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環保人文與科技 眾人愛心齊凝聚

  • 列印
環保志工用心為學生解說寶特瓶區的分類「環保教育」是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簡稱:慈青)的學生,必定安排的學習課程。環保站遍佈全省,走到環保站,就能了解「大愛感恩科技」,原來「環保」與「科技」也是能相結合的,這些課程內容與經驗分享,都是「學校沒有教過的事情」,也都是志工投入心力付出後的經驗傳承,而臺灣科技大學的九位慈青,彼此帶領首次參加的同學到大安區卧龍環保教育站,體驗人人耳熟能詳的「實作環保」,能從「做中學 學中覺」的體會,才是給自我最好的成長。

志工施文岳遂透過簡報檔,向學生逐一介紹環保概念,分享環保知識及如何將資源再利用,看似容易的回收動作,經過仔細學習與實作,發現裡頭所能獲得的常織,如同取之不盡的珍貴寶藏。也與學生分享:「證嚴上人慈示『清淨在源頭』的理念,也殷殷叮嚀學生們要認清對物質需求的源頭---是必要?是需要?還是想要?」讓現場的學生有很大的啟發與體認。

為資源再利用的理念,一群身為實業家的慈濟志工,成立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利用回收的寶特瓶製成毛毯和各種衣物,公司盈餘完全回饋,以做社會公益使用,將這份眾人凝聚的愛心,送到世界各地需要溫暖與幫助的國家,其中毛毯已經在二十三個受災難國家,溫暖二十五萬顆受傷的心,此外,大愛感恩的排汗衫更是世界知名運動員的最愛。臺科大的慈青參與實做環保。由右至左:莊鍾一、曾克維、許育豪。

有同學也分享道:「在這裡,我看到『非營利組織』,志同道合的人齊聚一堂,無私地為人類、為地球在努力。還教導我們,送禮不用包裝得太完美,過多的裝飾並不代表什麼,做人也一樣,不要太重表面的華麗,內心的充實才重要。」也有同學表示,能認識大愛感恩科技為付出愛心的企業,身為學生所能做的,就是要減少喝瓶裝飲料並徹底回收不亂丟棄,更對寶特瓶製成的環保衣和毛毯,著實大開眼界。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