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討海人 挑扁擔耕福田

  • 列印

山居小路蜿蜒逼仄,陳華(右)、蔡萍敏俐落行進,將垃圾化為慈善基金助人。一支扁擔,挑過兩、三代人的生計,如今擔起可回收資源,愛護家鄉大地; 祥漁村號稱中國第一漁村,環保更成為村裏當前的大事!

福建泉州灣口,祥「漁」村比鄰著祥「農」村、祥「運」村等,從村名本身不難猜出各村漁業、農耕及船運的特色。

早年,祥漁村人駕駛木製小船出海,捕魚範圍小、作業時間短;外地人移民來此發展,人數逐漸多過本地人。而今,祥漁村已成漁業重鎮及水產品加工基地,生產規模位居全國村級之榜首,因此有「中國第一漁村」的美譽。

居民就地取材建設石頭房,除了能抵抗海水腐蝕,室內也是冬暖夏涼;賺錢後,紛紛蓋上大器的新房,最常見門梁正上方掛刻有「濟陽衍派」等族氏字樣的石碑,標誌著蔡氏祖先從山東濟陽來此打拚的過往。

傳統石屋、老式洋樓沿著港邊山勢而建,面水背山,村民早習慣爬上爬下,人人幾乎都有好腳力。階梯路上,一群人拿了大型纖維袋,再抓起扁擔棍兒,到幾戶人家中拖出可回收物再裝袋綁好。這麼上上下下,就花了一小時。 在扁擔前後各綁上兩大袋物資,再走一小時鄉間小路,終於回到終點站——這個十多坪空間的慈濟環保站,路過的人很難注意到,但它卻是慈濟在泉州四十五個慈濟環保站中,每月回收量最大的一處。

漁家女看家,守護大地

石獅市祥芝鎮祥漁村的慈濟環保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打烊,每天少則五、六人,多則十餘人前來分類,平均累積四、五天垃圾就能變黃金,回收金額逾一千元人民幣,這是他們以時間、勞力與汗水,換來助人的慈善基金。

蔡萍敏是土生土長的祥漁村人,二○○九年到臺灣參訪慈濟,得緣親見證嚴上人,感動於「為佛教、為眾生」的悲心宏願,返家後開始推動環保。

在世代以討海為生的漁村,男丁一出門就是十來天一個月,女人守在村裏操持家務,補漁網或打些零工貼補家用,這群婆婆媽媽就成為守護大地的生力軍。

志工陳華說,爬上爬下擔挑回收物耗時耗力,因此路途中有幾戶人家將屋外一角提供出來,作為「中轉站」,讓鄰近村民將回收物送往集中,累積一定分量後,志工們再走上山挑下來,或者商請蔡沙天騎來三輪車載運。

今年五十三歲的蔡沙天,過去是位船長,十多年前因喉癌切除聲帶,無法再繼續工作;在慈濟環保站,志工們像家人般關心他,讓他覺得很溫馨。在祥芝鎮生活了五十多年,巷弄間他如數家珍,怎麼跑都不會迷路,只要志工一通電話打來,他立即就騎車出動,「如果這天沒出門做環保,心裏就覺得缺了些什麼。」

落實慈悲,從放生到護生

海濱的寺廟每月舉辦放生儀式,每回花上人民幣一、兩萬元,從市場買來魚與鳥放生。過去蔡萍敏也參與其中,一方面捕魚維生,一方面念佛放生,漸漸地她感覺矛盾,做環保後更決定以行動落實信仰,不再捕魚和放生,積極疼惜生命、愛護物命。即使先生仍得出海作業,她也勸請他在船上回收瓶罐,別隨手亂丟入海裏;後來,先生決定轉行,不再捕魚殺生了。 幫船家分類漁獲及販賣,日薪少說人民幣五百元;每年六月到八月禁捕,少了揚帆身影,取而代之是街坊巷弄間聚賭的吆喝聲。有些人做環保後,改掉賭博消磨時間的習慣,還有人不再賣魚掙錢。

剛開始,鄉人看到陳華揹著籮筐撿拾回收物,揶揄她莫非是缺錢手頭緊嗎?但她沒有把這些嘲笑放在心上,因為她清楚做環保的意義。從漳州嫁來泉州的王阿春,專職看護老人,所照顧的對象習慣午後打牌,徵得家屬同意後,四年多前她開始利用這段時間做環保,持續至今。

有人取笑蔡萍敏的兒子,怎麼讓媽媽撿骯髒的垃圾呢?她兒子回應說,與其空閒時玩牌賭博,「我媽媽是做好事,還可以救地球呢!」蔡萍敏低頭看著腳下穿的白球鞋,就是環保回收來的。

從漁家婦人成為大地園丁,她們發現自己能照顧的不再只是一個家庭;挑著扁擔出出入入的身影,更示範了何謂「環保」。村民從訕笑轉為支持,整理好回收物捐給慈濟做好事,連零碎的小紙片也會存放妥當,大街小巷已少見被丟棄的塑料袋與瓶罐。

二○○八年,臺灣資深環保志工陳阿桃來到這個小漁村分享,四百多人聞風而來,提供場地的地主說,環保可是全球推動的好事;而今,環保更是祥芝鎮的大事情!

資料來源:慈濟月刊第559期 http://web.tzuchiculture.org.tw/?book=559&mp=3201%20
有「中國第一漁村」之稱的祥漁村,位於泉州灣口的祥芝鎮;港灣旁錯立著新舊建築,有著飛簷的宗祠面著海洋,守護漁民。在「華僑之鄉」的泉州,目前有五十多個慈濟環保站,村民以各式交通工具、方法做著資源回收。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