棄自己簡單的心念,以實踐的願行,天天力行環保,守護大地。

資料來源:慈濟全球資訊網
(文:劉明月、林寶蘭 臺中神崗報導 2011/12/31)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