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海南國際旅遊島 貧困家庭難翻天

  • 列印
海南,在被中國大陸規畫為國際旅遊島之後,建設大興土木,經濟往上爬。但,道道地地的海南人,無福消受,他們得面對物價飆漲、房價上揚的壓力,尤其對貧困人家,更是無力翻天。海南的慈濟志工,也因此見苦知福,他們投入慈善、環保、助學,要營造海南島一個愛心的未來。  在海南有句順口溜,貴州的收入、上海的消費。簡單兩句話,道盡現在海南人的生活物價水準。 
「以前青菜的話,一斤一塊二、兩塊這樣,現在都是五六塊、七八塊。」 
2010年,海南成為國際旅遊島之後,中國最南端的偏僻小島,搖身一變,衝出一波波經濟高峰,傲視全中國。但,道道地地的海南人,卻無福消受。 
一群低保戶,被安置在殘破的百年老樓。過去的戲院包廂,如今是一戶又一戶人家。煮菜,吃飯,就在走廊上解決。
58歲的陳義為,和23歲重度智障的兒子,相依為命。 
低保戶 陳義為:「他跑出去,就沒有辦法找回來,就每天關在這裡。如果買菜的時候,就關在這裡啦,這樣囉。補助吧,一個月,按政府的規定,三百九是吧。他一個月是,可能是有差不多七百塊這樣。就是這樣啦,夠用不夠用,也是沒辦法。」
照顧,是一輩子,哪怕兒子個頭高了、身子壯了,陳義為還是把他緊緊的拴在身旁。偶爾打零工,就只能用大鎖把門鎖起來。 
這一幕幕海南最底層的貧困生活,曾經,他們選擇錯過。不過,在加入慈濟後,實業家,如蔣付軍,看了,就忘不了。 
海南志工 蔣付軍:「就是說能到這個,困難戶家裡以後,就感覺到,他們能生活在那麼困難的環境,我們今天沒有這麼樣的生活,我們就感到真的很知足、很幸福,這是以前想像不到的。」
說起來汗顏,幸福的道理,現在才懂。二十多年前,蔣付軍從河南來海南打拚,花天酒地,做了一堆他很後悔的事。 
蔣付軍的弟弟:「一發火,手機拿過來,一下子就從窗戶丟過去。」
海南志工 蔣付軍:「因為我家電話、凳子、電視機,都砸過。」
蔣付軍的母親:「嗯,可以,好得多,我看他學了,進了慈濟以後,上人做的都是道,是吧。我也,到哪我去撿瓶子,我說好,我也去撿瓶子。」
從一家分崩離析,到一家人做環保,改變有多大,慈母盼回了孝子,做環保,就是孝親圖。 
而月薪僅有一千人民幣的環衛工,也就是清潔工人,馮瓊蘭,孩子接受慈濟助學金,現在,是慈濟椰樹環保站的負責人。 
環保志工轉述:「來到慈濟以後,看慈濟是全球人的愛心,來做環保。」
沒有體驗,就無法有感受。在貧富不均的海南,愛,是最平等的。(2013.11.09)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